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李吉林○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阅读教材的内容都富有思想性,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金色的种子。我们语文教师犹如一个播种者,一个耕耘者,应该在儿童的心田里及早地撒下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种子,让它们开放出美好的情操之花,结出丰硕的道德行为之果。 祖国,是多么神圣而亲切的字眼;热爱祖国,又是多么崇高而又圣洁的感情。在孩提时期,正当儿童对言语、对形象、对世界的认识特别敏感的时期,老师把祖国的尊严,民族的气节,祖辈的光荣历史,随着语文教学沁入儿童稚嫩的心田里,必然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并发生深远的影响,犹如把种子播到田地,会萌发、生根一般。一旦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成为青少年的精神支柱,他们的道德情感、个性品质,都会随之得到健康的发展。他们才有可能从一个爱国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不是有许多爱国者在天涯海角、逆境沉沦之中,正是“祖国”这个神圣的概念,给了他们力量和勇气,使他们始终不渝地执着地为祖国效忠吗?换言之,缺乏爱国主义情感的道德教育,将是浮浅而零碎的,是经不起岁月的考验的。因为爱主义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是共产主义教育的起点。 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从“文以载道”的关系来说,“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内容,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道”的重要部分。而祖国语言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祖国语言的美好、伟大和表现力,对儿童的影响,似涓涓细流,隽永而深长。通过祖国语言的学习,儿童的情感、思想和境界会变得高尚起来,所以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语言是“伟大的人民导师”。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顺理成章的,更何况,通用小语教材本身,又编排了那么多内容丰富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呢!应该说,通过语文教学,满怀激情地对儿童进行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小学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这块阵地上,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纵观教材,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通用小语课本编排了一定比例的爱国主义的教材,分散在各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祖国的伟大、可爱。纵观整套小语教材,有关爱国主义的内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反映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的。如《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长城》《桂林山水》等。 (2)反映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如《数星星的孩子》《李时珍》《赵州桥》以及古诗等。 (3)反映中华民族不可侮、奋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如《王二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保卫黄河》《游击队歌》《小英雄雨来》《别了,我爱的中国》等。 (4)反映中华儿女优秀、英雄辈出的。如《董存瑞》《黄继光》《视死如归》《“你们想错了”》《革命烈士诗》《草地夜行》等。 (5)反映祖国今天光明美好,资本主义社会黑暗冷酷的,如《刘家峡水电站》《人民大会堂》《大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小音乐家扬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这一篇篇教材,反映伟大祖国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构成一个有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这样从整体出发,处理每一篇具体课文,体现教材之间相互补充、反复加深的内在联系,就可在儿童眼前展现一幅伟大祖国的疆域图棗从祖国的东南,台湾岛上的“日月潭”,来到祖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葡萄沟”,来到祖国南海中的“西沙”。从这一篇到那一篇,都以“伟大祖国可爱”的观点,贯穿其中。儿童仿佛鸟瞰祖国辽阔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看到一颗颗明珠闪烁在高山、草原、海岛和湖泊…… 从历史的角度讲,又可以从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自己设计、施工的“赵州桥”,耸立在山巅的“万里长城”,到今天飞越长江天险的“大桥”,从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张衡、李时珍,讲到现代的鲁迅、聂耳、詹天佑……所谓“纵横数万里,上下几千年”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二、在具体情境中,激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包含着美感和道德感的情感教育。既然属于情感教育,在教学有关爱国主义教材的过程中,必然激起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没有情感的作用,空洞的“祖国山河秀丽”“祖国伟大”之类的概念,是不可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的。“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冷库。”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可以想见,一个革命者,如果没有出自对伟大祖国的深沉的爱,对于反动统治者切齿的恨,他怎么会做出为革命事业甘洒热血的壮举呢?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伴随着道德的情感。若忽视情感的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必然是空洞的说教.空洞的抽象的概念是无法打动儿童心灵的,反而会导致儿童思想僵化。 