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作文课上的情绪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袁浩○ 

“情绪生活”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时时发挥着一种动力的功能。从这一角度说,情绪生活可以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减力的。兴奋、快乐、满意,这些积极的情绪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驱使人积极地行动;厌恶、畏惧、不满,这些消极情绪则能降低人的活动能力,驱使人对学习活动采取消极态度。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在成功的作文课中,往往正是一些积极的健康情绪有力地推动着全班学生自觉认真观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兴趣盎然地投入写作活动,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课上过着一种厌恶、紧张,甚至有些恐惧的情绪生活,体验着一种消极的情绪感受,必然导致作文教学的失败。

基于以上认识,在作文课上,我总是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并为此而努力探索作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力求生动、活泼、新颖,符合儿童特点,富有生活情趣,使学生的课堂情绪生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譬如,我曾经这样执教一堂作文评导(评讲、指导)课——

铃声清脆,老师健步走上讲台,抑制不住喜悦之情,眉梢嘴角漾满笑意,声音也有些变了:“……读了同学们的日记,我非常高兴……”小结、称赞、热情灼人,“特别是张宇雷同学,记叙了妈妈是怎样帮助他学英语的,写得很具体,很有感情。我为宇雷有这样一位好妈妈感到高兴……”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文静的男孩,羡慕、赞赏、探询、惊讶……宇雷脸红了,不好意思地望着老师,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张宇雷是怎么写这件事的呢?大家想知道吗?”“想”50多人异口同声。老师笑了,说:“好,让我们先看看究竟是怎么一件事。来,张宇雷,就请你给我们把事情演演吧。”老师又请一位事先读过这篇日记的女同学,戴上眼镜、系上围裙,扮“妈妈”。课堂里沸腾了,喧笑、掌声,教室成了小剧院。“演员”和“观众”都分外认真。

“演出”后,老师要求大家仔细想想、分组说说:假如自己就是张宇雷,这件事怎么记?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一个个神采飞扬、兴致勃勃,有的描述“妈妈”的神态、动作、话语,有的根据宇雷的表现推测他当时的内心活动……接着,老师让宇雷朗读自己的日记,要求大家好好听听、比比、议议:写得好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同学们顿时静了下来,凝神倾听,继而热烈讨论,高举的手臂像一片小树林。

最后,老师说:“我知道,你们都有爱你、疼你、关心你的妈妈、爸爸、奶奶……心中也一定珍藏着许多感人的事。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还觉得,你们也都像宇雷一样,一定能把这些事写好。今天,我们就写一篇作文---《妈妈(〓)我》。”老师在黑板上边写题目边说:“根据各人的情况,括号里填‘帮助、关心、批评……’都行,‘妈妈’也可以换成‘爸爸、公公、阿姨’……”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乐得连声说:“这好写,这好写”,有的已迫不及待地拔笔铺纸了。第二节下课时,老师收到了几十篇真挚感人、童心跳跃的好文章。

这堂作文课之所以比较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则是由于在这堂作文课中始终充满了积极的情绪生活。

在作文课上,教师到底应怎样有的放矢地充实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生活呢?实践告诉我,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第一,人的情绪与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凡符合学生需要的,往往就能引起他们肯定的态度和愉快的情绪。因此,多年来,我总是着力把作文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作文课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作文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需要。譬如,在上述作文评导课中,学生张宇雷的日记来自与广大学生相接近的生活实践;表演、朗读、讨论的设计安排调动了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以灵活的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回忆各自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以及教师热情而诚恳的称赞鼓励都从不同角度符合了广大学生的求知需要、求成需要和交往、倾吐的需要。因此,对引起学生肯定的态度,使他们产生愉快满意的情绪起了极大的作用。

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有时,我还把作文指导、评讲与思想教育活动的总结交流融为一体:一方面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情况、汇报收获体会,巩固教育效果,同时紧紧抓住学生所在年级的作文训练要求,通过启发、比较,引导他们有条理地介绍活动的过程,或具体描述感人的趣事片断,或阐述自己从中领悟的道理……有时,我指导孩子用“温功课、编故事”的办法复习各学科知识,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一般是比较难而自己又掌握得较好的内容,或是数学、自然方面的,或是历史、地理方面的),在作文课上学习编写知识故事、科学童话;或指导学生学做各科笔记,或创造条件与其它学科联合开展综合性活动,在作文课上导编写图片文字说明、创作演出短剧、撰写实验报告、介绍制作经过等等。在这样一些作文课上,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想说、要说”,口述笔写成了生活中的一种需要。课堂上,往往言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情绪生活。

