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堂语文课——试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袁卫星 提要: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从生命教育的立场出发,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列有以下三项重要内容:一、课堂是否有师生全部身心的投入,二、课堂是否有师生情感世界的融通,三、课堂是否有师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大约三四年前,我在经历了一番“跳槽”的折腾之后,重新回到课堂。面对曾经的出发点和眼前的停泊地,我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而恰在这个时候,一位裤管挽得高高的农民,给了我睿者的指引: 那是一个细雨的午后,这位农民父亲打着土布的雨伞来找他的孩子。这是一堂寻常的语文课,课开始仅有五分钟。我说:“有什么急事,你把孩子叫走吧!”那位父亲连连摇头:“不,让他听完这堂课我再带他走。”于是,这堂课有了一位特殊的听众——一位打着土布雨伞站在教室外边滴雨檐下的父亲;于是,这堂课我上得特别投入,就像一位高超的琴师,在五十多名学生的心弦上拨弄了一曲…… 从此,我踏进课堂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堂课是我也是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和我的学生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当为这堂课的平庸苍白而惭愧,也不应当为这堂课的碌碌无为而悔恨; 从此,我走下讲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今天这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我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 ——是的,通常而言,教师的职业感受总是以“苦”为先。但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乃至“照亮”社会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正如叶澜先生所言:“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据以上述体会,我认为,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从生命教育的立场出发,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列有以下三项重要内容: 一、课堂是否有师生全部身心的投入 一位语文教师执教《庖丁解牛》时,学生提出有几句话难以理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为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位老师立即在黑板上写下王国维的三句话来类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可和“所见无非牛者”相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可和“未尝见全牛也”相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是第三境界,可和“官知止而神欲行”相比。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何尝不需要我们师生“官知止而神欲行”呢! 教师职业是“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其职业特点,呼唤着教师对教育,尤其是对课堂的全身心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也可以说,是投入整个的生命。如果一个教师耐不住寂寞,眼睛盯着窗外,总想跳槽干些什么,专业思想不稳固;如果一个教师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教案是“老脚本”,上课是“山海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那他是不可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教师必须要把“职业”看作“事业”,把课堂视为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才能有生命力的辐射。 同样,作为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应当把课堂学习看作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这是承前启后的一段经历,这是打下基础的一段经历,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段经历。在终身教育已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的今天,“学会求知”也好,“学会做人”也好,“学会做事”也好,“学会交往”也好,作为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主阵地还是在课堂。因此,教师要启发带动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在课堂的蓝色海洋里,如雪白浪花般地自由奔涌。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②为题论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 可以想见,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鸟归林”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我想,彼时彼地彼情彼景,教师心里是不会想着职称问题,学生胸中是不会装着午餐排骨的! 值得指出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应有双重人格。首先,他是自然人,具有自然人人格,和所有自然人一样,有属于他自己的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情绪、情感、意志、观念和行为、以及表现这一切的个性化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其次,他不是一般的自然人,他同时又是教育文化的载体,除了自然人人格成份外,还必须包括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目的,作为其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全身心投入课堂的同时,也要适时调控自己,修正自己,让自己处在比平时更充实,更丰富,更准确,更深刻,更自信的高状态中,处在“忘我”的境地。 二、课堂是否有师生情感世界的融通 两千多年前,孔子明确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强调非认知因素“好”和“乐”对于“知”的重要作用。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更说过一番发人深思的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未有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确实是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金钱和权力的冲击,永恒的话题如恋爱、婚姻、家庭、事业等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物质的影响。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代中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需要交流,需要沟通,需要理解,需要宣泄,需要慰藉,他们把课堂作为情感通道,把老师和同学作为诉求对象,是顺理成章的事。面对生情百态,是弘扬,是容纳,还是抵制;是倡导,是允许,还是反对;是歌颂,是激励,还是鞭挞;是赞许,是默认,还否定;是热情,是温和,还是冷淡;是褒贬,是劝勉,还是告诫……教师总要有一个倾向性,总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在师生精神世界的情感领域力求融通,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执教日本作家栗良平的短篇小说《一碗阳春面》,在让学生把握了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三要素后,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文中哪些句子最感人。有学生说:“我觉得母子三人前三次吃面时的外貌描写最感人。三次,母亲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这大衣到后来就褪了色。