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美了,语文的世界就美了——浅谈“投射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安徽省巢湖市银屏中学  李冬梅

[摘要]

投射效应是一种心理和情感的力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投射效应”的正面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

投射效应的概念   投射效应的作用  创新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文]

唐代诗人常建,清晨步入古寺,看见朝阳照耀着高高的树林。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处,后禅院里花木葱茏,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静静的潭影使人杂念顿消。诗中所写景物,都是诗人实地观察所得。

有心人会问:古刹中游人不断,为什么只有诗人能够捕捉到这些景致呢?观者甚众,为什么惟独诗人生发这样的感受呢?

风景相同,给人的感觉不相同,这与我们的阅历、处境、性情等自身因素有关。常建是进士出身,但仕途颇不如意,后隐居于湖北武昌的西山。诗人在诗的尾联中写道: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不难看出,诗人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声音中,筛选出“钟磬”之音,也是他向往佛门清净心情的一种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无处不在,它既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也是一种行为上的驱动力。

一、“投射效应”的概念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过程。学习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正确使用投射效应,能引发观察者内在的情感因素,即会产生“登山情满山,观海意溢海”的独特感受。

同在一个课堂上,为什么有的学生喜欢并能学好语文,有的学生对语文毫无兴趣?究其根本,并非常人所说的“天生所至,个性使然”,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心理暗示对语文的学习与喜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发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着意运用投射效应中的正面作用,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和习惯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性,改变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投射效应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学生的心灵灌输“鸡汤”,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培养学生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就需要从“心”开始。

二、投射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投射效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但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爱思考,会思考,提高思维的速度、深度、准确度、灵活度,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辨难,用思维推进学习。

当然了,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在于培养另一个教师,也不是人的拷贝,而是在于创造出新的东西的过程。投射效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使其思维具有经验型的特点,帮助他们在不脱离情感和直观的基础上,又能达到抽象思维的高度。让学生学会思考,在比较中,使思维认识达到加深。并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实质,哪怕是产生困惑,其实都是思考的外在表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巧设的情境,并由此导入正文,通过情境引发学生内在的思考力,并投射到文本中去,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投射效应在创新思维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我们在学习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一文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童年朋友的文章。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仿写,而是把原有记忆中的材料加以投射,以至于童年的朋友,不仅仅只是人,可以是一条小河,一棵老树,或者是一个玩具……

教师把投射效应运用到语文基本训练中,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投射效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与思维活动密切结合的知觉过程。它对于开阔视野,认识生活,激发求知欲,增强思考力,都有直接作用。

人的智力高低和观察能力强弱有密切关系。可是初中生在观察过程中有无意性、情绪性、轮廓性、片面性等弱点。观察粗糙、笼统,易受情绪影响,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忘记本身观察的任务。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观察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予以科学指导,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

投射效应的合理运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投射效应能够明确观察目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投射效应能够激发观察热情,培养学生的关注意识。最后,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芦花似雪》的文章,并把自己的感受拿来与学生分享:没有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并没有留意哪些地方生长着芦苇。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先后两次去郊区看芦苇。文章写完后,奇怪的现象也产生了:我发现原来身边到处都有芦苇,上班的路上,郊区的小河边,还有田野的堤坝下,到处都有芦花盛开。很明显,这些芦苇一直生长在这里,我们没有发现它,是因为我们的心里缺少了“芦苇”。

同样的道理,心中有关注,关注的意想就无处不在。通过投射效应的运用,我发现学生的眼里不再空洞,很多学生与我谈话的内容也丰富了,他们都学会了关注身边事物,成了生活的有心人。

(三)投射效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教师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装在头脑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使学生逐步形成我们所期盼的健康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受体的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另一种途径是学生将自我情感投射到语文教学中,并形成“情感共振”,这是语文学习的四种心智本领之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够把内在的情感投诸于文本中,并和文章的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洞察根本。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一文中,“我”在采摘柳叶时,抬头看见太阳,觉得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全是肉做是”。“ 我”之所以这样看,是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是极度的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所至。学生在学习文本、观察社会时,如果内心世界是纯美的,所思、所见的意像必然也折射出真、善、美的光芒。正如投射效应的典型范例:苏轼看见打坐的佛印,觉得他就像一堆牛粪;而在佛印的眼里,东坡是一尊佛。为什么呢?因为佛印心中有佛,眼中所见的,也便成了佛。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先教化学生的心灵,使充斥他们内心的都是美好的事物,那么,他们必然能将心中所想投射到学习、生活中,并能够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目标的作用。

三、如何将投射效应贯彻到语文教学中

(一)以“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为基础

我们现行的教学方法,大多数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被动地去学,他们学习语文,只不多是为了应对考试,至于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并不明确,这是一种陈旧的急待摒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过程,如同一位汗流浃背的马夫,因为不懂得驱使千里马的方法,而采用生拉硬拽的方式,结果是力气用了一大堆,成效却甚微。

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方法上引导,以学生为本,联系社会现实,结合焦点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语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语文中探求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习的有心人。加强投射效应对学生的影响,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联系生活实践,以大语文的教学模式为前提

语文应该是活着的语言和文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漫步大街上,广告标语、商店名称、街景布局、建筑设计,甚至是店家的吆喝,买卖者之间的讨价还价,一句问候、一句委婉的劝说,等等,都是语文。以生活之心去学习语文,是最佳的学习心理。

学习语文一方面重视文本的阅读和体验,另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学生自身的感悟。让学生能够把文本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够从生活中找到语文的痕迹,又能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投射效应,事实上就是本我的运用,在探究性教学中,发现自我,发挥自我。投射效应就是以社会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感悟本我的过程。以投射效应为途径,将学生与社会最大限度地联系起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得力的手段。倘使将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单纯地去教学,那无异于让学生成为被蒙着眼睛拉磨的驴子,只能围着石磨原地打转。

(三)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手段

 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与学生产生情感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中,由于每个人的阅历经验、知识积累不同,文学素养不一样,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投射效应表现出的结果也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正确还是错误,是深刻还是肤浅,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在语文教学个过程中,需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让投射效应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这样也可以很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积累和感悟的过程。好的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从根本上启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热情,把学习当成一种原始的冲动。合理地运用投射效应的正面引导作用,让学生心中有情,眼里有物。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美读”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到世界之美,并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浅谈观察能力的培养》http://wenku.baidu.com/view/17f275faf705cc175527092d.html

2、《观察能力如何培养》http://www.rybbaby.com/info-83288.html

3、《习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温岭长屿小学 梁美红http://www.taizhou.com.cn/a/20070326/content_16368.html

4、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RMJY1993Z1035.html《人民教育》1993年第Z1期 作者刘焕玲《激发观察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5、《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P49页《题破山寺后禅院》课文简析

6、《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轻松作文 》选自《科学之友》2009年7月第21期 作者:李洪忠

7、《中学语文教学法》主编  徐越化  P68页《研究语文学习心理的意义和作用》

8、《中学语文教学法》主编  徐越化  P301《中学语文教师》

9、《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五华县南山小学 薛细兰

http://www.cbe21.com/subject/maths/printer.php?article_id=100543

10、《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http://www.chinaqking.com/%D4%AD%B4%B4%D7%F7%C6%B7/2010/76027.htm

 

李冬梅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