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第十二课 阿房宫赋 【自主学习】 1.注音 骊(Ií)山 逦迤(yǐ) 剽掠(piāo) 辘辘(Lù) 缦 (màn)回 珠砾(Lì) 粟 (sù) 粒 倚叠(yǐ) 囷囷焉(qūn) 蜀山兀(wù) 不霁何虹(Jì) 杳无音信(yǎ0) 直栏横槛(jiàn) 蜂房水涡(wō) 2.古今异义 直走咸阳(古义:趋向;令义:行)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古义:相当于“座”或者“所”;今义:下降,衰败)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值得怜悯) 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并管理) 齐楚之精英(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精华或出类拔萃的人) 3.一词多义 一 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数词,表示最小的整数) 黄鹤一去不复返(副词,一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名词,一体) 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动词,派遣)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名词,使者) 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晋陶渊明独爱菊(动词,喜欢) 取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动词,夺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动词,提取)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动词,拿) 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4.词类活用 辇 (名词作状语,乘车、用车子) 来于秦 楚人一炬(名词活用作动词,放火),可怜焦土 奈何取之尽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取尽) 锱铢 后人哀之而不鉴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鉴) 之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为”表判断)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也”表判断) 族秦者秦也(“者…也”表判断) (2)倒装句 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状语 后置) (3)被动句 函谷举(动词“举”属于意念上的被动) (4)省略句 几世几年,剽掠(于)其人(省略介词) 6.作者作品 杜牧(80 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诗歌创作在晚唐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又和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7.文体知识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趋向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 【合作探究】 1、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 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所,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必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际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叫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民,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王”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道路。开头12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3、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 共同特点是: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感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 各篇的独创性是: (1)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 (2)苏洵论六国之亡,第一次从“六围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这些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而,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3)《阿房宫赋》,可以说是用赋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其次,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的方式更具有特色。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兀(wù) 骊山(Lì) 辇车(niǎn) 廊腰缦回(màn) B珠砾(1ì) 迤逦(1ǐ) 涨腻(nì) 倚叠如山(dié) C剽掠(pià0) 仓庾(vǔ) 宝鼎(dǐng) 锱铢必较(zī) D妍(yán) 媸(chī) 闲暇(xiá) 朝歌夜弦(xuán) 2.下列各组词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低冥迷 骊山北构 郎腰漫回 檐牙高啄 B钉头磷磷 勾心斗角 奢侈淫靡 不霁何虹 C蜂房水窝 明星荧荧 尽态极研 辘辘远听 D倚叠如山 金块珠砾 春光融融 瑕瑜互见 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C骊山北构而西折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苛政猛于虎也 D霜叶红于二月花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大王亦幸赦臣 C“洞庭君安在哉?”吾君方幸玄珠阁” D又何不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同义的一项是 ( ) A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C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 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课外练习】 阅读理解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目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耻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复职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下不能正言匡(辅佐)过以尊天于 B.代立践(登上王位)南面 C.乃假(给予)固利兵,下圈刺豕 D.薛人公孙弘亦征(被征召)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桀、刽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B. 何者?上下之分也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C.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项是 ( ) ①与黄生争论景帝前②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③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④此是家人言耳⑤诸谀儒多疾毁固⑥公孙子,务止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A.①②④ B。①⑤⑥ C. 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汤、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 B.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辩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昧。 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去刺杀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 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语言运用】 1、在下文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 的论断就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 邓恩合著的经典著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 遗传学原理---------中,因此竟然有人嘲笑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2、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1)在足球赛中,传球技术再高,控制球能力再强,若缺乏临门一脚的射门技术,也会-------。 (2)联合国安理会有明确的职权范围,不应------,介入其他机构处理的事情,特别应尊重联合国大会的权威。 (3)为迎接奥运,出租车司机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已-------,令来津的游客刮目相看。 (4)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用自己最朴素无华的行动.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诠释得-----。 【课堂练习】 l B 2 D 3 D4 B 5 BC 6 D 【课外练习】l A(匡:纠正)2 c 3 D(①⑤并不能表明“辕同生敢于直言”) 4 B(“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辩论水平的高下”的表述不当) 【语言运用】1“”、__《》“”。 2(1)功亏一篑 (2)越俎代庖 (3)蔚然成风(4)淋漓尽致 张振宇 |
·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