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策略思考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主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发展进行历史回顾与反思。 (四)养成教育的发展追溯 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在这方面均有所论述。“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古人认为,“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人的本性是自然生成的,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则是要经过人的努力的。古代的“养成”被称之为“蒙正”、“养正“,“蒙正”即“童蒙”,是针对儿童的教育,它不仅侧重于对儿童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更注重通过知识的传授,启迪儿童的道德观念,加以深化以养成道德习惯。“养成”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中:“蒙以养正,圣功也”。孔子把养成“道德的人”作为他的教育任务,并以“仁”作为其基本观念,是人生的最崇高的品质,并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4】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般。孟子认为教育是什么呢?是培育,是培养。而且“养”比“育”有更广泛更生动的用途,如“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5】这里的得养失养,固然可以指天生天养的“养”,更可以指人生人养的“养”;而人生人养的“养”,便是“培养”、“教养”。 西方有关养成教育的学说也十分丰富。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理性主义的始祖,他首开道德养成思想的先河。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凭借知识取得德性的教育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习惯,即德性出于习惯。在他看来,一个人在认识善的同时,要实践善的知识并且养成习惯,这样才能成为德性。近代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他从理性启蒙和德行、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展开了其养成教育的思想,把培养绅士淑女作为其德育的培养目标,把为资产阶级输送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需要的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其理论建构的思想脉络值得进一步思考、借鉴。他认为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身体一样也需要锻炼,即通过行为训练。在德育训练方面,洛克提出许多建议,如及早实践,严而有度,以理服人,养成习惯等。洛克十分重视习惯,主张在说理的同时,制定出一些规则,使人们按照规则反复践行【6】。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对养成教育思想具有一定启示。对于“如何进行德育”,他主张“生活就是教育”。【7】首先,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他认为不必开设专门道德课程,因为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提出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是学校可以用于道德教育的三种资源。这其实揭示了一种生活养成,抓住了养成教育的生态性特点。 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在这份中央文件中两次提到养成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应该说,当今学界探讨的“养成教育”,现代含义上的倡导肇始于此。1999年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进行的“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并出版《走进学习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了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诸多研究。2001年10月26日,中国小学生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17个省共316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小学生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2004年9月20日至21日,“首届全国小学生养成教育论坛”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正式召开。约有180余人参加,并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论文50多篇,展开了一场养成教育的多学科对话,并通过五个分论坛,研讨了“养成教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社会环境与养成教育”、“学校与养成教育”、“家庭与养成教育”与“小学生人才与养成教育”等专题。期间既有宏观的针对养成教育框架的论述,也有微观的养成教育实践思考;既有理性的思辨,也有具体的操作方案;既有来自高校的养成教育经验,也有来自家庭与基础教育中的成果。养成教育的目标就是成就全面发展、和谐健康的人,所以养成教育应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理性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教育。其中,孙云晓、关鸿羽、林格、曾燕波、魏莉莉等在养成教育方面都做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例如林格教授在《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中提出: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8】。关鸿羽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对养成教育的方法作了全面的论述【9】 2008年5月末上海社会科学院又与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新乡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届青少年养成教育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河南师大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武汉大学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所、上海青年社会学研究会等四家单位联合承办,著名教授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邓伟志(上海大学)、陆有铨(华东师范大学)等濮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近七十篇。研讨会以“理论建构与应用研究"为主旨,再次对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发展推波助澜。 二、实施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价值意义 (一)养成教育是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础 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 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 “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 “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诚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成长关键期,必须在这些关键期里使受教育者接受相应的教育形成相应的品质和才能,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将很难甚至永远无法弥补这些缺憾。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可以得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自我意识不成熟,道德认识和评判情绪化。