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江苏省如东县中学 龚建新

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渴望积极的肯定性评价而获得自尊,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而批评作为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教育手段,它是一种否定性评价,因此,它必然会剥夺学生的自尊需要,而引起情绪上的反应。如果批评的方式不当,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就可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不仅影响批评效果,还可能导致逆反心理,使以后的教育更难开展。因此,我们在使用批评这个武器的同时,必须把握学生的自尊特点,讲究批评的策略,保护学生的自尊。



中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加速发展,并渐趋成熟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萌动和增强,再加上目前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以及现代社会文化对个性的过分张扬,使当今中学生的自尊心理明显表现出以下特点:

盲目性。

自尊心是由于人的自我评价引起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客观正确,他的自尊程度,就必然恰如其份。否则,评价过高,就会产生自尊过强,妄自尊大的毛玻当前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他们的自尊中或多或少地夹杂着盲目自尊的成份。一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和逐步提高的时期,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深刻性、客观性的质量还不很高,很容易出现高估(当然也有低估)自我的倾向,自尊自信往往表现到过分的程度。二是当前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使他们从幼小起就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再加上家长不适当的溺爱,逐步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个性特征。三是近年来,由于外来思想的浸淫,以及各种传媒文化的熏陶,看重和追求个人权益的思想,在当今中学生中早已深深地扎了根,这种对个性张扬的思想,也强化了中学生的自尊意识。

敏感性。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不仅越来越强,而且也变得敏感起来,即使是他人的一个较弱的信息,也能被他们敏感的自尊捕捉,从而引起强烈的自尊体验。由于女性固有的心细、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征,她们的自尊体验更为灵敏。

渴求性。

中学生渴望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他们最怕别人看低自己。他们会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自己,争强好胜。有的甚至在用合乎规范的方式无法获得自尊需要时,会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寻求满足。即使是当他们自尊已满足时也不会放弃对自尊的渴求,一方面他们会通过种种方式努力捍卫业已获得的自尊,另一方面会把自尊的触角伸向新的领域,去获得新的自尊体验,他们的自尊永远处于饥饿状态,即使自卑感强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也有十分强烈的自尊需求。

极端性。 

中学生的自尊体验容易走向极端。当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一致,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会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如果社会评价不能满足自尊需要或发生矛盾时,他们可能会妄自菲薄,情绪一落千丈,甚至出现自暴自弃,少数还可能会产生极端行为。



教师要期待批评取得正向效应,就应从自尊需要的取向这个根本问题入手,尊重他们的自尊,讲究批评策略。

一、化揭短为期望,把尖锐的批评软化处理。 戴尔·卡耐基说: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因为他可以保持个人的尊严和自觉。这种方法既能让受批评者明白自己的“短处”,又因为老师已将严厉尖锐的批评化为期望、建议,这种经软化处理的批评,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在硬梆梆、冷冰冰地揭短,而是充满着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对自己改正缺点自觉性的信任,从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还启动了学生自我奋发向上的内驱力。

二、选择恰当的场合与时机。 维护自尊是每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任何人在被批评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即使是老师的态度再诚恳,只要有他人在场,哪怕批评的方式再温和,也会让学生感到伤面子。因此,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时进行。中学生由于性意识的逐步成熟,他们特别注意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在异性面前,他们的自尊会表现得更为强烈,更为敏感,所以在异性面前我们不宜进行严厉的批评,否则轻者影响批评效果,重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顶撞老师。

三、点到为止。 针对中学生自尊敏感性的特点,以及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在批评时,要保护他人敏感的自尊,批评时不宜过于尖锐刻薄,穷追不放,只须“七分”,即点到为止,尤其是在学生犯一些小错误,则更要“不过七分,须含蓄以养人之愧”。例如学生课堂开小差,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只须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之类的含蓄暗示就足够了。

四、确定要批评的目标,切忌纠缠旧帐。 有的老师出于好心或一时之气,在对学生批评教育时,常常提及以往的一些错误,想使学生牢记以便改正。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会使他们认为,你一直在搜集他的缺点错误,这次是在和他算总帐,这对他们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来讲,无疑是极大的伤害。另外,这种“秋后算帐”式的批评,也是对他盲目自尊的一次彻底否定,从而产生极端的情绪体验。因此,对待学生的过失错误,老师的批评要一次针对一次的错误,在什么地方什么事上错了,应当就这个错误进行批评,让学生明白犯了什么错误,错误的严重程度,有什么危害,千万不可揪往辫子,搭车批评。

五、自揭“伤疤”,现身说法。 面对学生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带来的自我防御的心理机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暴露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过失——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失败的教训,在教育学生时应充分挖掘自身这一教育资源——这种自揭“伤疤”的现身说法的迂回式批评来解除学生的心理防御。正如戴尔·卡耐尔说的“听别人数说我们的缺点很难,但假如对方谦卑地自称他们也并非完善,我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六、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批评即使最温和的批评,也是对学生否定性的评价,由于中学生自尊体验的极端性,批评之后很可能会产生诸如自卑、意识消沉、情绪低落等消极反应。教师应细心观察这些变化,一方面要教育其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对其批评后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这样不至于因自尊体验的极端性走向教师意愿的反面。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研究学生的自尊特点,固然是为了寻找批评策略,在批评时尽量能满足、迎合学生的自尊需要。但是他们的自尊特点,有的显然是幼稚的,不合理的,甚至是偏离常态的。如果我们一味地迎合而任其膨胀,是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将来也难于适应社会生活。在探索批评策略的同时,还应研究提高学生批评承受力的途径。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批评承受能力与他的自尊特点有密切的关系,针对中学生目前的自尊特点,提高批评承受能力,也应从净化自尊需要入手。

一、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力。 盲目自尊产生的内因是自我评价能力的不成熟。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指出他们目前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让他们知道过分自尊自信不是成熟的人生心态,真正成熟的自我评价是能较客观、较全面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能冷静地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以及表扬嘉奖。

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 盲目的自尊往往与看不到他人的成绩与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引导学生以卓有成效的人为榜样,与他们比,也要引导学生与周围的同学比,知道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克服目前一切夜郎自大的盲目自尊心态。

三、引导学生调节自尊需要。 中学生自尊的渴求性,使他们希望在学校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满足自尊的需要,但在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满足,因为有的需要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有的虽然合理但又暂时不能实现。

四、培养耐挫能力。 这是目前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遭到批评,对一个学生来说,其实质也就是经历一次挫折,如果一个中学生的耐挫能力强,他的自尊心敏感而不脆弱,极端而不妄为,面对批评,哪怕是严厉的甚至批评本身是错误的,他也能泰然处之。

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批评。 要让学生明白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由于客观条件和自我能力的制约,产生错误和不足是谁也难免的,当有缺点、错误以及挫折出现时,必须接受周围人的教育、批评和帮助,并及时地予以改正,这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是有好处的,如果拒不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能理智地对待批评,那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还会导致身心失调。对待批评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对待他人的批评:一要保持冷静,控制感情。二对善意的批评,要闻过则喜,有错就改。三对别人的误解,甚至是恶意的批评,要心胸豁达,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此外,我们也可启发学生,如果遭到批评伤害自尊而产生消极情绪,可以找一个适当的途径加以渲泄,如听听音乐,找人说说自己的感受,参加体育运动等等。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