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云南省曲靖一中    任玲

在千年转换、世纪交替之时,人们都在更为密切的关注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人类对自身的未来作着怎样的准备。世界各国持续着上个世纪末的苦心营虑,筹划着自己的教育,因为谁都知道,孩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它们受着怎样的教育,所受教育的程度、质量,直接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含金量和国家的实力。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步入了全面推进阶段。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时间,“创新教育”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如何解读“创新教育”?如何结合自己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解开“创新”的神秘面纱,切实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创新教育”的思想?随之成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倍加关注的问题。

下面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谈一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体现。                         



“创新”首先应该表现为能够接受新思想。青年学生是思维最活跃、接受新思想最快的一个群体,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太多的时候不是教师的理念超前,而是相对落后。在学生眼里,老师几乎成了“传统”的代言人。教师观念的陈旧、保守、落后,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近年来基础教育中许多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其实质就是学生对新状态的要求与社会、家庭、教师缺乏新观念之间的冲突。教师具备先进的理念,给学生一个“新”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无法想象,一个思想陈腐、冥顽守旧、不知变通的教师,怎么能够造就出富有时代气息、充满创造活力的人才。因此,学习、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尤其是与学生的思想常有最直接交锋的语文教师的第一要义。接受新思想,首先要学会反思,深刻地反省整个语文教育和自己的教学状况,要敢于对自我的陈旧理念来一个大胆的“格式化”,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目标,树立新的人才观、成才观。尤其那些过去经验丰富、颇富学识、有娴熟的基本功的教师,面临的其实是更为艰苦的摒旧择新的工作,因为放弃明显不足的、自己不满意的东西很简单,放弃自己一直引以为骄傲却不合时代要求的经验却是一种痛苦,不下决心是做不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是一切创新教育的行动先导,教师善于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先进思想和与我们的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理论,努力让自己与新世纪同步,与新思想合拍,让自己在学生面前展示作为学科前沿人的形象,是体现自己创新意识、塑造学生创造人格的重要内容。



   “创新教育”不是可以靠贴标签出成果的,作为语文教师,把创新思想注入到自己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个设计中,每一次课堂上,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

(一) 要让课堂诞生“创造”,就必须有适宜创新的土壤和气候,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语文课堂,最需要教师营造平等、宽松、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有三重意思。其一,是要求教师能够放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减一减教师专制的高压,实现师生平等。有人曾将学生在常态与抑压状态下的理智活动进行对比,其比较结果如下图:[*1]

           常态中                            抑压下

理智活动在常态与抑压下的对比示意图

上图显示,学生在教师专制主义的压制下,容易产生不安、惶恐、忧郁或怨恨的情绪,理智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常出现机械的、重复的、甚至是混乱的动作,茫然不知所措。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的心理与人格的不健全,更不要说产生创造的火花。长期以来的封建师道尊严使我们习惯于旧的师徒关系模式,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师生间是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的僵化关系,是师讲授徒接受的绝对服从的关系。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充其量只是“书袋子”、“饱鸭子”,往往缺乏创造的生气与活力。其二,是实现课堂内学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应试的枷锁使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按分数给学生分出三六九等,受青睐的是少数成绩好的优等生,班级里的多数人常年处于竞争的惶恐、落后的焦虑甚至受歧视的难堪之中。创新教育的课堂上,学生都是“人”,都需要教师不只是从考试成绩、从知识的角度而是从“人”的角度来尊重他,培养他,尤其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需要支持和鼓励。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信心。”[*2]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在智力发展上最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够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尊严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3]成功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课堂的主人,都有权利、有资格、也有能力获得自身的超越与发展。其三,是指对学生个性的发现、爱护、尊重与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一种加工厂式的教育,教师按拟定好的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课程,统一的结论,统一的教法,统一的教育流程去“加工”学生,在这种加工中,“合格”意味着“全体一致”,成功意味着没有“异类”,学生成了服服帖帖的丧失自我的答卷机器,教师的职责似乎成了教会学生习惯于炮制现成的说法。创新,意味着我们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最活跃、学生的思考最能表现自我独特个性的课堂,激励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自己虽然带着稚气童真却充满想象、充满灵气的心声。尤其是那些言行偏激、时逾常规、在群体中显得过于尖锐、不投众好的“不受欢迎”的学生,在他们敢说真话、肯掏真心的时候,不要把他们当“异类”扼杀,当“害群之马”驱逐。“欲求千里马,需爱百里驹”,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学会放弃只用一种“常规”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更多地宽容,包容那些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言行,因为,真正的创造性可能就孕育其中。

