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语文细节描写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张玲

内容提要:细节描写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怎样运用细节描写走进人物,理解中心主旨,解决学生作文空乏的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后做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训练。

关键词:细节    运用    训练

细节,即细微末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有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细节描写包括:肖像细节、语言细节、行动细节、心理细节、环境细节、景物细节、场面细节等。

(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如在《列夫、托尔斯泰》里,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就是细节描写。正是这些细节表现了托尔斯泰的长相粗陋的特点。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在鲁达打死镇关西之后说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的细节,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3)行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关于鲁达借银两帮助金老父女这个段落中,使用的动词上就生动的表现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4) 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看到年幼的弟妹,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就非常能够表现“我”心理已成熟的特点。

  (5)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绘。在《七根火柴》一文中,在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之后的表情变化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细节。

  (6)服饰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的描写。要通过服饰描写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职业特点,同时,也看得出来在职业特点之外的个性特征,这才是好的关于服饰的细节描写。

(7)事物细节描写,即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对鲁提辖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这个部分的描写就可以看作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细节,文章就成了“无水之源”,缺乏精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细节描写的品析和运用。但由于细节描写范围广,细微且多变化,又无具体可依的教法,所以教师教学和学生把握起来难度都很大。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的教学呢?对此,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在课堂上,重视对细节描写的分析和运用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地

方。因此,有效利用课堂进行细节描写的教学是必要的。

1、对教材细节描写进行具体分析

教材由文质皆美得篇章组成,其中的细节描写也是非常经典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着重从细节中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领悟中心主旨。如教学《孔乙己》,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孔乙己穿着的句子。一处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地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一处是“穿着一件破夹袄”。接着提问引导学生分析,⑴他“穿长衫”和站着喝酒有什么特别,怎么只有他一人这样做?⑵他的长衫又脏有破怎么不换一件,怎么不洗一洗?⑶最后怎么“破长衫”变成“破夹袄”了?学生很容易理解“穿长衫”是读书人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同时思考他为什么会站着,不坐着。进而领会到他没地方坐,因为他不愿与“穿短衫”的坐,又不可能于真正的“穿长衫”坐在一起,由此看出他是一个好面子的迂腐而没有得到功名的读书人;第二问,学生能初步的认识到孔已己很穷很懒,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第三次对孔已己的服装描写,学生能理解到他更落魄了,也没办法顾及“读书人”的面子了。通过对孔已己的服装描写的分析,一个可叹又可怜的读书人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进而引发是什么让孔已己变成这样一个人的主题思想的思考。

对教材细节的具体分析,是“惊一发而动全身”,能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人物、走进主旨、走进作品和作者。

2、引导学生学会赏析细节描写

教师重视并在课堂上具体分析细节描写的同时,教会学生自己去品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细节描写品析的方法。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我在文言词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背景知识和文中的细节,自由谈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心境。有学生分析作者独自一人晚上八点去看雪,表现他是一个情趣高雅的人;有学生指出作者与素不相识的人“强饮三大百”,说明他是一个性格豪放旷达的人;还有同学提出作者写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人而忽略同在赏雪的请他喝酒的人,觉得作者是一个孤傲的人;也有学生通过赏析文中描写雪景的部分,感受到作者是一个身心纯净,超越世俗的人。可喜的是学生就作者是豁达高雅脱俗还孤芳自赏争议不下,作者的形象在同学们的唇枪舌剑中跃然纸上。由此学生自己总结赏析写景散文细节描写的方法。⑴通过景来看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景结合。⑵结合文章背景和作者的言行分析作者性情。⑶恰当运用白描手法。⑷展开想象理解文章意境。当然,老师要做一定的引导。

3、让学生适当练习细节描写

光讲不练,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能真正地运用。所以,在课堂里,要适当地进行细节描写的训练。如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我让学生着重练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中,让学生对其中写景的句子进行扩写,并加入想象。学生不仅写出小石潭的美景,同时想象出鸟鸣、蓝天、白云、山间绽放的野花以及水中鱼虾相戏等有趣情景。课堂上的练习还可以是说的方式、品的方式、评的方式等。如文言中优美的凝练的写景的句子除了让学生写,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优美句子也可以让学生以备注的方式品一品;或展示几个学生细节描写,让学生评一评。课堂练习可以形式多样,但必须有方法指导且针对性强,还要有评价。

二、在课后,注重对细节描写的方法指导和系统训练

 语文教学最终都落实到写作上,学生怕写作文和作文中“假、大、空”的现象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中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无话可说,一是有话不知道怎样说。其实前一个问题未必十分突出。事实上,学生写文章绝对缺少材料的情况也是不存在的。叶圣陶先生说过:“不说二十将近的青年,就是刚有一点知识的幼童,也有他的积蓄。”每个人的记忆仓库里都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这里有学过的知识,生活的经验,对世界的观察,对人情的体味等等,这些都是作文的材料,只是多数学生的材料都在仓库里乱放着,因此造成写作时“出库”困难,而且越急越找不到存放的地方,给人造成一种假象,就是写文章无话可说。其实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有话不知道如何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普遍没有静下心来反复构思、仔细揣摩的习惯外,跟教师的重视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教学任务的繁重,细节描写写法指导的难操作,学生完成质量的不高,评改的琐碎性等,使教师就很难给学生做系统的训练,即便做了,短时间内也出不了明显的效果。所以,细节描写的写法指导和训练工作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首先,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习惯。

深刻的立意,好的开头和结尾,巧妙自然的过渡,真实深挚的感情,大胆丰富的想象,别具一格的见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固然重要,但是纵观学生平时的作文乃至考场的作文,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尤其是在叙事的时候,或者是颠三倒四言不达意,或者是一些凌乱的表意符号不知所云,或者是三言两语骨瘦如柴,又或者是废话连篇臃肿拖沓等,通篇没有一处亮点——细节描写,所以,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养成运用细节描写的习惯。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学生作文写得不好,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事物细致用心的观察。细致用心就是观察事物时,不但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还要一边用脑去思考。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才能获得对事物清晰的具体的而不是朦胧的笼统的认识。艺术大师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生动逼真,走出千篇一律的俗套。那么,教师怎样赋予学生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呢?