1从感受形象出发。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爱”。这种“爱”是强烈而深沉的。而一个人的情感又是与认识紧密联系着的,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儿童也不例外。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更是如此。儿童的年龄越小,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从别林斯基说的“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来说话”的名言里,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启示,语文教师也应该学习诗人的做法,基本上用形象和图画来说话。换句话说,我们对儿童应该是通过显示形象来阐述观点。因此,运用情境教学法,把儿童带入根据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教材,从整体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激发情感,显然,这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 目前通用的部编十册教材中描写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课文共60篇。这些人物都是热爱祖国的典范。“范例胜过训诫”,榜样对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形象,尤其要结合教材充分感受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高大形象,可以说这是阅读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因为,以道德榜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同样是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的。 《草地夜行》和许多红军长征的故事一样可歌可泣,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中的红军战士是热爱祖国的典型人物。上课开始,老师用描述的口气简要地介绍了草地沼泽多、没人烟的特点,以及红军当时干粮已经吃光、只得吃树皮草根的艰苦情况,为学生进入情境渲染一定的气氛。在学生自学全文,再轻读一、二节后,引导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读着课文,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片怎样的草地?在草地上走着一个什么样的小红军?他一个人在草地上怎样地走着?”提示学生抓住课文中“茫茫的草海”、“空着肚子”、“拖着僵硬的腿”、“一步一挨”等主要词语生发开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想象、描述进入情境。学生说:“在茫茫的草地上,看不见房屋,看不见人,甚至连鸟儿的叫声也听不到。就在这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走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红军。身上背着一支比他个儿还要高的步枪,他的干粮袋已经空了。因为饥饿,他的脸色蜡黄,但是他还是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向前走去,那帽子上的红五星还是那样闪闪发亮。”孩子的想象展开了,小红军可爱的形象在孩子们眼前闪现着,他们的情感也被激发起来。他们对小红军能否走出草地,十分关注。当学到那位老红军为了小红军而陷进泥潭英勇牺牲时,他们激动不已。他们说:“小红军这时可能会摘下军帽。默默地站在老红军牺牲的草潭旁,眼泪一滴一滴地挂在脸颊上。”“小红军可能会说,‘老红军啊,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你的姓和名,但是我永远也忘不了你!’”还有的说:“小红军默默地想着,对,要记住革命!想到这里,他抬起头,沿着老红军没有走完的路走下去……”接着再朗读课文,他们把小红军先是悲哀,继而是化悲痛为力量的感情很好地表达出来了。这样从感受形象出发,从中受到感染,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形成情绪记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这种情绪记忆“不仅有思想,而且有情感和内心感受”,学生便会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教材内容和句,并产生爱和憎的,或喜和恶的,或敬和鄙的情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以教师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学生情感的产生,是认识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教材中的形象,教师的情感都成为学生的认识对象。因此,表达作品的情感,一定要包含着教师自己的情感。笔者觉得教师首先是一个受教育者。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是祖国的优秀儿女,是儿童的榜样,也是我们教师的榜样。备课时,我首先从感受形象出发。于是,我就觉得教材中这些高大的人物形象在我的眼前是栩栩如生的,是活在我心上的。记得教《珍贵的教科书》时,我细细体会着,从张指导员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当敌机袭来时,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那一捆教科书的情景,使我深深感受到这篇教材的题目由过去的《一捆教科书》改为《珍贵的教科书》,改得很有道理。这用鲜血换来的教科书,怎能不珍贵呢?自己有了这样的具体感受,到课堂上,我就好像在和学生交流情感。 当读到课文中的“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指导员,指导员……”时,我自己很动感情,觉得自己也在全身心呼唤着指导员。于是,孩子们和我一起进入了情境,他们读着读着,不禁热泪夺眶而出。倘若我俨然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出现,自己在情境外,学生也是不可能进入情境的,这样把自己置于一个既是教育者,又首先是受教育者的位置,内心的联想就很丰富,感情就很真挚,对教材的领会也有了一定的深度。 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往往是学生爱憎的标尺。教师对学生感知的客体,不以为美,无所谓爱,学生怎么会感到美、产生爱呢?“没有情感的思想是冷冰冰的”,是毫无感染力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特别要有纯真的情感,爱伟大的祖国、爱社会主义、爱我们的党,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荣获七项世界冠军,这是世界乒乓史上从未有的奇迹。