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浅谈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2014-10-29 手机版


    课堂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这就是说我们上课的过程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科学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优化的课堂教学更可以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课外延伸性,这决定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增添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我们在教学的各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我们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比例,在备课上更加考虑学生的生成性等等。我们学习名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改进教学手段,但是却并没有取不到好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我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教学经历,发现问题就出在课堂教学上——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单一,往往学到了一种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把它当作放之四海皆用之的金科玉律。

    例如,以前我们采用的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那么每个学段都用这个模式,每篇课文,每节课都千篇一律;说是要自主教学呢,不管学生能力如何,不管设置的教学目标难易如何,反正就是“呈现学习材料(教师)——分析、探究(学生)——练习迁移(学生)”;或许有人也会采用时下正热的“杜郎口模式”和“洋思模式”,但却也是我们俗话说的那样“叫花子捡到一句话,天光念到夜。”如此种种,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古代科举考试中呆板的八股文一样套路化,老师累了,学生烦了,收获却少了。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学生年龄阶段拒绝单一、喜欢变化的心理特点,忽视了语文学科内容的基础性、丰富性、广域性、开放性。

通过各种教学培训学习之后,加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很有必要打破八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丰富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样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呢?从老师备课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

一、优化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灵活设置教法

我认为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置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我们的课文内涵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情趣浓厚,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模式必然是多姿多彩的。象我们中学语文中,有许多课文是文质兼美的记叙文,文中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感染力强,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课文的语言文字优势,采用“读(粗读)——悟(感悟)——读(品读)——赏(品析)”的结构形式,以代替“问答式”、“讲听式”的,让学生充分感受汉语语言的形象美和音乐美,特别是诗歌教学更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当然,同样是记叙文,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记得我在教学九年级上册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根本不采用平时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检测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自已自读课文,让他们分组合作把故事情节改写为小剧本,然后自导自演,完了之后,再引导学生从语言、情节、形象等方面进行评价、补充、总结。经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对人物形象理解到位,也受到了情感上的感染和教育。所以这堂课老师上得轻松,学生上得兴味盎然,教学目标也很好的实现了。这就达到了教材与教法最佳的结合,使“课堂教学结构”负载的质量达到最高水准。

对于教材,我们还可以打破它的编排和顺序进行教学。例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议论文单元,但没有比较典型又简单的议论文,而第三单元的《敬业与乐业》虽然是篇演讲辞,但的确是一篇结构清晰、特点鲜明,能让学生易于走近了解议论文这种体裁的文章,所以把它编排到第四单元第一课是很好的选择。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的传授是交叉反复的过程,我们没必要接部就班。相同内容,相同形式的教材,我们可把不同单元甚至不同学段的课文放在一堂中比较教学;讲读课文我们可以变成活动课(如朗诵、演讲、辩论),写作课等;重复教学内容的教材,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有删节的进行教学。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环节也可以进行一点剪辑的艺术,可以重新编排组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只要能使孩子们内在的潜能、智能得到挖掘、拓展和培养。我们对教材的教学就要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学生情况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

不同的教材,我们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拘泥,不套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充分挖掘教材的功能和语文魅力,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

二、优化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也可以大胆考虑教学目标的权衡取舍,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每一篇课文都会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一点,也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参照点。我们进行教学时首先会根据教材和教参去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目标去选择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是灵魂,同时又对语文教学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

