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应试教学探讨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2014-12-26 手机版 | ||||
初中语文应试教学探讨 ----------如何把考点诠释在课文教学中的成功一例 丁春兰 语文教学十分复杂,专家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反对以考定教;有的人反对追求完整的低效的语文教学,主张语文学习的立竿见影。不管那种主张,都各有优缺点,至于取舍,那就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人,而采用之。 因为社会的压力,行业的竞争,私立学校体制下的语文教学,以考定教的特点尤其彰显。 尽管我们语文教学的考点还是一团和稀泥。但我们的老师还是能够初步的理清考点,抓住题型,在课文的讲授中,浸透考点,使学生得到训练,从而在考试中一举夺魁。 例如,前些日子,听了一位教师的课。课题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本堂课,以读写为主,讲述为辅。课堂分三个步骤, 一,初度有声,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找出盲孩子心理变化的词,并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 二,齐声朗读第1-7自然段,联系全文,说说盲孩子是一个什么孩子,因为……并要求学生仿写老师事先写好的句子。老师准备了两个句子:“1. 他是一个生活在无底黑洞的盲孩子。因为在他的世界,蓝天是黑色的,白云是黑色的。2. 他是一个彷徨而孤独的盲孩子。因为当小伙伴们在绿毯般的草地上踢球、赛跑、捉迷藏时,他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笑嬉戏。 他是一个……”要求学生续写一个或几个。 三 跳读盲孩子和影子的对话,说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子,为盲孩子.,,.,,. 并要求学生仿写老师事先写好的句子。老师准备的句子是:“影子是美丽的萤火虫,为盲孩子在漆黑的夜晚指引方向。影子是绚烂的彩虹,为盲孩子架起通往天堂的桥。影子是母亲手中的一针一线,密密缝织着孩子温暖的外衣。 影子是临别时父亲的一个眼神,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影子是……”让学生明确了本次仿写的比喻修辞后,要求学生续写一个或几个。 同学们提笔想象,经过一番努力,写出了一些很好的句子。如1:他是一个勇敢而乐观的盲孩子,因为当他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时,他没有悲观,而是在静静的倾听大自然的各种的声音; 如2:影子是一盆燃烧的炭火,温暖着盲孩子的心;影子是黑夜里的启明星,给黑暗中的盲孩子以光明。 ……等等,不一一列举。 最后归纳,盲孩子是一个什么孩子,影子是一个什么孩子。人物形象明白了,中心明确了。学生读了,写了。读得灵活,读得投入,写得流畅,写得创新。真是一堂读写结合,欣赏与考试结合得很好的一堂课。 本课堂,大的环节有三次读,两次写。先是学生自由读,再是集体朗读,三是跳读。每次读都有其不同的目的。而且读的安排有变化。三次读,强调读,这样非常符合我们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原则。读是学好语文的第一关。俗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读了,学生才能理解课文。这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这里用上了,实在是好现象。其次读得有变化。又适应了我们现在孩子的特点,给孩子一些新鲜感。他们读得更带劲,课堂中确实起到了一个这样的作用。 两次写,不是随意写。是一举两得,一鸟三石的做法。一方面,是在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为人物的性格特点找根据。另一方面又是在仿写,在写一个相似的句子,在写一个符合课文内容的比喻句。所以,这里的写,这里的练,就关乎我们考试中的三个考点。1. 根据内容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一个练习,盲孩子是一个( )的孩子;第二个练习:影子是( )这里要求学生要用准确的词语概括盲孩子和影子的性格特点。第二个练习要用比喻句。难度更大一些。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2.根据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第一个练习:因为.....第二个练习:为盲孩子......学生要在课文中找根据,并用简洁的话表达出来。3.仿写。仿写是今年增加的一个考点。我们的教师很快就捕捉的这个信息,并能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好的表现。 语文的考点就这样不经意的诠释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丁春兰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