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叙事类和记人类记叙文的要领 (人教版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内容摘要 :了解叙事类作文和记人类作文的一般方法,学会有条理记事,形象具体的记人。

   关键词:叙事  记人 顺序  描写  中心   结构  要领

   文无定法,但是有常规,要写好记叙文,首先要掌握基本要领。本文先谈叙事类记叙文的要领,在谈记人类记叙文的要领。

第一叙事类记叙文的写作要领

   我们在作文前应该准备的步骤,包括素材的准备、中心的确定、人物和事件的确定。这篇我们将要主要讲到的是审题、拟题、选材、结构四个步骤,把这四个步骤完成,等于把这篇写人的文章的整体框架搭建起来了,本文将告诉你怎样做好这四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 

  审题是个老掉牙的话题,但是我们在这里依然强调出来,是因为很多同学还是不厌其烦地犯着不切题意的毛病,关键在于我们同学缺乏审题能力和正确的审题方法。正确的审题应该做到三点: 

  1、 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 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辅导员》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 

  3、 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你不可以大量笔墨来写我多么崇拜这个人,喜欢和崇拜是不同的情感。《奶奶的微笑》题眼在于微笑。 

  第二步:拟题 

  一般来说鲜明的要求写人的记叙文都已经给出题目,大部分是命题或者半命题,当然也存在让你拟题的可能。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拟一个好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样拟好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呢? 

  1、 通常我们以写的人为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让人了解你是在写人,在题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饰语,把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写入,如《可爱的老爸》;或者把我对一个人的情感写入《难忘的他》,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对人物进行议论的。 

  2、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你对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以在题目中表现,用上“我最尊敬的……”,“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等。 

  3、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一个人的变化过程,你可以写“他变了”,“张小宝新记”、“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4、 如果你强调两者的关系和交往,可以写“一起走过的日子”,“最好的朋友”、“永远难忘的情谊”等。 

人物角度的作文题形式多样,除常见的直言式外,还有比喻式:如《我身边的雷锋》;倾诉式:《老师,您听我说——》;赞叹式:《他是好样的》;陈述式,如《我最了解他》等。这里我们只是谈到了一些传统的拟题方式,是为了避免同学们单纯地求新求异,而最后以文题害文。  

第三步:选材 

  可以说选材是写人记叙文的一个坎儿,我们的文章都是要积极向上的。审卷老师讨厌那种大而空,而且不切生活实际的材料,如写父亲冒风雪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几乎是不太可。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1、 写生活的小细节。要写父母,其实是最容易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注意一下生活的细节就可以找到无穷的材料,爸爸每天等你自习回家做夜宵,或者为了你改掉了一个怀毛病;妈妈有时候很唠叨,可是和你却情同姐妹。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已经包含着爸爸妈妈的爱在里头了。不论写谁,我们都可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2、 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 

  3、 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 

  第四步:结构 

怎样给一篇文章搭上一个好的框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要怎样写,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我们在开头、主体和结尾分别应该写什么。孙子兵法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意,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熟能穷也。”作文结构是深层的东西,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写叙事类记叙文必须明白四点。

1、叙事是为了说明一定的思想观点。

2、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顺叙是按照客观事物发生 、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的叙述。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可以造成悬念。

   叙事的方法多种多样,“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刘熙载《艺概•文概》)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一个故事至少必须包括两个事件,这些事件就像散落的珍珠,没有线索的串联,便不会有完整的结构。

3、任何叙事作品都必须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一个故事和一个故事叙述者。

    以第三者身份从旁叙述的叫第三人称,

    以当事人的口吻(不论是自己或不是作者自己)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把作品的情节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能使读者得到一种真实亲切的感受。但叙述的事和人,只能是“我”活动范围以内的人物和事件。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叙述者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直接把作品中的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的区别就在于两者与作品中塑造的那个虚构的艺术世界的距离不同,第一人称叙述者就生活在这个艺术世界中,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而第三人称叙述者是置身于这个虚构的艺术世界之外的。