那么我们教学时,是不是一定要把教学目标全部完成才算是有效果的课?个人认为这种想法是有局限性。我认为汉语言是诗意的语言,语文课堂也应该是流淌着诗意的!好的课堂应是内涵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来都不是僵化的目标,它们就在这课堂的诗意流淌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成的,是在各个阶段逐步提高,交叉进行的。每个学段,每篇课文,每节语文课都应突出重点,应用在我们课堂教学上,就是不可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反之,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得太密、太快、太满,逼迫学生“贪吃”,因而也必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会“嚼不烂”。我认为,突出重点,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体现。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考虑这一点。我们的教材中,同一单元的课文往往教学目标差不多,一个单元四、五篇课文,十几个课时,每天都问同一种问题,做同一类作业,甚至感受的同一个道理,学生不产生厌倦才怪呢。预设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机械地去套用标准。同一单元中几篇有相同教学目标的课文,我们可以有主次、有针对的、有层次、有删节的安排课堂教学目标,不必重复的进行机械的训练。与其杂化课堂教学目标而得不到落实,还不如对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度仔细斟酌,适量适度以达到“精而简”的效果。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全部是小说,如果在教学每篇课文时能突出重点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故乡》把重点放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孤独之旅》则突显环境描写的作用,《我的叔叔于勒》重在故事情节,而《心声》重在反映社会现实。通过学习这四篇课文,学生便能精简全面地了解掌握小说的特点。同时,在教材和教参设置的教学目标基础上我们教师还可以加上或代之以一些“创意”。只要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语文能力培养过程的规律,我们甚至可以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去开发设计教学目标,象叶澜教授说的那样------“与时俱进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三、优化设置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分层次优化学生信息接受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觉得上课时很难顾及同一班级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课时目标实现有很大困难,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失去控制,由于教学要兼顾大多数同学,导致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咽不下”,基础中等的同学安于现状,没有拼搏精神。无论哪一类同学都得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这是因为我们教学总是“齐步走”,牵着学生的手去旅行,没有使学生在信息的接受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各个击破,各个落实。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个别辅导,最有效果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异采取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分人而教,分人而学。

我曾经在有些课堂上,选择合适的课文,针对每个人的语文能力和兴趣爱好,采用“自学——自悟——自结——集体交流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上课时,我引导鼓励学生每个人要根据课文要求和自己的能力选择一个自己想学的内容,或设置一个问题,自主学习,获得学习成果,然后将全班同学的所得综合归纳,又反馈给同学。我发现我备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在同学们的自选专题中都有体现,甚至有时候学生所提出的学习目标比我们设计的所谓的教学目标还要全面得多,时不时还能给我一些的灵感呢。而同学自主学习出现的问题,往往正是老师平时教学中常遗漏的“黑洞”,在这些时候也得到了发现和解决。这也应该算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生成教学”吧。课堂的精彩固然需要教者的智慧,但主要还是看学生,看学生是怎样一步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智慧、体悟情感的,看学生是怎样在课堂上尽情地舒展生命、充分地张扬个性的,甚至看学生是怎样因自身的不成熟而表现出稚气和傻气的。也许有人会说,有些差生根本就无法知道自己能学什么,或者说想学什么,还谈什么张扬个性的。其实这样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教师给予特别引导、因人施教。记得有个录相“魏书生谈如何去激发学生语文兴趣”,魏老师就说过:语文考试只能打八分的中学生,就让他先从最简单的字词学习开始,从争取不打八分迈步……其实,如果有这样的学生,与其我们夸夸其谈,让他象听天书一样,还不如让他舍难求易,舍远求近,丢掉背不动的“西瓜”,捡点实实在在的“芝麻”,或许反而会有所收获。当然,安排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概而行,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恰当的内容,找到合适的契机才可能进行,并且同时要实行分层备课,分层辅导和分层作业,才会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拓展延伸教学空间

通常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的。如果在整个教学课堂中贯穿的都是单一的教学手段,极易使孩子们产生倦怠的心理。如果我们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空间得到拓展延伸。比如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操作界面丰富活泼,信息资源丰富,可以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课件不但可以丰富单位课时的信息量,还让图、音、文交互,呈现出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动画效果,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把不易理解的文字化为可感的内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获得知识和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吴冠中的《桥之美》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将视频、音乐、图片带入课堂,让学生享受到了文字美、图画美、音乐美,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演讲辩论、社会调查访问、上网查资料等各种教学方式,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渠道,改变了我们课堂教学 “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是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好途径。我想,改革课堂教学,必须改革教学手段。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发展,注定了教学手段改革的势在必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等待语文教师去创造性的开拓。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还有很多方法和途径。如果我们经常去考虑一下自己的课堂为什么产生那样一个结果,换个角度思考你的课堂,换个角度经营你的课堂,那么总会有你想要的那种理想的结果。课堂教学优化得合理恰当,老师就会更轻松了,学生更快乐了,课堂也激活了,自然,效果就明显了。

 

李岩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