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名师工程”,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宁阳一中  魏伯河

    近几年来,宁阳一中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整个学校呈现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连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荣誉,并连续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验收,被命名为市级“花园式单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999年底比1992年底增长3倍,并兼并了一所薄弱高中。《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山东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等省内外十几家新闻单位从不同角度分别报道了我校的工作实绩和经验。宁阳一中所以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较早地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我们称之为“名师工程”——长抓不懈,培养造就了一支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政治上成熟、业务上精湛、作风上严谨的优秀教师队伍。我们的做法是:

    一、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制定“名师工程”规划

    我校对师资队伍建设一向很重视。早在1984年,当时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学校领导就预测到由于“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十年内将出现教师队伍的大面积更新换代,因而及早地把青年教师培养提上了议程,并摸索总结出坚持思想教育与业务提高并重、真诚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精心培养与放手使用同步等成功的经验①,在省市交流,受到肯定。1992年,学校新的领导班子组成后,通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后来陆续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重要文献,展望未来,深感任重道远。我们着手修订了学校发展规划,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发展目标:第一步,1997年前后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第二步,2000年前后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行列;第三步,2010年前后,把宁阳一中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中华名校”,成为华夏教育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队伍的水平。我们向广大教师明确提出:中华名校要由中华名师来执教,而中华名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从地下冒出来,也不能全靠从外地请进来,只有靠我们从现有教师队伍中培养出来。号召广大教师尤其中青年教师把实现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统一起来,争当中华名师,为创中华名校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领导并向同志们反复讲: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中华名师”,是一个长期锻炼不断提高的过程,要经历从校内名师、县内名师、市内名师到省内名师等不同的阶段。在学校的总体要求之下,每人可以根据个人实际制定成才计划,关键在于目标要高、起步要正、要求要严,认准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奋力攀登,不能左顾右盼,不能中途懈怠。对新分配进校的教师,我们对他们明确提出一年合格、三年成熟、八年优秀的成才要求,为逐步成长为“中华名师”奠定基础。

为了营造教师成才上进的良好气氛,我们在校内大力倡树“爱校、敬业、奉献、探索、创新”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把校风建设要求修订为“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全面发展,争创一流”;把教风建设要求修订为“忠于职守,勤于探索,养德炼才,教书育人”,要求人人熟记,并身体力行。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成才目标的高度统一,极大地激发了教职工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和教书育人、争创实绩的积极性。去年,我们在学习全教会精神、尤其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在出人才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②的指示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学校的“名师培养计划”,把师资队伍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突出重点,落实措施,确保“名师工程”实施

   “名师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时间跨度大,工作头绪多,要真正抓出成效,必须突出重点,分清层次,长计划短安排,落实措施,分步推进。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我们把教师分为三个层次:一是10%左右的中老年教师,其中有的是已在省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名师”,要求他们更上层楼,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名师效应”;二是40%以上的30岁左右的青年骨干教师,他们中不少已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一定成绩,这是“名师工程”培养的重点阶层,要求他们尽快提高,力争早成“名师”;三是40%左右的年龄在20几岁工作时间较短的青年教师,要求他们学历不达标的通过进修限期达标,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当“名师”的基础。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了以下重点,并落实了相应措施:

    1、抓好新教师的起步阶段。每年新教师一进校,学校就专门召开座谈会,向他们讲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和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讲宁阳一中的光荣历史和发展前景,并让校内先进人物现身说法,让新教师认识到教育事业是需要大批有志青年为之献身的光辉事业,而献身教育事业同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求他们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和个人实际制定成才计划。由于各方面原因,我校前些年每年分配的本科生较少,因而计划的第一条是如何三年内实现学历达标。为帮助教师达标,我校一直实行多种优惠措施,如:面授、考试按出勤对待,并统一调课,保证进修、工作两不误;报销车票、住宿费、学费等各种费用(近年学校每年用于教师进修学习的费用达8—10万元)等。为帮助青年教师过好业务关,我校几年来坚持开展苦练基本功活动,对备课、讲课、作业批改、板书、普通话逐项进行检查评比,每人分别验收过关。对课堂教学水平,要求两年内必须达到规范课标准,五年内必须达到优质课标准。为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要求中老年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靠上帮助指导。除了平时检查了解外,学校还通过每学期一次指导教师座谈会,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集中了解结对培养情况。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我校选进的新教师起步正,进步快,不负厚望,有的在短时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或在全国、全省性业务比赛中获大奖,或被评为各级优秀教师,或在报刊发表有影响的论文,成为公认的教坛新秀。

