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灵感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作者: 张玉新 内容提要: 本文在自己教学中有关灵感的个案描述和对广大语文教师的调查的基础上,吸纳有关灵感研究的最新成果,用归纳的方式对灵感现象进行理论升华,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就是教师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采取具有突变性措施所取得的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性认识活动”的论断,明确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感的特殊性,并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角度对教师灵感产生进行了理论探索。 关键词:灵感 直觉 意识 潜意识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灵感 哪里有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哪里就会出现令人神往的灵感之花,这是一条古今中外都不例外的创造规律。中学语文教师在其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常常闪现灵感的火花。 有一位初登教坛的青年教师上语文课时恰逢大雪纷飞,上课铃响过三分钟了,学生的眼睛仍在专注地望着窗外的雪花,教师想要求学生们集中精力听讲,但无济于事。显然,学生的表现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来说有几分突然,以“师道尊严”硬掰也不会取得好效果。这位教师触景生情地说了一番话:“今天飘下了今年第一片雪花。一片雪花包含多少故事,一片雪花包含多少诗情,只有处在青春花季的学生们才对它有更多的了解。”这样,学生的眼光被吸引过来了,教师也随机更改了教学内容,顺势在这一点上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要求每位学生在三分钟内造一个句子表达此时的心情,可以用现成的名句、格言、谚语,但要能扣住一个“雪”字,结果很多学生造出了合乎要求的佳句。应该说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改变预定教学计划,正是受灵感火花的指引。 还有一位教师上观摩课(不是自己的学生),在总结《过秦论》写作手法时,提出了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寓论断于叙事之中,论点的得出水到渠成的观点,这时,一位同学表示,贾谊的《过秦论》观点与材料不统一,可谓水到了,但渠未成。因为,材料叙述的都是秦如何用暴力得天下,六国施行了仁义,但施仁义的反而灭亡,而行暴力的却能胜利。有的同学也表示同意这个观点。这时,听课的许多同行也把眼光集中到教师身上,看他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这位教师不曾预料到这样的突发事件,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准备,但他十分镇静地说:“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同学们想一想,贾谊在《过秦论》中,用四个自然节写了秦的开始强盛、日益强盛到极盛的全过程,又用一个自然节写秦的迅速灭亡,过秦的秦,应该指什么?是秦国还是秦朝?”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秦朝”,这“秦朝”两字启发了教师,这时他的头脑中灵感的火花迸发出来了,他接着说:“在贾谊看来,从秦国到秦朝的建立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中有没有什么过错?过错在那里呢?在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之后,过错是什么?贾谊看到的是‘仁义不施’,贾谊认为,暴力可以得天下,但暴政不能夺天下。”这时,听课的同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一位同学又站起来质疑道:“贾谊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可他在论据部分使用的史实材料全是写秦国如何奉行商鞅制定的法家路线,儒、法两家在历史上的分争人人皆知,这不也是观点、材料不能统一的一个证据吗?如果说水到渠成,我看是水太大了,渠过浅了。”顿时,群情激昂,许多同行也为这位授课的教师捏一把汗。无疑这又是一个极其严峻的难题,况且备课过程中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怎么办?几百双眼睛盯着教师,他的头脑在高速地运转,想到儒、法两个门派的矛盾,他立刻想起了韩非子的《五蠹》中的一段:“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让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得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由于教师平时喜爱古典诗文,有较广的阅读面,把这段文字边背诵边解释后,向学生们讲明一点,即儒、法的确不相容,表面上看也加重了学生提出的疑问。他马上又联想到,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而贾谊是韩非子弟子的弟子,儒家的荀子教出了法家的韩非子,那么法家思想家的再传弟子其思想能兼儒法也并不奇怪,这样,问题的一个方面解决了。“水大渠浅”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由于这位教师曾通读过《过秦论》中、下部分,这时突然想起了贾谊在中篇中提到的“兼并者高诈力,安定得贵顺权”的观点,灵感的火花再一次闪现,他很自然地在板书的课题“过秦论”后加上个“(上)”,顿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下文还要继续论证这个问题。