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个性思维写作个性作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并帮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创意地表达”等等。可事实上,学生的作文往往思维方式单一呆板,情感体验苍白拘谨,结构布局八股腔调,行文手法如出一辙,人文精神的匮乏与活跃想象的扼杀,使得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就像著名学者余秋雨给一篇作文写的评语一们:“有巧思,但感觉不到其中的温度”。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个性化,使作文成为学生张扬生命、激扬文字、放飞想象、袒露心灵的途径和方式。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思维的个性化,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 思维的个性发展,是最深刻的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个性化的根本特征。思维是需要训练的,增强个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在作文训练设计中,教师应把如何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放在设计的首位。这种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注重启发思路,传授方法,以此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个性思维的关键在于打破观念枷锁。解放学生的思维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的新意识 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它是一促固定不变的方式,限制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新的观点。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的是一种“框架式”命题,这种固定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按既定的角度去思考,去作文,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必须要改变。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激发他们独立地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1、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记》要求“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不按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收收获。《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内容要求做了明确规定,而且显示了很强系统性。对此,教师只有掌握作文教学规律,遵循作文教学原理,积极主动地找正确方法、技巧引导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 2、要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总所周之,作文是一种精神劳动,思维是作文的催化剂,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因此,作文命题中,注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命题作文中来,如出一组有内在联系的题,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或请学生依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将作文命题补充完整再作文。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束缚,自由、快乐地作文,作文中独特的创新见解也会跃然纸上。 3、要鼓励学生多作幻想。养成积极幻想的习惯。幻想能使思维摆脱现实的束缚去思考未知的事物,它自由奔放,极具创造性。当然,教师对学生幻想的导向作适当的引导,防止消极幻想带来的不良影响。 4、要鼓励学生质疑,养成追根问底的习惯。对已有的定论有疑问是新见解的摇篮 5、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到一点上。因为作文与自然科学毕竟有不同的地方,它本来就存在比自科学更多的模糊性,过于强调注意力,往往会导致学生“钻牛角尖”,思维打不开。此外,从教师评价角度来说,对学生“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的习作,即使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也给予热情鼓励,这同样是引导学生大胆“破格”。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努力激发学生创新求美的创造意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二、引导热爱生活,多读好书,使个性思维成为有源之泉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热爱生活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创造力的前提条件了。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敏锐地发现、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是非曲折、美丑善恶,才能有表达的愿望。一个漠视生活,消沉颓唐的人会看不到生活的意义,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什么事都会做不好,更不用说会有创新思维。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打好文学基础,体验人文精神;要培养良好的读书意识和思维品质,用生活的眼光去看作品并用文学的眼光去感悟生活;要在读书中传承民族厚德,陶冶思想情操,有人问一位中科院院士“你能成为院士,有些什么个人因素?”他说“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这说明语文素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广博的知识,才会有自由的心灵,才会有让心灵翱翔的广阔空间;有广博的知识,才会有睿智的头脑,才会有迸发创造力的火花,而如果一个人溃乏知识,思维便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单调而无灵气。 一颗树要枝叶鲜亮,不是靠园丁一片一片地擦拭,而是依靠树根吸取大地的养料。要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把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完整地统一起来,热爱生活,思考生活,在阅读中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质。 只要我们的感悟是独得的,思维是独有的,视觉是独特的,那么,流淌在字里行间就会是动人心魄的真情,闪耀在文章中的就会是富有哲理的思想火花,我们笔下的个体就会是个性鲜明的“独一个”,文章自然就会是个性色彩飞扬的“独一篇”。 