语文教学不仅要“文”更要“语”------必修课中如何落实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2015-08-23 手机版 | ||||
摘要:在现代社会里,随着通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交流思想时,口头语言的使用率大大高于书面语言的使用率,说的作用已明显地超过了写的作用。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说话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审视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口语表达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根本无地位可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高中语文对口语教学如此的不重视呢?我们怎么使语文教学“语”“文”全面发展呢? 关键词:口语 语文教学 原因探究 说话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形式。在现代社会里,随着通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交流思想时,口头语言的使用率大大高于书面语言的使用率,说的作用已明显地超过了写的作用。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说话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在美国,有关学者曾对美国人对不同的事情有怎样不同的惧怕程度作过专门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543个成年人中,害怕各种事情的情形居前三位分别是:在公众面前讲话(40.6%)、登高(32%)、昆虫病菌(22.1%)。有趣的是,40.6%的成年人会对“在公众面前讲话”感到“不同程度地害怕”。调查还表明:有60%—75%的学生承认他们为“讲话时神经紧张”所困扰。 中国的国情自然与美国的国情大不相同,但绝大多数中国学生不善于说话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良好的说话能力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能说会道、辞能达意、应变机敏、口若悬河的好口才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 吕叔湘先生曾经就语言训练的问题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表面上看,儿童七岁入学,口语早已学会了,不用老师操心,只要教他识字、读书、作文就是了。现在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也就是说,只注意文字的学习,不注意甚至不理会语言的学习。尽管我们天天讲‘语文’教学,实际上我们教的和学的都仅仅是‘文’,并不包括‘语’,我们的语文教学仿佛有点半身不遂似的。” 吕老在40多年前提到的那些问题,如今的语文教学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相当严重。如果审视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现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口语表达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根本无地位可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高中语文对口语教学如此的不重视呢?我认为至少有如下三个原因: 一、重读写、轻听说的语文教学倾向积重难返。 语言的训练,应是指口语表达的训练与书面遣词造句作文的训练,这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常识。口语表达训练和文字训练,本来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教学的角度看,口语表达训练与文字训练也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的。然而事实上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一条腿长、另一条腿短,一条腿极力迈开、另一条腿却拖在后面,形成一种极不协调的“跛足”现象。就像吕叔湘先生说的“半身不遂似的”语文教学确实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一方面强调读写训练的重要性、有效性、多元性,要求学生立意谋篇精深周详,遣词造句文从字顺,字斟句酌;另一方面忽视甚至无视学生说话随随便便,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吕老在40多年前提到的那些问题,如今的语文教学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相当严重。 事实上,所谓重读写、轻听说的语文教学倾向的背后就是人们追求高考考分的功利心态。尽管现在有一些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一些重点高中享有保送制度,就这一小部分的考生而言,由于面试的需要,他们或许会对口语表达有那么一些关注,而对绝大多数的考生而言,口语表达的好坏与他们最终能否升学是没有丝毫相关的,至少关系不大,影响他们的是高考的卷面成绩,而绝非是口语表达水平。这种不正常的教学倾向及其产生的后果使学校、受教育者与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想、不愿也不屑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投放到口语表达训练上,可以肯定地说,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之下,所谓听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永远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而不会得到切实的关注的。 二、相当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和高中学生对口语表达训练认识不足,口语表达水平低下。 按理说,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包括诸如口语表达、书写等技能性素质,因为它是支撑教学工作的基石。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会说标准的普通话,堪为推广普通话的模范,无论是范读课文还是口语表达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优美动听。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至于会话,情况更是难以令人乐观。能脱稿,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者绝不在多数,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语言淡而无味,没有感染力;讲述不清晰,不到位。学高为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和指导者,如果不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又怎能期望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不擅长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除了主观上不重视之外,缺乏实力与底气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 再看看学生的基本情况,据国内的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高中学生说话能力普遍存在着四个问题:(1)说话心理障碍,表现出来的是脸红,声音过低,态度不自然,不知所措。(2)说话生理障碍,表现出来的是说话含糊,吐字不清,或说话频率过快,缺少必要的停顿,语音、语调不标准。(3)说话不流畅,表现出来的是说话不得要领,语无伦次,无中心、无条理,让人不知所云。(4)说话品位低下,主要是指说话人不能正确理解人际交往双向性原则,不尊重听话人,不考虑说话的场合、环境等因素,比如不分场合高声喧哗;别人谈话时,随意打岔;说脏话,满嘴带刺;卖弄新词,胡乱用语等等。