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寻踪----荔湾古桥今与昔(课本内综合实践活动)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2015-01-21 手机版


 说明:这是课本内综合实践活动之一,主题是探寻本土文化风情。为此,几位老师带领学生到广州西关调查桥梁的今昔变化,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语文学习,并写下了调查报告。

  荔湾寻踪(三)

荔湾桥梁今与昔

若要说荔湾桥梁的今昔,得先说广州荔湾的来历。

广州自秦汉以来就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腹地,古时是濒临茫茫江海的

丘陵滩涂。秦代始建城池,以稍高于水面的番山、禺山为依托。之后,居民聚落在城内外扩展,陆地积填 扩大,广阔的水面逐渐缩小而成水网。经过2000多年的沧桑,到清代末叶,广州地貌已大致如同今日。  

        

左图为清代广州城墙的西城门,俗称“西门口”,位于现在的人民北路与中山七路交界处。右边为广州市1957年的交通图,从中便知解放初期广州城被分为东、中、西、北四个区域。图中的城西地区称为“西关”。 所谓西关,即广州城西的“关卡”。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 《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清代、民国时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长寿路以南,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西村、西场、源头、澳口、南岸、泮塘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直至民国17-19年,原属南海县管辖的南岸、澳口、源头、西场、增埗、西村等地才划入广州市区范围。民国时期,西关行政上分为黄沙、陈塘、逢源、长寿、西禅、南岸、沙面等7个小区。1950年6月,七个小区合并为3个区,1952年9月,3个区再合并为西区。1960年,西区改称荔湾区。

西区改称荔湾区,跟荔枝湾有关。荔枝湾有新旧之分,旧荔枝湾指现今荔湾路以西、中三八路以北一带,新荔枝湾则指今荔湾湖公园、多宝路、黄沙大道一带。

新荔枝湾紧邻泮溪,泮溪是龙津西路至荔湾湖公园一带的统称。唐代,此处为珠江冲积成的基埂、溪流、池沼,遍种荔枝、龙眼、莲藕、菱角等,俗称半溪或半塘。古代,半与泮相通,故半溪、半塘又称泮溪、泮塘。

2005年12月31日,芳村区合并到荔湾区,原先的老荔湾、小荔湾一下子扩展成为新荔湾、大荔湾,辖22个街道(沙面、华林、多宝、昌华、逢源、龙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岭南、桥中、冲口、花地、茶滘、白鹤洞、石围塘、东漖、东沙、海龙、中南)。

古时,荔湾、芳村两地河汊纵横,濠涌密布。以下是一张清末的广州地图,从中可以窥见老荔湾河涌的大致布局。

 

由于区内水网如此密布,各式桥梁便应运而生,广泛分布。民国至今,随着经济发展,以木、石、砖结构为主的古代桥梁早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交通的需要了,于是,与广州其他地区一样,大荔湾亦陆续兴建起不少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为主的现代化桥梁。

那就让我们走出校门,去探寻身边的桥梁,感受荔湾桥梁的今昔变化吧!

一、荔湾古桥昨辉煌

荔湾古桥究竟有哪些呢?

在旧荔湾,以上下西关桥道最为众多,如彩虹桥、大观桥、普济桥、西门桥、青云桥、高桥、司马涌桥、观音桥、华贵桥、龙庆桥、顺母桥、三板桥、石头桥、璇源桥、逢源桥、多宝桥、至宝桥、汇源桥、逢庆桥、蓬莱桥、三界桥、白糖桥、德兴桥、三圣桥、志喜桥、永宁桥、义兴桥、龙津桥、牛乳桥、梯云桥、柳波桥、泮溪桥、至善桥、五秀桥、明远桥、双喜桥、福胜桥、沙面东桥(原名法兰西桥)、沙面西桥(原名英格兰桥),等等,至少三、四十条。其中以在下西关涌和大观河上由东而西地排列的德兴、大观、牛乳、永宁、三圣、志喜、蓬莱、汇源诸桥最有名,叫做“西关八桥”。

在大荔湾的芳村地区,亦有几座闻名的古桥,如通福桥、毓灵桥、福荫桥、六松园古石桥等。

那么,荔湾古桥究竟有何用呢?