喜讯传来,我激动不已,心中充满着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感到这件大喜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题材。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于是,我决定作文课上让学生集体讨论,以班级的名义,给为祖国争光的乒乓健儿写封信。上课了,我郑重地报告这一喜讯。我告诉学生乒乓球队的叔叔和阿姨怎么走上领奖台,代表中国领奖,奖杯上怎么刻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字;我告诉他们,南斯拉夫诺维萨德体育场怎么会响彻我们雄壮的国歌,怎么升起我们庄严的五星红旗;我还告诉他们,乒乓球队的叔叔阿姨怎么苦练基本功……我越讲越兴奋,有个小朋友说:“李老师,你的脸都讲红了。”我说:“因为心里太激动了。”老师的真切情意使学生得到了感染。小朋友都说全班写一封信太少了,要每人写一封,还要寄上小礼物。他们有的寄上一根美丽的羽毛,愿自己变成一只小鸟飞到叔叔阿姨身边表示祝贺;有的在家里摘下两朵最美的长春花,说一朵送给男子队的叔,一朵送给女子队的阿姨,愿叔叔阿姨像长春花一样常开不败;有的寄上长江边的一颗小石子,表示一个生长在长江边的孩子的美好的祝愿;有的写了字,画了画,还作了诗,真是“一封信儿一颗心,小小礼物寄深情”。学生和教师的感情发生了共鸣。我想,如果老师自己无动于衷,学生是绝不会如此心潮澎湃的。 在陶冶学生的情感方面,我特别注意结合描写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以及建国后新成就的教材,把自己的爱国心溶进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以为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一个人有了爱国心,他就会为祖国的贫穷落后而发愤,为祖国的繁荣兴盛而骄傲! 就有可能由此而树立起对党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 这使我联想到德国有位教育家,在《有关教师的教学规则》中,就谈到:“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呢,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事实上也是如此,教师的情感,对儿童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更应以教师的对祖国强烈的爱的火种去点燃孩子心灵中热爱祖国的火。 3从高尚的情感引向正确观念的形成。 儿童的情感是容易被激发起来的,但是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的产生上。因为儿童的情感不是永恒的,它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它也会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有必要在产生情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即在“情感”的教育中,包含“理念”的因素。“情”和“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针对儿童的特点,在语文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要着重情感的陶冶;也正因为是儿童,情感发展不稳定,又必须重视从“动情”到“晓理”的过渡。这样,学生的情感才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这种从 “情”到“理”的概括,自然离不开语文的特点,它必须是始终伴随着形象的,而且必须在激发情感的过程中,为形成正确的观念而层层铺垫,这样就会瓜熟蒂落。 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教师需很好地引导。《视死如归》一课,记叙了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动人故事。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把我和学生似乎一起带到了课文中描写的那个旷野上。敌人穷凶极恶,王若飞昂首挺胸,怒目而视。课文中这样写道:“王若飞站定了,抬头望着北边那巨人似的大青山。大青山连绵起伏,在夜色中更加雄伟。”学生提问:“写王若飞同志,为什么要写大青山呢?”我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王若飞崇高的精神境 界。我便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分析情境:首先让学生抓住“巨人似的”比喻词,想象苍茫暮色中,大青山的雄姿,映衬王若飞同志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进而扣住课文中“王若飞站定了”、“抬头望着”等刻画王若飞形象的词语,想象王若飞背对敌人的枪口,远眺大青山时的所思所想。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到大青山坚不可摧,王若飞气贯长虹。他为了党和祖国的利益甘洒热血的立场,如同大青山一样,决不动摇。学生的感情升华了,他们从课文中描写的“景”感受到“情”,从人物的形象理解到英雄的内心世界。这就为确立“共产党人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一切”这一观念打下基础。这便是把理解课文的语言和情操的陶冶、道德观念的形成,融合在一起了。 三、通过语言表达,加深爱国主义的内心感受 教学中所展现的情境,儿童凭借自己的感知,反映到大脑,引起思维活动,就在儿童思维的过程中,从祖国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等一个又一个的个别现象,逐渐认识到我们祖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勤劳智慧不可欺侮的实质。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便在这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而思维与语言又是不可分割的,恰当的语言训练会使学生的感受加深,认识更为明确。并赋予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及深刻性。实际上人的意识主要就是语言的意识,何况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是语文教学本身应完成的任务呢?因此通过语言表达加深内心感受,是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不过,切忌运用那些空洞无力的陈旧词句或去寻求词句诉说那些并不存在的感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因为热爱祖国的感情是十分庄重而神圣的,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谈论爱,而是要懂得“为什么要爱”“怎么去爱”。若在学生无所感受时,硬要表达诉说或是说来说去就是那些用滥的词句,那么反而会损伤这种感情的纯洁性和严肃性,因此爱国主义题材的语言训练,内容要充实,形式要新颖,着重引导儿童感受祖国的伟大,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1从身边开始,认识祖国的可爱,获取作文题材。 