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爱情——《边城》教学随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中,男女之间是不能有浪漫的爱情的。“男女授受不亲”、“三从四德”等将男女人桎梏于沉闷的气息之中。尽管也有些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故事,那也只不过是为了维护封建正统思想保持社会安,或者宣扬学而优则仕的仕途观念而做的伪饰而已。比如那个《女驸马》,自然是才子佳人故事的典范,好像是要告诉人们一个封建婚姻的美满故事。为皇家涂脂抹粉。可是仔细想想,这个故事是多么的荒谬不经。那是得科举制度,对参加科举的仕人们的体格检查,是严格地,难以想象,验明正身的官吏,不会在赤身露体下,智障到不能分清男女吧!,没有起码的生活真实,这样的作品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正统的封建卫道士们,在消灭纯真爱情方面可谓处心积虑。 可是中国的民间似乎不是很卖账。 很多诗词、民间故事和传说,将爱情塑造的纯美而善良。 梳洗吧,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那个在望江楼上痴痴守望着情人的女子,或许江风将她的柔发轻轻吹起,或许因为思念让她的美貌更加楚楚动人,或许是在某个美丽的秋日,夕阳或者皎月将她的相思飘飞到有情人的身边。这个女子自然是平平凡凡的女子,可是,谁能说她的思念不能感动人心。作为他情郎的那个男子,那个在外漂泊的旅人,如果有知,当时怎样的一番感动? 当然也有直抒胸臆,写守望爱情者痛苦的: 想卓文君当垆卖酒,一段佳话千古留香,终了还不是要写下这么一串: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在民间传说中,守望爱情的故事似乎更多。七夕中的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只有每年的七月初七晚上才能在鹊桥上相会一次,364夜的守望,成就1夜的享受,不知道多少万年,他们还能够真情相拥,现代人应该是为之汗颜的。无怪乎,已经有很多人,将这个本是女子乞巧的节日,改说是中国的“情人节”。 某年七月初七,真好在洞庭湖,游览君山。君山之上,是中国传统爱情之岛。柳毅传书出自那里,娥皇女英墓也在那里。传说聪明美丽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尧帝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尧帝晚年,想物色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他看到舜是个德才超群的大贤人,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让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为后,女英封为妃。舜不负尧的信任,让禹治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时,九嶷山一带发生战乱,舜想到那里视察一下实情。舜把这想法告诉娥皇、女英,两位夫人想到舜年老体衰,争著要和舜一块去。舜考虑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带了几个随从,悄悄地离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扬子江边遇到了大风,一位渔夫把她们送上洞庭山,后来,她俩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这里的竹子染得泪迹斑斑。后来,她俩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山海经》载:“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晋张华《博物志•史补》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今江南有“斑竹”、“湘妃竹”之说,盖出于此也。 娥皇、女英二妃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历来成为吸引诗人、画家的创作题材。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九歌》中的《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是最早的歌颂二妃的不朽诗篇。 远去的爱情守望者,自然也激励着后来者,极力歌颂唯美的爱情。 近来又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内心对唯美而淳朴的爱情再次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期盼。 《边城》写了这样的故事—— 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也是两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 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爷爷自然是晓得孙女的心事,却愿让她自己做主。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大老唱的,大老讲实情讲出后边去做生意,几天后他听说老大坐下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也忘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老船夫操心着孙女的心事,后终于耐不住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爷爷说,翠翠莫怕,翠翠说不怕。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吓得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 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作者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是真的,当我们面对现代社会的时候,我们还有没有那种像翠翠一样守候着一份唯美而善良淳朴的爱情呢?“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这将是怎样一种等候,这将是怎样一种期盼,有谁能够体会和理解? 闪婚、情人、通奸这些词语成为网络热词的时候,我们的爱情到底在哪里? 谢谢沈从文,早在1934年就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唤醒人们去思考! 易书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