与架设在水面上又或架设在地面上的现代化桥梁不尽相同,荔湾古桥往往架设于水道上,与两岸的陆地相接,作为陆路的延伸、水陆的媒介,供人员车马来往,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通行作用。 

例如有悠久历史的彩虹桥。早在南汉时,人们便在荔湾北与西华路交界处的司马涌上架桥以利交通。桥的跨度很长,远远望去,有如彩虹横挂,所以得名。船只由增埗、西场方向进城,大都由水道,经澳口涌,穿彩虹桥,在兰湖码头登陆,所以,这里是古代的交通要道。

彩虹桥一带亦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史》载:南朝刘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岭南发生兵变,叛军刘思道率兵由水道攻广州,与刺史羊希派遣的兵船相遇,双方大战即在此地。

又例如通福桥。据《南海县志》记载:“五眼桥即通福桥,前志已录,嘉庆间重修,费金钜万,桥为省佛通衢,西水渡头,十八乡船往来均泊此,在大通堡。”

始建于1612年的通福桥,号称省佛大道第一桥,它坡度小,桥栏低,便于车马通过。与毓灵桥一样,它通往南海县、顺德县,曾是芳村与鹤洞间的重要通道,如今虽已失去省佛通衢的作用,但对五眼桥村周围与城区,仍有重要的交通功能。

荔湾古桥除了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以及便于通行的实用价值外,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价值、丰富的审美价值。

叶曙明著的《春城三百七十桥——广州的桥》记载:“西关的八桥画舫,以前是很出名的。《南海县志》记载当年盛况:‘广州城西数里许曰荔枝湾,即南汉昌华故址也。居人以树荔为业者数千家,黑叶尤多,长至时十里红云,八桥画舫。’荔枝成熟季节,满城红男绿女,结伴而行,携酒食,载箫笙,在西关河涌的清凉碧波上,搖着一只一只画舫,穿梭于八桥之间,一边品尝荔枝,一边观赏美景。”    

荔湾古桥与青葱的树木、潺潺的流水、俨然的楼房、轩敞的亭榭、纵横的阡陌共同描就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幅幅恬淡的水墨画,令人想到欧洲的威尼斯,那么柔和婉约。“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古桥难道不是其中一个美的要素吗?

二、荔湾古桥功难抹

1、佳话流传

众多荔湾古桥,不仅方便了两岸的交通,还留下了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通福桥,现存的古桥之一,由当时的南海县人户部尚书李待问修建。人们为了纪念他,便称之为“李公桥”。在通福桥落成之日,李待问站在桥头,对着这座五拱石桥,雅兴大发,出了一句上联:“桥眼五通连水秀”。这句上联看似平凡,却妙在能够倒读成“秀水连通五眼桥”,因此据称直到现在,还未有人能用“回文”的方式对出下联。

  

毓灵桥,另外一座现存的古桥,位于钟秀乡,当时的人们取其“钟灵毓秀”之意,称之为“毓灵桥”。相传人们认为这座桥有灵气,周围高中举人、进士的士子,衣锦还乡时都要乘船通过毓灵桥 。因此,它又被称为“龙门”,寓意“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同时它也是龙舟竞赛的终点,桥上吊着鞭炮,桥下挂着奖彩,两岸人山人海,把附近和广州市老城区的一些群众都吸引来了,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能生动地讲出当时赛龙舟的情景。

 

2、历史见证

沙面西桥是1861年清政府签订《沙面租界条约》后法国人修建的“洋桥”,历史仅一百多年,是广州最年轻的“古桥”。桥上栏杆采用殖民地时期的琉璃陶瓶工艺,具有法兰西建筑风格。不过,沙面西桥让人记起的不是它的建筑工艺,而是它所见证的震惊中外的“沙基惨案”。1926年,国民政府建立的

                        

