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思疑 发展智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河北辛集中学语文组  曹保顺  (邮编:052360)

  

(内容提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认为应当在课堂讨论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发展辩论性的讨论。如何使用辩论性讨论呢?一、重点之处可辩论。二、争议之处可辩论。三、细微之处可辩论。

(关键词)辩论  重点  争议  细微

(分类号)

 

许多教师往往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有了问题,教师解答唯恐不详;学生回答有了错误,教师条分缕析唯恐不周。这样做,应该说对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但却使学生减少以至失去了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认为应当在课堂讨论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发展辩论性的讨论。

一般性的课堂讨论比较“文雅”,比较“客气”,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思想的碰撞少,影响了认识的深入,而辩论性的讨论是在讨论中较多展开某些不同意见的正面交锋以至激烈的辩论。这种辩论,由于问题集中。经过一定的交锋,往往可以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获得某种共识。这样既可以造成较为热烈的讨论氛围,又可以使讨论层次得以深入,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何使用辩论性讨论呢?

一、 重点之处可辩论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某些重点内容,如果教师只是泛泛讲述,可能学生会印象不深,

但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地辩论,则会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比如审题在作文训练中至关重要,一旦失误,就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为了提醒学生快速而准确地审清题意,在进行审题训练时,我们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研读材料。为了加深印象,我们结合1993年全国高考文题进行了训练。

[文题]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要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

作文要求:1、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2、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的神态。

怎样具体描写呢?我首先读了一篇学生作文的开头部分,请同学们考虑是否符合要求(1)。

夏日的夜晚,温馨的暖风吻着脸儿,痒痒的,甜甜的;满天亮晶晶的小星星,像无数莹光闪烁的眼睛,又如无数颗嵌在淡墨色夜幕上晶莹的宝石,闪闪烁烁;那如银盘高挂的又大又圆的一轮皓月,毫不吝啬地给大地洒下了片片银辉;蛙声从不远处的田野上传来,像是为挑灯夜战抢收抢种的村民们擂着战鼓。而那些畏惧光明喜欢黑暗的夜游虫,爬在墙角或土墙下一个劲地唱着老调。

院子里,梧桐树下,三五簇的纳凉人正在谈天说地┅┅

刚刚读完,同学们就形成了相反的两派,有的说好,有的说不符合题意。我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双方展开了小小的辩论。说好的一方认为开端部分语言优美,和谐流畅,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和动人的抒情笔调,将人带入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说不符合题意的一方认为一是材料中说老树皮的爆裂声是“是细微而清晰”的,这就规定了这个环境必须是静谧的。而该文中“蛙声从不远处的田野上传来”,“那些畏惧光明喜欢黑暗的夜游虫,爬在墙角或土墙上一个劲地唱着老调”与材料不符;理由二是材料中新皮“露出鲜嫩”的颜色,而在夜晚看到这个颜色又需是有月光的。月明则星稀,而该文中“满天亮晶晶的小星星”与事理不符。经过进一步的辩论,同学们的意见趋于统一,这并不是符合要求的好文章,从而加深了作文时审题要仔细的印象。

二、 争议之处可辩论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有争议的,答案是不唯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

得对于这些问题不应回避,如果适时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适当辩论一下,这对学生的思维、智力是有好处的。比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是否具有反抗的性格以及如何评价她的挣扎与反抗?历来说法不一,为了加深对祥林嫂的印象,学完这篇小说后,我们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认为祥林嫂没有明显的反抗性格,有的认为祥林嫂的反抗具有反封建礼教的战斗色彩,还有的认为祥林嫂对封建社会所给予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曾进行了不间断的抗争——即反抗,不过这种反抗还是自发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实质是她倔强不屈从性格的反映。各方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经过辩论,学生对祥林嫂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渐渐趋于第三种意见,即她曾进行过不间断的反抗:在被虐待、被出卖、被迫再嫁时,她挣扎;面对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更是拼命地抗争;直到怀疑灵魂的有无。但她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自发的,她对自身的抗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带有浓重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迷信色彩。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而且还常常把生命的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比如为了反对婆家捆卖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以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摆脱她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整节课学生自己探寻分析辩论,激活了学生无穷的思维空间。

三、 细微之处可辩论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富有意味的细节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但若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

适当辩论一下,可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比如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鲁迅叙及对冯铿女士的印象之后,特别用“她体质很弱,也并不美丽”一句加以补叙,且独立成段。这句话有没有言外之意,还是仅仅写实,同学们经过辩论,认为这并非仅仅是写实加深印象,还有其言外之意。其一,冯铿“体质很弱,也并不美丽”,但她竟以弱不禁风的体质,敢与腐恶抗争,以致“面目浮肿”而义无反顾,突出了冯铿女士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品格;其二,连这样一位“体质很弱”的女子也不放过,并且对她上镣毒打,最后秘密处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残暴。

 总之,在课堂中适当组织辩论性的讨论,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大有好处。但在讨论时有的同学往往只顾自己发言,不大注意别人的意见。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地位,根据讨论的进展适时地进行归纳和提示,使同学对某些未曾注意的方面加以注意,使不同意见的差异和对立更为清楚,使讨论的主题更为突出等。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