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和“以情动情”的感染性特征。在作文课上,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具有积极的情绪感受。二十多年来,我总是如同执教上述那堂评导课一样,在作文课上,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感染学生,用亲切、和蔼的表情,真挚、温和的语调去诱发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使他们热爱生活,乐于作文。

环境影响是产生情绪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人的情绪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从这一认识出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探索,刻意求新,努力发挥教学机智,优化课堂教学环境。譬如,在上述作文评导课中,我运用表演再现生活情境、引导观察描述、组织朗读讨论等方式,使得教学环境富于情趣,富有变化,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出于同一目的,在平日的作文课上,有时,我或放映录像片断,或指导学生制作、实验,或设计一系列动作,或辅导学生讲段相声,一边演示,一边指导观察、思考、想象、描述;有时,我在作文课上当堂作画、画老虎、画猴子、画仙人掌……学生想说什么想写什么,我就画什么,作画时把事物的特点有意强调,适当夸张,指导学生观察、回忆;有时,我引导学生编谜、猜谜,帮助学生捕捉事物的特点等等。在这样一些课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写出来的文字也都真实感人,充满生活情趣。

“观察写话指导”课堂教学实录

师:昨天去参观动物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不能告诉大家,对哪几种动物印象最深?

〔教师启发谈话很有吸引力。孩子们刚参观了动物园,心里有很多有趣的话要说。教师一句话,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金鱼。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海豹。

生:我对海豹、猴子、狼、狮子的印象都很深。

生:我最记得海豹、猴子、河马的模样。

……

师:好!好!现在我要请你们猜个谜语:红屁股,长尾巴,拱拱的嘴巴,毛茸茸的头,站着像人,趴下像狗。是什么?

〔这个谜语编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动物的特点。〕

生:猴子!

师:为什么你们一猜就说是猴子呢?

生:因为猴子屁股是红的,头是毛茸茸的,还有嘴里拱出的。

生:这个谜语讲得很形象,把猴子的特点讲出来了。

师:还有一个原因,由于你们参观时,看得很仔细,很认真,抓住了猴子的特点,所以你们很快就猜出来了。今天我们练习说一说猴子的特点。

〔在热情的表扬中指出了观察的重要。〕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起了猴子。)

〔教师当场画猴子,效果比挂图要好。教师边画,学生边看,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

师:猴子站起来像人,趴下去像狗,可它不是人也不是狗。它有什么特点呢?大家先看猴子头部。猴子的眼睛怎么样?嘴是什么样子的?

生:猴子的眼睛不大,是圆溜溜的,整天眨巴眨巴的。

生:猴子的嘴是鼓出来的。

师:不错。请大家看着黑板上的画,连起来小声说说猴子头部的模样。

〔先分别说眼睛、嘴巴,再连起来讲整个头部,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要求,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先让学生自由小声说,然后指名说。)

生:猴子的头是毛茸茸的。脸上长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不停地眨着。嘴是拱出来的,像含着个大桃子。

生:毛茸茸的头上,有一双小眼睛,滚圆滚圆,眨巴眨巴的。嘴巴鼓得老高。

师:大家再看看、想想、说说,猴子的身体、尾巴怎么样?

(老师边问边在黑板上画猴子的身体和尾巴。学生边看边各自小声说,然后举手发言。)

生:猴子全身长满棕色的毛,背上颜色深,肚子那里比较淡,微微发白。尾巴拖在身后,竖起来像旗竿,有时候像大钩子。

师:跟别的动物比,猴子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跟河马比,跟大象比,跟老虎比……

〔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生:猴子最主要的特点是灵活好动。

师:对,猴子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动,整天动个不停,俗话说:“猴子屁股坐不住。”在参观时,我们看到猴子有哪些活动?

〔这里抓住猴子好动的特点,又用一句俗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

生:有的追跑,有的抢糖。那天,有个人丢进一根棍子,有些猴子就去抢棍子。

师:猴子抢棍子的情景,我们哪些同学看到了?

(学生纷纷举手)

师:这情景我没看到,谁能说给我听听。

(教师说自己没看到,让学生把看到的说给他听,多么亲切,多么有吸引力!有哪个孩子不愿意把看到的情景详细地说给老师听呢!)

生:有人丢进一根棍子,被一只猴子看见了。这只猴子很快跑到棍子旁边,它停下来看看四周,见别的猴子没注意,就轻手轻脚地抓起棍子往回跑。这时,有几只猴子发现了,就跟在后面追。它很快跑到假山上,挥舞起棍子吓唬追上来的几只猴子。

师:猴子到底是怎样跑去拿棍子的?它向四周看时是怎样的神态?它是怎么跑到假山上去的?挥舞棍子吓伙伴时,又是一副什么模样?

