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教学中心论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 于春祥 众所周知,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这个口号并非现代人的创造。但是,现在人们之所以仍然在喊这样的口号,相比是针对“非教学中心”提出来的。由此看来,在学校工作中,要真正体现教学这一中心,并不那么简单。学校教学中心的确立,与学校领导教学中心意识的强化有着重要的关系。就领导而言,怎样才算以教学为中心呢?最基本的应当注意三点。 首先,领导要“泡”教学。曾有个阶段,人们曾讨论过校长究竟应该姓“教”还是姓“钱”。尽管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学校有好多条件受到钱的制约,但无论如何校长都应该姓“教”。什么“左手抓”,“右手抓”理论都是片面的。如果领导姓“教”,校长姓“教”,那么,作为学校领导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是否“泡”到教学上去了,是否“泡”到课堂上去了?这事说白了,似乎变得严峻些。现在的情形是确实有些领导“泡”不进去,“泡”的不够。试想,我们一面喊以教学为中心,一面又不能够“泡”教学,“泡”课堂,应该是多么的矛盾。无论多么漂亮的口号,如果它离开了实践的基础,那只能是肥皂泡而已。 诚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领导缺乏教学热情。谁都看到,这些年学校的领导没有一个是轻松的。事务摊子越摆越大,事务多,会议多,接待多,实在搞得人们应接不暇。他们实在是顾于彼而失于此。现在来看,真正让我们的领导“聚精会神抓教学”,必须得从“三多”中解放他们的手脚,还他们教育的“精”、“神”。 其次,学校领导的整体优化亟待落实。这里说的整体优化,主要是说教学上的整体优化。学校是搞教学的,学校领导层的成员,理应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成为各自学校在教学上最有发言权的代表。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缺少校干的专家群体,缺少教师的专家群体。人们远眺宝塔,总是先见其峰,后见其形。这就是宝塔效应。正所谓星星满天,不如明月一轮。就管理而言,如果想要成为管理的行家,那么他首先应该成为教学的行家。从历史上看,叶圣陶、陶行知是这样;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段力佩、于漪是这样;魏书生、冯恩洪是这样。文革以前,学校非常重视领导的教学示范作用。譬如,课堂教学视导,只要发现问题,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学校领导便示范一节课,告诉你怎样才行。但是现在有些领导却很少这样,很少能够这样。俗话说,话说千遍,不如以身示范。如果学校领导连示范课也上不了,或者上不好,教学的进步也就困难了。学校领导如果不具备教学的示范能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么,教学管理无论如何也难管出水平。 其三,力避形式主义,教学讲求实际。教学的形式主义是教学中心的大敌。它割舍教学中心,大量耗散教师的精力,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损失。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形式主义集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教学评价所具有的激励功能,往往因形式主义的因素而使其走向反面。分析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人为形式主义。所谓人为形式主义是指有些学校平时管理松懈,不注重形成性管理,平日该记录的不记录,该积累的不积累,该检查的不检查,一遇评价,工作自然被动。大量补造材料,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还有一些学校,教学常规检查重形式,不重质量。譬如,理论笔记数字数,检查备课数节数,听课记录数页数,查看作业数次数,玩数字游戏,评价不求实效。二是标准形式主义。所谓标准形式主义是指某些评价标准脱离教学工作实际。评价标准的制定,应该走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的路线。凡是领导凭想当然出发,制定的标准条件,则难免与实际不符,使之流于形式。评价标准的形式主义,从某种意义上使形式主义“格式化”,其危害更大。 由此看来,作为一个学校领导只有时刻不忘教学的中心地位,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学校工作才会走上务本、务实之路。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