   (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在语文课堂上,“创新”还表现为教师甘愿把展示自己的机会让给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长期“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展示自己的精彩。尤其语文学科,那些动人的情节、丰富的形象、华美的辞章,总会给你一种不吐不快、不痛快淋漓地发挥一番不过瘾的愿望。但博古通今、口若悬河、字字珠玑的,永远还是老师自己,再精彩的讲解与分析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一片叫好声与佩服倾慕之外,并不能表示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甘愿放弃展示自己的高明,给学生一个空间,哪怕学生最初的表现是如何浅陋和幼稚,在持续不断的实践中,一定会有令我们欣慰的进步。曾听过一位教师主动“下放名著”的课,他不是抢占课堂,从作者到背景,从电视剧到“红学”,从情节到形象去作大量的分析介绍,而是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四个组的内容分别是:“我看贾府”、“走近黛玉”、“戏说熙凤”、“评说宝玉”,要求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写成发言稿。学生顿时热情高涨,忙于钻研课文,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发言课上,学生的表现令所有听课的老师大为震惊。虽没有老师的细评细讲,学生的领会却极为深透。教师上课可能要强调的,学生都触及到了,甚至老师一般无暇顾及的一些精妙之处(如贾府众多的“门”与其森严的“门规”、熙凤的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声与宝玉的未见其人先闻其脚步声之别),都品得津津有味,老师也成了课堂一份子,参与学生的评点,一阵阵掌声掀起一次次课堂高潮,可谓精彩纷呈。这才是教学的艺术,才是教师真正的高明。自称为“语文教育的叛徒”的复旦附中高级教师黄玉峰不满足于给学生“一杯水”,而是带领他们自己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他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写下自己的体验和“研究”,有时课堂上基本是由学生主讲,大家一起讨论。黄老师说:“我是辅导员,不是说书人,应该把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自由大胆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到了“书籍的无穷魅力”,“浅尝了摸索人类精神家园的乐趣”,真正地热爱语文了。张老师颇感欣慰地说:“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身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4]是的,再博学的老师在无涯的知识面前也是渺小的,如果我们忽视培养他们终身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自己所展示的那点东西对他们一生的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也正是如此,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思和教授对黄玉峰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眼前,或是明年的高考,还可能发生在10年、20年后。随着这些学生的成长,他们如何对待世界,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问题,都会变得不一样。”[*5]

(三) 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取舍与使用,是较其他任何学科最能表现创造个性的工作。新教材启用,教本的容量赫然增大了,除了与过去分量相当的必修教材外,还有每学期约四十万字的课外读本,有教育部推荐的二十部中外名著。如何准确地领会新教材的设置意图,如何将课内外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动态地、个性化地认识、理解教本,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如何借助教材完成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不可能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和公式定律,需要的是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去思考和实践,需要的是自己的创造和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知识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究竟跟教师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否紧密地融为一体。”[*6]处理教材时,是按教参把众多细致详尽的介绍都搬给学生,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教材中能击活学生思维的亮点去激发学生有所创见的热情,显示着教师极强的个性差异和创新含金量。

