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要以人为本——《祝福》教学随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本文发表《中学语文教学》2 0 0 1 年第4 期 浙江省江山中学 郑逸农 大部分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人性,文学欣赏时不应滥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而应以人为本,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和分析,自然地引发人文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心与理性,展现文学的魅力 这个标题,缘于我阅读《教学参考书》中《祝福》一课的感受。平时我难得阅读《教参》。这次回过头来再次教到《祝福》,便先从课文读起。旧文重读,感受颇新。虽然文章语言不纯熟、标点不规范 ,但作者塑造的祥林嫂悲剧形象却深深感动了 我,—— 一种随着阅历和体验的增加而产生的新的感动。感动之余,忽然想看看《教 参》, 找找感觉,看看它是怎样理解和分析的。结果吃惊不小,里面是些又深又透的政治分析:“她(指祥林嫂,引者注)对自身的抗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而且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为了逃避在婆家的难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 ①9 我先是大失所望,继而大惑不解。这哪里是人物形象分析,分明是政治说教,是将祥林嫂拉出她的生活背景,用现代人的眼光、共产党员的标准对她进行的苛刻评判。我不禁想:如果把这些搬到课堂上,说给学生听,会有怎样的效果呢?我进而又想: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特别习惯于讲大话,讲空话,讲套话,习惯于想当然地架空分析呢?根源可能就在我们教师(包括我自己)。教师的问题又源于哪里呢?当然首先是《教参》,它对教师的影响太大了。现在如果我还这样上,不就继续把他们往歪路上引吗?语文课不应该等同于思想政治课,文学有文学的魅力,文学欣赏不应滥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而应以人为本,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和分析,自然地引发人文思考,自然地将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 u 于是我感到有调整方向的必要。我应该设法改变这种异化的非文学性的欣赏方式。但怎么改呢?我尝试着这样设计教学重点:调动爱心与理性,聚焦祥林嫂,以人为本,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关注她的命运,进而思考其悲剧的根源,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欣赏方法,我这样安排教学—— & 首先,让每位同学复述祥林嫂的不幸经历。复述时要求:1 . 只作纯粹的叙述,不带 Y 议论分析(一带上议论,他们就非常自然地开始讲空话套话了);2 . 叙述时要突出与悲惨命运有关的细节;3 . 要有感情地复述,尽可能进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 比如大致这样复述: T 祥林嫂,卫家山人,丈夫比他小十岁,打柴为生。她有一个严厉的婆婆,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叔子。在一个春天里,她没了丈夫。她不堪婆婆的虐待,偷偷地让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的鲁四老爷家做工。鲁四老爷嫌她是个寡妇,皱了皱眉。四婶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便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地做,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日子很快过去了,她做工丝毫没有懈怠,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地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而她倒也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然而新年过后不久,她在河边淘米时,被婆家派来的船劫走了。她存在主人家一文也没有用的一千七百五十文钱也被婆婆全部取走了。回家后不几天,她就被装进轿子,卖给了深山野坳里的贺老六。她婆婆到手了八十千,给小儿子娶了媳妇后还剩十多千。她被装进轿子后拼命反抗,一路上又嚎又骂,拜天地时头上撞了个大窟窿,包上两把香灰两块红布也止不住血。到年底,她生了个男孩,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才过了三四年,她的丈夫得伤寒死了。祸不单行,到了春天,她的孩子阿毛又给狼叼走了。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人时,大伯又趁人之危,收了屋子,把她赶走了。于是她走投无路,再次来到了鲁镇……后来,她成了鲁镇街头的一个乞丐。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在人们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悄然离开了这个给她带来过无数痛苦与不幸的悲惨世界。 U 每人复述后,又让同学推出几位代表,以比赛的形式参加全班交流,以作些复述上的示范,同时也让每位同学对祥林嫂的悲惨经历耳熟能详,真切地体验到祥林嫂的悲酸情感和痛苦的内心世界。 * 在此基础上,我再让他们进一步思考主人公不幸遭遇的根源。要求是:1 . 以前面的 复述为基础,从祥林嫂的悲惨经历中循序渐进地寻找分析,以夹叙夹议的语言表述,不能想当然地架空分析,不能无限上纲,苛刻要求,不滥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着重从人性方面入手;2 . 