在作文教学中,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应引导儿童从身边开始,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体验。首先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儿童掌握“祖国”这个概念,是从家乡的一片田野、一条小路、一座小丘开始的。因为这是祖国的一角,是儿童最早认识的世界。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家乡棗祖国”,在人们的意识里总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光荣历史、家乡的最新成就,都可引导儿童认识祖国的可爱、从而获取爱国主义的作文题材。我们的实验班在低年级时,老师就带儿童登高望远,通过认识东南西北,观赏家乡的全貌,初步感受“我们的家乡真美”,然后以此为题进行口头作文;中年级时,通过春游家乡的风景区和新建的海港码头,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并作题为《邀请》的习作训练;高年级时,则带领儿童漫步家乡的小河畔,攀登家乡秀丽的青山,站在高高的山冈上,饱览山下浩荡长江滚滚东流的磅礴气势,获取“家乡的青山绿水”等丰富题材。 其次结合儿童的日常生活。当代儿童沐浴着社会主义的金色阳光,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长大,从所见所闻,储存了有关“祖国伟大”“祖国可爱”的许多信息。关键在于引导他们认识、体验,加以选取。清晨,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时的庄严肃穆的情境:蓝天下飘动的国旗,激动人心的国歌旋律,深情凝望的眼睛……课余,少先队的“认识祖国版图”“到边疆去”“到北京去”的假想旅行,“为祖国生日做件好事”“放飞白鸽”等队日活动,都是值得儿童细细体验、认真选取的爱国主义题材。再次,结合祖国日新月异的成就。社会主义祖国的每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都会激起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儿童虽在学校,却与社会相通,引导他们倾听祖国前进的脚步声,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为祖国的胜利而笑逐颜开,激动不已。通过以上三方面获取题材,会促使儿童认识祖国的可爱。有了题材,既可及时练习表达,也可帮助积累,待储存到一定阶段,进行综合表达。 2引导体验,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表达的欲望。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包含着美感和道德感。这就必须以“动情”为基础。没有爱国之情,就谈不上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是“粘力”,也是“热力”,爱国主义情感尤其是这样。爱国主义情感一旦激起,便会对儿童的道德行为发挥诱导作用。从小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通过不断地强化,将来便会驱使他们为祖国的振兴而勇往直前,为祖国的安全而浴血奋战。而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与他们对祖国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儿童生活阅历浅,对祖国的过去和现在懂得很少,要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既要凭借直观形象,又要依赖语词支配他们的认知活动。因此,在有关具体情境中,教师有感情地讲解、描述、启发、提问,成为激起儿童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外部条件。形象与词语的刺激,沟通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加深儿童的体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从而激起情感。例如,在进行“指南针”观察作文时,当指南针出示在儿童眼前,联想到指南针在天空、海上、山野、森林作业中的作用时,我随即提出“你们可知道这么好的指南针是那一个国家最早发明的,距离现在多少年”的问题并加以解答,很自然地加深儿童的体验,激起民族的自豪感。 值得一提的是想象活动对激起儿童情感的作用。人在情感活动中容易引起想象,想象又往往成为情感发生和发展的内部源泉之一。因此,在儿童观察与表达中,往往可以通过启发儿童的想象激起、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 3教给方法,表达对祖国的爱,加深内心感受。 恰当的语言训练,会使儿童感受加深,认识更为明确。在儿童获得有关爱国主义的作文题材,产生了表达欲望后,让他们加以表达,会使他们对祖国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写这类题材的作文,往往要求习作者能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现手法。但小学生主要是通过记叙、描写有关景物的“美”,表达对祖国的“爱”。因此,在方法上,要着重在“按层次、方位描写”以及“在记叙事物中适当展开联想”两个方面加以指导。 按方位层次描写景物的指导,应在儿童观察时就加以提示:按一定顺序观察,注意抓注事物的特征,看得真,才写得细;观察有顺序,描写才有层次。这样使他们的描写不仅是有声有色的,也是有条有理的。在作文指导课上,要唤起儿童的回忆,再现当时的情境,通过“那天你看到些什么”“那是什么样儿的,美在哪里”“你觉得它像什么,好像在对你说什么”等问题的启发,引导儿童运用比喻、拟人等易于表达情感的修辞方法,细致地写出景物色彩之艳、形态之美。这就很自然地把儿童的主观感受,把对祖国“爱”的情感,渗透在描写“美”的情境之中。 在记叙事物中适当展开联想的指导,也应在儿童观察时,加以点拨棗“眼前的情景使你想起了什么?”“在这样的情景中,你想说些什么?”以这些谈话,打开儿童的思路,展开联想。通过联想,有助于他们情感的表达,并可弥补尚未掌握抒情手法之缺。作文之前,再加以具体指导,引导他们由事物联想到人,或由甲事物联想到乙事物,或由某事物联想到某一故事、传说、诗句,或由现在联想到过去以及未来……总之,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联想开去,儿童往往会顿觉“豁然开朗”。例如四年级时,我让他们写暑假游记,体会祖国锦绣河山之美,启发他们在记叙中适当展开联想,结果习作内容充实,情感表达真切。写“登长城”的,联想到“东方自古有条龙”的比喻,写出了长城气魄的雄伟;写“游西湖”的,联想到“母亲怀中的明珠”;写“登泰山”的,由日出的壮观联想到光明美好的祖国,文中充满了热爱祖国的激情。 适当的指点,引导儿童掌握一些方法,他们心里想的,会说了,甚至说得不错,不仅加深了内心感受,而且还会从创造的愉快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激起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 在作文教学中,把“获取写作题材,产生表达欲望,表达内心感受”和引导儿童“认识祖国的可爱,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表达对祖国的爱”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是习作的指导,又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如此拓宽,便可走出作文教学“充实的路”。