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形式,训练语言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湖北省黄州市团风小学 ○邵育王○ 初入学的儿童,已经熟悉了许多客观事物,叫得出它们的名称,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如何在起始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在提高学生识字和阅读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不拘形式地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全面贯彻《大纲》精神,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引导观察,训练语言 生动的形象,是激发兴趣,引发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语言的源泉。 1.观察插图。插图多,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应该根据不同内容,把侧重点放在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远近”、“方位”、“颜色”、“形体”、“名称”、“动态”、“数量”等方面,还要启发学生根据已知事物去想象。学习汉语拼音14课《yuan》观察插图“圆形”后,学生说“这里有两个圆(数量),一个大圆,一个小圆(大小),大圆像太阳,小圆像月亮”(想象)。有的学生说“这是两个圆,大圆加柄像扇子,小圆加柄像苹果。”学生看着两个圆联系生活实际,合理想象,语言生动,气氛非常活跃。 2.实地观察,训练语言。课文中学过的语言,有意识、有选择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运用,能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提供训练的时机。教完第一册课本后,有意选择了“一座”、“一个”、“一条”、“一片”、“一同”、“一会儿”、“一起”等词,让学生各自在上学回家路上留心观察,经过哪些地方,然后用上这些词,说一段话给大家听。有的学生说“吃完早饭,我和吴莉一同去上学。我们走过一座石桥,穿过一条马路,一会儿就到了学校。”有的说“放学了,我和张勇一起回家去。我们走出校门,走完一条大街,穿过一条马路,一会儿就到了家。”个别学生把次序说颠倒了,别人马上帮他纠正过来,又准确,又及时。 二、质疑提问,训练语言 在质疑中启发思维,联系实际,为训练语言打开通路。 1.抓认识事物的过程。《小猫种鱼》的最后一节,只说了小猫种鱼的希望,没说种鱼的结果,更没对小猫的对与错进行评论。在让学生明白了鱼是不能在土里生长的事实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猫种鱼是对还是不对呢?答案是多样的,有的说小猫是个大傻瓜,土里怎么会长出许多鱼来呢?有的说小猫真傻,白丢了几条鱼。有的说小猫很聪明,它会向别人学习。有的说小猫肯动脑筋,会想办法。有的说小猫很爱劳动。其中一位学生说小猫爱劳动,肯动脑筋,它想长出很多鱼来,这是对的;土里只能种庄稼,不能种鱼,也长不出鱼来,所以小猫种鱼是错的。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理由充足,语言生动,很有说服力。 2.在基础训练中训练语言。第一册《基础训练》2中第一道题“看图拼音”有六幅动物图,在对照插图学完拼音后,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养了些什么小动物,它们的形态、用途等,说给大家听。一个学生说“我家养了五只鸡,一只公鸡,四只母鸡,公鸡每天早晨高声叫,母鸡在窝里下蛋。我家还养了三只鸭,养了一只猫,就是没有养大象,没有养长颈鹿,我知道大象的鼻了长长的,长颈鹿的脖子也是长长的。” 三、紧扣课文,训练语言 课文里的语言是给学生示范的语言。抓住课文语言,加强训练,更能使学生的语言趋向生动化、规范化。 1.仿文说话。学习《小山羊》一课,学生弄明白了课文内容,根据各人实行,仿照课文说话,有的说“小猫和小兔做朋友,小兔请小猫吃萝卜,小猫说:“谢谢你,我不吃萝卜,我要吃鱼。”一个学生接着说:“对不起,我只有萝卜,你要吃鱼,就回你家里吃吧!”有的学生说:“我和张莉做朋友,张莉请我吃苹果。我说‘谢谢你’,我和张莉一同吃苹果。 ”还有的说道“我和王强是同学。王强请我到他家里做作业,我说:“好!我们在一起做作业。” 2.改变句式。《春风吹》第一小节中,有“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这四个短句。在讲读时,指导学生用“把”字和“bèi”改变句子的形式。让学生从句式的变化中深刻地感受到春天是多么美好,激起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从多变的句式中,丰富了语言,培养了学习兴趣。 《春风吹》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你们知道“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在什么时候? 生:在春天。 师: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吹起来了。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生跃跃欲试) 师:现在我们看,春风吹,柳枝上有什么变化?(简笔画绿柳) 生:春风吹,柳枝上长满了叶子。 师:“吹绿了”是什么意思呢? 生:因为叶子是绿色的,“吹绿了”,就是长满了绿色的叶子 师:桃树是什么树?想想第二课再回答。 生:桃树是果树。 师:为什么说“吹红了桃花”呢?(简笔画红色的桃花) 生:就是说,桃树上开满了桃花。 师:(教鞭指着桃花)桃花是什么颜色的?请你再说一遍。 生:春风吹,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 师:去年冬天,小燕子和她妈妈到哪儿去了呢? 生:去年冬天,小燕子和她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去了。 师:“吹来了燕子”是什么意思?(简笔画燕子) 生:春风吹,小燕子和她妈妈从南方飞回来了。 师:你知道,她们为什么要从南方飞回来? 生:因为春风吹,这里变暖和了。 