4.学习运用线索记事的手法。

  这里以具体作文为例讲解。

题目1:请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为线索,精选事件,写一篇叙事性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2)字数不少于800。

题目2: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故事中,成长在自己的故事里,同时也在历史的故事中不断地接受营养,这些故事或许在你的心底留下了浓重的痕迹,使你难以忘怀。请记叙一个这样的故事。

要求: (1)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2)题目自拟。

       (3)字数不少于800。

我们必须注意,具体记录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情感,是叙事文的功能。写作叙事性记叙文须把中心放在展示事件过程上,其间若涉及人物的活动,不应刻意描绘,否则,就会出现体式不明的问题。

  题目1写作思路:从内容来说,要表现什么主题,完全取决于自己,友情、亲情,哲理皆可。从行文上,作文规定了运用线索串联材料,那么,就应当在特定的范围内选择一个具体的东西——能够引发故事的引子——来展开联想,比如富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或其他一些典型的东西等等,线索可以直接用为题目。至于事件的要求,选择时须考虑彼此之间的联系。

     题目2写作思路:这道题主要检验学生的记事基本能力。一个事件要讲清楚,需要进行精心的安排。而要讲精彩,则需要运用恰当的手法,诸如悬念、抑扬等等。 

[范文]

1、书   债

         20多年前,我曾经欠下了一笔如今早已无法偿还的书债。

  小学时,有一段时间生产队的大喇叭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播刘兰芳讲的评书《岳飞传》。这对于当时我这个大别山腹地的穷孩子来说,吸引力之大是局外人难以想像的。现在的孩子们玩腻了电动玩具、电子游戏、变形金刚,可当时我有什么呢?甚至粗粮都不能填饱肚子。因此评书中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情节一下子占据了我全部的注意力。

  离家8千米有一个叫南湾的小镇。那里有一对老夫妻摆的旧书摊,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小人书,《岳飞传》也有好多本。慈眉善目的老爷爷按照书的厚度和吸引力,定出一分钱看一本、二分钱看三本和一分钱看两本等不同的价格。星期六上午一般都上劳动课,老师不点名,我有时就偷偷地将书包藏在路旁,逃学去看小人书。因为只有这时候是个空,不上学时总有干不完的活。 

有一天,我揣着卖山药挣来的摸出了汗水的3枚小钢镚,急匆匆地来到书摊前,接着上次的顺序看起了《岳飞传》。3本书很快就看完了,我还赖在书摊前舍不得离开。这时候,老爷爷又从屋里拿出一堆书,在那里面,我忽然发现了《岳云》和《小商河》!唉呀,岳云是怎样击退阴谋前来捉岳元帅家小的金兵,怎样上的牛头山,怎样和关麟结拜兄弟,锤死了金禅子?杨再兴怎样打败几路金兵,枪挑雪里花东、雪里花西、雪里花南和雪里花北四兄弟,又怎么陷入了小商河的淤泥,被金兵乱箭射死?这些问题我按自己的思路设计了许许多多的结局,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封面上岳云手舞大锤,威风凛凛;杨再兴则浑身血污,像草船借箭中的草人。面对着他们,我无论如何也挪不动腿。可是,我一分钱也没有了啊,怎么办?

  我傻呆呆地站在那儿交替摩挲着这两本书。老爷爷见惯了这种阵势,一声不吭,转身自顾自地忙去了。

突然,一个想法在我眼前一亮就再也驱散不去。我看看四周没人,飞快地将书塞进勉强能将它们遮住的衣衫里,蹑手蹑脚地转过街角上了大道,立即不要命地狂奔起来。也不知道跑了多远,实在跑不动了,我才停了下来,回头一看,并没有人追上来。于是略一定神,便回家了。