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从爱国主义教育着手,为儿童初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础;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因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作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言之,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将使“文”与“道”两方面,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打下重要的基础。 我们展望着丰收的明天,更应立足于今天的耕耘,播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在儿童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切实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精耕细作,我们必定会收获爱国主义思想与行为的丰硕之果。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广西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 生:广西桂林的山水最美。 师:有多少小朋友到过桂林?(数生举手)你们觉得桂林的山水怎样? 生:桂林的山水很美。 师:没去过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吗?一定想去的。李老师也没去过桂林,也很想去。今天李老师和小朋友从课本上到桂林游览一下,好吗?(板书课题)现在请小朋友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 生:(齐答)喜欢。 师:好。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节课文写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节课文内容。(生自学课文) 师:学完了吗?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生:第一小节课文写桂林的水。 师:是写桂林的水吗? 生:是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板书:山和水)第二节呢? 生:写桂林的水。 师:(板书:水)第三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 师:(板书:山)第四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和水。 师:(板书:山和水) 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谁能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理出文章写作的顺序,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 师:(板书: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生:最好的。 生:是第一的。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丽的图画。你们看(示放大图),桂林的山水多美!谁说说? 生:桂林山青水秀。 生: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样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用图显示情境,从情境中引出新词,让学生从情境中理解词义。〕 生:欣赏桂林山水。 师:对的。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观看。 师:观看桂林山水可以,但是玩赏的意思没说进去。 生:观赏。 师:对。大家跟我说,欣赏桂林山水,观赏桂林山水。(生跟说)用“欣赏”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换上“观赏”。比如可以说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可以说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 但是有时候,可以用“欣赏”的句子却不能用“观赏”代替。比如说我欣赏音乐,不能说我观赏音乐。为什么? 生:因为观赏是看,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听。 师:对。因为音乐是听的,观赏的“观”包含了看的意思。 〔引导学生找出近义词进行比较,既积累了词汇,又加深了对词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先看图,再读读书。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画上这样的符号“。。。。”。 (生自学。教师巡视。) 〔破从头讲起的程式,暂时搁下头一句不讲,抓主要内容讲,突出了重点。〕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师:看好了吗?找好的请举手。请你说。 生:静。 师: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个特点“静”,还有呢? 师:清、绿。 师:(板书静、清、绿) 漓江的水静、清、绿。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找出重点词,并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进行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又进行了字、词、句基本训练,理解静、清、绿三个词在句子中是并列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漓江的水棗 生: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 〔将形容词重叠,变陈述句为感叹句,从词和句的变化中,让学生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 师:这三句,大家说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念课文中的这句话。 生:(念第二小节第二句话)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示范) 生:(再念) 师: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见底,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师范念) 生:(齐念第二句) 师: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 生:(齐念第三句) 师:很好。