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兴趣,以写为乐(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陈森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纵观作文教学现状,老问题仍在上演:学生得知要写作文时常是先嘘声一片,继之以随便拼凑交差了事,只要不被教师以未完成作业施以惩罚便过关;教师则苦于兢兢业业搬眼前作文大山却难发现令自己精神振奋的好文章,千篇一律,令教师看得不仅身体受苦,心里的腻味更是增添了身体的疲惫。笔者的作文教学之路也仅处于摸索阶段,在此只能谈谈自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愿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命题激趣:

任何一件事,只要是被动完成,你就不能指望有多好的效果,作文亦然。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写,自然就写不了好文章。因此,要想出好文章,就必须让学生自愿自觉地写,以写作为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学生若是接到一些配合教育形势必须作文的指令,首先心中就产生了抵触心理,交上来的便不能称之为“文”,而仅是一两张拼凑起来的“字”而已。叶圣陶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曾说过:“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像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些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因此,笔者在训练学生作文时,特别注意到了学生的心理,总是“投其所好”,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或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特别关心的话题。如初一学生刚入学之际,让他们写《我是二中学生了》,趁他们进入二中的喜悦劲头正足时,让他们谈谈感受,此时学生笔下自有话说。以后在同学们熟悉的过程中,多布置他们写写班级、家庭中的人和事,如《瞧!咱班的班委们》《班级之最》《家长会后》《寒假印象》等,这些题目都能反映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学生写起来特别有真情实感,往往未交给教师之前,就在私底下交流,兴趣盎然。如极不爱写作文的黄晋勇同学写的《寒假印象》中有这么一段:

第二天再一起到亲戚家拜年,收收红包。还是一样,嘴巴说:“不用给了,不用给了。”其实心里高兴的比吃了蜜还要甜,然后再慢吞吞接过来,满不在乎地放进口袋,再若无其事地说:“谢谢了,我先走了。”一出门,便急急忙忙的拆开来看看有多少。

其心理的真实程度,自是给通篇文章增色不少。读到这几句话,任何人都会忍俊不禁的。

写身边事,唤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之后,教师便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写景、议事。写景、议事的命题,仍要注意到让学生“不作无米之炊”,“不作无病呻吟”。某一天上午九点钟时,学生们正在进行语文单元考试,教室外的天色却瞬息多变。有些学生止不住停笔观望。这种景色实不多见,我当即决定,让同学们都停止答题,观察窗外,并附加一题写景片断练习。批改后,发现效果极好,有近二十个学生得了附加分满分。学习并不好的郭欣同学这样写道: 

 

天空中一层迷蒙的雾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在雾里看窗外的景色,别有一番情趣。建筑物在雾水的笼罩下变得更加的美丽,窗外如排山倒海的雨声冲进了我的耳朵里。一阵风吹来,使我感到有一丝清爽的感觉,十分舒服。风带来了白桦树和泥土的清香,使我感到神清气爽。国旗被淋湿了,贴在旗杆上,就像一个被大人骂过的小孩在反省一样。雨中的景色实在太美了。雨,带来了清爽,也带来了春的气息。

    仅此一段,足以见出该生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尤其是对雨中的国旗的比喻,极为传神。该生本是一个常被训斥的孩子,在写景中也在不知不觉中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得一览无遗了。

    命题切合学生实际,学生自然会更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有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命题,既可见出学生五花八门的思想,又可验出拟题、选题能力。如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成长的现在进行时》《蓝色记忆》《新学期新亮色》《激情澎湃,冲刺2008》《自然是好》,看着这些题目,且不论文章写得如何,教师先就打心里为这些学生的命题喝彩了。

    二.评语激趣:

    首先,教师批改作文一定要及时,及时改完,及时发还。虽说人们总在尝试减轻教师负担,让学生批改,但笔者以为,教师若是布置了学生感兴趣、自己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教师也是会把批改作文看作一件乐事的。既是乐事,完成起来进度自然也快。及时发还给学生,既可给学生树立做事讲究效率的榜样,又能及时将教师的意见传达给作文主人——学生。其次,教师要尽可能认真写评语。笔者以为,找错别字这一项事情可以交给学生代劳,而评语则务求认真撰写。虽有部分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作文发还后根本不再过目,但更多的学生会互相传阅。若有几篇作文评语能切中要害,大多数学生会钦羡,并希望也能得到教师最负责任的评价。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在一篇作文末尾附了几句话:“看老师评语,胜读十年书。一两句话,看了甚是不爽,能不能请老师多写几句?”这是她在看了其他同学的作文详评后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见学生是重视教师对自己习作的评价的。学生学习紧张,教师即使想面批面改都很难找到时间,因此,若能尽可能详细地对学生的作文作出书面评价,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能够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第三,教师的评语要有个性。往往有些教师在评语中泛泛写上一两句“中心不明确”、“主题不深刻”,学生是不喜欢的。教师不喜欢批改学生千篇一律的作文,学生当然也拒绝教师敷衍了事、千人一面的评语。要针对学生习作写出确实有指导性的意见。对作文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不必每篇皆批,而应做好作文评改记录,在作文评讲课上反馈给大家。另外,评语要多带鼓励性。再差的作文,只要态度是认真的,感情是真诚的,就当予以适当的肯定,如此方能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甚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反馈激趣:

