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时文选读(尊重和敬畏生命) 作文素材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选编:叶加国 春节和圣诞“联姻”,切断了文明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朱四倍 【核心提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定然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一个民族久已流传的文化习俗及遗存,是该民族的根基和发展的原动力,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庆怎么过?“土气”点,味道十足?“洋气”点,全民狂欢?“第二届春节文化论坛”正在济南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者岳永逸认为,如果能将传统的形式融进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代内容,新旧显然会双赢。他认为,应该把圣诞节纳入“大春节”文化体系中,甚至将圣诞节作为春节文化活动组织安排的序幕。(11月3日中国新闻网) 说中国传统节日面临洋节和现代人造节庆的冲击和包围,存在文化内涵淡化、吸引力下降、年轻人热情减弱等情况,这样的判断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居然有学者提出把圣诞节纳入“大春节”文化体系这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 直白地说,这是让圣诞节和“春节”联姻,但由此出现的“联合体”是属于节庆还是怪胎呢?既然承认传统节日存在文化内涵淡化、吸引力下降等问题,那么,与对其构成威胁的洋节“联姻”,岂不是加重伤害?若果真联姻,不仅会让公众摸不着头脑,更会对传统节日内涵釜底抽薪,进而侵蚀公众对传统节日的情感。 新闻中提到一个细节,说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在海外日益受到重视。有外报甚至称,全球1/3的人都庆祝春节,春节正成为一个跨国界、跨民族的节日。在这样的事实面前,笔者认为,提出圣诞节和春节“联姻”的建议,不是在挽救春节,而是在把春节文化推到悬崖边:谁愿意看到全球1/3都庆祝春节,而独独中华百姓过着圣诞节和春节联姻的“四不象”节日呢? 就笔者的看法,传统节庆的真正争议,不在于要“洋气”还是要“土气”,而在于重振传统节庆的文化信仰和民众对其的情感尊崇。离开了文化信仰和民众情感支撑的传统节庆,就好比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当下,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什么“联姻”,而是防止承载民族文化的传统节庆被侵蚀。传统节庆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它就像遗传基因一样,从先辈那里一代代地传下来,把那些流传千古的优良品质注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盲目地让传统节日依附于洋节,比传统节日被商业化裹胁更危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定然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一个民族久已流传的文化习俗及遗存,是该民族的根基和发展的原动力,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正因如此,圣诞节和春节“联姻”的建议,没有任何正当性与合理性。相反,我们应厘清公众对传统节日的模糊认识,挖掘、拓展和传播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这才是传统节日存续下来的真正价值之所在。否则,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我们就会更快地迷失方向。 在全球化的今天,软实力的碰撞是民族利益所在,坚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正是坚守本民族的利益。从以色列、日韩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就不难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保持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坚守传统节日就是坚守传统文化。因此,认为圣诞节和春节“联姻”很傻很天真并不过分。 传统节庆实质上是民众心中情感意愿的展示,往往蕴涵着文化观念的变化和价值立场的考量。这是我们看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应该承认,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传统节日习俗与现代生活的契合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需探索的问题。如何使传统节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重要课题,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防止洋节对传统节日的裹胁和消解。道理很简单,圣诞节和春节“联姻”,不是文明的延续而是断裂。 北京古城楼是拆也折腾,建也折腾 来源:凤凰网评论 作者:刘昌海 【摘要】历史毕竟不像磁带,说倒回去就倒回去,说倒到什么时候就倒到什么时候。既然原来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我们现在也只能将错就错,下大力量再去恢复原来的轮廓,这没有必要。 北京将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准备在6个地点按照原来的建筑形制建起新的标志性建筑,恢复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廓。这6处城楼、角楼标志性建筑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交通等方面的需要,均遭到了毁灭性的拆除。(2月24日《新京报》) 新中国成立之初把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毁灭性地拆除,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讲无疑是一场灾难,至今仍让人痛心不已。不过,历史毕竟不像磁带,说倒回去就倒回去,说倒到什么时候就倒到什么时候。既然原来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我们现在也只能将错就错,下大力量再去恢复原来的轮廓,这没有必要。 而且从美学的角度讲,现在的北京已经形成了新的城市风格,单单建几处城楼和角楼,放到北京现有建筑群当中,恐怕也会显得不伦不类。著名建筑师曹一勇先生就认为,不是穿上唐装就是尊重历史了,不是按照原样原比例建在原址就是真的能恢复了,老北京已经回不去了。完全意义上的复建,是一种直白、简单、肤浅、表象的工作。 我们都看过电视上的鉴宝类节目,知道文物的价值在于其身上承载的历史积淀,即使以现代的方法复制得一模一样,也是一文不值的赝品。建筑批评家方振宁先生说得好,在一个主题公园里,原比例原材料建起一座金字塔,即使一模一样,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经过时间见证和洗礼的复建“文物”,只是以一个实物存在着,无所依附,没有含义,要来何用? 