用感叹句,把我们对漓江的爱表达出来了。书上就用感叹句来写的。光感叹能把漓江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告诉人吗? 生:不能。 师: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你们看书,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略) 〔用引读方式,便于学生理解补充说明部分的内容。〕 师: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南宁坐上火车,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 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运用遐想旅游、哼乐曲的方式,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味文中意境。〕 生: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生: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我觉得只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师: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你们看这句: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生: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师:翡翠是什么? 生:是玉石。 师:预习得好。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个斑,那叫什么? 生:瑕。 师:漓江的水像一块玉石,无斑斑点点的叫什么? 生:无瑕的翡翠。 师: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现在请女同学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生:(念课文)。 师:现在李老师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见。 这里的江水又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 这样写美不美?为什么? 生:书上用排比句的写法,还用了感叹句。 师:书上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书上把写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内容,排成一串句子,这些句子的结构是差不多的。这样可以加强语势,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就是排比句。运用排比句的写法,就把这种又静又清的气势写出来了。谁能把这种气势念出来? 生:(齐念) 〔教师有意改变排比句式,让学生从具体语句的对比中,体会排比句的修辞作用。〕 师:这节写漓江的水,写到这儿,李老师有个问题,这段是写漓江的水的,那么从第二节开始就写“我们荡着小船……”可以吗?为什么要写“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生:写大海和西湖,可以衬托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是这样。这样才使我们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现在请大家念这句话。 生:(念) 师:“波澜壮阔”就是大海里的波涛很大,一个接一个,气势很大,“水平如镜”的“如”是什么意思? 生:像的意思。 师:你学得很好。水静静的,很平,就像一面镜子。这些句子是衬托的,怎么念? 生:(念第二小节) 师:这节写什么? 生:写桂林的水静、清、绿。 师:这节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写桂林水甲天下。 〔以设疑方式,回顾前文,引导学生弄明白,开头一句话,在本节课文中起衬托作用。〕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二两小节课文。 生:(念课文) 师:今天我们学了排比句,我请你们做个小作业;(示小黑板:我爱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这是一个句子,大家把它说成个排比句。可以先说个简单的,比如“我爱大海”…… 生: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也爱西湖和漓江。 师:你只说了两只。不行,要说三句。 生: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爱水平如镜的西湖,我爱又静又清又绿的漓江水。 师:小朋友学得很好。这节就学到这里。下课。 〔设计把句子改成排比句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扩句,让学生体会:把事物描绘得具体、形象,句子才有丰富的蕴含。〕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观赏了桂林的水,这一节课,我们再游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样美呢?让我们读课文第三小节。请大家读两遍。第一遍读懂,有不懂的做上“?”记号。第二遍要抓住重点。把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语画下来,记上这样的符号“。。。”,大家在下面学,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画。(出示抄好第三小节课文的小黑板,一个学生上讲台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师:她有这些不懂的问题,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危峰兀立是什么意思? 生:拔地而起、香山这两个词我不懂。 师: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香山上的红叶很多,很有名。红叶就是枫树叶。 师:(把学生画出的词念一遍)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我来南宁的时候,看到南宁也有山。南宁的山是连绵起伏的(画连绵不断的山),桂林的山好像是从地里拔出来高高挺立着(画一挺立的山),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生:(齐)拔地而起。 师:(出示词卡)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开不连在一块的(边说边画老人山、骆驼山、象鼻山),叫什么? 生:各不相连。 〔教师绘画再现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鲜明的词的形象,进而理解抽象的词。〕 师:(指图)你们看,这些山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老人,像骆驼,像大象。 师:(指老人山)你看这老人像在干什么? 生:老人望着远方。 生:老人在思考。 