作文反馈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批改无定法,但任何一种批改方式的最后都不能没有反馈。教师在作文后的评语是针对个体的,而反馈则是面向全体同学,针对评改中发现的普遍问题,指出优点,点出不足。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就当做好评改记录,并挑选出范文数篇。课堂上,在作出总体评价之后,便宣读学生范文。范文可选择不同程度学生的习作。教师的眼光不能仅停留于几个优秀学生身上,要善于发现中等生甚至是后进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由于学生写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佳作也会出现在后进生笔下,对这样的习作要予以高度赞扬,鼓励习作者的自信心。“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后进生的佳作进行表扬,既可令其他后进生受到鼓舞,也对作文基础较好的同学有所触动,不能停滞不前,对往后的作文也能够更加认真地对待。如前文所提的郭欣同学,自从有一篇习作被作为范文表扬并在全班宣讲后,接连数篇作文都被表扬。可见,成就感已激起他的写作兴趣。

作文要让学生乐于写,就要允许学生说出真心话,说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如果太多条条框框,学生便失去了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罗曼•罗兰也说过:“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初中生已开始有了些朦胧的情感存在,尤其是女生,较会在文中抒写个人的心情,作为教师,便不应当以主题深不深刻、思想健不健康为衡量文章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应尊重一切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在尊重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引导,使其习作向健康向上方向发展。王琳同学在《假如我只有十天生命》中的“第三天”中这样写道:

反正要死,我不妨就违反一次校规,轰轰烈烈地恋爱一场,尝试一下初恋的滋味。飞遍全球,终于找到(确切地说,应该是救了)一个为了救小狗差点被车撞死的美丽善良的女孩。她的声音既清脆又温柔,我和她在云彩上度过了幸福甜蜜的一天,整个天空仿佛涂上了一层玫瑰色……

    你能说这样的思想不正确吗?我以为,这正是学生在假定情境中的真实心理反映,尤其是末句,学生没有一点儿生活体验,却将少男少女的美好憧憬表露无遗。在反馈课上,同样予以了很高的公开评价。要在公开评价时,让学生懂得,作文贵在真诚,不要尽说一些套话、大话。学生感觉出教师尊重的是真诚的情感后,写作时就更有积极性,更放得开,兴趣自然更为持久。

    四.发表激趣:

在全班范围内对优秀习作作口头的公开评价,自是让学生尝到成就感并激发写作兴趣的一种方法。若是能把优秀习作定期选刊,分发至每个同学,进而向各中学生报刊投稿,学生眼见自己的习作被广为传阅,或变为铅字,那种成就感岂不是更能促进写作兴趣?班上有一名中等程度的学生,作文态度不端正,常马虎了事。放暑假前,得知该生要去新疆,我便给了他一个任务,要他不必做其他暑假作业,只须一路记下所见所闻所感,下学期返校后宣读给同学们听。一路游历,有无数新鲜的景、新鲜的人、新鲜的事,该生只是随处拈来,返校后果然向我交上了十余篇日记,新疆的美丽风光尽显他的笔下。我又临时决定,将日记稍作修改,改宣读为全文印发,发给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印成个人专集发到每个同学手中,该生心中的自豪感不言而喻,以后作文态度端正多了。还有一个学生,经教师推荐,他的习作《当成绩单交到父亲手上时……》发表于《中学生周报》后,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虽然语文成绩平平,却很快又写出了《同学,请勿玩电脑游戏!》,被《中学生周报》刊登,进而被小天使报社的杂志《校园与家庭》转载。一个同学的习作发表了,甚至有些报刊还汇来了稿费,这对全体同学都是个激励。良性循环形成,当时,笔者这个班相继就又有好几篇习作被选登。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种种做法,我的学生写作积极性有明显提高,他们总是交上一篇文章后,就催问什么时候反馈,总是盼望着作文讲评课的到来。新的题目一布置,马上就七嘴八舌地互相打听别的同学会写什么内容,力图自己的习作能别具一格。写作热情无比浓厚,常常有一部分学生不拘字数,把文章写到八九页作文纸。虽说没有控制好详略,但一口气写出两三千字的作文,已可见出学生的写作热情了。

 作者邮箱: mumianchen@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