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曲靖市西城中学   余忠方

 

摘 要: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上仍有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情况。这种教学理念严重束缚了学习主体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语文阅读教学,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探讨如何通过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通过质疑研讨,启发学生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时至今日,关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述。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一大任务,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新教材中选用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是作者创造智慧的结晶。那如何较好地利用教材,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结合具体实例,谈点浅见。

  一、激发需要法   

  阅读应该是自觉的。自觉的阅读必定有强烈的阅读需要,它是培养阅读思维品质的有效动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艺作品,诸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阅读,自然饶有兴趣,这类文章无论是人物或情节,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恰当地传授一些思维方面的知识,传授一些思维的方法,那么,其教学效果和不这样做是绝对不一样的。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变“自在”为“自觉”,增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并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应该说,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已经较以往有很大的进步,能够注意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及情感的培养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的时候,不仅要钻研某一年级的教材,还要研究整个初中段的语文课本,从中了解它的逻辑体系,并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思维发展的知识融入其中,使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争取到方式多样并且系统化。 

    有的中学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哪有时间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其实,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这是因为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完成预定教学任务之后,另外添加上去的教学内容,而是自始自终融注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师在具体教授一篇课文时,总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分析,或综合,或比较,或归纳,或迁移。

    当然,仅有教师的“自觉”行动是远远不行的,只能是单方面的。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使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促使学生去主动思维。要开动学生的脑筋,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需要感。需要是获取知识的动机,是进行智力训练的动力。需要的意识越是强烈,智力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当需要变成追求的时候,大脑就趋于高度的兴奋和紧张,思维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那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体如何去激发学生的需要感呢?笔者结合本人实践认为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以情激思法 

 首先教师要投入情感。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来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作为学生的“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交流思想,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聪明?”“谁的答案更好?”“谁能把老师问倒了……?”“××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能行!”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激发起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求异思变的兴趣得到培养。

  其次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具体表现出来,让学生进入文中意境,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思考、探索,体会创造的欢乐,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这种氛围的创造,可以是老师生动的语言,也可以借助教学媒体,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找一找。学生在特定情境之下,比较容易进入角色,思考问题就比较容易切入。这种思考是积极主动的,因而能推动阅读理解的速度,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白杨礼赞》一文,考虑到文章写作背景是离学生实际感受很远的抗日战争时期,按通常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这篇抒情散文很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于是我就说:“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白杨礼赞》,先请大家默读一遍,然后告诉我,你喜不喜欢它?”结果喜欢的同学寥寥无几,我故作神秘地说:“既然大家不喜欢这篇课文,那我就不教了。”学生一片哗然,我接着说:“我不教,不等于我们不学。”学生问:“你不教,我们怎么学?”,“当然是自学,每个人先提出一个问题。”我激励学生,爱因斯坦说过,在某种程度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随后我就规定了提问的范围:“大家要针对《白杨礼赞》一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词句的意思及其表达效果进行提问。”听了这番鼓动后,同学们或掩卷沉思,或交头接耳,或再次阅读课文。不久,黑板上出现了同学们的问题。

   2、质疑启智法。

  创新思维往往发端于疑问。叶圣陶说:“教师教会了学生质疑问难就是教会了学生最好的读书方法,将使他们一生受用无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与交流。质疑教学适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于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质疑,怕学生质疑后自己下不了台,收不了场。我们的学生也普遍存在着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的现象。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提不出问题,学习就不能深入,理解就不会透彻,思维就缺乏敏锐性,深刻性,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训练。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质疑开始。

  首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要放手让学生讨论,培养他们好求甚解的精神。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去探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刻苦钻研精神,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其次,要激励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如在讲《孔乙己》时,有学生问:“孔乙己到底姓甚名谁呢?”教师对提问给予肯定,并引导激发大家思维的兴趣,就可逐步深入探究主题。

  二、分析比较法

  指在讲授新课时,把与之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综合分析,纵向比较,也可横向比较,找出其异同点。分析比较的过程,可促使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温故而知新,更好地辨别事物之间的不同特点,养成深思慎取的思维习惯;运用比较,还可以促使学生知识发生迁移,收到举一反三、有所创新的效果。如在教授《狼》时问:课文第一层有两句话,如果改成“一屠归,两狼缀行”,行不行?学生在比较后觉得,无“晚”字 ,没有时间;无“途中”,  没有故事的地点;“甚远”说明狼的狡黠。“肉尽”“剥骨”与下文情节关系紧密。文中原句不可改,然后教师乘机要学生诵读,一遍下来,几乎全班都能背诵。于漪老师在上《孔乙己》时,让学生比较“排”和“摸”两字,明白作者通过前后两字的置换,刻画出了孔乙己精神彻底被摧毁的悲惨景象。学生对作者遣词造句的工力赞叹不已。