纪念碑仍保留在沙面西桥脚,就在沙基路(今六二三路)与沿江路交界处。

3、诗词宠儿

荔湾古桥大多坐落在上下九、荔枝湾一带。清末民初,这里是繁华之地。商铺、银号、洋行、当铺、珠宝店、玉器墟、故衣街、凉茶铺……骑楼、竹筒楼、趟栊门、西关大屋……美食、粤剧、花艇、咸水歌、西关小姐……港湾、河涌、莲塘、芭蕉树、荔枝林……莲藕、菱角、马蹄、茭笋、慈菇……欧陆、满蒙、南粤——灯红酒绿,风情万种,引来不少骚人墨客,竟日盘桓,写下大量吟咏。于是,这里的人事名物、风情胜迹格外受宠,频入笔端。清末,曾有吟咏荔湾西关的竹枝词创作比赛,一次作赛竟录得400多篇作品。

清代诗人蔡士尧、叶廷勋分别著有《西关八桥竹枝词》、《广州西关竹枝词》,今各录一首:“为探骊珠一见抬,相携扶楫与兰桡;金莲迈步花舟近,船泊西濠第一桥。” “大观桥下水潺潺,大观桥上路弯弯。侬家自爱桥西住,夜夜桥东带月还。”

三、荔湾古桥今沦落

1、现状堪忧

晚清版本的广州地图,虽然内容简略,但标示的知名桥梁如龙津桥、顺母桥、状元桥、 司马桥、大观桥……图中比比皆是,可见当时桥梁之多。只可惜,时至今日,跟广州的粤剧、飘色、牙雕等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亦是“买少见少”。据报道,广州62座古桥当中约75%记录上已标明“不存”。

 

如今在广州,百年以上的古桥,只能在老城区的周边才觅得几座,凤毛麟角。大荔湾亦不例外,区内保存完好的古桥就仅剩下芳村的通福桥、毓灵桥两座,而位于老荔湾、俏西关的古桥,则大多只剩下“残垣断壁”,甚至“名存实亡”,实在令人扼腕。

曾经为广州八大古桥之一的西关泮溪桥,是旧时广州城居民入泮塘的必经之桥。泮塘烟雨已成往事。那时泮溪位于荔湾湖公园附近,泮塘仁威古庙后面,隐于五约八巷深处。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巷一直深入,“五约”随处可见的是浓厚的生活气息,古老的西关老屋,铺在地上的坚实的长石,窄小的巷子两旁有各式小买卖,青菜、水果、小吃等等,从五约一巷一直走到八巷,都是这样的景象。而今,这座没有河的桥已难以看出原貌。“半溪不存存半桥”,约3米长的桥身,七零八落的栏杆,桥旁尚余一块同治年间重修的“半溪”字样石碑,一座花岗岩石修的门亭和门上的一副石刻对联 “门接水源朝北极,路迎金气盛西方”。

 

 现在平平无奇的彩虹桥,原是宋朝南汉时期的石桥,曾是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但到了二十世纪30年代,为了修筑西华路,经历了多次重修的彩虹桥,被改建为不过只有短短25米长,16米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马路桥。如果不是“彩虹桥”的名字得以沿用至今日,估计没有多少年轻人会发现它是座“桥”了。

                                                       被马路“兼并”的古桥,并不止彩虹桥一座。恩宁路上被广州街坊称为“恩宁桥”的多宝桥也已

经成为了马路的一部分,很难看得出原来是一座桥,桥下的河涌亦早已干涸并填作马路,桥下流水之

处也早已变成了街巷小道,周围都是普通民居。从桥的另一边下去,桥下已经改成了一个小小的花园,树木成荫,有石凳几处,可供街坊休憩谈心,附近的许多老人都在打牌娱乐。与他们攀谈的过程中,提到关于多宝桥的情况,他们都知道这原是一条河涌,但问及桥与河涌的来历变迁,大家也不是十分清楚,只说以前这里很漂亮,并说这条原是河涌的路之前经过了整修,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有同样命运的,还有原跨过西关涌的逢源桥和位于荔湾和平东路东端段的普济桥等桥,它们都在二十世纪30年代前后修筑马路时与马路连通,只剩下部分石碑石刻显示它们曾经是“桥”的蛛丝马迹,而一些无名无姓的桥甚至已无处可寻。

即使是记录现存状况“良好”,并且已经受到保护的通福桥,情况其实也不乐观,桥面已留下凹凸不平的痕迹,引桥的红砂岩石块大部分已损毁和残缺,桥面的红砂岩条石有部分断裂、磨损和风化。