此其一。创新处理教材的第二点,也是执教若干年的语文教师在多元化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学会并实现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社会在发展,思想在更新,学术在进步。只会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单一、陈旧的文学理论来批评作品,对教材的发掘毕竟单薄狭窄。许多教师对传统名篇的阐释,总摆脱不了政治立场、阶级分析的情结。比如鲁迅的小说,讲解时更多的是变换着“封建社会的黑暗”、“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国民的愚弱”之类的话,总把丰富的内蕴讲浅了、讲机械了,犹如井底看天。我们应该积极吸收那些对传统作品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元化的解读,无论是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接受美学的角度,还是从结构论、人性论角度,或是从文化背景、心理学、伦理学角度去批评作品,多“一元”的解读,就多一方开阔、深一层认识,也就打开了挖掘作品内涵的新局面。哪怕那些观点未必需要带进课堂,阅读教学也会因多一些深邃超越和高屋建瓴而给学生更多启发。因此,能否按时补上解读作品的虚缺这一课,是语文教师有无创新思想的重要标志。

(四) 创新思想无时不体现于教师教学活动中对流程的控制和安排上。在教学操作中,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知识体系本身无法实现其他学科那样的明显有序可循,没有显而易见的难易梯度,无论怎样编教材,怎样详细地规定各学年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本身要像其他学科那样前后衔接、循序渐进,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语文教学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强烈地显示着一种矛盾:重复性与创造性的冲突。如何使我们的教学达到让学生觉得缺一节两节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很遗憾,如何抛弃固定不变的天天一个嘴脸的讲析模式,让学生每课都有新感觉,如何多一些灵活变通,少一些单调重复,是每位教师在设置与控制教学流程时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重大课题,这里也没有可以效仿的现成的东西,靠的是每一位施教者找到最好的清晰的思路,找到使自己和学生都能感受一种创新的激越的、最适合这个地区、这个学校、这个老师、这个班的学生的最佳途径。

有时跳出语文来思考,确实可以发现我们自己的课堂上存在太多的少慢差费,有时也不免感叹,为什么《祝福》这篇并不很长的小说,要浪费四五个课时还讲不完,这当中除了教师讲兴过浓之外,可怕又要归咎于重复老一套的讲读程序了。高二学生,只要智力正常,没有读不懂的,但我们却总要从作者到背景、到情节、到形象、到主题,逐句讲读,逐段解析,末了师生都累得不行,收获却并不见大。为什么非要抱守这样的流程来上课呢?为什么不能抓住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祥林嫂的肖像变化、四婶的语气变化)来直奔要害,精评精点而留一点余地给学生思考呢?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什么都嚼细了喂给学生,不令人生厌才怪。何况这样的讲法还不只一课,学生听得透不过气来,无怪有老师自嘲说,语文是学生怎么难受我们怎么教!“一个不好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会学生去发现真理。”[*7]我们的教学应少一些过于周到的指导与规范,少一些过于详尽的分析与重复,多一些对学生思维的激活与开发,让他们大胆质疑、善于发现,勇于表达自己独特创见。

(五) 教师的创新表现在使用教法的灵活多变上。语文教学当然不是纯教法论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成功的教师,没有一个不研究、摸索、学习、总结、借鉴好的教法。他们给人的感觉是点子多,其实这点子到了纯熟阶段,也就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它可以为教学活动带来许多新鲜与活力。如课堂朗读,如果每次的方式都一样,同样的内容学生读到第三遍就反感透了,除了每次朗读提出不同要求外,形式是否也可以多一些变化:诸如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分性别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情朗读、换句换段朗读、吟读、喃读、高读、听读、演读、概读等等。再如导入课堂,每课都一个模式,必使课堂气氛一开始就陷入沉闷,如果谙熟导语设计的方法,诸如诗词名言朗诵式、即兴激趣演讲式、闲聊对话式、开渠诱导式、问题悬念式、轶闻意趣式、纵横比较式、故事式、对联式、谜语式、表演式、图画式、音像式等等,每一节课是否可以多一些精彩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心的教师往往能机智地使用种种妙招,让学生在新的感觉中尝试新的快乐。

