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释义”与“以理解文”——文言文阅读的两把钥匙(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浙江省温岭中学 林海鸣 在文言文阅读中,要确切地理解语句的意义,有两把钥匙,一把是“随文释义”,一把是“以理解文”。 随文释义,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意义表达和语法结构(即文本本身提供的信息)进行理解的方法。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其中的“以”字怎么理解?只要对照上句,找出与之相对称的词“用”,意义就明了了。因为处在对称位置上的词语意思往往相同,这是古人行文的一个规则。所以说,这是一个互文句,意思是:忠臣和贤士不一定被任用。 例2.吾尝终日而①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②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况《劝学》) 其中的“而”②表示哪一种语法关系?也只要对照上句,找出与之相对称的词“而”①,就能准确把握了。“而”①,放在状语“终日”和动词谓语“思”之间,表示修饰,那么,“而”②也应该是表示修饰。 例3.昔者夫差耻①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国语·越语上》) 例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②学于师。(韩愈《师说》) 例3和例4中的两个“耻”,意义是不是一样?我们要结合各自所处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耻”①的施动者是“夫差”,受动者是“吾君”;“耻”②的施动者和受动者则都是“众人”,两者显然不一样,因此,“耻”①当解作“使耻辱”,而“耻”②则理解为“以为耻”。 例5.吾社之行为①士先者,为②之声义……(张溥《五人墓碑记》) “为”①是单音节词,还是与“行”组合的双音节词?只要分析“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的句子结构,就行了。因为“吾社”与“行”之间有个“之”字,其主语当是“行”,因而谓语必然是“为”,动词,念wéi;根据朗读时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一般要停顿的规律,该句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而“为”②后面已经有谓语动词“声”了,它只能是介词,念wèi。 以理解文,就是根据事之常理,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推论,得出正确的意义理解的方法。 例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许多人常把该句中的“鼎”、“玉”、“金”、“珠”看作为意动用法,其实,这种解释是有悖于事理的。如果它们是意动用法,那么,它们的解释就应当是“以……为鼎”、“以……为玉”、“以……为金”、“以……为珠”。整句话连起来,意思就是:以铁锅为鼎,以石头为玉,以土块为金,以瓦砾为宝珠……因此“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并没有错。这样,与作者的原意也就刚好相反了。 “铛”、“石”、“块”、“砾”这四个词则不可能体现意动用法,它们没有处于谓语的位置。 那么,“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正确理解是什么呢?不妨参看以下几例: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贾谊《过秦论》) ②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瓮牖绳枢”不是“以窗户为瓮,以门轴为绳”,而是“用破瓮代替窗口,用绳子绑缚门轴”;“瓮”和“绳”是一般动词。“车水马龙”也不是“以水为车,以龙为马”,而是“车如流水(不息)马如长龙(连绵)”;句子中间省略了动词。 所以,“鼎”、“玉”、“金”、“珠”这四个词并无什么特殊用法;“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意思,就是:(看待)宝鼎就像铁锅,(看待)宝玉就像石头,(看待)金子就像土块,(看待)明珠就像瓦砾。 例7.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学生往往将“今”字译为“现在”,这就大错特错了。这句话,是范增在鸿门宴上刘邦脱身而走后说的。据理而论,当时形势,仍然是项强而刘弱,“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力量对比悬殊,刘邦处于劣势。因此,此“今”当作别解,对照上文,有“若属皆且为所虏”一句,句式相似,意义相近,其中的“且”与“今”应当可以互解,意为“将要、就要”。“今”作“将要、就要”解,在文言文中是常用的。如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五:“今,孙炎注《尔雅·释诂》曰:‘即,犹今也。’故今亦可训为即。”《书·召诰》:“其丕能諴于小民,今休。”《战国策·韩策一》:“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 事实上,在文言文阅读中,这“随文释义”与“以理解文”两把钥匙,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例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杜牧《阿房宫赋》) 四个“后人”所指对象是否一样?这个分析过程,就是两把钥匙综合运用的过程。“后人”①相对于“秦人”言,自然是指“秦以后的人”;“后人”②既要“哀”又要“鉴”,当然是与作者同处一个时代的人,即“唐朝的人”;“后人”③是对“不鉴之”的“后人”②“哀”的施动者,当晚于“后人”②,所以应当是“唐朝以后的人”;“后人”④与“不鉴之”的“后人”②一样,都是“后人”③“哀”的对象,所以也是指“唐朝的人”。 例9. 将下面的句子译作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许多同学的翻译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诚然,这样的翻译,在许多参考书中也可见到。但是,如果能综合运用“随文释义”和“以理解文”这两种方法,尊重古人认识水平与语言运用的特点,那么,就可发现原句中的“所以”没有了,其“心”,古人也不是指“内心”,而是指“脑筋”,因为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以为“心”与人的思想感情关系最密切,如《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所以“动心”就是“动脑”。同样,也可以发现“忍”在《辞源》中也没有“坚定”或“坚韧”的意思,原句中的“忍”,准确的解释应当是“克制”。“忍”解释为“克制”,在文言文中也是常见的。如《楚辞·离骚》:“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唐代杜甫《奉送郭中丞三十韵》:“忍泪独含情。”所以,“忍性”就是克制自己思想感情的冲动,不要随便发泄出来。全句的意思是,(这是有作为的人,在时机尚未成熟时,积极)开动脑筋(勤学苦练),示弱养能(藏而不露),从而获得多种能力(准备日后干一番大事业)的原因。 ※作者详细通讯地址:浙江省温岭中学 林海鸣 邮编317500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