2、认真组织教育理论学习。我校对教育理论学习一向十分重视。我们认为,不学好教育理论,校长办学与教师教学都不可能自觉地按教育规律办事,不可能达到高水平、高效益。对国内外各家教育理论,我们认为最基本也最有生命力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他理论虽各有精华,但只能作为补充和辅助。如何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组织好教育理论的学习,学校成立有教育理论学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划,明确任务;设立了教科室,专门负责教育理论学习、教学改革实验、学术成果评定、有关检查评比等工作。后来又应青年教师要求,批准成立了青年教师教研协会,允许他们在学校计划外增选学习内容,组织学习研讨活动。学校并统一购置下发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及《爱满天下——陶行知名言警语》、《现代教学论讲座》等理论书籍作为学习资料。几年来,我校教育理论学习空气十分浓郁。老师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涌现出了一批学者型教师。我校近年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科教改、特长生的培养、后进生的转化、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多种成果,无不得益于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

3、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活动。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也必须在不断改革中发展前进。基于这种认识,我校一直对各种教改实验给予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并把教改实验作为实施“名师工程”、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搞教改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比正常工作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一点奉献精神的人是很难从事教改的,勉强上马也会半途而废。因而对承担教改项目的教师,学校从导向上、精神上、工作条件上、学习交流机会上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多年来,我们经常强调,不搞教改的人成不了学者型教师,更成不了“中华名师”。这种正确的导向,使我校教师热心教改的人越来越多,项目涉及到现有各个学科,而且内容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语文单元目标教改实验、英语整体目标教改实验、化学提纲导引教改实验、数学有轨尝试教改实验等课题分别获得省市级奖励,在全市或全县大面积推广。其他各科的教改项目也分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基础教育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我校近几年对教改活动又确定了新的导向,要求各项教改活动都要朝着使学生负担轻、方法巧、学得活、用得好、促进素质全面提高的方向努力。目前,这一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连续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化学、英语、生物竞赛和“圣陶杯”作文大奖赛,成绩均居省市前列。而这样可喜的成绩就是一些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在基本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取得的。

4、鼓励教师人人动笔写论文。多少年来,教师被认定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述而不作”成了天经地义的信条。搞研究、写文章甚至被斥之为“不务正业”。这一传统偏见极大地束缚了教师搞教研、写论文的积极性,也严重地制约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一偏见,我们在校内反复强调,中华名师应当是学者型教师,不会搞教研、不会写论文的教师则是“教书匠”。教师应该既“述”又“作”,人人搞科研,个个写论文。通过科研和写作,磨砺自己,提高自己。为了使大多数教师易于起步,我们每年都要进行校内论文评选,每年编印1册《宁阳一中教研论文集》,1册《宁阳一中德育论文集》,发至全校及校外有关单位,优秀者向上级报刊推荐。平时哪位教师教研有了成果,发表了论文著作,我们及时在校刊《教坛》上给予报道,期末时进行全面统计,总结时给予大力表扬,并在评价考核时赋予较高的权重。学校的导向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教师搞科研写论文的积极性。目前,从中老年教师到青年教师,从文科教师到理科教师(包括体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都在忙于搞课题,写文章。1994年来,我校教师每年在市以上报刊、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获奖的论文均在100篇以上。省内外一些报刊编辑因经常编发我校教师的论文,来信称赞“宁阳一中真是人才荟萃之地”。可见,科研写作之风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和学校的声誉,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