三、加强个性思维方式训练,培养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中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强调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作文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三方面进行训练。 (一)加强求异思维能力训练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无一定的范围,不囿于传统和陈规,强调思维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以便通过这种思维活动,求得新颖、与众不同的思维制约。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命题或立论,鼓励学生打开“记忆仓库“的大门,充分调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储备,广开思路,大胆进行求异思索。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它揭示了生活的哲理,说明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写材料作文时,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新,从不同角度去提炼观点,而不是拘于俗套,陷入思维定势的公式化中。 求异探新,异与新是相通的,没有异就无所谓新,异是新的框架,教师应鼓励学生竞相求异,在求异之中得以创新,培养他们的个性思维。在行为教学中,尝试将自主权交给学生,选定方向,让学生自由命题,把眼界投向广阔的生活,用求异的眼光去选取闪光点,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在确立训练重点时,启发他们写熟悉的东西,这种形式,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启发他们不要机械的模仿,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能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二)加强逆向思维能力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去看事物,避开常规思路,克服思维定势,对一个问题从相反方向另辟蹊径,作逆向的探讨,得出不同的结论,这过程被称为“逆向”立意,是逆向思维的运用,它是对人们意识中原先存在的习惯性认知加以批判或否定的思维过程,其思维结果往往与习惯性认识相反,或是针对原先认为正确的认知有所补正。或是针对某种认知否定,它多用于议论文写作,被称为“反弹琵琶法”。 不少的名言警句,有一的道理,世代相传,影响所及,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但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些名言警句概括的道理,已出现了观念上、认知上的缺欠,教师可引起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反过来想一想”,进行多方探索,产生新见解,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增强了创新意识,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权威,自觉摄入新信息,不断进行新摸索,永不满足,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三)加强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力训练 陆游曾说过:“文章最忌白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因此,作文的创新首先是思维的个性。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增强是从想象作文开始。人的思维是需要训练的,增强个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应把如何激活学生创造性放在首位。这种设计应当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要重视启发思路,传授方法,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平时的作文命题时我们应该首先鼓励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游目骋怀,海阔天空,然后加强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注意联想的目的性、丰富性,注意联想的定位引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但能增强写联想类作文的能力,重要的是增强个性思维的能力,在表现个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如“雪”为题,从雪的颜色可以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从雪的作用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从雪的覆盖大地可以批评雪的虚伪懦弱,即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的污秽;或者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峰,千山枯寂,万木萧条。事实证明大量的练习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应该逐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设了良好的作文环境。 所以说,联想与想象是作文是否拥有个性的生活指针,作文运用想象,能充实文章内容,开拓写作思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从而增加感情色彩,也就是要给学生主个自由想象、任其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勤于思,善于想,敢于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把想象和创造性的乐趣还给学生。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于儿童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和创造,本是学生作文的“专利”。想象之鸟一旦展翅翱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每写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释放,生命体验也得到一次拓展。 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假如诗人听出海的啸声和人们的吼声相似,诗人从明亮的眼睛中看见闪光的光辉,从树林发出的声音中听到诉泣,从美好生动的风景画中看到致美,在实质上,这就是相似的联想,因此,我引导学生会从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联想开去,使文章的中心得到进一步升华。 “想象”作文,对培养学生“虚实结合”的作文能力大有裨益。有人把想象作文称为锻炼思维,培养艺术想象力的“头脑体操”。