  这两本书我始终藏着不敢让人知道,此后也没有胆量再去那个小书摊了。每次在黑暗的角落里看这两本内容能背诵出来的小人书时,岳云的大锤都似乎要向我砸来:“你这个偷书贼!你这个偷书贼!”这个声音越来越大,吓得我赶紧再把它们藏起来,恐惧感与羞耻感夹杂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精神负担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每天晚上我都要去看看它们还在不在,是不是让人发现了。但是没办法,还回去吧,我实在是没这个胆量;给他们钱吧,这两本书的定价一共是4角4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又实在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就这么着,直到小学毕业,我终于还是没能偿还这笔书债,然而爱书的习惯却从那时保留至今

初中、高中、大学,学历越来越高,学校离家也越来越远。在书的感召下,后来我自己也终于走上了笔耕这条崎岖的小路。时过境迁,案牍劳神的生活所能容许我仔细咀嚼这次做贼经历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这个精神负担似乎越来越轻。然而岁月的更迭、时空的阻隔并不能让我全然忘怀这笔书债。偷书的整个过程虽被岁月的雕刀日渐剥蚀,主干却越发清晰和醒目,风干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旧书摊或许早已被电子游戏室、录像厅和台球社所取代,老爷爷也肯定已经作古,这笔债今生今世已是无法偿还。为了彻底卸下这副担子,我多次将微薄的稿费捐给希望工程,以帮助那些和我当初一样无法读自己喜爱的书的孩子们。然而每次将钱寄出之后,沉甸甸的心灵并不能因此而稍微轻松一下。普天之下,我能帮助几个人呢?只有俯首案前,更加勤奋地笔耕,让尽可能多的那些被贫困的生活剥夺了读书权利的孩子们不至于重演我的这个并不光彩的经历,才能稍稍感到一点踏实。那两本书我至今还保存着,它们是那笔书债的原始单据。至于债主,老爷爷的影子日渐模糊,凸现在我眼前的,越来越清晰的是那一双又一双充满了企盼的失学儿童的眼睛。

【点评】这篇作文写了自己少年时的一次窃书经历。前因后果叙述充分,尤其是留在内心深处的反省之情,表达了我愧疚之情.条理非常清晰,层次也清楚,中心表达得很明白。

[范文2]

2、10 元  钱

     14岁那年初中毕业,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市五中。在别人家里,这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在我家里,却成了天大的愁事。当时,我家居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父亲、母亲领着3个孩子过日子。母亲病重,常年卧床不起,两个妹妹都还小,除了知道读书、吃饭、哭着闹着向家里要钱以外,还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挣钱的不易。全家5口人只有父亲一人是劳力,种着那么几亩贫瘠的土地,每年的收成除了能勉强填饱肚皮以外,没有一丁点儿的富余,更不用说供我继续读书了。

  可我还是不甘心,即使不能够到那所自己向往已久的“圣殿”去上学,我也要见一见它的模样。于是,连父母也没有告诉,我便在放假后第五天的清晨,背上一罐凉水,沿着那条蜿蜒崎岖的山路,偷偷地出发了。

  长途跋涉了6个多小时,我终于找到了市五中。趴在宽敞的铁栅栏门外,我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向里面望了许久。哇!那么宽那么大的操场!那么高那么好看的楼房!那也本该是属于我的天堂啊。

  那一刻,我流泪了。靠在铁栅栏门外,我一边默默地抽泣着,一边在内心慨叹命运的不公平。也许是过于劳累和伤感的缘故,不知不觉中我竟然睡着了。

等我一觉醒来,天已经蒙蒙黑了。我叹口气,拍了拍饿得咕咕直叫的肚皮。这时,口袋里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哗啦哗啦”直响。掏出来一看,我不禁吓了一大跳——那竟然是一张崭新的面值10元的人民币。要知道,在我们家乡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里,10元钱的钞票除了少数的几户有钱人家能有几张之外,就是大人们也很难见到。

  我四周望了望,见没有人,急忙将那10元钱攥到手心里,连汗水都攥出来了。多少年以后,当我看惯了那些沿街走过的乞儿时,才明白,也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把我也当成了一个小乞丐,在我熟睡的时候;悄悄地塞给了我10元钱,让我一下子“富裕”了起来。