有意思的是,据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介绍,按照《文物法》的要求,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目前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新建的标志也可以,但必须明确其不是文物。可见,《文物法》其实并不支持类似的复建行为,有关部门之所以建设“标志建筑”而不是复建文物,只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打《文物法》的擦边球罢了。 不客气地说,当年拆掉古城楼是折腾,现在重建古城楼也是在折腾。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老城区,在不影响现有的城市规划的情况下,修建几处城楼和角楼,其工程的难度可想而知,所需的预算也不会是一个小数目。我们的钱还没有多到想干啥就干啥的地步,把有限的钱省下来多修几条路,多改善一下民生,比把钱花到建一些复古的标志物上要强得多。 没有“活熊取胆”,人类会损失什么?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社论 【核心提示】哪怕熊胆产品是人类的必须需求品,也必须遵循减少、替代和优化的原则来获取。更不必说,现在很多熊胆制品是用于保健品,属于应予克制的奢侈需求。 昨日,归真堂面向媒体记者开放其熊场,有媒体记者称,看不出被取胆汁的活熊有痛苦。但是,亚洲动物基金指出,无论是哪一种取胆方式都非常不人道。数据显示,165头被使用无管引流术取胆的熊,99%患有胆囊炎,还有很多黑熊死于肝癌。 显然,归真堂的一次“开放”,无法消弭公众对“活熊取胆”的质疑。人们关注“活熊取胆”是否对熊造成伤害的背后,更值得追问的本质问题是,在人的权利、需求和动物的权利、需求之间,该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 迄今,人类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动物。与其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不如说没有人的需求就没有对动物的杀戮。因此人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否则,欲壑难填,必然会招致对动物更多的杀戮利用。由此,就需要分清人的哪些需求是必须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和奢侈的。 人的必须需求包括食品、衣物和医药,因此,向动物予以一定的索取是必然的。比如,国际上普遍利用动物做实验,其中有的用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猕猴等)做实验,可能比“活熊取胆”还要残忍。尽管用动物做一些实验,其目的是要研制肝炎和艾滋病疫苗等,这是人类所必须的需求。但这种做法也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对,理由是,不能为了人的权利而完全牺牲动物的权利。因此,欧美提出了使用实验动物的三项原则,即减少、替代和优化。例如,201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就投入1300万美元,创建了一个计算机模拟的小白鼠,希望在以后少用小白鼠做实验,这也是保护小白鼠的权利。 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见证着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越来越多的人反对“活熊取胆”,其实不仅是难以忍受活熊承受的可能的伤痛,更是表达着自身对文明的认可和追随。与熊胆类似的虎骨、犀牛角、麝香制品等行业,起初虽因能治疗很多疾病,曾被归为人类的必须需求,但近年也相继被明令禁止,这既是出于保护濒危物种的需要,也是社会一步步走向文明的见证。 人们应认识到,像“活熊取胆”这样以伤害动物权益来谋求人类自身福利的行为,有背离文明化进程之嫌,理应处于自然萎缩、逐步淘汰的过程。据世界保护动物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利用熊胆的传统主要在亚洲,尤其是韩国和中国。但韩国去年已宣布,要在10年内退出这一行业,而且韩国是把熊养到10岁时杀死取一次胆,活熊取胆是禁止的。 由此可见,哪怕熊胆产品是人类的必须需求品,也必须遵循减少、替代和优化的原则来获取。更不必说,现在很多熊胆制品是用于保健品,属于应予克制的奢侈需求。更何况,天然熊胆,也并不是完全无可取代。据药物研究专家表示,人工熊胆项目已完成批量生产前的全部工作,一旦通过国家审批,人工熊胆将能正式进入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归真堂却反其道而行之,谋求上市、希望扩大“活熊取胆”的产业模式,难免会引发舆论的质疑。而这些质疑,绝对不是一个现场观摩就能化解的。 优雅的汉语容不得粗鄙化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巽达 某报新近进行的网络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认为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书写格式、行文语气、语法逻辑、词语储备、语言美感等诸方面,问题多多。调查中有网友认为,这些毛病的发生,与“外语热”、网络语言泛滥、影像文化盛行等大有关系,有专家甚至认为,“汉语作为母语,其本身的结构变得混乱,功能发生萎缩,进而遭遇被其他语言替代的危险。”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汉语应用能力的危机会不会引发汉语退化,是一个事关民族文化存亡的大课题。但“应用能力”怎么就会出现“危机”了呢?除了上述“外语热”、网络语言泛滥、影像文化盛行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深层原因?笔者看来,以下两项原因是致命的因由。 其一,媒体的“汉语粗鄙化”。媒体是汉语言的示范平台,其语言的优雅与否直接影响国人的表达。而眼下媒体的汉语表达令人担忧,功能强大的汉语经常被简化成若干流行语。一句“给力”本来挺新鲜,但一夜之间变得功能无限、遍地开花,索然无味。此外,如“零距离”、“没商量”等“标题党最爱”也泛滥成灾。再加上长期以来程式化、庸常化的“仪式语言”大行其道,使得以“语言”为业的编辑们都习以为常、不以为怪。这就使得全民阅读质量下滑,进而影响到汉语表达的优雅。 其二,生活的粗鄙化。在物欲至上价值观的猛烈冲击下,精神之美、细节之美被严重忽略;幸福与美感这样的体悟,湮没在滚滚红尘的喧嚣之中。发现和保持“汉语之美”似乎成为一种奢侈。而令人感叹的是,在和台湾同胞交流时我们会发现,他们所操的汉语不时闪烁君子遗风,古语今言糅为一体,听来如沐春风。这种雅致的表达极大地促进了待人接物的优雅之风,可见语言文化的背后,潜藏着丰富的文明密码。 “外语热冲击汉语美”的判断其实经不起推敲。汉语具有极强的消化力,对外来词语的吸收,不会损害汉语的魅力。当年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ur”译成中文的是国学大师王国维,音译为“欧穆亚”,李青崖意译为“语妙”,陈望道译为“油滑”,易培基译为“优骂”,而林语堂译为“幽默”。林语堂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结果,最终是林语堂的译法普及开来,林后来也被称作“幽默大师”。一个外来词,由那么多的汉语言大师推敲斟酌,最佳译法在实践中胜出,难道不是语言的一道“胜景”吗? 最好的“保护”就是全民崇尚优雅的语言,而媒体责无旁贷地须先“优雅”起来。有了良好的“保护环境”,精神层面的价值得以提升,“国中到处谦谦君子”之曼妙图景就指日可待了。(刘巽达) 王姓名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