而两个孩子开始都穿着崭新的运动服,第三次的时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旧衣物。这说明母亲爱孩子,孩子后来也能体谅母亲。我大年夜也穿新衣服,可我从没注意妈妈的穿着,今年我要用零用钱给她买新衣。”又有学生说:“我觉得这一篇文章每一句都让人感动,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念给爸爸听。因为……因为他下岗了。爸爸下岗了,一夜之间与我和妈妈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满了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人的精神会崩溃。我想读完这篇文章后对他说,下岗是暂时的,希望是永存的。不管怎样,我和妈妈总在他的身边,他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最后一位同学说:“文中淳儿在作文中说:长在成人后,想开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馆,也要对顾客说,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也许将来不会开面馆,但我一定会向我认识的人说这几句话: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还会说:好人一生平安。”对于学生的感想,我不断肯定,及时评价。对于第一位学生,我说:“我为你母亲感到骄傲!”对于第二位同学,我说:“是的,形式上的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坚信你爸爸会在你的鼓励下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挑战,寻找机遇,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的。”对于最后一位学生,我这样作结:“好人一生平安,这话说得好。文中母子三人,老板夫妇,面馆的所有顾客都称得上是好人。我们祝他们一生平安。同时,也希望大家都做这样的好人,希望我们自己也一生平安。我提议,我们来唱一首歌,歌名就叫——《好人一生平安》。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课堂里每个人都自发起立,动情高歌。 课后,有人评价说:“这一环节,颇见执教者的匠心。这既是对前段所学内容的巩固,又是对本文所含内涵的升华。一篇外民族的小说,在这里被赋予了对于学生个体各不相同的现实意义。这种迁移,已非能力的迁移,而是情感的迁移,思想的迁移。”而我个人的体会是:由于我一贯重视情感意志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学生诉求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在这堂课上向我也向同学敞开了心扉,这是难能可贵的事情。这是他(们)对自我的信任,对老师的信任,对同学的信任,也是对课堂的信任。 值得指出的是,师生情感世界的融通有赖于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即,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能够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对付大量信息的向导或顾问,甚至进一步,成为学生中的“一个”,参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征得大家的赞同,而不是自作权威,高高在上,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准学生的脉博,进入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撞击和生发,课堂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是否有师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我们的教育太多“标准化”的统治了!且不说“标准化”的考试,就是本应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参》一类“标准化”的东西来了个五花大绑,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一次听人上《皇帝的新装》,老师问,你如何评价文中的皇帝?学生答,知错不改。老师说,不对!又答,坚持错误。不对!错误到底。不对!顽固到底。不对!顽固不化。这下对了!教师来了个大大的板书:顽固不化。——这哪是启发式教学?分明是一个“逼供信”!这个老师自个儿可真有些顽固不化!!又读阿城的《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文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开始,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领异标新,只是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读罢哑然。 由此想到另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这样问她面前的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小朋友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小朋友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小朋友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小朋友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 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是深远的。孩子们那些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感情色彩的句子,与老师原先准备的那个沉闷单调、一成不变的答案,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课堂教学,就是要保护这种积极的求异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就是要培养这种洞察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知识或假设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殊性、重复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就是要珍惜这种想像的丰富性,让学生带着主观臆测,哪怕是虚假和错误将感性认识暴露出来;就是要激发这种灵感的活跃性,让学生学习兴奋的选择性得到泛化,神经联系的突发性得到加强。——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教师要问,上述课堂中教师的做法固然不对,因为学生创新的结果是正确的、可行的,但如果其创新的结果是错误的、荒谬的呢?——我的观点是,也应当让他展露。因为创新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我在执教鲁迅小说《祝福》时,在以“祥林嫂死了!”为题讲完一个课时之后,又以“谁是凶手?”为题讲第二课时。本意是从鲁四老爷是不是凶手,四婶是不是凶手,卫老婆子是不是凶手,柳妈是不是凶手,“我”是不是凶手等等的辨析中导学生得出“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封建社教吃了祥林嫂”的结论。结果,课甫一开始,课代表就语出惊人:“祥林嫂是自杀的,因此不存在凶手问题!”对他这一打乱我教学设想、教学步骤的独到见解,我一没置之不理,二没“课后再说”,而是请他上讲台,摆事实,讲道理,同时鼓励其他同学针对他的观点发表不同意见,展开辩论。开始,课代表还振振有词地说道,祥林嫂可以不把阿毛挂在嘴上,可以不要相信灵魂去捐门槛,可以不碰鲁四老爷家的祭祀品,可以走出鲁家到赵家、钱家、孙家去做女佣,可以到鲁镇以外的其他村庄去讨饭……并且找出了“雇佣女工之难”之类的依据。可台下四五十同学自由发言,同样找依据,一一批驳他的观点,批驳他的论据,批驳他的论证,课堂气氛如火爆般热烈。下课铃响起,课代表被“批”得大汗淋漓,观点已站不住脚跟,只好扯旗“投降”。我适时地肯定了他的创新意识并总结了全文。一堂被打乱了计划和步骤的课破中有立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果课堂只是“老北京的传说”,那么,讲台下面只会是“死海一片”。语文教师的创造力较多地体现在对于教材取舍与补充,切入与开掘,归真与求美上。语文教材作为一种静止的“产品”,只有在师生的创新运用中,才能焕发其生命的活力。 课堂如蓝色海洋。在这里赶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愿我们以生命和绿色,去调和这一片蔚蓝;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注: ①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②《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4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