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师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江苏省连云港师范学校 许凤岚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爱生是教师的天职,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就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矗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产生向上的推动力。 那么教师的爱通过怎样的传导途径,才能使学生受到“爱”的“感应”,产生爱的动力呢?几点浅见如下: 一、真挚的情感是“施爱”的前提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如:杨老师班上有位学生李××,爸爸妈妈因情感不合而离婚了。孩子失去了父爱、母爱,变的情绪低沉,寡言少语,学习成绩下降。杨老师通过家访,又从他邻居家了解到他缺少照顾。这样多重原因造成他心理上的痛苦。杨老师便把他带到自己家中。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衣服脏了,帮他洗;缺纸少笔,帮他买;生病了,带他去医院。可以说杨老师爱生如子。李××从老师的身上,体会到“师爱”胜过“母爱”,他觉得自己不孤独了,学习充满了信心,他的成绩提高很快,期末考试成绩名列班级第三名,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爱好、特长也得到了发挥。他对同学说:“老师爱我,我更要爱老师”。 二、尊重学生是“施爱”的关键 优秀的教师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施爱”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们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后进生:性格粗野、情绪急躁、不遵守纪律,这样的性格多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平时对孩子要求不严、不闻不问,孩子犯了错误就责骂或体罚。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就养成了粗野的个性。对这样的学生的教育,严厉的责备和不适当的批评都会招来失败,甚至导致师生的对立。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强,对他们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避开严励的直接批评,尽量和风细雨,说服教育。有这样的一件事例:有三位小朋友到工地偷电线。工人找到学校,学生不承认。这件事又惊动了家长,家长护短,与工人吵闹。这时,汪老师没有立即处理,也没有过重批评这三位小朋友。课外活动时,汪老师将三人带到花园里去玩,并和他们把花园里的草拔掉。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地干了一个多小时。汪老师和他们海阔天空地聊起来。汪老师最后表扬了他们:关心集体、爱劳动。还让他们各自说了还有什么优点。他们也谈了很多。汪老师把话头一转,问:如果你们有缺点改了更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一个小朋友忍不住了:“老师,我们犯了错误说出来,你还喜欢我们吗?”汪老师立即说:“会,有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这时三个孩子把偷电线的经过说出来,还把电线送还了工人,并认了错。这件事教育了学生,也启发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人格;既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善于用学生的优点去克服学生的缺点,耐心说服疏导,以表扬为主,要把有声的表扬与无声的批评结合起来。 三、了解学生是“施爱”的途径 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深入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借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去了解、接近和吸引学生,在平等、和谐中了解学生,获得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如:小华学习不好,调皮捣蛋,连父母对他也无计可施。王老师接班后,也发现他经常旷课,几次找他个别谈话,他却一言不发,王老师便深入班级了解小华各方面的表现,并与原班主任联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经过深入调查了解,一天晚上王老师又一次来到小华家里,一不讲大道理,二不谈学习,而谈到听说小华有爬高放风筝的本领。问他在屋顶上走路怕不怕,这时小华没有表情的脸上的小眼睛忽地转起来,王老师又说,他小时候喜欢放风筝,但从来不敢爬高,这时小华有兴趣地介绍起经验来。此时,师生的情感接近了。老师说:“你如果不旷课、遵守纪律不就成为更好的孩子了吗?老师对孩子的缺点批评不重,但却使小华难为情,立即向老师表态,今后一定改正错误。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老师“投其所好”也是施爱的一种方法。教师要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要经常深入班级,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面向大多数,是“施爱”的良法 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例如:开学已经一周多了,刘老师班里调来一位新同学,这位同学跑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买到“数学练习册”,老师把这位同学的困难讲给了全班同学听,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有20多位同学用一张张白纸精心为这位新同学分别抄了题目内容,老师又包上了一个漂亮的外皮,装订成册。当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将练习册送给新同学时,新同学感动地说:“这是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一片真情,我一定好好学习。”教师的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好学生偏爱,对差生另眼相待。教师对好生要严格要求,对差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 综上所述,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爱生情感能取得最佳效果,并非偶然。在“施爱”过程中,从态度、方式和方法上,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将师生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