当前,教法的创新非常突出的表现为能否接受并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眼光的老师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不是观望,不是犹豫,而是积极地接受、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他们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使用课件,自制课件,不仅构建了新的课堂模式,还在教会学生以现代化手段搜集、辨别、筛选、整理、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表现了浓烈的现代气息和与时代同步、与时代合拍的新型教师形象,这本身也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对自我的超越,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六)语文教学活动是最富于个性特征的创造性教育活动,教师的创造性突出地表现为教学中所展现的独特的个性魅力。由于教师的生活阅历、体质状况、性格气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思想认识、审美修养和教学能力的不同,就会表现出他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处理,对教育方法的选择、使用,对教育对象的感受、情感、期望的不同,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可以说,在教学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是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典型特征。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教师身上,无不闪耀着动人的个性光彩。他们之中,有风趣幽默、机敏睿智的诙谐型,有深沉稳重、缜密深邃的思辩型,有舒展流畅、大方自如的潇洒型,有清新自然、亲切感人的情感型,有洋洋洒洒、涉笔成趣的作家型,有开渠引水、循循善诱的导师型,有勤勤恳恳、严谨踏实的治学型,有博闻强识、学富五车的才子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以说,有一百个成功的教师,就有一百种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寻找、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善于将这些闪光点与教学各个环节有机契合,教出自我的风采。相反,“放弃特长,等于没有特长”。[*8]教学中不会挖掘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的个性,最终“泯然众人”,丧失魅力,是语文教师最大的悲哀。尤其在学习、借鉴他人的问题上,语文教师更需要有“拿来”的眼光,不顾自己的实际一味模仿,最后往往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使自己的个性迷失别人的模式和教案里。教师的个性在素质教育中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教师的个性品质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力发展,还影响着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完善,影响着他们的一生。而且,越是良好而强烈的个性,影响就越深刻,越久远。

(七)语文教育中,有一根贯穿所有教学活动的红线,也是所有流程的设计、方法的使用中必须突出的精神,即,语文教师要大胆的摈弃教学的功利主义思想,把语文从“第三世界”中,从升学应试科目的“附庸”中拯救出来。在升学成为一种世俗公认的读书目的的学校教育中,“数理化占据了讲台的中心,曾经被奉为经典的古典课程和人文课程受到排挤,学生被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中,被牢牢地遮蔽起来,再也不见人本身了”,[*9]因为语文不是挣分见效快捷的科目,因为语文考试分数的个体差异不很大,亦即不能拉开升考的实际性档次,在高中教学中,语文被自觉不自觉地打入“冷宫”,语文老师课上将学生读名著的激情煽得火热,课下见到学生真的读名著———哪怕是绝对经典的好书,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到家长,都要再三告诫:“时间经不起浪费,这个样子怎么考大学?”我们经常大论“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其实学生的兴趣大着呢,剥夺他们这个兴趣的恰恰是老师。语文在“数值”与“素质”面前,总是无所适从,在迷失自己的同时,走入一个个怪圈,走得一脸尴尬。语文教育的创新,在于教师要真正意识到我们语文的价值,能够上升到一定高度看待语文,明白理想的语文教学并不是可以用分数量化的,甘心于不做应试的英雄,而做滋润学生一生成长的甘泉,让语文真正的人文精神闪耀光彩。



并不是只有爱迪生的发明才可以称作“创造”。语文教育中,时时处处都呼唤着教师的创新行为,也时时处处都能够展示经过思考与实践盛开的美丽的创造之花,当然,“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更需要挖掘、培植。想与时代的脉搏一齐跳动,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新型教师,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在终身教育地课堂里汲取源头活水,在教育科研的园地里不倦耕耘。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所谓创造性,就是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业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的更好——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10]

参考资料:

[*1] 《创造教育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  P278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P316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P361

[*4] 《中国青年报》 1999年4月22日 冯月 《语文教育的叛徒》

[*5]   同上

[*6]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P426

[*7]  德国第斯多惠语 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人大复印资料)1996年12期

[*8]  朱绍禹先生语

[*9] 《当代文萃》 2000年5期  P12

[*10] 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P250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