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故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解读《故乡》(旧作翻检) 内容提要: 前人对《故乡》的解读有误! 《故乡》写的是人性的扭曲! 《故乡》中的一男一女,一土(闰土)一洋(杨二嫂),一农民一市民,一个从少年到中年,一个从青年到老年,一个从动到静(闰土由活泼饶舌变成木偶),一个从静到动(杨二嫂由文静端庄变成疯子),他们人生形态完全不同,但变化实质惊人的一致:都是自身美的沦丧,都是人性的扭曲。 鲁迅先生的《故乡》,自问世以来,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表现艺术,吸引了过许许多多的读者。今天重读,颇有心得,愿公之于同好,求其友声。 一、一幅逐渐失去灵性的图画 《故乡》中,有一幅“神异的图画”多次出现,它实际是解读《故乡》的一把钥匙。这幅图画在作品中第一次出现,是在母亲提到闰土的时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从这段引文可以看出:在画的上方构成远景的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在画的下方构成近景的是,一望无际的海边沙地,种着碧绿的西瓜;在画的中间构成主体部分的是,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英雄少年。 这幅画中,深蓝、金黄、碧绿、银白,交相辉映,色调是明丽的。美丽辽阔的天地间活跃着一个英雄少年,人物是富有灵性的,旋律是激扬的。因为如此,这幅画成了“我的美丽故乡”的一个缩影,成了辛苦而展转的精神流浪者(或称之为人生之路的探索者)心中仅存的一个旧梦。正因为如此,这幅画一出现,“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画面第二次出现,是在昔日美丽端庄的杨二嫂疯子般地跃出之后,是在昔日英雄少年木偶般的出现之后,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作品中的“我”,破坏的“我”对故乡的美感。特别是中年闰土像一截扭曲了木头谦卑地兀立在我面前,冲淡甚至完全取代了“我”记忆中的小英雄形象,“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然模糊了。” 何以会“忽然模糊“呢?这是因为画面的主体人物已经完全失掉了灵气,“从前紫色的圆脸,现在已变得灰黄”,银项圈让位于一顶破毡帽,活泼、饶舌、英雄的少年成了一木讷、畏缩、谦卑的中年。因此,这幅画又成了故乡日见萧条的见证,成了现实故乡的反衬。 这幅画第三次出现,是在作品的结尾,“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幅画成了一具没有主体,没有灵物,没有灵性的空壳。使人感到的只是一种凄惶、一种伤感。那位精神流浪者美丽的梦幻已被现实击得粉碎,故乡连一个梦都无法寄托,因此,“我”不得不离开故乡,去寻求希望之所在,寻找“我们未经生活过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幅画及其灵性的丧失,又构成了“我”走出记忆中故乡的幻影,走出现实故乡的阴晦的一个契机和原因。 这幅神异的图画,就像《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一样,最后变成一块失去灵性的顽石,它既是主人公人生悲剧的写照,也是主人公灵性丧尽的象征。而有些研究者把它看成是“我”对新的生活的想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不亦陋乎? 二、具有互补性的人物形象 用现代流行的表格式,我们不妨将闰土和杨二嫂的有关情况列表如下: 姓 名 闰土(土) 杨二嫂(洋) 性 别 男 女 年 龄 少年→中年 中年→老年 身 份 农民 市民 行为特征 动→静 静→动 思想性格 默默承受一切 蔑视嘲笑一切 变化形态 人→木偶 人→疯子 变化实质 人→非人 人→非人 闰土和杨二嫂的身上,具有这样多的互补性。这是偶然的吗?一个短篇中有这样多的偶然吗?恐怕未必。如果硬要说这是偶然,那么《药》中的华夏两家的悲剧(华夏之悲剧),《红楼梦》中“千芳一窟(千芳一哭)”、“万艳同杯(万艳同悲)”,岂不更成了偶然的巧合吗? 这篇小说中,不仅闰土和杨二嫂之间几乎完全互补,而且“我”与闰土、杨二嫂之间,也构成了一定程度的互补。他们留居故乡,“我”走出了故乡;他们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现实故乡的生活,我背离了现实故乡的生活;他们或承受一切或否定一切,而我却在思考着这一切;他们身上没有活人气息(杨二嫂身上实际上是一种鬼气)和我不断的执着的人生追求。都有一定的互补性,正是这种互补中产生的差异,萌动了“我”对现实故乡的否定和对新生活的追求,“我”“不愿意他们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这种生活,都是以实际故乡为背景的生活。(我虽然寻梦寻异 ,但所有的梦,所有地精神动力,都是以现实故乡为参照系的。) 人物形象的互补性,既使作品人物异彩纷呈,突现“这一个“的特征,又构成了作品基本色调的统一,构成了作品内涵的统一,这可以看作是理解这篇小说的又一把钥匙。 