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http://www.ruiwen.com/friend/seeme.php?id=1705

河南省长垣县第二中学   刘伟强   李慧香   赵德彦

大家知道,中学写作教学的目的非常名确,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从九九年开始,我们试着指导学生写起了“循环日记”。“循环日记”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训练两年多来,效果很好,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了学生感应生活信息,领悟生活哲理的能力。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

一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长期以来,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一直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而许多老师的命题,又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热情。因此,尽管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力气,但终究收效不大;相反,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如他们或就好文章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畏难心理,或持草草了事的应付心理。凡此种种,怎能写出情文并茂的佳作,写作教学又怎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另僻佳径,这便有了“循环日记”。对这种新的形式,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加上教师事先积极组织发动,所以学生都跃跃欲试,真正踏上了“吾手写吾心”的道路。

2 .真情是生活的结晶

“循环日记”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少讲规矩要求,让学生尽情发挥,没有了顾虑,他们就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审视自己的心灵,他们总有那么多的秘密要倾诉,总有那么多的心曲迸发出来,文思泉涌。有了生活,有了真情实感,并让这一切在笔端自然流露出来,他们的写作便有了源头活水。

3 .竞争是激励的手段

“循环日记”诞生后,由于每一天的日记都要与大家见面,还要接受同学的批评,优劣高下便显而易见,同学的中肯评价又很快反馈给本人,这样,每一个轮到的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去写,去改,力争写出最高水平, 竞争中, 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写作能力便也不断提高, 这恐怕是“循环日记”能循环下去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

二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实验程序。

〔一〕建立组织

1.全班分若干组,  明确组长及组员顺序, 可定期调整。

2.推选若干学生任评委,  语文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二〕明确要求

1.一组一本日记, 各组内组员依次轮流写作,  每天一篇,  内容、体裁不限。后一名学生要先做读者, 评前一名学生的日记, 并定下评语,  然后在做作者,  也写一篇日记供交流。

2.一轮回一评比,  评委在教师指导下公开公正操作。

3.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表达是否顺达。

4.评比项目是全班最佳小组若干个,  最佳作者若干名,  最佳读者若干名。

〔三〕若干组学生同时创作

〔四〕评委记录

1.总体创作情况评价。

2.最佳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名单及中选的理由简述。

3.合理化建议。

〔五〕奖励措施

1.课堂表扬, 公开朗读。

2.校刊登载或县、市文学刊物推荐。

三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实验效果。

1.一石激起千层浪

   活动伊始,  学生热情高涨, 群情振奋。两年多来, 大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写作欲望,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由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把写作当成 一种需要, 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表现生活成了一种自觉意识。“循环日记”如一股清新的风,  在学生心潮上吹起了波澜,  更吹出了写作教学的一片生机, 实现了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化。

2.小荷已露尖尖角

学生习作内容和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写人、 叙事、状物、绘景;小说、诗歌、散文、杂感……这里给他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文章在校刊《蓝天》,县办文学刊物《蒲园》上多次发表,尝到了成功喜悦的他们,更是信心十足,热心倍增。读他们的文章,我们总惊讶于他们对事物的敏感,以及判断的准确和爱憎的分明。

3.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生对他人写出的文章评析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或是选材立意,或是布局谋篇,或是谴词造句----可谓全面、细致,结果是既提高了写作能力、鉴赏水平,更对大家的写作热情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对于批改者而言,同学作文的优点,能加以吸收;缺点,则加以摈弃,对被批改者来说,因意见中肯,也常常成为“美芹”。总之,受益是双方的,更是大家的。

“循环日记”使学生养成了随时随地观察生活的习惯,使自己的眼睛和大脑不断敏锐起来。可以说,“循环日记”使学生健步踏入了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它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了写作的乐趣。这一做法,不仅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不失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转化传统写作观念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此文获市教改实验成果一等奖)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