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大胆选材、构思,不拘形式任意表达,锻炼他们敢想敢写的思维品质,写出有自身特点的文章来,从而在展现自我上得到体验成功的乐趣。具体做法有:运用追想,再现过去、运用假想,展现未来、运用推想,呈现过程、运用幻想,表现理想。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多维启思,培养灵感,学生的笔下才会出现“雪化了变成春天”的美丽意境。作文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非一日之功,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不断拓展个性化的思维空间。 总之,培养个性化思维能力是学生作文个性化的重要前提,在这一前提下,教师不论从作文教学还是指导作文的环节对学生进行训练,促成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1、灵活多样的形式表达凸显个性 《课标》强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新的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达形式的灵活多样也是个性人作文的重要体现。 ①变换文体形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的内容,用不同的文体进行表达,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体裁方式表现见闻感受。可体现习作个性。 ②丰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场面,人物或事物的写作中,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增强文章语言的生活性。趣味性或严密性、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③变换结构模式。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结构章法,可用不同的观察顺序、切入点,尝试用新的布局去表现。可以按事情最扣人心弦处入手,可以用倒叙的方式来叙述,还可从对事件的感叹议论入手……这样对同一件事,由于不拘一格的谋篇布局,学生可以写出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作文来。 2、多种类型的习作训练、陶冶个性 无主题习作训练 ①坚持写日记,不仅要求学生写日记,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持之以恒的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真实的生活,作文习作闪烁个性光辉。 ②坚持写读书笔记,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文章,电影电视中的人或事,培养学生独特感情的有效方法。 有主题作文指导 ①关注社会生活,从“自己”从“身边”扩展开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带领学生寻找议论的“焦点”、“热点”,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环保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首先要求他们搜集,思考身边关于环保的问题,可开发的小专题有“‘限塑令’实施以后”、“地球的眼泪”……再如学生的道德养成是学生有切身体验的问题,可开发“我身边的文明”、“争做有道德的中学生”等专题。 ②关注成长历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较为丰富的成长历程。在这几年的历程,有欢乐、有悲哀,有痛苦,有辛酸,有悔恨或洗涤过自己的心灵,或陶冶过道德情操,或锤炬过自己的意志,或体验到人生百态,指导学生习作中关注成长的历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四、培养细腻而丰富的情感,情到深处自见新 情感的主观的,是个人的,是独特的,情感是任何创造性活动必备的要素,只有饱含充沛的、细腻的情感,才会有独特、丰富的体验。 如写《牵挂》这篇文章,很多同学写的无非是跟朋友或亲人如何玩理来,他们如何如何给予自己很多关心帮帮助。写的是作者在怀念别人给自己的好处,而自己对别人的牵挂之情,或亲人朋友对自己的牵挂之情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写的多“为什么牵挂”而“怎样牵挂”,“牵挂得怎样”这种情感体验很少,所以在文中没能表现好。本来应该是充满感情的文章,写出来却淡如白开水。 缺乏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自然写不出有感情的文章,即使写出文章也会单调乏味。而这种情感的表达绝不是能逢场作戏,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虚情假义只会增加别人的反感,这种情感的体验同样靠平日的积累。这要求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关心自己,从关心中去读懂别人和自己的情感。然后才能有感而发。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这是一种由失落转化为奋进的情感:“嘈嘈切切错杂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一种躁动不安的情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一种豪气冲天的情感。当然这里所谈的情感,不是盲目的、消极的、怨人尤天的情感,它不否认事物的逻辑性、思维的科学性,是一种更为生动的个性思维方式。 五、鼓励大胆写作,让个性思想充分张扬 写是思维训练的落实,最能张扬个性思维,所以在观点正确的前提下应放胆写作,把你想说的一切倾泻于纸上,真正是“你的”,那就真正是“创新”的。文章首先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然后才是一门艺术,如果连表达自己真实想法都不敢,就更谈不上艺术性。要鼓励学生敢于写别人不敢写的东西。 1、自己心灵深处的思想。很多人把自己的思想埋得深深的,用一个假面目去面对世界,说的是假话,写的是“假文”。虚假的东西哪来真情实感呢?实感呢?这些人活得累,写作理累。为什么有的人跟人谈话时能滔滔不绝,有的人写信时能下笔千言,有的人说“牢骚”时振振有辞,而偏偏作文那样苦涩无味?正是因为“假”的缘故。所以要鼓励学生敢于坦露胸怀来写作。 2、揭露时弊的题材。学生对这类题材不敢写的原因的怕写错,怕得罪人,或怕被老师冠以“反叛”之名。其实只要在立场正确的前提下,大可不必这样畏手畏脚,恰是这样的题材能锻炼和反映大家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别人不敢写的东西你写出来,这就有新意,能吸引读音。 凡此种种,“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我们以此入文,必会与众不同。 总之,个性思维的成熟才会有作文的成熟,而作文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思维的成熟,个性思维是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的潜力,都有个性的思维,教师只有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并让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学生的作文才能个性飞扬,才能真正实现作文的进步和人的成长。 朱志远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