能说五六百字以上,不能用这么一句话几个字来表述: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是黑暗的封建社会。 + 同学们先以四人为一小组,依次表述,然后按照要求互相点评。最后,我才作示例性的归纳引导: * 祥林嫂一开始就很不幸,嫁给了一个比她小整整十岁的丈夫,这已经很难说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偏偏她丈夫又去世了,剩下了一个小叔子和一个严厉的婆婆。婆婆对她是虐待的,她也颇有反抗精神,暗中让卫老婆子介绍她出来做工。做工非常辛苦,而她却倒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说明她对幸福的要求非常低,干活累点苦点没关系,只要受到尊重,心情舒畅就行。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她在婆家受到的虐待是非人的。 * 被婆家抢回去之后,她成了商品,被卖到了深山野坳里。面对不幸,她竭力抗争 ——为自己的不幸命运抗争,也为那时人人皆有的封建观念“一女不嫁二夫”的“贞洁观”而抗争。而且抗争得非常激烈。之后,她有了小孩,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可才顺了一口气,第二个丈夫却又死了。不久,寄托着她希望和幸福的儿子阿毛也被狼叼走了,她的希望和幸福也随之化为泡影。紧接着,大伯仗着封建宗法的淫威,给她雪上加霜,把她赶出了家门,使她一下子变成了下无寸土、上无片瓦的精神与物质都一无所有的人。由于她的寡而再嫁、嫁而再寡,鲁四老爷他们就认定她是个“伤风败俗”的人,不让她参与任何祭祀活动。鲁镇的老老小小在听厌了她的阿毛故事后,重新板起面孔,厌而远之。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柳妈也认为她死后要被锯成两半,并给她出点子,让她化了整整十二千大钱捐门槛“消灾”。可鲁四老爷他们仍不让她沾手。这使她精神彻底崩溃了,最后成了沦落街头的乞丐。在贫病交加中,在极度的精神痛苦中,她离开了这个人人都嫌弃她的世界。 < 假如她的第一个丈夫不死,那么即使她没有幸福可言,也还可以平静地过完一生。所以她悲剧的起源是她成了寡妇。照理说,寡妇又怎么样呢?她不也是人吗?而且比一般人更不幸,更值得人们同情,更值得社会关注。可相反,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看来,寡妇是很晦气的,会给人们带来不幸。所以大家都嫌弃她,都担心她会给自己带来厄运。在那个社会里,人们都持着这样的观念,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恶人还是善人。所以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作者一再写到祝福的喜庆气氛,其中一个重要意图就是将它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作鲜明的对比,以让读者明白,不是一两个人不同情她,而是整个社会都不同情她。 因此,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害死了她。 3 这就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他要“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自选集〉自序》) ② 。 以上是笔者的教学处理。 v 我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心与理性,改掉想当然、说空话的毛病,将学生从阶级分析的方法拉回到人本分析的方法(此乃本人的生造词)中来,以人为本。否则接下来上到《项链》一文时,一旦分析到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学生马上又会脱口而出:是 资产阶级* 虚荣心。假如我们从阶级分析法回归到人本分析法,就会发现,虚荣心不是资产阶级所独有的,只要是人,就都可能有虚荣心,都可能出现玛蒂尔德式的悲剧。这样扩展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文学形象更大的典型意义,就会感受到文学作品更大的魅力和震撼力。读者也就更能领悟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深刻剖析,更能感受到作品散发出的迷人光彩。 * 实际上,除小部分作品反映的是某个革命历史事件(比如反映1 9 2 7 年“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叶圣陶的《夜》,反映1 9 0 6 年俄国工农运动的高尔基的《母亲》),需要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外,大部分作品反映的是人性,是人性的弱点或优点(反映弱点的如《项链》、《守财奴》,反映优点的如《一碗阳春面》),这些都应该运用人本主义的分析方法。因为“蕴蓄在一部小说中的作家对人和人的生活的感受、发现和认识,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一部伟大的小说,总是以作家对人生和对人的处境和命运的独特而深刻的感受、认识和发现去震撼读者的心灵” ③ 。 * 由此我想,文学是人学,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以人为本,从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出发,去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培养自己纤细的感受力。假如我们老是引导学生用这个阶级、那个主义的空话套话去架空分析,苛刻评判,学生就体会不到文学的柔媚之光,培养不出高尚的人文品质。 & 注: ①人教社1 9 9 5 年第2 版,2 0 0 0 年第5 次印刷,第9 0 页; ②见《鲁迅手稿选集》,文物出版社1 9 6 1 年8 月第1 版; # ③胡尹强《小说艺术:品性和历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3 年3 月第1 版。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