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氛围”的营造——略论中学语文课本鲁迅小说的收尾艺术(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刘洪源 [摘要] 本文以中学语文课本选入的鲁迅小说为例,通过分析,提出入选中学课本的鲁迅小说收尾艺术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悲剧氛围的营造”。其二、善于使用“乐境写悲”的手法。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掌握鲁迅作品的风格、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积极性。 [关键词] “悲剧氛围” 营造 中学 语文课本 鲁迅小说 收尾艺术 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世纪初期,国内编印的《国文》、《国语》课本,就选用了鲁迅的作品。今天,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鲁迅作品就有二十篇左右。其中小说占六篇,其余为散文和杂文。由此看出,鲁迅作品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居中外名家之首。因此,鲁迅作品的教学,无疑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普遍认为,鲁迅的作品艰深难懂,学起来费时费力。从而对鲁迅作品存在惧怕心理,如果能从教学中探索到一定规律,这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鲁迅作品的特点,提高阅读、分析、欣赏、评论鲁迅作品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本文就中学语文课本选入的几篇鲁迅小说为例,来分析鲁迅小说收尾艺术的特点,先看下表: 篇目 册数 内容 收尾 孔乙己 初中语文第五册 控诉封建思想的毒害,揭示群众的麻木。 初冬时最后一次见到孔乙己,后来再也没见——大约的确死了。 药 高中语文第三册 表现群众的愚昧麻木及革命脱离群众的现实。 华大妈和夏瑜母亲在清明节上坟时相遇,环境描写。 祝福 高中语文第三册 揭露封建宗教思想、礼教、迷信和地主阶级的罪恶本质。 除夕年夜,家家户户在祝福;祥林嫂死在雪地里。 阿Q正传 高中语文第五册 提示民众精神的痼疾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大团圆”的结局中阿Q被枪毙。 此表基本上概括了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几篇主要小说的情况。现选取“药”为例,分析鲁迅小说的结尾艺术。在《药》的最后,有这样一段描写“微风早径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颤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是死一般的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是华大妈给儿子小栓上坟,遇到夏瑜的母亲也来上坟一段描写。这段自然环境的描写,有着很特殊的效果,是有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透着一点“鬼”气。这与鲁迅早期接触到的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分不开。安特莱夫,俄国作家,擅长描写阴冷,特殊的环境,鲁迅翻译过他的小说《漫》、《默》。从《药》的结尾,可看出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曾经广泛地吸取过中外文学的艺术营养。这对他的小说创作是十分必要的。这就如同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篇名和体裁显然受到了里戈理同名小说的影响,并把象征手法融汇到现实主义的描写当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创造了既有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又具有现代特点的全新文学,不愧为现代小说之父。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这几篇鲁迅小说,如同上述的《药》在内,主人公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他们最终的命运大多是悲剧的结局。象小说《药》的结局,我在授课时就特别提醒学生注意那段自然环境的描写。尤其是“枯草支支直立,细如铜丝”“乌鸦缩在枝头”这个环境弥漫着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这种阴森窒息的情境,是鲁迅先生最善于营造的一种效果——我暂且称之为“悲剧氛围。”这种氛围在《药》里最突出。在《孔乙己》里也很有份量。象《孔乙己》的结尾,作者把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安排在“秋风一天冷似一天”的初冬,孔乙己出现在咸亨酒店,只穿一个破夹袄,长衫已没了,黑瘦且不成人样,在众人的取笑声中凄然离去,后来就再也没出现过。作者用“大约的确死了”这句看似矛盾,实而并不矛盾的话,预测了孔乙己最后悲剧的结局。在《祝福》中,作者采用了双重框架式结构,外围的大框架以祝福节庆鞭炮为框,里面是满布不安的悲剧气氛和悲剧情感;内围是叙述者(我)回忆活动的小框架,展示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祝福》的结尾,在鞭炮声声除旧岁,家家户户一片祝福声中,除夕之夜,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孤独地死在冰冷的雪地里。这三篇小说,共同点就在于都有一种悲剧的氛围,一个凄凉的环境,季节非秋即冬,冷彻透骨。这些看似巧合,实则独具匠心的安排,对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起到了很好的渲染效果和烘托作用。 当然,鲁迅先生营造的这种悲剧气氛,在其深化主题和拓展意蕴方面也有特殊的作用。鲁迅笔下的人物是其特殊情境下的被动受害者。孔乙己、祥林嫂的悲剧不是神秘莫测的命运悲剧,也不是典型的性格悲剧,而是人为的社会悲剧。鲁迅是要借人物的悲剧来展现其根源,而不是结果。并借人物悲剧来揭示种种社会现象,引起疗救注意。在教学中应侧重分析这一特点。 鲁迅小说结尾还有一点是善于乐境写悲,使用反衬效果。乐境写悲与悲剧氛围的营造并不矛盾。虽然鲁迅擅长在故事的结尾营造一种悲剧氛围,但并不掩盖他乐境写悲的高超技艺。在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孔乙己的出场安排在笑声中,又让孔乙己在众人的取笑声中离去,笑的情境的反复出现。祥林嫂的死则被安排在喜庆的旧历年前夕,在欢乐祥和的祝福声中让祥林嫂走了。《阿Q正传》则把阿Q的死放在大团圆的结局,阿Q至死不悔,临刑前还想着怎样唱戏,行为让人捧腹,结尾名曰“大团圆”,可大团圆结局乐中有悲,阿Q人头落地,这种以乐衬悲,可谓悲之更悲,含泪的笑,让人更笑不出。阿Q的死虽没有前两篇那种悲剧的震憾力,而阿Q精神却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力,这显然与作者精巧的叙事结构和衬托式的情境设计有关。这样,小说的悲剧效果就更加鲜明了。 鲁迅小说营造的这种阴森窒息的情境氛围,是其小说个性化特征的体现,它与鲁迅小说在“揭出病苦,引出疗救的注意”这一创作旨意的统摄之下形成了一有机的整体,互相映衬,相辅相承,形成了小说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又烙上了作者“忧愤浑广”的印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小说虽然内容各异,但在艺术特色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突出的一点是小说情节向情境的转移,但情境因其特殊形态无法展示其内蕴,只能通过它造成的后果——人物的悲剧命运来展现。这样,情境与情节相互作用,互相依存,共同承担文旨和意蕴的命题,这就是鲁迅小说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所侧重,不要只是单纯地把问题的结果告诉学生,要注重过程的分析。我在教学中注意分析研究这些规律,把它们作为鲁迅小说风格的重点难点认真讲解,师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掌握鲁迅作品的风格、特色。并通过横向比较,拿鲁迅作品与其它作家的作品对比分析。例如《孔乙已》与《范进中举》对比,看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用《药》与叶圣陶的《夜》比较,来分析两篇小说的结构和思想内容的异同。通过比较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鲁迅的作品艰深难懂,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鲁迅先生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很有特色的。他以其朴实而自然的本色,撩开生活的面纱,展示其耐人寻味的一面;他以其丰富深刻的内蕴,开掘出生活的矿藏,展现出深层的内核,其深厚的意蕴赋予了作品极大的意义。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他小说的结尾,其悲剧氛围的营造既有吸收,又有创新。这是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结尾,这是令人回肠荡气的结尾,其深刻性、冷峻性显现了鲁迅小说创作的厚度和力度。 参考书目: 《鲁迅的生命哲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王乾坤 著 《走进当代的鲁迅》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版 钱理群 著 作者邮箱: lhy3122@sina.com.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