生:老人在沉思。 师:我们再看骆驼像在那干什么? 生:像伏在地上。 生:好像在沙漠里蹲着。 师:我看到这骆驼,就会产生一个联想,想到它跪着等人,等我们干什么? 生:等我们骑上去。 师:对。你们再看这只象在干什么? 生:在饮水。 师:对。桂林的山的形状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变化很多,句子中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形态万千。 师:(示词卡)“万千”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样子很多。 师:就是说变化多。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桂林的山? 生:奇。 师:(板书:奇)怎么奇呀?就是刚才说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个特点。这里的“奇”字当什么讲?是不是奇怪? 生:不是奇怪。是说样子很多。 生:很少见的。 师:对了。桂林的山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这里的山就是奇特。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 生:叫奇峰。 师:这样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着叫什么? 生:叫奇峰罗列。 师:“罗”是什么意思? 生:散开的。 师:对。“罗”是散开,“列”是排列。这些山峰散开地排列着,就叫奇峰罗列。 大家把这句念一下。(生齐念) 师:桂林的山这么奇特,我们要告诉没去过的人,怎么说呢?(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念让学生比较哪种好后,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 师:在桂林,还有很高很陡的山(画又高又陡的山),这山又高又陡,很险,叫什么山? 生:危山。 师:这个“危”在这里怎么说? 生:危险。 师:你们昨天查了字典。字典上有三个注释(出示小黑板:①不安全;②损害;③高的陡的。)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个注释对? 生:用第三个。 〔指导学生根据语境,分析字在词中的作用,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义项,这是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好方法。〕 师:对。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耸立着叫什么? 生:危峰兀立。 师: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怪石山(画怪石重叠的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重叠叠? 生:怪石嶙峋。 师:(出示词卡)嶙峋本来的意思是山石重重叠叠。石头、山石重重叠叠就叫怪石嶙峋。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 生:桂林的山真险啊! 师:怎样念才体现出桂林山势险? 生:(念课文) 师:这句写桂林的山险。这个“险”是危险吗? 生:是说山陡。 师:山陡,不易通过。 〔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抽象概括,学生难于理解。教师运用了描述、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认识这些词所表示的事物,然后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达这些事物的词,在此基础上,对个别词素进行分析,化难为易,顺应了学生接受知识、理解词语的思路发展过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深刻了。〕 刚才我们把不懂的词语学会了,同时也了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险。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险之外,还很秀。秀是什么意思? 生:是美的意思。 师:“秀”可以组成哪些词表示美? 生:秀丽、秀美。 师:秀就是指美。你们看(指放大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风。一折一折的(做手势助说)打开可遮住后面的东西。这山像屏风一样挡住后面的景物。现在请一个同学指着图说说桂林的山怎样秀,哪些像屏风,哪些像竹笋,色彩怎样明丽,怎样倒映水中。 生:(上讲台指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这山像新生的竹笋。 师:色彩明丽就是颜色鲜明,好看。这座山哪块地方色彩明丽? 生:(指一座山的中部) 师:色彩明丽就是很美。色彩明丽这个词中,哪个字说美? 生:明丽。 师:丽才是美。“明”呢? 生:鲜艳。 生:明快。 师:对了。明快,色彩明快、美丽。 我们念念这个句子。(师生同念课文) 师:学习第二节课文时,我们知道了在写漓江水之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这几句也是衬托的话。这里有个“峰峦雄伟”怎么讲? 〔“写在漓江水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几句话,也是衬托的话。”教师简短的提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启发学生认识两节课文结构相似,避免重复的讲解。〕 生:峰峦就是山峰一个接一个连绵不断。 师:对。“山峦”在这里是指大的山峰一个接一个,气势很雄伟。 这一节我们学完了,让我们读一遍(生读)。 师:这节课文,写桂林的山奇、险、秀,写出了山的特点。说明桂林的山(生:甲天下)。 现在我们看课文最后一小节还写了什么景物。谁来念一下课文? 生:(念课文) 师:最后一节课文,还写了哪些景物? 生:写了绿树红花,竹筏小舟。 师:还有--- 生:还有迷蒙的云雾。 师:(念课文)就这么简单几笔从空中云雾迷蒙,写到山间绿树红花,再写到江畔竹筏小舟。这样几笔简单的描写,就把桂林点缀得更加美了。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不是这么(用手势画个方块)一张画? 生:不是。 师:画卷是长长的卷起的画。可以展开,展开(用手势演示展开状),再展开,叫什么? 生:连绵不断。 师:对。下面还有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舟在碧蓝的江中行走。 师:什么叫舟? 生:小船叫舟。 师: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生:有只小船在清清的河中走着。船上的人在美丽的江中游览,好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 师:我们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荡,看到两岸美丽的景色,我们就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作一次遐想旅游,做一篇想象性作文。现在不做,到作文课时再做。 这课学完了。这课开始就写了棗(生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写桂林的水棗甲天下;桂林的山甲天下,最后写桂林的山水像连绵的画卷。