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公开课的误区与对策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目前围绕着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科课堂教学的各级各类教学公开课在持续开展。公开课活动的开展为增进校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其示范性功能的诉求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日常教学的风向标;然而,在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由于缺乏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起步探索阶段难免产生观望、疑惑等畏难心理,但更多表现出可贵的探索精神与实验行动。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思想与思维方式的改革;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智慧和共同合力方能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探索与尝试,总结与完善,合作、交流与推广。 做好这一点,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优先布好公开课这一步棋。但从目前开展的公开课效果看,据笔者在评课现场与同仁们有限的探讨和个人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初步认为语文公开课目前还存在诸多误区,教学实施策略缺乏创新。因此,笔者希望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2003,以下简称《新课标》)为参照,借此对一些公开课案例进行初步厘清,并试图提出个人正在实施的教学策略,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索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学科课堂教学之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 本文切入点为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教学公开课,理由是:(一)容量上看,其在语文模块单元教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二)其作为古代作品的特性决定文本教学的特殊性,给课堂教学的创新带来不可预知的难度。有些一线教师甚至断言,高中阶段古诗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解决这一“难啃的硬骨头”成为当前一线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心声。笔者立论紧扣新课标,结合公开课教学案例,运用(案例)例证法、两分法、类比法等力求准确客观就本文立论阐述个人初步看法。 探讨这个问题有个前提就是,任何一种课程目标、课堂模式、教学方式都存在它的优势和局限,利与弊,得与失;探讨意义在于,利得之间取其重,失弊之间取其轻。由此,通过截取两堂古诗文公开课教学案例——《归园田居》(福州八中黄敏)/《赤壁赋》(鼓山中学陆艳),作为案例分析材料。 误区(一)课堂教学重表演形式轻学生主体体验过程 公开课教学因其示范性质,授课教师不能不顾及听课教师的因素,同时又得兼顾学生的教学实际,因此在处理教学对象问题上难免产生分歧,造成教学过程师生角色关系紊乱,结果往往两边吃力不讨好,这是公开课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公开课回归日常课堂教学本色的最大困扰。不解决这个认识上的误区,问题就难以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往往不顾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掌握知识能力的具体情况,按预先准备的既定教学程序实施主导性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体现为重表演形式,轻学生主体体验过程。 比如,《归园田居》(其一)作为20句长诗,也就在一堂课(40分钟)竟完成了文本思想内容研讨、艺术形式分析、人物评价、课外拓展等,然其追求多而全的教学方式,其效果似乎可以从不怎么活跃的课堂气氛略知一二。教师主导课堂的现象,反映的是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方式。 如果说《归园田居》教学过程基本由教师“领跑”的话,那么《赤壁赋》教学则基本由学生主演;学生把在课前充分准备好的小组谈论结果依次在讲台展示,各学习小组中心发言人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但仅仅是书面发言的角色而已,实行的是单边话语权;课堂上的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空间被极大压缩,多数学生的个体探究与体验难以得到有效检测,课堂效果不尽人意。 策略(一)秉承新课程理念还公开课日常教学本色 无论公开课出发点如何,其示范性功能如何,实际上都绕不开教学的具体实际、课程目标和教学方式(包括教学环节设置、师生角色协调,教学风格等),否则适得其反。 新课标在针对高中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建议中明确,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量:学生实际、文本性质、教学互动过程等要素决定着教学进展与成效,因此,公开课教学如果完全按教学预先准备的既定教学程序实施教学,其成效可以想见。其实,公开课完全可以按日常教学进度开展,日常教学也理应贯穿新课程实验理念,力求课堂教学在一个或两个领域实现创新或突破(不必贪多求全),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那种单纯依靠增加课堂容量的公开课,煞费苦心搜罗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满满当当、滴水不漏,“奔跑”的课堂还会有古诗文舒缓优雅的美感存在?答案是否定的。 