而随着升学压力的竞争与网络的快速普及,没有时间多说话或有了时间就上网的现象日趋严重,话语缺失症的现象愈来愈多,使人们有理由相信,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三、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对口语训练应有的课程地位缺乏实质意义的规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标准》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和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从《标准》的阐述中我们至少可以概括出三层意思:一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注重人的终极培养的一大特色。二是“表达与交流”和“阅读与鉴赏”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两个并重的课程目标。三是课程的设置应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课程目标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予以确立并实现。然而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写的体例方面并未能很好体现《标准》的这一精神,课程目标与实际的教材之间缺乏应有的衔接与对应。 综合以上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造成高中语文口语训练的薄弱局面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以来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痼疾。口语教学实践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口语教学理论研究的苍白,反过来,苍白的口语教学理论研究又加重了口语教学实践的匮乏,使得实践与研究整个儿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这一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阻碍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认识到这些原因,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中开展重点训练项目。 既要强调读写训练的重要性、有效性、多元性,要求学生立意谋篇精深周详,遣词造句文从字顺,字斟句酌;又要求学生说话不能随随便便,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多举办一些活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1、课前五分钟演讲,在演讲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每学期开学时,我总是对所教的班级的学生提出课前五分钟演讲的要求,学生对我所提的这个要求基本上都愿意接受,接着我就课前五分钟演讲提出具体的要求:演讲内容由演讲的学生自行确定,但是内容应该积极、健康;演讲时应该脱稿;演讲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演讲顺序由学生抽签决定;演讲时应用普通话。在接下来的演讲过程中,虽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每一学期过后,我让学生们对演讲这个活动提提意见,学生们基本上都觉得演讲活动收获很大,如它可以锻炼当众讲话的胆量,可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促使自己多读书,可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等。 2、上课时诱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一般会积极落实口语表达训练。教学时,对于课文的解读,我一般是设计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呈阶梯状,通过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目的的真正落实,同时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使他们口语的表达更加准确、到位,达到言为心声的地步。当然,一开始学生的表达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做好鼓励工作,要让学生敢于说,不怕说错,否则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对发言充满恐惧,口语表达的训练就会落空。 3、上课时就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上课时,总会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辩论,辩论中学生们各抒自见,同时为了不让对手抓住自己说话的漏洞,学生们在表达自己看法时用词注重严谨,思路注重清晰,表达力求准确,这样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作文课上引导学生积极点评作文,在点评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讲评作文时,有些作文我要求写作者自己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作文读完后,我一般要求听的学生点评,点评其实就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开始点评时,学生很不适应,不好意识点评,即使点评了,也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对作文点评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点评时我又积极给予指导,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学生适应了,学生的点评较为准确了,点评也较为到位,点评时学生的表达也越来越流畅。 二、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会说标准的普通话,堪为推广普通话的模范。无论是范读课文还是口语表达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优美动听。要做到能脱稿,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学高为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和指导者,如果不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又怎能期望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选择口语表达能力强,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口语表达训练选修课的指导老师,凸显口语表达训练的专业性特征,规范口语表达训练的教学组织管理与制度管理,改变口语表达训练的随意性、松散性的现象。 三、课程的设置应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课程目标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予以确立并实现。 考虑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表达训练容易被人为地挤压、削弱的现状,口语训练课程应当以选修课的方式正式介入高中语文课程体系当中,开设口语表达训练课,每周规定一定的课时加以落实,并辅以相应的考试或考查等手段来检测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以等级制的方式来评定,并允许部分有能力的学生提前考级,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单凭书面考试的状况,形成读写听说多元的语文学习能力考评机制。 学校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承担起训练好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任务,并且要努力使大多数没有先天缺陷的学生都能达到一定层次的说话水平,构建高中语文口语训练选修课程的意义正在于整合有限的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听说训练的机会,并使学生的说话能力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以利于他们能够从容地参加未来社会的竞争。 参考文献:1、吕叔湘《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1952 2、申小龙《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吴培金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