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港中学楹联文化初形成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彰显楹联国粹魅力,发展校园文化内涵 ——濯港中学楹联文化初形成 徐少华执笔 楹联是我国国粹,底蕴丰厚,博大精深,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它有着五千年的传统,绵延至今,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已成为汉文化的一支奇葩。为了彰显楹联国粹魅力,发展校园文化内涵,我校将楹联引进校园,走进教室,让同学们在隽永高雅的楹联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楹联文化得以传承光大。 一、落霞与“楹联”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挖掘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渠道,是学生进行研究学习的较佳的载体。对学生来讲,离他们最近、感觉最为亲切的当为乡土文化,因为这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需要。黄梅是“楹联之乡”,“联”香四溢。我们濯港山水隽永,民风淳朴,有着深厚的楹联资源。师生们利用课余及节假日考察各有关名胜古迹,访问当地群众,记录下大量珍贵的楹联,从而为编写校本教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太白十景”,使同学们流连忘返;集“早商遗址”“五祖弘忍出生地”“朱元璋册封的‘第一山’”于一身的意生寺,令同学们感慨万千;距今六千年前古代先民用鹅卵石摆塑的“长江流域第一龙”——“焦墩卵石摆塑龙”,让同学们望“龙”兴叹。“同摇晨日银鳞白,共网星天金鲤肥”“一镜湖光照亘绵,匡庐倒影蔚奇观”“夜幕苍穹挂万灯,湖岸渔火若繁星”“张口吐潮潮涨涨,低头喝浪浪哗哗”“翩翩远近空中鹜,扑扑高低水上鸥”等楹联加深了同学们对名胜古迹的了解,提升了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了同学们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联”情到碧霄——营造浓厚的氛围 氛围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内在力量,能给人春风拂面的新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为了营造浓厚的楹联文化氛围,让学生步入校园,就可处处感受到楹联的存在,时时接受楹联文化的熏陶,学校利用标语、广播、网站等媒体,各班级利用黑板报、班会课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利用文化长廊开辟楹联专栏,刊登师生、校友佳作;利用校园网“诗词楹联网页”和校刊《晨曦》,刊登师生校友作品、名家名联;利用开学、传统节日、中考、毕业典礼等特殊时候,悬挂或欢乐喜庆或鼓舞士气或依依惜别的对联。挂满校园的楹联,就像一道道亮丽风景,散发出浓厚文化气息。现拣三副,供大家欣赏:“细岭山头飞诗韵;桂霭枝间闻鹊声。”“雨风五十年,前贤后俊经营苦,喜今朝,濯港学子夺魁首;桃李万千树,果硕花繁培育勤,期来日,细岭清香满宇中。”“结识天下人,总觉昔日同学为最好;历经几十载,方知两年寒窗是最甜。” 三、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联”二月风——开展丰富的活动 学校以县楹联学会会员为骨干,在《晨曦》文学社的基础上成立楹联社,并通过楹联社这一重要的活动平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0年12月30日,学校举行迎新春楹联书法比赛,书法爱好者们聚集一堂,挥毫泼墨,用书写楹联这一方式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个人特长,喜迎新年的到来。 2011年3月设立“点将台”,长期进行征联活动。如:七(2)班出上联:“走进校园微微笑”,点名八(2)师生作答,八(2)班的同学们积极应对,佳联颇多。“翻开诗集朗朗吟”“掀开波浪滚滚流”,刘欢和石楚晶两位同学的对答符合联律更符合平仄。足见同学们的进步之快。 2010年11月11日,学校举行《濯港一中诗联专辑》征稿发布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亚成到会并讲话,县诗词学会、楹联学会,各乡镇诗联分会均来校参加并祝贺。 2011年5月《濯港一中诗词楹联专辑》出版,共刊登省内外诗朋联友及本校师生诗联作品800多件。如:数学教师胡田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证明含辛茹苦;矩形直边,菱形直边,四方直边,边边显示卧薪尝胆”,语文老师胡浩兰的“无烟无酒亦无茶查清学案,有对有诗更有情勤讲文章”,九(6)班李信同学的“夜深人静,一心读书,只求进得高学府;灯下笔香三载希望,但愿换来好名声”,这些楹联可谓是妙笔生花、字字珠玑的佳作。 四、赤橙黄绿青蓝紫, “联”持彩练当空舞——构建诗意课堂 “乐嬉游而惮拘检”是青少年的天性,曾被谑称为文字游戏的楹联正符合青少年这一特性。我校将楹联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楹联“走进课堂,进入生活,入驻心灵”。 创办楹联诗词班。我们从2010年开始在七年级开设楹联班,分别由冯赣和吴兴隆老先生义务主讲。自编教材,按课表上课。 楹联课上,老师“指点‘楹联’,激扬文字”,学生“新荷初露,小试牛刀”,吴桐同学的“冷水开水随君用,肉包面包由我挑”显示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质朴,王晶晶的“‘晨曦’校刊力作神功在,‘三关’工程培植新颜开”则流露出“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的灵动。 构建诗意课堂。语文老师徐少华上余秋雨《信客》的时候,以师生互对楹联的形式,概括课文内容:(师)当信客,恪尽职守,传递情谊;(生)做教师,为人师表,培育桃李。(师)身前,留下诚实、守信;(生)死后,赢得尊敬、怀念。学生对得虽不很工整,但也妙趣横生。物理教师徐沁是楹联会员,也不甘示弱,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幅有趣的对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盘内冰水,冰化水水温升。”问这幅对联反映的是一个什么规律。教师问得有趣,学生回答开心。月考试卷,地理科出现这样的试题:“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2分)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文理相通,珠联璧合。 乡土资源的挖掘、浓厚氛围的营造、丰富活动的开展、诗意课堂的构建,让濯港中学楹联文化初步形成。学校师生的情操,在翰墨飘香的楹联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课堂教学,在高情远致的楹联文化中,春风化雨般得到了优化;学校品位,在厚德载物的楹联文化中,润物无声地获得了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楹联进校园的活动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家长不理解、社会不支持、师资匮乏、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着活动的继续深入;“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把楹联教育作为学校地方课程的一张名片,作为凝聚人气,凝聚文气,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增强学校教育魅力,提升师生文化素养,推进创办理想教育,创建幸福和谐校园的重要抓手,继续深入地开展楹联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不断汲取楹联文化的精华,感受楹联文化的魅力,享受学习楹联文化的快乐。我们坚信楹联文化的形成,必将使濯港中学学校园文化历久弥芳,更具独特的品味与魅力。最后,用一副对联作结。 上联“领导垂范全体精英挥毫泼墨开睿智”, 下联“师生争先满园桃李姹紫嫣红笑春风”, 横批“欣欣向荣”。 濯港中学 2011年11月21日 徐少华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