(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怎样的”,帮助学生抓住特点说具体。)

生:一只小猴看见棍子后,连爬带跑不一会就到了棍子旁边。它眨巴着圆圆的小眼睛东张西望,见周围没有人便轻手轻脚地抓起棍子。这时几只猴子围过来了,它连忙一转身,三蹦两跳窜到了假山顶上。猴子们也都从下往上冲。它站在山顶上两手挥动木棍。大声叫着,那模样真像个小孙悟空。

师:好!今天同学们都能抓住特点,把猴子的模样、活动讲得清楚、具体。这样,听的人就能想象出猴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怎样活动的。刚才说了猴子的特点,动物园里的其它动物也各有特点,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呢?譬如说,老虎的特点是什么?金鱼呢?海豹呢?……

(教师在指导学生抓住特点介绍动物时,先扶后放,说猴子特点是扶,连及别的动物便是放了。)

生:老虎的特点是威武。

生:金鱼的主要特点是漂亮。

师:对。再想想,老虎的威武表现在哪里?金鱼到底怎么美丽?能具体讲讲吗?

(学生纷纷举手)好,现在我们不说了。请大家把参观时最感兴趣的、观察最认真、印象最深的动物,选一种写一写,要围绕它的主要特点去写。可以写老虎、海豹、金鱼、也可以写其它动物。如果有困难还可以写刚才讨论过的猴子。写的时候可以根据动物的主要特点先写题目,题目想不出,就先写文章,最后写题目,实在想不出,写哪种动物就用哪种动物的名作题目。动笔前,想一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写什么、怎么写,面向全体,要求各有侧重。〕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约20分钟。)

师:现在停笔,我们交流一下情况,看看写得像不像那种动物,看看是不是抓住了特点,写得具体不具体。下边请几位同学读读自己是怎样写的?

〔这个交流和评论,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把作文写得更符合要求。〕

(指名几名学生读习作,对尚未写完的部分,要求接下去口述。)

〔抓住典型指导一般,可以把学生写话水平提高一步。〕

生:《大嘴巴河马》棗看!那不是大嘴巴河马吗?红红的脸部,小小的眼睛,长着四条又粗又短的腿。看上去很像一头猪,就是耳朵小了些,身上没有一根毛,滑溜溜的,河马的大嘴巴一张开来,可怕人哪!好几个小朋友跳进去也装不满(听众笑声)。要比个头是大象大,要比脑袋那就算河马大了。

生:《东北虎》棗啊!威武雄壮的东北虎站起来了,只见它昂着头,张着脸盆似的大嘴,卷着血红血红的舌头,舔了舔尖刀般的牙齿,打了个呵欠……

生:(略)

师:今天课就上到这里,由于大家观察得比较认真,写得都比较具体。没来得及写完的同学,请在自习课上安排时间把它写完。写完后好好读读、改改。

观察、思维、表达紧密结合

——“观察、写话、指导”作文课评析

《小学教学》编辑部 冯春河

袁浩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楚,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安排合理,突出了观察写话教学特点,颇有新意,有以下特点:

一、观察与说话、写话紧密结合。观察是说话、写话的前提,只有在观察事物时抓住特点,细致地、有条理地观察,在上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动物园,指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和活动。上课时,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猴子,学生随着教师的板画,从上部到下部、从局部到细节,从外部形态到活动特点,边观察边回答问题。最后,在口述的基础上,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下来。这样把观察与说话、写话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密切结合。说话与写话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实际上运用语言的能力又与思维的发展分不开。袁老师这堂课,在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时,十分重视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回忆思考参观动物园的印象,并让他们把印象深刻的动物模样说出来。在学生回忆和观察黑板上画的猴子的外形后,教师又提出让他们拿猴子与其它动物相比,说说子的特点是什么,其它动物的特点各是什么?学生既需要观察、想象、分析、对比,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又需要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口头和书面语言。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课堂教学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如,要求全班学生各自把参观时印象最深刻的某一种动物抓住特点写具体。但对写作有困难的同学,仍提出可写讨论过的猴子。写题目也提出了不同要求,有的可以先写题目后写文章,有的可以先写文章后写题目,有的题目想不出来,也可以直接用动物的名字作题目。学生写后还进行交流,让写得好的把文章念给大家听,大家对照标准进行评议,不会写的同学还可以参考仿照。这样,对优等生是鼓励,对中等生是鞭策,对差等生是具体帮助。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