无论是认知方面还是情意、社会性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所以这个阶段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关键期,是一个黄金时期【10】。西汉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贾谊就曾经认为,如果在儿童幼年时期施教的话,“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北宋著名的学者颜之推曾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需早教,勿失机也。”关鸿羽在《养成教育》一文中写道“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一包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孩子长大了,就象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砣子,再改变可就困难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抓住小学阶段这个“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必将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成为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 (二)养成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学校教育的实际看,重智育,重分数,轻德育的现象一直存在,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国家富强从来就不只是经济上的崛起,公民道德素质、国家精神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而这些好的品质和道德必须从小培养。但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党和政府、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并取得巨大成效,但德育的实效性还是不强,落实在学生身上的东西并不多。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市特级教师孙蒲远说:“正如教育家斯霞所说,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的危险品。而德育必须从小培养,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习惯,无论是道德习惯还是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养成教育是将道德理论细化为点滴生活习惯,从浅入深,从表面到本质,潜移默化提高小学生道德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小学生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而且也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三)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在2011年三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之后,BWCHINESE中文网讯:一篇题为《镇定守序凸显日本国民素质》 的文章中写道“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无喧哗,我在开车,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是部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 “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一切: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日本国民在大地震中的从容不迫,以及在灾难中所表现出的国民责任感,值得学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秩序井然” “地上没有一片垃圾”彰显日本国民很高的公民素质,但在国外的一些旅游场所,专门有用简体中文写给中国人看的提示语。比如:在巴黎圣母院写有“请保持安静”的中文告示;在美国珍珠港景区的垃圾桶前写有“垃圾桶在此”的中文告示;在泰国皇宫的洗手间写有“请便后冲水”的中文告示。曾经听人讲:“中国孩子从进校门就开始训练排队,可一旦走出校门,最不会排队的就是中国人。”前后的对比,怎不令中国人脸红。 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而素质教育与养成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成效可以通过人的文明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正如著名教育专家,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关鸿羽所说“养成教育是管一辈的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它与素质教育紧密相关。”“素质与养成”其实质就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用养成教育的方式实施素质教育的活动正好从概念上强调了小学生素质的养成。这两个概念的相容性特点为用养成教育的教育方式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在内容上有广泛的相容性和相近性,养成教育根据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因材施教”通过有效方法达到提升小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实施养成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和关键所在。 三、当前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养成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与情感 陶行知曾说过:“礼是什么?以前有人说,礼是养生的,那是与生活即教育相通的。当前我国存在着把养成教育看作是知识的传授与规则的教化,将社会道德规范的知识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简单地套用知识教学的模式,把养成限制在认知之内,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无视小学生自身的情感与感受,忽视小学生自身的成长的需求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潜能,把小学生当做接受的机器,把“知道”视同“发展”,使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缺乏生动的生活体验,知行脱节,使得现实养成教育缺乏生命力。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现代性教育以强有力的规训和塑造方式把人制造成社会秩序和经济制度的工具,并且向接受规矩的人承诺‘成为’工具之后的幸福”。养成教育因此失去它的功效。 (二)重智育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养成教育造成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个热爱劳动、体贴家长、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已经不能够让父母和老师感到欣慰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能挤进名牌大学,这是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调查统计85%的学生在课后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加大文化课的补习,有些孩子由于压力过大,有的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有些学习很好的学生生活不能自理,放学后家长接过书包,依赖父母,智力的成长和心理的成长成反比。有些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习惯,缺乏艰苦磨练,加之受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使部分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上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坐公车不买票、在公共建筑上随意刻画、购物不排队、乱扔杂物、在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穿马路不看红绿灯等,从长远来看,这些细小的坏习惯如果延续到了他们的成年时代将贻害无穷,也将会祸害下一代。