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之我见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叶圣陶先生针对当时教师普遍认为的课堂教学就是“一讲一听之间的事情”的错误看法,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论断,以矫正“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一论断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然具有鲜活的意义。现在,有些老师还是无法正确处理好“教”与“不教”的辩证关系:有的教师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更新,不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有的老师让学生自己活动、提问题,讨论交流,自己却不加有效引导,不予适当评论,学生的学习缺乏方向感。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失偏颇,需要纠正的,为此,我们应该重新体悟叶老“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下面,我以语文教学的实例,谈一谈在实践中如何体现“教”与“不教”的辩证关系,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通过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叶老在语文教学方法论中指出:“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就是说,“预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课前,应要求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并深入思考。当出现疑难问题时,学生可以先查阅资料或请教于人,以形成自己的初步判断。具体来说,在预习中,第一步是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感知课文的内容;第二步可根据教学内容收集一些谚语,上网查阅作者的资料或地方风俗文化等,通过这些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思考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学习,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真正内涵。 2、通过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在今天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强调。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加思考的学习是肤浅的、缺失方向感的。教师在有意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时,必须留给他们一些思考的空间。仍有其现实意义。例如在讲授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这篇文章时,我根据这篇文章的难点与重点,设计出有指导性的思考题。(1)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什么是宽容?(3)怎样才能做到宽容?(4)宽容有没有原则?学生通过讨论,对课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论证的写作特点逐步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问题探索中得到提高。 3、通过复述故事、朗读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可很少主动发言。被老师点名要求回答时,他们往往很紧张,说话结结巴巴,声音很低。如果学生不敢表达,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差,那不但会影响其今后的发展,也是教育的失败。语文教育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终生受用。为此,对一些小说类型的课文,我着重让那些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来朗读或复述故事的内容;在组织课堂讨论时,也更多地叫他们来回答问题。通过这样重点的训练,这些学生逐渐敢于开口,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回答问题也流畅响亮起来。 4、通过比较教学,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叶老的语文教学理论,实际上也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教学思想。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审问之”而“明辨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都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找出这两个文学形象性格上的异同点。学生的讨论很热烈,总结也很有见地,认为两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不同点是孔乙己麻木迂腐的性格之外寓有清高傲气,偷窃懒惰的恶习之外不乏善良正直;范进则显得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通过这样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指导的教学活动,不仅每个学生的见解都得以阐发,而且在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的预期目的,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5、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 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创造性的实验活动,以探索、发现真知。这不但能调动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对人掉到海里沉不下去的道理,我以前是用道具演示给学生看,通过道具给他们讲解其中的科学道理。后来我改变了方法。学课文前,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做一个实验。要求他们准备一个玻璃杯子,一只生鸡蛋,一些盐和水。先在杯子里放半杯淡水和一只生鸡蛋,然后一边不断放盐一边看生鸡蛋有什么变化;要求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第二天学习课文时,我让一个学生再次演示了这个实验,并让他回答昨天提出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说,由于水的盐度不断增大,水的浮力也不断增大,浮力大到一定程度时,生鸡蛋就浮到水面上。死海中人沉不下去的道理也是如此。前后两种教学模式,达成的效果很不一样。前者学生只是泛泛地了解了一些知识,后者不但形象、直观地演示了科学道理,而且通过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学到了一些研究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 6、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泰格特的《窗》一文时,我采用拓展延伸的方法,请学生发挥想象力接着续写一段情节。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既有创意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小说结尾写那位处心积虑、见死不救的病人占有窗口,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有的学生接着写道:“他立刻明白了一切,感到了自己灵魂的丑恶,为自己的冷酷无情而无地自容。这时,他感到自己心跳加快,伸不出气,说不出话,一会儿就死了。”有的写道:“他大失所望,原来窗外根本就没有什么美景,一切都是他精心编造出来的,供远离窗口的他享受的。想到这儿,他不禁自责起来,责备自己对不起死掉的病友。他虽然还活着,但每天都受良心的谴责,很痛苦,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两种结尾虽然不同,但体现了延伸拓展的思路,他们的想象也是合理的,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的方法有很多,但只有那些贯穿着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为了“不教”的目的而形成的方法才是值得我们重点追求和探索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能自主学习,能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教师才可以真正“不教”了。 樊扣凤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