于是,“水大渠浅”的问题也解决了。在这一课中,由于学生们的积极思维,不断向教师质疑问难,反过来激发了教师的主动性,平时的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积累在课堂这个特殊环境中达到了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也因灵感火花的闪现而达到高潮,学生们从中深深地领悟了知识难点。 还有一位教师,在分析《祝福》一课中的祥林嫂形象时,有同学突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祥林嫂已经嫁给了贺老六,可人们为什么不叫她贺六嫂?”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大家都不认为是一个问题。可是,这位教师从学生的提问联想到了祥林嫂改嫁时在花轿中、拜堂时的一系列举动;顿时感到,祥林嫂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遭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而在于精神上遭受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以至于她身受其害而又不知其害。人们在她再嫁后仍称她为祥林嫂,从表面上看是人们的一种习惯,而这“习惯”已深深地印上封建礼教思想意识的烙印,暗示着人们只承认她是“祥林嫂”,所谓“一女不配二夫”。教师立即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同学。又让学生们在祥林嫂称呼问题上展开了深入讨论,使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向纵深发展了。由于教师的灵感作用,学生们也随之达到了顿开茅塞的境界。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笔者曾对吉林省三十几所重点高中的五十多名老、中、青年语文教师进行调查,存在以上这种灵感现象的教师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每堂课都出现灵感现象的占百分之十,时常出现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对灵感现象的描述,或为笔者的亲身感受,或为对有关教师的实际调查。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感呢?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就是教师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采取具有突变性措施所取得的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性认识活动。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感同科学发现、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具有共同性,即,从认识的发生看,它是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活动,它来无踪,去无影,不能确切预期,难以人为寻觅,它的降临是突如其来的。从认识的过程看,它是一种突变性的创造活动,一旦触发,就像突然加了催化剂一样使感性材料迅速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认识的成果看,它又是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活动,它能打破人的常规思路,为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突然开辟一个全新的境界。正因为灵感有以上三个方面的共同性,而这三者综合在一起就会使灵感这复杂的心理过程在灵感的感知者的自我心理体验上显得十分奇特(有时甚至在行为上也显得十分异常)。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灵感现象,又有着它的独特性: 首先,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之间主导与主体地位的确定,作为主体的学生,常常是突发性事件的制造者,并且这种突发性事件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使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对突发性事件难以取得突破性结果;还由于课堂教学有确定的时间要求,也为教师采取突变性措施以及取得突破性结果加大了难度;又由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较强,灵感的触发难以实现。 其次,主体部分知识量、智商的差异,往往导致主导者进退维谷。 再次,主体部分的综合方面的差异也可能为主导者处理突发性事件做必要的补充,主体部分还可能对自己提出的突发性事件的解决进行互补。 最后,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其能力、修养等综合方面的水平直接影响作为主体者——学生对突发性事件的发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你的教案如何工整,完备,如何精密,这仅仅做到了“知己”,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可能是非常死板的一堂课;相反,看似毫无准备的一堂课,由于把握住了灵感,可能境界飞升。而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知彼”,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在课堂上面临的是一个群体,群体的每个成员对教师灵感的产生都有制约作用。如此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感岂不是不可知的了吗?既然不可把握,又有什么必要去研究它呢?