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师生之间的交流----作业批改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作业批改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作业中了解我们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中的欠缺,学生也可从作业批改中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和改进内容。然而在近几年的中学语文作业批改中,我发现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再难以造应现在语文教学评价了。在这几年的作业批改中我进行了一些变化,对我的教学工作启到了不错的促进作用,现分亨如下: 一、中学语文作业具有的学科特征和传统批改方式的矛盾 中学语文作业具有它自身的学科特征和相应批改要求。就学科而言,它不像理科作业对错分明;就年段而言,不再单是音、字、词的基本练习,初中阶段更注意的是学生阅读、概括、分析能力,学生的作业答案形式不一,答案的完整程度也不尽相同。传统的作业批改符号“√”“×”过于绝对化,只是对学生所做的作业作出正误判断,打上分值,或者是批上优、良、中、下,不能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不完整、多余哆嗦、表叙不当、存在疑问等诸多现象进行评价。如仍一味使用传统的批改方式最大可能是使学生在面对作业本时一头雾水,对自己不完对的作业进行修改时的无丛入手。我们的作业批改希望达到传递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且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中学语文作业批改方式的调整 作业批改符号的特定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对待作业,通过思考、检查、订正等方式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教师在作业批改时切不可图省事,随意在学生作业本上打符号。所以批改作业的调整首先是批改符号的调整。我与学生约定了一些批改符号,并明确它们各自的意义。如完全正确用“√”、不对用“”表示、用“——”表指明处所、用“?”表示理解错误、用“∧”表插入、用“…”表不完整、用“OK”表值得赞扬、用“○”表删除等等。在批改过程中往往几种批改符号综合运用以达到要表达的目的。我们赋予批改符号以寓意和生命,学生们在作业本上看到的不再是不带任何情感的冷冰冰的红色符号,而是能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语言,是有情感的使之感受到教师关怀的使者。有了批改符号的调整后,教师能在作业本上能表达的意思便丰富起来,很多语言和要求都可以通过符号这一使者而得以实现。 由于长期的习惯养成,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往往采取信任的态度而一并吸取,而不利于学生去思考其中的由来。所以适当的调整批改方式也是必要的。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批改方式:如学生交换批改、小组批改、典型作业批改等。由于学生从长期被教师评价,一下子变成评价者,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批改得十分认真,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与评价,弄清了正确答案,理清了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从作业的“错误”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错误。批改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反思和提高评价能力的过程。其中典型作业的批改应注意一些技巧:选谁的作业做“典型作业”,大有学问。教师如果组织得好,运用得巧妙、得法,谁的作业能被出示作为“典型作业”,谁就有一种自豪感。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差生身上,常常会成为差生转变的一个契机。使差生在集体面前获得成功,这种成功可在差生内心激起“愉快效应”,那种差生过去很少体验到的成功快感,激发了他们好学的兴趣。我班就有差生在出示“典型作业”之后,发生突变的案例。小组批改通常为4人为宜,即前后桌组合。作业批改时,教师提出批改要求,由组长主持,先以某一人的作业做“示范作业”,大家逐题研究,集体批改。这一过程是明确正确答案,集体进行反思的过程。批完“示范作业”,然后逐个自批、互查。在进行小组批改时,由谁来当小组长是关键,在教学中我通常采用“轮流执政”的办法。“轮流执政”当作业批改小组长,为每一个人包括差生在内,提供了一个“领导”他人的机会。要强、好面子、希望在群体中表现自己,是学生包括差生在内的共同心理。快要轮到差生当小组长时,他这时对自己的作业,特别认真,有不会的地方,主动请教其他同学,或问老师、家长,直到完全做对,彻底弄懂为止。教师在差生轮到当组长时,要多留心给以鼓励与指导,不要挫伤他们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自信心。这样一来集体的赞扬、鼓励、批评与帮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作业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小组批改的过程,是一个互相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又有与教师之间的纵向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作业批改方式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民主。学生在问题面前善于动动脑,敢于发表意见;在不同观点面前,善于追根究底,敢于据理力争。 三、调整作业批改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批改方式的调整是一外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调整过程中主要注意两个词语:引导和坚持。批改符号代表的意义、各种批改形式的操作过程等都需要教师慢慢引导逐渐放开,切忌一口吃个大胖子,这样不但达不到目的,往往还会适得其反。整个过程要形成一种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即使在某个过程中出现一些弊端,我们想到的是如何进行补足而不是放弃。 王远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