公开课教学定位如何决定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实际体验,尊重文本特性和科学教育规律,并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修正微调既定的教学策略,新课程实验课堂有效教学才会得到真正的体现。 误区(二)课堂教学理念重文本技术性解析忽视学生审美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就是偏重教材文本的技术性解析,标准化训练学生应试技能,忽略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探究与个性体验,这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诟病,素质教育便是寻求改变这种弊端的根本途径。由于高考考试制度功能在现阶段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开展过程中,围绕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探索就显得举步维艰。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感受与鉴赏”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就阅读优秀作品而言,培养学生品位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提升审美境界,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审美力培养与审美体验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停留在文本层面的技术性解析势必抹杀艺术作品的美感,削弱学生审美情感体验的积极性。那么,古诗文的审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体现的是由意象(具象)营造出的意境之美,具体为自然风物如图画之美;其次体现的是韵律和谐的节奏如音乐之美;再次就是文本蕴藏的人文精神之美。此“三美”理念理应贯穿古今诗歌散文的创作与鉴赏过程。这一过程应当是闲适的,安谧的、舒缓的,从容的,开放的,然在《归园田居》、《赤壁赋》教学中感受到的是,紧迫的节奏,大杂脍式的容量,支离破碎式的解析,教师先验式的主导,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优雅的古诗文美感无从体现,被动接受式的学法和紧张的课堂节奏让学生难以真正进入审美情境,文学艺术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难以实现。 策略(二)领悟语文新课程性质感受语言文学艺术魅力 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是通过学习祖国美丽的语言,感受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和个体心灵体验的过程,如果连积累的时间都没有了,匆匆跑过,谈何积累。学习语言是需要品味,浮光掠影,谈何品味。教学节奏慢一点,让我们的学生有体验的时间,有悬想的时间,甚至有做白日梦的时间。我们留足了质疑问难的时间吗?我们留足了连续生发的时间吗? 增大容量,我以为,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挖掘得有内涵,这就是有容量。学生在课堂有生发、有启示,这也是有容量。学生在课堂欢声笑语,积极求索,也应视为有容量。更多考虑从文本特性出发,从学生与课堂实际出发,而不刻意追求一课时的完整性或系统性以及容量最大化,适时留一点空白,留一点悬念,实际上是给学生预留思考的空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学生在课外拓展知识中培养独特感受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误区(三)课堂教学目标分散重难点不明确 新课程目标体现在五大方面: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这为课堂教学作出了明确的方向,在综合考察学生知识能力实际情况下,教学策略的制定也应以此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教学策略,有效课堂才能真正构建起来。 由于是教学公开课,授课者往往不惜违背文本特性,把原本两课时以上的教学内容压缩成一课时,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便于教学评价,这已成为教学公开课的普遍现象。这至少在一个方面可以解释为什么教学公开课成效甚微,现实指导意义不大的重要原因。比如,《归园田居》文教学目标是多而全的(前文已述);《赤壁赋》文教学目标虽然集中,但不能很好切合古诗文特性,流于宽泛的内容理解与交流。可见,离开新课程目标的教学(公开课)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不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教学公开课就容易走上形式主义,也起不到应有的示范效应。 策略(三)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立足一课一得 语文新课程目标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这是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角度讲的),反映到单元文本教学目标制定上则需要从文本特性出发,从校情实际出发,分清主次与轻重。具体文本的教学目标应该放在单元教学目标上加以考查,放在文本自身特性上加以实施。 如《赤壁赋》文处在语文模块②第二单元,本单元分别选取东晋、宋代、唐代各代表性诗文大家作品,即风格各异的山水游记散文。因此,本文的教学目标首先是立足品味文本蕴涵的“山水游记散文”的一般特征;其次《赤壁赋》文又有自身的特性,如在艺术手法上体现的是“主客问答”式的传统手法,在苏轼创作地位上看体现的是文风上的“脱胎换骨”,在思想情感看体现的是用出世的态度观照入世的情怀(有别于陶渊明的隔世归隐)等等,不过这些特性可以大胆与学生一起来选择,从而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一课时只需完成一个主要方面的教学目标即可,立足一课一得。当然,教学目标中还可以预留一些拓展性内容,待日后进行可持续探究,比如在学习完本单元还可以对本单元各文本与作者之间作一个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在比较阅读中又加深对具体文本的理解。 