 

流花桥,广州人对它耳熟却不能详。这座始建于南汉的古桥,现在仍默默地躺在它原来的位置——今流花路锦汉大楼西北角地面上。相传当年南汉王宫的芳春园就建在此地,引城东北甘溪接芝兰湖,清溪长流,水面轻轻地浮着宫女们弃落的簪花。这种醉人景色现已无迹可寻,仅见地面上有11条5米多长的粗壮石梁并列,这就是原来的桥面。与之相邻的,是上世纪70年代用于覆盖下水道的水泥板,如果不细心,走过“桥面”,则如履平地,不容易发现它的存在。桥面南侧最边缘一条石梁的立面,还可以看到“流花古桥”四个行书刻字;东侧“桥头”有一棵连理古榕,其北竍已濒枯朽;而20多平方米的古桥面现时成为一家快餐店摆设座椅的地方。

  

毓灵桥是建于清代中叶的三孔梁式石桥,现今在芳村大涌口距珠江主河道内约100米处仍见到它完好古朴的躯体。以前大涌口是芳村区沟通市中心的重要过江轮渡码头之一,行人离船登岸,多经此桥南北分流。近年建成过江隧道、鹤洞大桥以及扩充芳村区许多道路之后,轮渡取消,码头荒废,大涌口行人不多。现时毓灵桥桥面落叶堆积,桥墩小树援生,一派垂老景象。

  

2、沦落原因

至清代末年,广州开始拆墙建路向近代城市化迈进,城垣的西、南、东面的大片近郊地区,已得到较充分的开发,成为附廓城区。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炯明、孙科、陈济棠先后主政,广州更是大兴土木,开辟马路,所以,许多古桥均被改为现代马路、桥梁,一些古桥因其交通功能已被取代而毁圯;到了20世纪60年代,广州市政府整治市内濠涌,又用水泥构件覆盖或用渠箱导流,改为下水道,古桥便随之消失。

四、荔湾新桥立眼前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广州市市政建设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马路、高速路、高架桥、立交桥、跨江桥比比皆是,仅荔湾区就有珠江大桥、鹤洞大桥、东平水道二桥、东沙大桥等多条。

1、力与美的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现代化桥梁得以兴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技术的日新月异,使

得这些大桥各有特色,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

作为广州市区十大进出口之一的西南进出口——鹤洞大桥,它的建成使海珠区与芳村的通车摆脱了长期依靠渡车船过江的状况,对交通运输改善作用显著。鹤洞大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双塔遥相呼应,拉索使桥体更具艺术感,整体轻巧灵动。

 

采用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技术的鹤洞大桥

珠江大桥于1958年10月19日动工建设,1960年6月15日主桥工程竣工,1960年10月1日通车,为广州第一座横跨珠江的铁路、公路多功能桥,人称“双桥”,曾是广州通往粤西的必经之路。1963年,在评选新羊城八景的活动中,由于珠江大桥象天上垂下的两条彩虹,跨在银光闪闪的两条珠江支流上,四周的田野一片翠绿,景致独特美丽,以“双桥烟雨”的名义被评为八景之一。2005年2月16日广佛放射线一期工程全线通车,新建的“珠江大桥”东起内环路中山八立交,A、B主线高架桥在桥侧使得旧珠江大桥的堵车“顽疾”得以解决。

  

2、苦与乐的结晶

德坭立交位于广州市东风西路与广茂铁路交汇处,1964年建成,是继大北立交后广州市第二座立交桥。这段东风西路原名为德坭路,因之前这里有间德国红毛坭(水泥)厂,其产品民间称为德坭,所以就叫德坭路了。德坭路立交打通了市区通往西村、西场、南岸的道路,结束了电厂、水厂、水泥厂交通闭塞的历史。它承载如今六七十岁那一辈老街坊的集体记忆。当年,他们手推斗车,肩扛畚箕,挖地基,搬水泥,运砖头,参与了大桥的修筑。那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饱受苏联背信弃义、欧美经济封锁,所以它是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化身。身逢其时,劳动的人们与困难作斗争,虽然艰苦,但乐在其中。