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智育成长,教育应着眼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教育是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肩负着关注人的自身发展,解读人生终极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 (三)养成教育方式方法存在偏差,忽视了“以人为本” 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养成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和纪律约束的层面上,养成教育过分强调制度和他律的作用,忽视自律意识的培养,在教育内容、目标、方式方法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强制性。经调查统计出75%的学生不喜欢上德育课,认为德育课枯燥无味。教育者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企图强制小学生认同,从而导致部分小学生的口服心不服,或者只去服从旨意而不懂缘由。养成教育反而成为束缚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枷锁,造成养成教育实施的低水平和浅层化,“教是为了不教”,这种过分强调说教与灌输,扼杀了小学生主体性和自我教育的发挥。有些教育者为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处处制约、设防,违背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仅不利于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使他们出现心理疾病。近几年来出现的校园血案、未成年人自杀等惨痛教训,更是要我们认真汲取。错误的教育方式最终歪曲了养成教育的真实面貌和实质意义。 (四)市场经济给教育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有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且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如市场行为盲目性与自发性,部分市场主体的本位性与唯利性等对教育产生背道而驰的功效。在调查中我发现文林路中段有一个网吧,每到周末就有两百多个儿童在那上网打游戏,也有不少家长举报,但等检查的人来,他们提前有人通知,早已把孩子赶出来,这样执法部门与违法的人勾结,不知祸害了多少无辜儿童,导致不少孩子的思想、行为、人格都堕落到了难以挽救的地步。同时,在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有不少方面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理论、规范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于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的就不可避儿童免地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削弱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再加上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萌芽时期,判断是非真伪的能力不够强,自我控制能力弱,言行常常出现反复,一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以及缺乏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社会一些不良风气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养成教育效果不明显。 四、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策略 (一)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多萝茜-洛-诺尔特 孟母择邻,得以让孟子博学多才,成为亚圣;岳母刺字,得以让岳飞精忠报国,成为英雄;书香人家,多出状元、博士;江湖之上,多出慷慨仗义之士;刁小之窝,则生奸险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由此可见,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不容勿视的。 华生(J.B.Waston)、桑代克(E.L.Thorndike)和斯金纳(B.F.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与发展重要因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习得的,是个人经验的产物。儿童的行为与发展具有可塑性可控制性,可以通过外部因素的影响来塑造与修正儿童的行为,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1、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作为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环境熏陶,是指教育者创造和利用良好的环境来教育学生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它是一种以隐形教育为主的间接教育法。环境有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之分,物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能使人精神愉悦和振奋,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物质环境主要是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精神环境主要是指社会风气、校风、班风,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生沐浴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长期受熏陶,能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习惯,优良的环境也是培养、巩固和发展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在实施环境熏陶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学校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对学生日常的行为应该怎样做,做出具体、详细规定,使教学管理规范化,使学生行为规范有章可循。同时应职责明确,学校的规定班主任来强化、班主任再分到各班干部身上,定期评比检查,落实到位。例如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就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了养成教育的8条,其内容有:守时作息,朴素节俭,讲究卫生,文明大方,礼貌谦让,遵纪守法,生活自理,坚持锻炼。对老师提出经常抓,抓到位,耐心教育,逐项引导等要求。在落实的过程中,学校规定,班主任严格要求,班干部督促,学生身体力行。通过一年多的严抓实管,这个学校的学生素质明显提高,不良行为有了很大改善。 (2)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熏陶 ①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成为育人的阵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的场所。如在校园的墙壁上贴上标语“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静我校园,不追逐打闹”等。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合适的地方贴上“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旁”、“语言文明,礼貌待人”等。 ②绿化、净化、美化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身心、熏陶学生行为的作用,增强校园的育人魅力。所以学校应注重学校的绿化建设,多些花草树木,既可使校园空气清新,又能愉悦身心。在在绿化带旁写一些文明标语:“小草点头笑,请君多关照”、“除了您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您的笑声,什么都别带走”等爱护花草的标语,时时提醒学生爱护花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③校园内的国旗、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领导题词纪念碑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发奋读书。