误区(四)过度依赖现代教学手段削弱语文教育功能 如今,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现代教学手段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验开展提供了智力(技术)支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由此面临多元化选择。教学方式的选择集中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等都印证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如果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当,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如,教学《归园田居》、《赤壁赋》中,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集中体现在:播放朗诵、展示作者作品介绍、田园山水图片背景、要点概括、课外拓展等。但由于文字材料过多,课件展示速度快,学生更多是在用眼球(观感)奔跑,削弱了师生与生生之间大脑语音系统(听力)的共鸣,压缩了彼此联想与想象(思维)的生发过程。而作为古诗文传统教学中重要的诵读法,由于单纯依赖现代教学手段增加所谓课堂容量而只是象征性地朗诵一两次。 对策(四)秉承优秀传统教学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古诗文传统教学“守正出新”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古诗文阅读教学,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熟读唐诗三百首”的道理无不印证了学习古诗文诵读方法的重要性。诵读,在动情忘我的诵读中,感受诗文美妙的音乐旋律,想象幽美绝伦的神奇意境,体会诗人情感的微妙变化,进入精湛文学艺术的独特审美体验;在诵读中品味“三美”的快感,在诵读中把握文本的整体脉络和感情基调。 领悟古诗文“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创作规律,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文本艺术形式的讲解和思想内容的研讨,从而合乎古诗文教学的规律,合乎在阅读教学中再创作的需要,合乎古诗文潜移默化熏陶教育功能的诉求。简言之,诵读法应贯穿古诗文教学始终。朗读,放手让他们在优雅的背景音乐下放声吟咏,甚至大胆地把古诗文改编成现代歌曲在班级开展个唱比赛,古诗文尤其诗歌原本就是用来吟唱的。无论诵读还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该服务于创设课堂情境的需要,其实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气氛,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现代教学手段(如课件教学)不应该是仅仅作为板书的替代方式,而是用图片、朗诵播音、背景音乐等营造适合文本情感基调的情境;作为增加容量的课堂提问或练习不宜多而宜精。只有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才能找到现代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佳契合点,古诗文传统教学“守正出新”才会实现。 误区(五)课堂教学普遍倾向“师生—文本”的单边对话 现实情况是,教学公开课或日常教学,往往体现的是“师生—文本”的单边对话,即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趋同性解读,满足于作者体现在文本上的浅层语言符号进行翻译式教学,造成学生思维训练的片面性。 如无论是《归园田居》文还是《赤壁赋》文教学,教师都是从文本的积极意义来引导学生探索作者的思想内涵以及历史影响,结论都是肯定他们(作者)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生活方式或处世哲学。如果缺乏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缺乏对他们写作背景的综合考察,对文人执政历史局限的分析,对儒道释民族文化传统的领悟,那么,作品就会散失它自身(艺术)发展的生命力,对现代人的熏陶价值也就无从实现。 策略(五)构建文本多重对话师生体验共同成长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应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实现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反映到课堂教学上即积极探索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比如教学目标科学明确,教学环节严谨自如,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教学特色日臻成熟,最终促成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持续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何必把一堂课排得那么满呢?让课堂节奏放慢一点,多留点时间对话,多留点时间让他们自学, 留点时间来一个幽默,来一点调侃,来个师生换位,让学生讲,老师听,既可让学生体验老师这个角色,还创设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情境,融洽师生关系,搞活课堂氛围。在互动对话中,学生不仅完成对文本的学习,也在训练着口语表达与听说能力,作为语文模块单元之一的“表达交流”理应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 总之,探索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构建文本多重对话,师生体验共同成长等等,需要切实把学生当成课堂的真正主人,矫正多年来语文教学公开课务虚的不良风气,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公开课才能回归正常的轨道。 月是故乡明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