三、丰富而深刻的主题 这篇不说问世以来,成千上万的人读过它,思考过它。关于作品的主题,也是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 人际关系隔膜说。此说以茅盾先生为代表,他早在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上撰文指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故乡》中的豆腐西施对于迅哥的态度,似乎与闰土一定是称老爷的态度,相差很远;则实则同有那一样的阶级观念在脑子里。不过因为两人的生活状况不同,所以口吻和举动也大异。但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述人生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 人民苦难说。此说最流行。部编中学语文课本的注释写道:“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的前后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一般文学史的表述都与此大同小异。 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历程说。此说为北大理群先生所首创,钱先生在《名作重读》一书中说: “以往阅读偏于注重闰土的命运及其意义,其实,作者的着力点反倒是在“我”精神历程的审视,对闰土的观照是包孕其内容。《故乡》更是一首心灵的诗。 他们或被聚族而居的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抛弃,走投无路,或为欧美风雨所带来的西方文明所吸引,或为人生俱有的对于未知世界的神往……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 但是都市却没有提供他理想之精神乐园……于是,又为作为人的本性的归根恋土情绪所蛊惑,开始做起怀乡梦来。(而现实闰土和杨二嫂的故事又)帮助我完成了幻景与现实的剥离,进而激发出变革现实的热情与努力--这就是小说结尾所说的走路。这是一个在日益接近又永远达不到的理想目标激励下的不断的前进运动,人生意义与价值就实现在这走的过程中。 (于是小说)完成了希望--绝望--希望的心理循环。” 不可否认,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都有他们自己的道理,透过这些分析,足见这篇小说内涵内容。 但我总觉得,隔膜说失之于片面,苦难说略嫌表面化,且不能解释杨二嫂存在的必要和她的一身污水(她自私、刻薄、阴损、泼悍),知识分子精神历程说又多了些臆想。考究作品本身,参照鲁迅先生同期其他创作,我更倾向于认为:这篇小说通过描写闰土、杨二嫂从人到非人的变化,揭露了当时社会对美、对人性、对人的摧残,揭示了当时社会吃人的本质。 从作品本身看,闰土杨二嫂是作品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他们苦难命运的见证人和思考者),这两个人物从外部看,几乎无一处相同,(参见本文第二部分)二十多年的人生风雨把闰土从一个机灵活泼的少年这成了一截木头,把杨二嫂从一个端庄娴静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一个泼悍、阴损、刻毒的老叫花子、疯子。他们变化形态迥然不同,而变化实质却惊人的一致,都是从美到丑的变化。深层次的看,都是人性的丧失,都是从人到非人的变化。 揭露吃人,是鲁迅先生同期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原来满本都写着的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是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安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坟 灯下漫笔》) 同是吃人,《狂人日记》是通过狂人的直觉表现出来的,在《祝福》中,是祥林嫂的死,在《孔已己》中,是孔已己凄惶而毫无价值的活着(死和不死对他并不重要,对别人也不重要),在《阿Q正传》中,是主人公灵魂的死寂,优胜、恋爱、革命,都不能激活他灵魂中人的因子,挨打、坐牢、杀头都被看成是人生或许不免的。而在《故乡》中,吃人则表现为人的一切外在的和内在的美丧失尽净,人已异化为非人。 再则,鲁迅先生当时是一个社会进论者而非阶级论者,因此他主观上没有刻意的去分析农民如何、市民如何,而是从“人”的角度去感受观照吃人者和被吃者的异化。这种认识,代表“五四”时代中国进步文化对人的发现。因此,我更有理由认为:《故乡》描写的是人的异化和被吃。这,才是鲁迅作品应有的深度,这,才是鲁迅先生高出同时代人并且昭示后人的地方。 前不见先生,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 然而一些轻薄之徒,总想借诋毁鲁迅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湖万古流。” 张运华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