3、城与人的印记

高架桥与高架路,是城市发展的特殊产物。由于街道难于拓宽,建筑物密集,交通密集,所以常会采用这种桥来疏散交通密度,提高运输效率。荔湾区的人民路高架,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城市高架桥。在二十世纪80年代建成时,广州市民在桥上狂欢了三天,而这三天里,高架桥向市民开放步行,全市人民都以走一走这座桥为荣。虽然多年后,高架桥阻隔街区空间,遮挡阳光,严重的空气、噪音污染等负面效应使人们开始质疑它的存在价值,但曾经繁华的画面,确实也留在了一代广州人的心中。  

而名符其实,确实是座“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桥,更是许多广州人心目中的最原始的“广州印记”。位于荔湾区与海珠区交界的人民桥,于1967年建成通车,是广州市区内仅次于海珠桥建成的第二座横跨珠江的公路桥。它的外形并不特别,但桥身基本呈一条直线,车辆行人能以最短时间过桥,徒步过桥也不过十分钟左右;桥面宽阔,并且有着多数现代大桥所不具备的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步行或骑车在宽阔的专用道上来往;人民桥底的广场宽阔,无论晴雨,都容纳着热闹的人群。1999年11月,人民桥扩建加宽,连通内环路,使得人民桥的交通作用越显重要。2013年9月22日,为了缓解人民桥紧张的交通情况,开始采用潮汐车道,人民桥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成为广州首条采取“潮汐式可变车道”的道路。

五、古桥新桥何去从

1、实用才是硬道理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桥梁,它们的兴衰,都与他们的实用价值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交通需要的增长、河涌卫生的整治等原因,古桥渐渐失去了用途,被现代化的道路、桥梁所取代。即使是新兴建的现代桥梁,也有因年久失修或不能承载日益增加的运输量,而被另盖的新桥取代。如珠江大桥;又因修筑新道路等原因,将旧桥部分拆除,如人民桥桥北的三条匝道及其它高架桥匝道。简而言之,失去实用价值的桥梁,自然就少了存在的必要了。

2、历史文物应保留

虽然桥梁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似乎是没有保留的必要;但实际上桥梁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以实用性去衡量的。例如古代桥梁,它们包含了多年依赖我国劳动人民积累的工程智慧,具备了考古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是应该重点保护的文物。

3、呼吁与建议

面对目前古桥保护的严峻形势和对桥梁文化的宣传活动缺失的形势,我们在此提出一些保护古桥和宣扬桥梁文化的建议。

有关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古桥的保护:

(1)对古桥进行全面考察、记录、修复、加固,并兴建古桥防护网、防护堤,保护现存古桥;

(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禁止机动车通行、只允许行人使用等,加大保护力度;

(3)如确因铺路盖房等重大建设项目之需而要拆除古桥,则尽量在原址上仿建古桥或把古桥整体迁移到新址,做到建设与保护两不误;

(4)如有可能,则对古桥、新桥下的河道进行恢复、疏浚,对古桥、新桥下的水体进行截污、净化,对古桥、新桥周边的环境进行绿化、美化;

(5)将古桥、新桥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统一的旅游开发,围绕古桥设计观光景点,举办以古桥、新桥为素材或题材的摄影、写作比赛和文艺表演,让人们关注古桥、新桥所蕴藏的文学、美学、史学、民俗等方面的价值,打造有地区特色的桥梁文化和城市名片;

(6)开展桥梁知识科普活动,甚至开设以桥梁为专题的博物馆,促使市民从不同角度去审视“桥”这一平常但不平凡的事物,关注桥梁所蕴含的工程学价值。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通过学习桥梁知识,多观察、多思考、多发现、多了解身边的古桥,积累一些与古桥有关的诗文、楹联、典故、传说,传承历史文化;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志愿活动,以身作则爱护古桥。

作者:广州市美华中学初三(9)班  李芷茵 连嘉慧 林静仪 罗国维 梁嘉仪 黄宇健 朱嘉淳      

指导老师:何嘉慧     

课题成员:谢燕豪、何嘉慧、周莉娟

图文编辑:梁永坚

 

梁永坚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