这些方方面面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家庭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幼年的生活主要在家庭中度过。它是儿童掌握母语,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自然养成亲情之爱,从而奠定人格和个体社会化基础的最初场所。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家长的职业、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气氛都对儿童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生活在斥责、吵闹、贫穷、束缚下的孩子会产生自卑、胆怯的性格;生活在温馨、和睦的家庭里的孩子会形成宽容、自信、乐观的品格⑽。孩子接受的教育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的,我们对他们施以的教育形式应该是平和的,耐心度很高的,不应动辄非打即骂,孩子整天生活在批评、敌意、恐惧和讽刺之中的话,他的人格不会健全发展,思想也会变得偏激狭隘,对社会充满的是憎恨和仇视,何谈爱、希望与憧憬。所以我们要不断从良性发展的角度鼓励孩子,让他的内心从小充满关爱和感受到温暖,这样他会用善意的目光来看待周围和面对将来的世界,让他的生活充满爱和阳光。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几点:①家长要注意学习教育理论,统一教育思想。②家庭成员之间要主动配合,出现矛盾,背着孩子协调③多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不能什么事情都家长代劳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共同监督孩子的成长。 3、社会形成文明的制度环境 社会是学生活动的广阔天地,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都是一部部逼真的活教材, 这对幼稚天真的学生影响之大是难以形容的。学生的眼睛好比录像机,其耳朵好比录音机,然而其大脑又好比一部是非难辨,尚未健全的初级计算机,如果他们经常耳闻目睹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或者是错误的信息,久而久之,很可能误入歧途,例如有些未成年孩子沉溺网络、杀人犯罪、偷盗抢劫、吸食毒品等。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为学生的成长营造文明的制度环境。学校应当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社会上有志于教育大计的有识之士广泛联系,多方合作,清理文化市场中的污垢, 净化社会空气,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并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 育人场” ,使学生不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始终处干良好的环境中。这样,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牢固持久。 (二)发挥榜样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榜样是什么? 榜样就像寒冷季节里的一束温暖的阳光,让人愿意靠近。榜样就像黑暗山洞里的一道亮光,给人方向性的指引。榜样就像一座桥,是把个体的人社会化的途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内心还很稚嫩,需要温暖来呵护。儿童的内心还处于混沌状态,需要方向性的指引。儿童的世界还很狭窄,需要从别人的言行、思维中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成长,不断社会化。能给儿童帮助的便是—榜样。 心理学上认为,个体有时会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心理学把这种模仿称为“仿同”作用。仿同是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的倾向。 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榜样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勇往直前而不至于迷路,父母或教育者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儿童认识世界往往是从对父母的认识开始的,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且是其最有权威的说教者。⑽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经常不讲卫生、室内凌乱、唇枪舌剑、哭爹骂娘、不修边幅、干事拖拉、爱沾便宜、酗酒赌博等等, 那很难想象其子女不会染上这些恶习,如果父母孝顺、谦逊、平和那么孩子也将会是孝顺、礼让、懂事的学生。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前途负责, 切实肩负起教育孩子的作用,多学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崇尚高尚的精神情趣、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表现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布置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以良好的行为习惯熏陶教育孩子。 2、班主任是孩子效仿的对象 乌申斯基在《教育史讲义》强调:“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的人,他认为教师应是学生的榜样,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就像全职母亲,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担当重要角色。他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只有班主任老师最熟悉他的学生,也最津津乐道他的学生,因此班主任较领导和代课教师更便于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上的激励者、班主任是学生生活上的引导者、班主任是学生思想上的知心朋友。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特殊的影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细微变化更富有敏感了,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这说明了教师的表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他比任何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以身作则。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权威”,尤其成为低年级小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身教言传,“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意炼意、以性养性、以行导行。”在与学生接触时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做好。例如不允许学生上课迟到,老师必须按时守时;要求学生每天早上认真做早操锻炼身体,班主任就不能旷操偷懒。小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基本上全是由班主任管理,所以班主任还要注意对孩子的行为约束和思想引导,明确班级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班风,多开展养成教育班会活动,对孩子的表现奖惩结合,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爱国情操、雷锋精神、环保意识、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等。用自己对工作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生活的热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3、亲近同龄孩子中的优秀者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让孩子多与同龄孩子中的优秀者学习相处,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不由自主的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长时间的相处使孩子们不自觉地被优秀孩子的好习惯所影响,好品行所感染,久而久之,也被间接地塑造成优秀或者接近优秀的孩子。 