⑴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重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生活中的事物纷繁复杂、琐碎细小。只有明确观察的目的,才能无的放矢。明确了重点,才会对观察对象有深刻的解,达到观察的目的。明确观察目的,就是要明白观察的对象,观察的缘由,观察的结果;明确观察的重点,就是要确定观察的着力点,观察的主要方向。我引导学生每次习作前确定写作目的和重点,并列出提纲。仔细观察、反复构思、认真揣摩后再下笔。

⑵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特点就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不只要用眼看,还要用心“看”。我引导学生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外,还要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从而抓住事物、景物和人物的特点。一要抓住观察对象不同于其他对象的地方,二要抓住最能反映对象本质的内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描写了百草园泥墙根一带低唱的油蛉,“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莲蓬一般果实的木莲,有臃肿的根的何首乌,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的覆盘子,从声音、色彩、味道等不同的方面绘声绘色地表现了泥墙根一带具有无限的趣味。以上是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角度观察。

⑶观察要讲求一定的方法

观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位置、角度和顺序。观察景物大体有个特定位置。位置不同,视野、视线角度也各有异,所见景物的特点也不同。观察的位置有时是固定的,有时是活动的,有时是分散的。观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观察角度是指远眺或近观,仰望、平视或下瞰。观察的顺序包括方位的顺序,整体和部分的顺序,主要和次要的顺序,时间的顺序等等。掌握了观察方法,就能在观察时,做到脉络清楚,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有条理。

3、培养学生多积累、多写多练的习惯

要真正地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并将其准确地表现出来,除了认真观察感知外,还要多积累,多体会,多写多练。培养学生平时多积累用教材中好词佳句,名言警句,多收集整理有用的课外知识,多了解掌握时政要事等好习惯,才能使学生写作时有“材”可,有“据”可依,有“理”可讲,胸有成竹方能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为此,我给学生进行了阶段性的教学安排。

第一阶段:我让学生积累文中的字词,并用这些好词佳句写一含细节描写的话段话,以检测其是否掌握词义的同时锻炼其写作能力;

第二阶段:我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字词仿写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并积累经典的任务描写、动物描写、景物描写、场景描写等;

第三阶段:则引导学生对凝练的句子进行想象和扩写,并积累名言警句和优美诗文。

除此外,我还培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每学期给出相应的书目,并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检查。本班是年级最差班,学生语文素养普遍非常差,经过三年的积累和训练,学生对写作的为难情绪基本消除了,写作能力普遍提高了。

其次,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写出真情实感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怎样做到让学生写出真情,而不矫情、虚情呢?结合教学点滴,我得出六个字:多参与、多体验。多参与,就是多参与活动;多体验,就是多体验生活。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交流情感、体会生活、感受珍爱;让学生在体验中表达、反思、成长。

为此,我利用自己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身份,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班级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节描写的训练。这些活动分为:节日型、综合型、教材型、时事型

节日型,即利用节日进行活动

如学生进校的第一个“母亲节”快到了,我决定让学生回家去给母亲洗一次脚,并以此写一篇作文。为了让学生学出真是感受,我提前给家长发信息说明这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并让家长写对孩子给自己洗脚的感受。这样一方面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免写作时瞎编乱造;另一方面,家长的感受也让学生感触很多,对父母的了解会更深,内容也会更真实丰富。最让我感慨的是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给自己洗脚的事很感动,写给孩子的短信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次习作我要求写出自己给母亲洗脚的过程以及母亲的神情描写。结果,这次习作非常成功,在评阅的过程中,我深深得被孩子们的真情所打动。

综合型,即围绕某一主题而展开的系列活动

班级利用班会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围绕语文教材、班级情况、社会热点等展开。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三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戏曲知识”时,我围绕这一主题分别开展了“制作戏曲知识手抄报”“画脸谱”“唱戏曲”“论戏曲之路”等一系列活动。并把这次学生活动成果通过张贴作品、奖励优秀、拍摄记录、发到校园网等形式展示出来。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活动场景来写。结果学生的作品非常精彩,有的写班级张贴手抄报的热闹场景、有的写班级辩论赛的激烈场面,还有的写同学们等待老师发奖的紧张之情等。这样的作品且不看文辞怎样,其自然流露的情感就足以打动人,就已经是一篇值得一看的文章了。

教材型,就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教学活动

除了班会外,在课文教学中我也尽可能多让学生参与活动。如在教学《喂---出来》一文中,我采用辩论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以“庭审”的方式,辩论谁是罪魁祸首;同时,让学生想象石头飞出来之后的情景。课后,让学生按要求完成《谁之过》《石头飞出之后》。 学生在习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夸张手法,把人们推脱责任的丑态及最终无话可说的窘态描绘的淋漓尽致。

时事型,就是围绕时政要事展开的活动

我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多看新闻和访谈累节目,把自己影响最深的画面和自己的感受写出来。“5、12”汶川大地震后,班级组织了“我心中的英雄”“六、一,我们在一起”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传达了真挚的情感。

以上是我对初中语文细节描写教学做的一点探究,提出以和各位同仁共勉,愿“细节之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郭根福,《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郗晓波,《对新教材写作教学的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3、《语文课程标准》

4、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

 张玲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