  当天晚上,我紧攥着那10元钱,靠在街角的一堵断墙下,做了一个香甜的美梦。次日清早,我沿着大街游荡,小摊贩的叫卖声和各种食物的香味混杂在一起,向我飘来,令我几次停住了脚步,又几次摇了摇头走开了。我终于没有舍得给自己买一点食物。

  在向这座我向往已久而今终于到达却又不得不离开的城市告别之前,我最后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就是这一眼,使我的人生、我的命运、我的生活,陡然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急转弯。

就在我昨夜赖以避风的那面红色砖墙上,用石灰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文字。那是一则最简单的广告:院内批发冰棍,备有冰棍箱。那一行白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就好像是在无边的黑夜中磕磕绊绊地行走,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盏明灯,我的心一下子被照亮了。

  愣了片刻,我摊开右手,看看那被汗水浸透了的10元钱还在,便像发了疯一般,飞快地转身跑进了那家冰棍厂。10分钟后,我花3块5毛钱买了一个冰棍箱子,又花6块5毛钱批发来了半箱子冰棍,便开始了我的沿街叫卖。

  白天,我走街串巷叫卖冰棍;晚上,我就露宿在冰棍厂院外的围墙边。刮风了,捡一条破麻袋一围;下雨了,找一块废旧的塑料纸一盖,一晃一个多月的假期便过去了。最后,我算了算,在这50多天的时间里,我总共赚得了300元钱!除去交纳市五中一年的各项费用,还够给自己和父母各买一套廉价新衣和给兄妹三人各买一个新书包。

  我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含着泪水,我怀揣着那张录取通知书,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像一个打了大胜仗的将军似的,迈进了市五中的大门,开始了我从此边读书边勤工俭学的求学历程。5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那10元钱,成为我一生命运的转折,但我至今不知道谁是那位好心人,无从报答,唯有永远铭记于心,为社会多做一点好事,算是对那位好心人的答谢。

【点评】文章以10元钱为线索,写了困境的自己被人救助的故事。虽然那位恩人没有出现,但他(她)的仁爱义举却牢牢印在读者心中了.中心很明确.描写得具体、形象,人物内心世界的真情袒露,使人物形象很丰满。

第二、写好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基本要领

   

在上面,我们已经把叙事类记叙文的结构讲清了。我下面谈到怎样写记人类记叙文基本要领,只有掌握了这些要领才可以使文章显得生动。

首先我们确定的写人记叙文的结构,最基本的可以是这样几种结构: 

  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加点明题旨。 

  2.蓄势: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比如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结合平时作文教学,下面分别说说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怎样才可以把文章的内容充实和丰富起来,怎样才能让一个人物栩栩如生,我们如何写人的外貌、性格,怎样去表现一个人物的具体特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把这些诀窍一一揭示。 

  人物是写人记叙文的重点,写人记叙文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写人第一宝典就是描写。 

  人物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进行外貌描写有几大技巧: 

  1、简笔勾勒特征; 

  2、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一人几幅肖像; 

  肖像描要注意两点: 

  一、肖像描写不是说把一个人,从眼睛写到鼻子,从鼻子写到嘴巴,从嘴巴写到耳朵,从耳朵写到头发,从脸写到身材。通常我们只是选取这个人的外表上一个最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比如说,写眼睛,鲁迅说要"画眼睛"。"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我们不是说都要写眼睛,而是说鲁迅用了“画”这个字,强调对人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写,通常写人的外表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性格服务的。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 "花白的头发"(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重点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二、肖像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说:《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丽俊俏,却心狠手辣。 

  第二、通过人的语言来写人。 

  1.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总是“之乎者也”,在文章当中描写一个农民说的道理,言语一般都是朴实的,如果你写得文绉绉的,显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 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孔乙己说的话就处处表现出了他的酸腐气。 

  第三、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 

  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现,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谋略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 

  在描写人物行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第四、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等。 

  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出现心理活动的,我们在写心理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 

  1、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记得《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本来寒冷的冬天,卖炭翁纵然身上衣衫单薄,为了卖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 

  2、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第五、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茅盾也认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因此写人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 

  同学们都知道环境描写分为两类: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 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应该注意几点: 

  (1)、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很多典型的世纪新人,新新人类,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 

  (2)、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鲁迅在写《祝福》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鲁镇的风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我们讲述了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能够善用我们的这几种描写方法,我们笔下的人物一定可以从干瘪逐渐丰富,跃然纸上的。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范文1]:(记叙文)     抛妻弃子之谜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旮旯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妻子,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是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萧顺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风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萧顺的老母亲说,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家,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小老婆!