5、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激励作用。要使教师奋发向上的追求长期得以保持,需要不断地给予肯定和激励。一个人在努力工作一定时间后,得到肯定性评价,可以产生正强化效应,而得不到评价或得不到合理评价,便会产生负强化效应。而负强化效应一旦形成,想要扭转则是十分困难的。为此,我们特别重视评价手段的激励作用,力求每一评价都能产生正强化效应。对各种荣誉称号的评选,我们总是在严格坚持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力求客观公正;对到校外竞争的评选活动,我们尽量兼顾本人实绩和学校总体声誉,不搞迁就照顾。近年我校先后参与评选过多次各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拔尖人才、师德标兵、岗位明星等,每次推选结果都能达到大家满意。当选者主动找差距,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追求;未当选者心悦诚服,决心加倍努力后来居上;对青年教师,为了使他们及时得到肯定和激励,我们在各项评比中根据教龄长短分段划出比例,并隔年评选校内“十佳青年教师”,以保证每年都有一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近几年,我们还把选送优秀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作为激励措施之一,连续选送了17名教师参加研究生学习,有的已完成学业。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了学历结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激发了青年教师的上进心。目前我校正与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协商联办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班事宜,2000年6月可正式开课。三年之后,我校专任教师达到研究生毕业或结业的可达20%以上。为尽可能提高教师的知名度,我们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教师,我们先评选授予“校级名师”称号,除在校内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表彰宣传外,还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报道,力求使他们报刊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我们推出的“名师”典型王厚龙老师,不仅教学成绩突出,而且发表了10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参编出版了多部教材、专著,被省内外多家期刊选作封面人物,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中学特级教师、山东省“十佳师德标兵”、山东省劳动模范、泰安市科技拔尖人才,成为在全国中学政治教学领域和全省中学教育界知名的专家。几年来,我们还先后推荐60余名优秀教师入编《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大典》、《中国中学骨干教师辞典》等多种典籍,使他们充分体会为人师表事业有成的自豪感,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向中华名师的目标攀登。

    三、实施“名师工程”的初步效果

我校的“名师工程”是在多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提出并实施“名师工程”与一般地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不同的。“名师工程”是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起点高,目标明,有层次,更利于把教师的成才欲望与学校的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前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励教师长期不懈地奋发向上,勇攀高峰。近几年来,我校教师队伍中明显地出现了“三多三少”:一是积极进取的越来越多,满足现状的越来越少。因为追求的目标高,每人在成绩面前比较容易看到自己的差距,知道进步慢了就会落后。有的教师一个学期没有论文发表就坐不住了。二是勇挑重担的越来越多,热衷闲事的越来越少。大家认识到只有多做工作才能出成绩,才能成“名师”,热衷闲事只能误人自误,因而积极要求承担教改任务,多教课,担任班主任或兼做校内其他工作。三是比奉献的越来越多,讲待遇的越来越少。我校教师基本上没有奖金,主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鼓励调动积极性,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切向钱看”、“按酬付劳”等不良倾向在宁阳一中没有市场。这使不少兄弟单位和外行业的同志深为叹服。老师们已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做教师经济上虽不富裕,但温饱无虞,而精神上十分富有,能充分体会人生的乐趣,只有把精力和才干用到工作、事业上,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我校近年各项工作连创佳绩,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日益显著的办学效益,赢得了越来越高的社会声誉,和校内这种难得的人心士气密切相关,而这种人心士气的养成,又不能不归结到“名师工程”的良好效应。

    在新的世纪开始的时候,我们放眼中国教育的未来,师资队伍建设在教育发展中的极端重要作用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决心继续加大实施“名师工程”的力度,尽快培养出一批学者型、专家级的“名师”,去创造21世纪教育的辉煌。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