4、发挥名人事迹的激励作用 雷锋精神之所以传承了几十年还经久不衰,是因为雷锋的事迹感染着一代代的小学生,雷锋为他们树立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楷模。桑兰的事迹之所以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在小学生心中尽人皆知,是因为她坚强的意志,甜甜的笑脸融入孩子的思想,让孩子们在困难挫折面前坚强勇敢。在小学生养成教育教育中利用名人事迹,典型形象,可以为儿童提供生动鲜活的模仿榜样或对象,从而让孩子以他们为偶像,从思想上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塑造,减少尝试错误和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总之,从外部榜样激励向自我约束推进,然后由自我约束向自觉地行为习惯推进,再由行为习惯向道德素质的形成推进,这样一步步推进,教育不断地内化,层次不断地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才会真正的形成。 (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养成教育,可为什么养而不成?有专家讲,“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因为在习惯背后还蕴涵着更核心的东西—价值观。比如:在礼貌习惯的背后蕴涵的是尊重的价值观,当一个学生心中已确立了尊重的价值观时,就不用再教他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境下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因为他知道该怎么做。综观当前的学校教育,我们在向学生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技能时,却对“为何而生”的价值观教育有所忽视;我们在训练学生排队要“快静齐”时,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排队,排队背后所蕴涵的生活价值观又是什么。其实,自觉站在一米线之外排队等候,体现的是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人多时排队,体现的是遵守规则和秩序的价值观。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内在素质,而不是机械行为。在养成教育中,如果只关注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而不关注习惯背后的价值观,那么养成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从教育目标来看,教育不仅是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更要点化和润泽生命。学校层面的价值观引领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学校教育不要一味地强调纪律和约束,一味地表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应运用及时鼓励,适时奖惩的方法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可以在学校的每间教室都张贴或悬挂着各种卡片,卡片上标有“宽容”、“公正”、“尊敬”警醒孩子; 多开展体育竞赛,在锻炼体质、磨砺性格中,传递健康、平安、公平竞争、顽强耐劳的价值观;在教学管理中,营造融洽、民主、愉快、紧张而有序的教学气氛,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着和谐、效率等价值观;在课堂上尊重孩子的发言和个性表现渗透平等、尊重、合作、互助、理解等价值观;开展清明扫墓、捐款献爱心、感恩教育等活动,传承尊重、同情、理解、感恩等价值观。也可以用媒体公益广告对社会公德进行宣传。这些价值观的有形与无形的传递,会对学生的品格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优美的字眼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颗优良的种子,在他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塑造出不可磨灭的崇高的灵魂和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体现为高素质的国民。 (四)渗透心理辅导,启发自律自省 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不少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造成的。为此,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行为层面上,应该把心理辅导与行为养成有机结合。 1、通过行为表象,体察内心世界。学校注意引导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行为训练上,更要找到真正影响学生文明习惯的内在心理因素。如通过学生竞选干部中诸多不良行为表现,教师认识到学生面对竞争存在着胆怯、虚荣、自信心不足等心理活动。根据这些情况教师才能有针对性进行辅导,解决这些障碍。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悄悄话信箱、座谈、家校联系、调查问卷等。 2、针对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在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状态后,教师注重因材施教,从心理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渲泄、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也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辅导讲座。通过心理辅导活动,有效地改善了行为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之更具有人性魅力。家长发现孩子回到家后情绪低落,写作业拖拖拉拉,不能视而不见或出口就骂,应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与孩子亲近,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引导孩子的正确行为,并通过反复强化,使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五)创设生命课堂,强化情景体验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构建课堂教学观,让课堂充满交际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通过创设实物情景,体态情景,生活情景,通过音乐烘托情景,游戏情景,电教模拟情景,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潜能得到挖掘,健康个性得到发展,师生的生命留下了闪光的痕迹。 情感体验在内化行为规范中起着动力中介作用,因此,课堂上我们注重增加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学生从中产生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及行为。①、活动体验式。创设一些有探索性的内容丰富的活动,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在探索中出现一些并非有意的失误,如:在教《学会合作》一课中,老师将小瓶拉珠游戏及学生喜闻乐见的“ 拼图”、“ 搭房子”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不合作可能失败。②、交往移情式。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待人处事推己及人的移情效应,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如:在《学会分享》课中,老师故意只给一半学生发水果,过一会儿再给另一半学生发水果,让他们在交往活动中体验到未得到水果的心情后,再次分玩具时,他们都为别人考虑了,纷纷与别人一起玩玩具。③、艺术感染式。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及多种媒体课件等创设出具有典型生活气息的训导氛围。如《学会交友》一课中,老师设计了“ 同舟共济过汪洋”的活动,用光电课件模拟海滩,让两名学生在一只正在狂风呼啸的海面颠簸的小舟上奋力划行,只有不断地划行才有可能生还。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精疲力竭地经历了一次“ 生死”考验之后,都深深地体会到了“ 朋友”两个字的份量。 俞岁月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