    比较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如相同题材不同主旨,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的比较,相同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等,通过比较不仅可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而且还可提高对文章的整体认知水平。如把鲁迅《一件小事》中对车夫背影的描写与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内容比较,学生探究到:同样是背影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呢?学生直接就发现了写作内容一定与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关,而且主要内容与中心密切相关,抓住这样的重要内容,就可以帮助理解全文中心。又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两文中心思想的比较,找到值得探究的问题中心,并发现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由来已久,令人可敬可佩。课后,学生们在随笔中表达了自己的忧患意识。

    三、发散思维训练

 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

 1、反向思维。反向思维即逆向思维。即抛开所提供的条件和思维方向,进行反方面的思考,培养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逆向思维具有批判性、挑战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敢于对传统的、习惯的进行挑战和批判。在人们想不到的地方独辟蹊径,往往会得出新奇的结果。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杜牧的七绝《赤壁》:作者并没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向假设: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就将重写。同时,通过品读此诗中的人物形象与事物,又能引到学生产生形象化的联想,想起极其丰富的故事内容,训练了形象思维。

  2、求异思维。常常见到在教学中教师煞费苦心用尽手段想把学生引入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的见解,是一种很重要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求异思维就要求敢于怀疑,不迷信。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如《孔乙己》一文的主题,以前参考书都认为是揭露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但有位同学却认为,科举考不上的人很多,像孔已己的人很少,孔乙己自身有许多问题应是主要的,好吃懒做、死要面子、不负责任。这些都应是他悲剧的根源。况且文中对科举制度批判一字末见,而别人嘲笑孔乙己的描写却有多处,这应是揭露世人的凉薄。如此求异,能说不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吗?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不要死守现成答案,而要敢于批判,以培养创造精神。又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参上明确指出本文是寓言,主要表现愚公大智若愚的精神。可学生可能认为愚公搬家是更省事,现代移民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如果学生有这种认识又未尝不可呢?应多鼓励,对于学生的不同理解,只要基本符合事理,教师都应加以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让学生保存心中那熠熠生辉的创新火花,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多向思维与大胆想象。如教学《孔乙己》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联想到当今大学生中的孔乙己,他们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现象。也可以大胆想象,孔乙己断腿之后会怎样。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让学生作假设性想象,如果遇到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文章情节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发散与想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然就会培养起来。 

  四、问题讨论法  

  阅读教学中,采用研究讨论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讲课时,结合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提出问题,引起争论,力求争出新意,活跃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我在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认为闰土的知识多,也有学生认为还是“我”的知识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同学按不同的观点进行分组,学生结合课文,结合生活,结合收集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觉得对方言之有理,可改变选择,并变动座位。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感悟了语言,发展了思维,训练了表达,同时他们的情感、兴趣、人格在争辩交流中得以反映。

    还可针对文学作品中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进行讨论,如《孔乙己》文末写到:“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用在一句话之中,这是矛盾的,可以依据此矛盾质疑:(1)孔乙己到底死没死?这两个词用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实质,训练了深入思考问题的方法。

  五、综合训练法

    指对事物整体把握、整体感知的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大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感知能力。教师可运用初读、研读、品读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采用这种方法,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觉整体,然后进入逐步研读,分层递进,把思维导入,最后,再回到文章的整体,对整体进行丰富的理解。这就较好地注重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注重了知识的新旧联系,也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整体性、系统性。这样的过程也符合人的思维认知规律,易为学生所接受。 

  如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时就抛出问题:“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学生思维高度活跃,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骗”字最为准确。两个骗子骗人,而其余人:皇帝、大臣、骑士、百姓,都是既受骗,又骗已骗人。这样,一个问题促使学生整体感知思维得到训练。 

    当前,还没有一整套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办法,语文阅读教学自觉承担起这一重任,语文教师应加强教师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自身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要创新教学,把创新思维的培养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因文而异,找准创新思维训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多思、敢思,勇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建立起创新型评价机制,使之成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这样,语文阅读教学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

  总之,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系统训练过程,只要我们真正对此加以重视,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科学训练,是能够获得成功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只是笔者的一点浅见。

  

主要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月刊2011年第4期。

2、《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育部2000年制订。 

3、李镇西《阅读:呼唤“人”的回归》,《广东教育》2001年第1、2期。

4、叶淑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考试周刊 2009年29期。

5、姜健荣《试论阅读教学对教材的处理原则及其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参

   考》1998年第3期。 

 

余忠方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