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体文化底蕴的培育(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江苏武进东青中学 汤国忠

 

西方有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易经》有云“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此皆由赏之者、见之者个体文化底蕴不同而致。张志公先生曾指出:“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其中当应包含了学生个体文化底蕴的贫乏。

所谓个体文化底蕴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对人类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所作”的心理积淀。它在语文能力发展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是理解感悟作品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语言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于漪语),阅读是把文本的外在语言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语言,同时这一复杂转化过程还伴随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必须调动阅读主体必要的相关文化背景支持。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人对外界的信息输入,视觉中枢只能够识别与理解它以前曾经经历过的某一类相似客体,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信息,只有在人的记忆储存中找到具有与它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匹配与识别,才能使人理解。这就告诉我们,理解感悟是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用已有的信息去充实体味新信息的过程。

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长期以来效益不高,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的肢解式教学,这种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的作品变成了支离破碎、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在这种训练中,学生所习得的就如一个个零部件,缺乏内在的整合,缺乏知识与能力间的相互建构,久而久之,学生心里结构中人文的内涵比例越来越少,个体文化的底蕴越来越不足,而这种不足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痛感学生个体文化底蕴的匮乏。现在我们谈素质教育,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归根到底一句话,“使学生底子厚一点”,这个“底子”自然包含了人的个体文化底蕴。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这种底蕴,并形成已有文化底蕴影响促进后续学习的良性循环,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现在,狭小的生活空间、狭小的阅读空间使我们的学生底子太薄,难以在语言的弹性空间里悟出深度和广度。

初中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落实这一要求,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个体文化底蕴。

学生个体文化至少应包含三个层面: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乡土文化。这三个方面互为渗透、互相融合,交互影响,并不是并列关系。但它们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特性。正是基于它们的独特性,以下分三个方面论述。

一是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培育。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它是民族睿智的积淀,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它“不仅仅翻译思想,不仅仅是载体,而且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于漪语)。中华千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流下了叹为观止的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世界的唯一的,在同一地区从古时候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传统”(杨振宁语),弥足珍贵。作为语文教材承载了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自然,语文学科在承担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上有重要义务,理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母语是民族之根。

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强调诵背。古代私塾一般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学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四书五经》等读物,学生学习方法非常简单,即通常所说的“死记硬背”,“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钱理群)现在我们强调理解,反对死记硬背,应该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笔者以为,凡事都要理解不一定现实,特别是在学生个体文化底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奢谈理解是不足取的。三岁孩子背《静夜思》的时候,你能说他理解了多少?不过,若干年以后尽管没人教,不是大多理解了吗?经验告诉我们:儿时见到过和学到过的东西往往到成年才能理解。文史专家、教授来新夏谈到儿时祖父强迫自己背书时这样说,当时感到十分苦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不论何时何地我都能出口成章,谈吐不俗”。回味一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不正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时不理解没关系,拥有的感性材料多了,一俟积累成熟,加以自己的人生体验,总能悟出真意。笔者的观点,还是要多背,哪怕是不理解也没关系,学生时代就应多积累。好在现行新教材新大纲已引起了充分重视,初中阶段安排了70篇必背古诗文,教材文言文单独成单元,占了1/3的比例。但依笔者愚见,背诵数目还少,教师仍要有目的地大量补充。对这些古诗文的处理,教师要放开胆子,放下心来,放开手脚,安排学生多读多背,自己去悟,除点拨关键字词外,力忌用字词句语法去破坏其整体的和谐性。坚信:胸有大量诗文,何愁底气不足?苏轼不是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雄”?

当然,教师要加强检查,并进行背诵方法的指导,可采取诸如竞赛、趣味背诵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二是现代文化底蕴的培育。现代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它包含开放的意识,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理念,创新的精神,独立的人格,高效的观念,广泛的兴趣,健康的心理等。身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的当今社会,我们的学生只有自觉地融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代合拍。对学生现代文化底蕴的培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构建阅读体系,提供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自主读书,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从而广泛吸收多元文化信息。有人曾经这样说,不读中外名著,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提不高的。我们也同样可以这么说:“不遍览群书,学生的现代文化底蕴必然是匮乏的。”教育专家、全国劳模李西贵在谈到自己孩子时说:“语文能力从来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出来的。无非就是我的孩子多读了一点书,接受了大量语言文化精品的熏陶感染。现在的高中生……所读的名家名作寥寥无几,知识视野狭窄,语言积累贫乏,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岂不是一句空话?”为此,他颇有创意地在自己的学校实施了“道尔顿计划一号工程——语文实验室计划”:每周1/3的语文课在课堂学教材,其余时间转到语文实验室学习,在那里,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各类书籍。实验证明效果很明显。

构建阅读体系在理念上要坚持二个本位:学生本位、活动本位。所谓学生本位,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阅读内容必须切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有目的、有质、有量地推荐思想性、知识性兼顾的读物,以利于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养身。所谓活动本位,就是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为主,阅读进程统一于学生的活动中。这就要求组织好课内课外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独立领受和驾驭材料的主人意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可经常性地进行阅读指导,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等。

具体而言,要培养学生三种阅读技能——精读、略读、快读。精读是“吟诵涵泳,文道兼收”,略读是“观其大意,提纲挈领”,快读是“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操作上做到四个贯通:定时定点阅读(每周安排阅读课)和平时阅读相贯通,课本阅读和自读课本阅读相贯通,教材阅读与相关材料的阅读相贯通,定材料阅读与开放性阅读相贯通。一句话,指导阅读时要跳出阅读测试的导引,不让应试训练束缚手脚,以追求阅读的社会化、民族化、人格化、个性化。

三是乡土文化底蕴的培育。乡土文化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它融入了时代发展的大潮,既有其民族性的一面,又有其现代性的一面。俗话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其实已包含了一方水土独特的文化蕴涵。常武地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化繁荣地区,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群星璀璨。江南水乡孕育了常武人清纯、灵秀的文化特质。尽管这部分的内容作为统编教材很少单独出现,但相关作家的相关作品特别是受到江南水乡文化影响的作家作品无不渗透着乡土文化的气息;再者,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也无不刻着乡土文化的烙印,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它对学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教师要打破“教是为了考”的的教学思维,注重学生乡土文化底蕴的培育,结合教学内容,大胆地引进乡土文化的渗透教育,积极开发乡土文化资源。一是充分利用好《常武文学读本》,让学生从读本中内化;二是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搞调查,进行走访,搜集方俗风物,了解风土人情,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领悟;三是发挥地方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诸如“家庭文化户”的评选等,对学生施加影响,让学生在社会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

其实,无论是加强诵背,还是强化阅读频度,组织各种活动,对学生个体文化底蕴的影响都是多层面的。读书能够内化,活动能够內化,当这种内化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形成个体的文化底蕴。底蕴越厚,悟性越强;悟性越强,素质越高。

    

参考文章:

1. 杜常善:《语言粗俗贫乏与语文教育理论》 (《语文学习》1999年第2期)

2. 戴建华:《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养转深沉》 (《语文学习》1999年第2期)

3. 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 (《语文学习》2000年第1期)

4. 于永正:《重感悟  重积累 重迁移 重情趣 重习惯》 (《江苏教育》2000年89期)

5. 吴言明:《语文习得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语文学习》1998年第2期)

6. 鞠庆友等:《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人民教育》2000年第6期)

7.肖明华:《传统教学和语文教改》 (《江苏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