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

话音末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事情一结束就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简评]:

本文特点有四:一是层层设悬,谜团丛生,情节一波三折,直至文末才亮出谜底,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构思艺术。

二是多用对比和照应手法演绎文旨,萧顺妈坚信"儿子不会的",媳妇的"将信将疑",这种对流言的不同认识,与感情的深浅当然不无关系;而结尾处写事后"女人们","媳妇"的评价性语言与前文照应,也凸现出"认知事物"与"感情亲疏"的微妙关系。

三是将"抛妻弃子"之谜底在萧顺(谐音"孝顺")因战斗在抗非典一线而迟归,闪亮出时代色彩,提升了文旨的境界。

四是语言朴实,颇具乡土气息和民俗韵味。

【范文2】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呀呀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的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要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简评] 这是一篇用第二人称写的记叙文,文字质朴,情感真挚。有关妈妈啃西瓜皮的细节描写,很能打动人的心弦。平凡的妈妈,用不平凡的母爱充实了女儿的成长过程,自然而然地扣紧了题意。不事张扬,平实道来,是这篇记叙文的明显特色。

【范文3】不肯死去的心 

 或许,在血脉亲情之上,爱永远都是倾斜的。也正是有了倾斜才看到了不死的希望,才有了不破的梦,才有了爱的延续。在我的一生之中,青年时是精彩亮丽的,中年时是充实丰富的,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老年时的响亮有力呢? 

     朋友告诉我:他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共同走了50年的老伴只好叹着气睡到了客厅里。然后有这么一天,外婆走出家门就不见了踪影,好在有派出所的帮助才将老人家找回。原来,她一心一意地想着童年时的家,不肯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家人哄着骗着,才终于将外婆留了下来,但她又忘了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以为他们是群野孩子,要来抢她的饭。她用手护住饭碗,一边用拐杖打他们:“走开,走开,不许抢我的饭。”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幸亏外婆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外婆脸上都会露出异样的笑容,叫她“欣欣,欣欣”。傍晚的时候,外婆就会拿个凳子坐到楼下,唠叨着:“欣欣怎么还没有放学呢?”其实欣欣的儿子都大学毕业了。家里人看准了这一点,每当外婆闹着要回自己家的时候,就恫吓她:“再闹,再闹欣欣就不要你了。”外婆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母亲亲自下厨。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她朝四周看了又看,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当她确定没有人注意她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夹了一大筷子菜放在口袋里,主客见了顿时大惊失色,却又装着没看见。只有外婆一个人兴高采烈,似乎自己的手法十分高明。那顿饭吃得很艰苦。 

     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外婆之女)也坐了下来,一边同客人客套,一边顺手从盘中捡菜吃。这时,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往外拉。母亲莫名其妙,只好顺从地起身…… 

     一到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掏啊掏地,从口袋中掏出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母亲愣住了,看着那还冒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我想,外婆的“结尾”是响亮有力的。虽然,她的灵魂已在疾病折磨中慢慢死去;但永远强健的,是那颗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 

[简评]此篇选材很有个性,外婆的形象相当独特。作者侃侃道来,把外婆的“病状”叙写得清清楚楚,其间有好几个传神的细节。如果仅此而已,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位不幸的年老的病人,但结尾处一下子奇峰飞降,将人物的心内景观推上了岱岳之巅。伟哉,永远不死的伟大的母亲的心!

     写记叙文是最基本的要求,需要多写,但是如果你掌握了写作要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湖南省长沙市21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冯力文)

 

冯力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