师:还有,冬天,那活蹦乱跳的青蛙也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 生:冬天,青蛙都钻到洞里睡大觉去了。 师:春风一吹,青蛙又怎样了呢?(简笔画青蛙) 生:春风一吹,青蛙就醒了,从洞里爬出来了。 (这段教学结束,黑板上就出现一幅彩色的春景图:绿柳,红桃,燕子翻飞,青蛙歌唱。) 师:现在我把句子里的字这样排列起来。(用卡片在黑板上排句子)春风柳树吹绿了。谁知道,空着的地方应该填什么字才合适? 生:我知道,空着的地方应该填个“把”字。 师:对。请你来填上。(学生把“把”字卡片填在空格里) (教师用同样方法指导学生排列另在三句话) 学生齐读黑板上排列的句子: 师:(出示卡片●让学生读准音节后,提问)柳树被谁吹绿了? 生:柳树bèi春风吹绿了。 生:(受到启发)桃花bèi春风吹红了。 生:燕子bèi春风吹来了。 生:青蛙bèi春风吹醒了。 师:说得好。书上的句子和新排的句子有哪些不同呢? 生:书上的句子中没有用“把”,也没有用“bèi”。 生:我们说的和书上的句子中“春风”、“柳树”、“吹”、“绿了”排的地方都不一样,有的在前面,有的在中间,有的在后面。 师:大家想想句子不一样,意思变了没有? 生:句子不一样,意思没有变,都是说春风吹,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它们的事。 师:有谁会看着图说一段话?(运用黑板上的图画启发学生口头描述) 生:春天来了,春风把柳树吹绿了,把桃花吹红了,把燕子吹来了,把青蛙吹醒了。许多青蛙在草地跳高,大声唱歌。春天真好,春天多热闹! 师:再请同学说一段,要说出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它们都怎样。(用手势启发) 生: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微微地吹,柳树枝上长满了绿叶,轻轻地摆动,像小朋友在跳舞;桃树开满了红色的小花,像在对着我们微笑;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捉虫吃;青蛙在池塘边张着大嘴唱歌。春天真美呀!我爱春天。 (教学中有关识字活动均省略) 务实求活 发展语言 ——《春风吹》课堂教学实录评介 湖北省黄冈地区教研室 段宗平 《春风吹》是一首儿童诗。分两节。第一节描述了春天的特征,内容浅显,用来再现春天特征的景物,为学生所熟知。教学这类儿童诗往往有两种不恰当的处理方法。一种是易化之。 教师以为没有什么讲头、练头,领学生读读、背背算是完事;一种是难化之。不从诗本身的内容出发,不从教学的要求出发,不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兜了许多圈,硬塞进许多东西,大讲特讲,结果并未抓到根本,收到实效。邵老师教学儿童诗往往独具匠心,本教学片断,即表现出实与活的特色。 实即训练内容落实,教学方法务实。 “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是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求,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在观察、理解、听说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切实进行理解词句的训练,打好阅读的基础。这节诗用了四个拟人的句子,指述了柳绿、桃红、燕归、蛙醒四景,静与动、色与形浑然天成,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图画。本片断紧紧扣住词句训练这个重点指导阅读,步步深入,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第一步,观察体味,初步理解。抓住“吹绿了”、“吹红了”、“吹来了”、“吹醒了”等词语,通过冬春四种景物的对比观察,把握变化,认清特征,化难为易,理解句子的意思。第二步,对比分析,深入理解。通过变换句式的练习(笔者认为,根据教学需要,用便于学生接受的形式反映出类似内容,也是相宜的),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对句子作简单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表达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完成了一个由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理解过程,拓宽了认识的广度。第三步,生发联想,入境悟情。这一步使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文字表象的认识、诗境诗意的把握经过了一个内化的过程,并且经过加工,得到一种收获感,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直至一吐为快,娱悦心智。显然,这一过程是一个扎实的语言训练过程。 活即训得内容实而有变,教学方法实而有趣。 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切实进行语言训练,但是这种训练必须富于启发性,要把语言的生动性及其本身丰富的表现力和学生学习语文的情与趣结合起来,才能增强教学的效果。从训练的内容看,虽然三步训练都是为理解词句内容而设计的,但是层次有别,角度不同,教学的作用与效果也逐步扩大。通过变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不断调整学生的情绪,造成新鲜活泼的学习气氛,使词句训练不断得到强化。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还在于激趣,变苦学为乐学。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邵老师“以画带读”的方法。邵老师的简笔画快速、准确,描绘生动。在教学中,他发挥这一特长,用富有表现力的简笔画代替挂图,让学生随着不断扩展的画面来学习诗歌,这种指导,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来说有几个优点。其一,观察的顺序性强,便于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画中的内容;其二,便于把“看图”与“字文”结合起来,使学生体悟到观察与表述的联系以帮助理解;其三,使学生的观察理解由部分到整体,渐趋完整,渐入佳境,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