现在请四个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小节。 〔开头讲文章的层次,讲完课文回过头来再理一遍,加深学生对文章结构层次的理解。〕 生:(读课文) 师: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这儿山青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这儿的山水真美啊! 生: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这样。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的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么说? 〔从对桂林的山水的爱,引导到对祖国山水的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生:山河。 生:河山。 生:江山。 师:这些词可以和哪些形容词搭配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山河秀丽。 生:大好河山。 生:江山多娇、锦绣河山。 师: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 师:改成感叹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丽啊! 师: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这么美,我能不爱吗? …… 〔利用形象,激发想象。给“山水”一词找近义词,再组成各种形式的词组,而后让学生造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培养学生组合词语和变换句式的能力。〕 师: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下面请大家做两个作业: 一、找出课文中写山写水的词,归好类抄写。 二、检查你们自学生字的情况,请你们填这几个词。(出示小黑板) 漓江 波 (抽一生上讲台填写,填写完讲评) 下课。 情境教学是阅读训练的有效手段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评析 崔峦 李吉林老师《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有许多特点,这里且不谈教学思路之清晰,词句训练之扎实,学法指导之得当,读写结合之紧密,单讲十分鲜明的情境教学的特色。 一、从教材特点出发设计情境教学环节 《桂林山水》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桂林山、漓江水的美丽景色,如诗如画。这样的课文有景、有境、有情,非常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李老师的教学,与其说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不如说是带领学生游览桂林山水。第一课时的导言和范读,把学生的思绪引向千里之遥的桂林,进而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一下子和课文贴近了;第二课时的导言,把学生由赏漓江的水,引向游桂林的山,及时实现教学重点的转移;教学自始至终在“游山玩水”的氛围中,结合进行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的训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绵锈河山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词句,了解漓江水、桂林山的特点。其中体会漓江水静、清、绿的意境,理解描写桂林山奇、秀、险的词语,又是教学的难点。李老师恰恰是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上更多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情境教学形式 小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去过桂林,不曾荡舟漓江。通过读课文,知道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是不难的,难的是体会漓江的水怎么个静、清、绿。针对学生上述实际,李老师在学生从字面上抓住漓江水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做一次畅游漓江的遐想旅行的方法,引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深入体会静、清、绿的意境。她采取了如下形式:用语言描述引入情境,用优美乐曲创设情境,用想象、联想丰富情境。学生置身创设的情境之中,并联系已有生活经验,仿佛听到了、看到了、感受到了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这时,学生对漓江水的特点,不再局限于字面的理解,而是有了真切的感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小学生绝大多数不曾见过桂林一带的山。因此,对描写桂林山的词语感到陌生,提出了“‘危峰兀立’是什么意思?‘拔地而起’这个词我不懂”之类的问题。这时,李老师将情境教学主要用在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上,如,用娴熟的简笔画勾画挺立的孤峰,以帮助学生理解“拔地而起”;勾画老人山、骆驼山、象鼻山,并启发学生想象老人、骆驼、巨象在干什么,使学生眼前浮现形态万千、若静若动的山峰,以帮助学生理解桂林山的“奇”。又如,引导学生观察挂图中秀美的山,并做出一折一折的手势,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屏障”这一词语,又使学生对桂林山的“秀”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板画又高又陡的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危峰兀立”;板画怪石重叠的山,以帮助学生理解“怪石嶙峋”,增加对桂林山“险”的实感。借助图画、动作帮助理解词语,即在词语和客观事物之间架起桥梁,体现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无论对学生理解词句还是提高认识,都大的裨益。 李吉林老师《桂林山水》的教学给我们诸多启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语文教学应当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思维离不开语言,情境为语言训练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因此,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当然,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更高、更全面的素质与修养。这一点我们在学习李老师情境教学经验时,不应忽视。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