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联想法教案设计举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2014-12-26 手机版 | ||||
辐射联想法教案设计举例 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丁春兰 辐射联想,是三相联想法的一个补充。它不受时空和性质限制,但事物间又有内在联系的。确切地说它是一组联想群。它可以是前面三种联想的任何一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它们的综合。它是一种发散式的。它与相关联想法的区别在于它定是综合的,群组的。而相关联想法可是单个的,也可是群组的。它不包括其他两种联想法。 《绿》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家及作品 2. 欣赏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4. 学习辐射联想法和运用多种修辞来表现景物特点 5. 领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重点 1. 领悟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 学习辐射联想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欣赏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 教学难点 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联想引入) 1. 用“绿”组词,看谁组得多组得快?(要求三字以上) 学生:绿油油、绿莹莹 、绿生生、绿豆糕、绿帽子 …… 教师补充:红男绿女、绿水青山...... 2. 名人朱自清,你知多少? 学生:学过他的《背影》;他是现代著名散文作家,还有《荷塘月色》写得很好…… 教师补充:1948年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朱自清爱国爱父亲,也爱大自然。 (二)整体感知(联想感知) 1. 思考题展示 (1)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明确: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找出两个能概括梅雨潭的绿的特征的词语 明确:醉人和奇异 (3)概括四段大意。前后两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联想类似的课文。 2.录音朗读 3.字词学习 踞(jù) 薄(bó)阴 绺(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尘滓(zǐ) 皱缬(xié) 什刹(shí chà) 明眸(móu)善睐(lài) 挹(yì) 掬(jū) 皱缬:潭水泛起的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皱褶着。缬,有花纹的丝织品。(联想同义词:涟漪) 明眸善睐:出自《洛神赋》。意思是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睐,看,向旁边看。(联想反义词: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目光如豆…..联想同义词:目光如炬……) 掬:两手捧(东西)。 踞:蹲。 尘滓:指杂质 挹:舀,把液体盛出来。 4. 明确整体感知思考题 (1)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两个能概括梅雨潭的绿的特征的词语:醉人和奇异 (3)第一段:开门见山,一语点题。 第二段:从不同的观察点写梅雨潭。 第三段:从多角度写梅雨潭的绿。 第四段: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 相同点:都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都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不同点:第一,作用不同。开头的是:是开门见山,点题。结尾是深化主题。第二,是结尾多加了“不禁”一词。。“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文章从博喻到比较映衬到联想再到转换人称、直接呼告,感情逐渐转浓,直到不能自已。 朱自清的《背影》也是采用了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这种写法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更严谨。 (三) 课文细读(联想感受) 讨论: 1.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几个?每个立足点写了什么景物?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 2.写梅雨谭的绿作者联想到了一些什么?作用是什么? 3.以第三段为例,说说情景交融的写法。 归纳明确1:第一个立足点是山边,写梅雨瀑的远景。作用:衬托梅雨潭的绿。 第二个立足点是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山、岩、亭、天、草、瀑布、水花。作用:衬托梅雨潭的绿。 第三个立足点是梅雨潭边,极写梅雨谭的绿:潭面、水波、水光、水色。 突出梅雨潭的绿。 归纳明确2:联想到“少妇拖着德裙幅”;“初恋的处女的心”;“明油”;“蛋清”“碧玉”。 作用:通过几个比喻,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再现了梅雨潭之绿的清亮、鲜润、柔软、纯净的特征。突出了梅雨潭之绿的美。 联想到北京什刹海绿杨的“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的“暗”。 作用:进行衬托,说明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实在恰到好处。突出了梅雨潭之绿的美。 联想到“舞女”“盲妹”,抒发作者陶醉之情。 文章通过写梅雨潭之绿的美,突出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归纳明确3:联想情景交融的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作者先写景,运用比喻和比较,写出梅雨潭“绿”的特点:清亮,鲜嫩,柔软,纯净 。 面对这奇异、可爱的“绿”,作者改用第二人称,用呼告的方法渲泻情感。 这样,作者在描绘景色的过程中,就把狂喜、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梅雨潭的一片绿色之中,情与景交织在一起。 (四) 迁移训练(联想迁移) 谈谈你生活中的“绿色” 我的 是绿色的,因为 。 如:我的口杯是绿色的,因为它的色彩鲜亮,每天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的笔袋是绿色的,因为我听医生说多看绿色对视力有好处。 …… 本教案联想法贯穿整个设计。导入采用的就是辐射联想法,同时采用多种联想法。讲解词语,用的是相似联想法和相对联想法。课文的整体感知,首尾呼应写法的联想用的是相似联想法。课文细读,理解作者的联想运用,是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最后的迁移训练,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存,更是多种联想同时运用的辐射联想法。 本人在进行想象性阅读法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应用研究和实践中,根据同行及自己的经验归纳出6种想象法和4种联想法,旨在方便老师借鉴。可能还有不妥之处,有待完善。 本文还该声明的有两点:一,想象性阅读法绝不止这10种,同仁若有兴趣,还可归纳更多;二,这10种方法,绝不是孤立的。在应用的时候可单独使用,也可几种同时使用。尤其是在整个教案的设计中,可同时或先后使用多种想象性阅读法。《绿》的教案设计主要是突出联想法。其实想象法也是可以穿插其中运用的。 丁春兰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