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它产生的条件、过程,就可以明白这个问题。 从哲学上看,实践是第一性的,认识是第二性的,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本规律,当然也适应于灵感这个创造性认识活动。其实,作为认识论的两个基本范畴,实践、认识的本身又是包含着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的综合体。实践是人类创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人类的实践包括了目的、手段、对象和结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活动,其结构、环节也更为复杂、多样,而灵感这种带突破性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其发生也象其他创造性思维认识活动一样,也必须基于实践而始于问题。 另外,哲学中的直觉,指既不靠推理或观察,也不靠理性或经验便可获得知识的能力。人们认为它是原始的、独立的知识来源,因为它是用来解释其他知识来源所不能提供的那种知识。必然真理的知识和道德原理的知识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解释的。 从心理学上看,灵感一词在心理学中没有相应的概念,但“直觉”一词与之 有相近的地方。认知心理学认为,直觉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的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目前,心理学界对直觉的认识尚有分歧,但也达成了一些共识:直觉不完全遵循逻辑规则;它也需要一些信息来驱动;它需要以过去经验为基础;它所依据的信息和过去的经验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带有一定的无意识性;正因为以上几个原因,直觉产生的速度较快,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精确性。这几个特点使直觉完全有可能成为逻辑思维的先导,或至少是逻辑思维的必要补充。因此,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思维(通常称之为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与直觉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独立存在。 灵感是发生在认识高级阶段的心物感应。在这一阶段,外界的客观物象只有在有准备的创造者的主观心灵作用下,才能成为起触发点化作用的“灵机”,而这种“灵机”要靠有准备的头脑才能捕捉到,没有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再多也会触而不发。灵感能在人脑中迸发出来,正因为脑的功能具有综合性,它既能表现出认识方式的特殊性,又能表现出认识能力的高级性,在认识论上上升到与自觉的理性思维方式等级的地位。大脑皮层的诱发势态由伴随问题研究出现的特殊心理状态和循轨思维造成的优势兴奋中心区结合而成。解决问题的需求引起紧张的心理,问题确定的目标系统引起定向的心理策动,产生问题的准备活动引导心理态势对以往成功经验的信念引起“灵光”效应,这些特殊的心理状态都是由明确的意识活动引起和发动的。 人类的创造活动中除了自觉的意识活动外,还有各种不自觉的潜意识活动。现代控制论、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储存器。这些信息有的是以电模式形式存在的短时记忆,在大脑里保留的时间只有几秒钟几小时,过后就忘了;有的则是借助于脑科学和神经解剖的变化实现的长时记忆,可以在脑中保存很长时间,有的甚至可以终生不忘,有时回忆不起来是因为受到某种干扰和抑制,以后它还可复现的。人脑能够提取这些不为人自觉地意识到的各种深浅不等的潜沉着的潜知,可能是被自觉思维所搜寻到的,也可能是被意识中的有关观念吸引上来的。它既可以被有意识提取,也可以被无意识诱发,这种被无意识诱发的灵感活动,就其诱发的潜知方式一类是潜在的观念、信息、知识被类似的偶然机遇所诱发,一类是创造者在久思不解的困境中,思想一旦放松,大脑会在没有外界机遇触发的条件下突如其来的闪过原来没有想到的念头,一下子使问题得到澄清,出现令人狂喜的顿悟。 从灵感激发系统中触发信息的来源看,一种是于偶然机遇激发的灵感;一种是来自创造者内部积淀意识。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注意课堂上的偶然现象,包括学生的动作、口语表达、师生交流乃至学生表现出的某种形象、气氛,等等,抓住它同你头脑中想着的教学问题联系起来,不断进行理性的、逻辑的比较、沟通、类推,就可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积累大量的本专业、非本专业方面的广博的知识,那么这些深层次的积淀也可能由无意的遐想产生出思想的火花。如果教师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常迸发出灵感的火花,让这灵感之火去照明每一个渴求智慧的心灵,那么,你的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将是精采的,你的课堂教学的成效将是显著的,你的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是活生生的。教师的教学灵感在很大程度上靠学生的激发,但教师产生教学灵感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使学生终生受益。让教师的灵感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化作灵气浮动、灵机丛生、灵性飞升的艺术天地吧。 注释: 参考文献: 1.《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2.《科学哲学》 3.《灵感学引论》 4.《类比推理》 5.《中国意象诗探索》吴晟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6. 作者:张玉新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