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语文创新实验报告(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成都20中丘小云执笔

一。选题的意义、课题名称、实验目的

1.课题的意义

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特点决定了只有能灵活主动学习和驾驭知识的人,才不会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时代要求人们发挥创造潜能,不断开拓创新。时代呼唤培养创新型人才。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我国教育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和薄弱环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按照一个模式教学,按照一个标准要求学生,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和记忆,束缚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满足不了科技及时代发展变化对教育提出的需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势在必行。

教育形势发展需要。中学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承担着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的重任。在迎接21世纪到来的时候,面对一系列来自国际、国内的挑战,我们需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能力、创新人才。其中,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

学校发展需要。成都20中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来自城市、农村,结构层次多样。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就得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提出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中心,开展教育创新,用教研教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

语文学科是一门极有利于培养培养创新意识的学科。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倍受社会的关注。在语文学科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课题名称:语文学科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

创新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 是人不满足于客观现实和现状的一种强烈的旨意与创造的内在驱动力,是创造的愿望、动机和意图。它属于创造性人格范畴。 它常常表现为对创新观念行为或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意向反映。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也是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它和创造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创造力的开掘和培养有助于强化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开掘人的潜能, 创新意识通过创造力表现。 创新意识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教育形成及加强。

语文学科“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实验: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语文学科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问题。它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对创新有紧迫感、使命感;对创新有正确认识,能打破对创造性的认识误区:神秘感、自卑感、迷信权威、害怕失败、思维定势、从众心理等;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语文学科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素质基础。

3.实验目的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追求创新:使学生有创新使命感、紧迫感、自信心、价值观。能打破对创造性的认识误区:神秘感、自卑感、迷信权威、害怕失败、思维定势、从众心理等,具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包括主体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它们是创新意识的基础或着重点。

使学生学会创新学习:语文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有创新思维能力,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独创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语文学科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在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实验目标

探索达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中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施以教育和影响,开展语文实验,探索达到培养目标的有效的途径。包括教学原则、师生关系、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社会实践、语文活动、班级氛围

二。理论依据

1.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能力从活动中产生。意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是认识的手段,学生只有在语文的活动中勇于实践,才能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能动的飞跃。

2.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础。它强调,要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独立自主精神,尊重人的现实活动。人的全面发展指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3.国家的方针政策。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在全教会上他又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提高创新能力……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国务院作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使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不断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能力、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

4.现代心理学理论。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正视学生的自我及发展,强调“知”“情”合一,强调直觉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的目的要培养出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为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灵活的和理智的适应新问题环境的人,在自由地和创造性的应用所有有关经验时,能融会贯通某种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式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的与他人合作的人。皮亚杰的活动理论:人与环境,人的发展与活动关系重大。承认儿童差异性,鼓励儿童自己解决问题,促进儿童交往。杜威的儿童中心说。

5.语文学科理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人的创新意识通过语言来表现,需要相应的语文素养的积累,语文学科也是不断创新开拓中前进的。“课外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内容。“大语文观”、“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是被普遍认同的语文教育思想。

三.实验原则

现代教学理论中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因为意识具有自觉性、能动性、主观选择性。 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发展取决于他对社会上的某种知识和观点的接收和掌握。所以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时间的主人、创造的主人。

民主性原则:只有教学思想观念、师生关系、教育方式、家校、环境的民主,才能实现平等、和谐、自由,使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展示自主,有心理安全感和自由度,创新意识才能充分展现和强化。

开放性原则:多种不同的思相观念的碰撞往往能产生创造。为克服封闭性,应在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环境、时空上开放, 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

差异性原则: 因为创新意识是学生的个体意识、主观意识,人的认识和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运用个体差异性原则, 才能不制约而且发展创新个性。

实践性原则:人的社会实践是意识产生的基础,个体意识的产生发展也取决于他的社会实践。实践是创新培养的重要途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外部条件。人们通过它形成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公平竞争原则:竞争是当今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公平竞争是一种自身的付出与得到,努力与结果之间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是对主观努力的鼓励。在学生中开展竞争是手段,目的是通过竞争共同进步,同时增强适应竞争能力。

四.实验内容、途径:

1.必修课教学中进行创新

(1)研究教材,发掘创意。

如果忽视语言材料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审美、文化等内容,而单纯的去训练解题方法技巧,就会舍本求末,违背教学规律。因此,必须根据语文学科教材特点,发掘教材中创新教育因素,来确定思维训练点。例如在文学作品教学中,选好教材训练点进行想象训练:作品省略处,引导学生补充想象;作品精辟含蓄处,引导学生推测想象;作品形象生动处,引导学生再现想象;作品举一反三处,引导学生引申想象;作品宜改写处,引导学生再造想象等。《皇帝的新装》皇帝光着身子照镜子,《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自由来往,《七根火柴》描写无名战士的手像路标后的省略号,《孔乙己》在笑声中坐着用手“走去”等都是很好的训练点。

(2)学生做课堂主人, 教会学习,学会创造 。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鼓励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创新学习,学生起主体作用。变老师讲解传授为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感悟。创新课,有时由学生拿着老师做好的或由学生参与设计的教案,到讲台上讲课;有时还开展“我来设计一堂课”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由班上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教、自己学。因此,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及创新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主体意识。 

成都有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对该班进行了采访,在新闻时段连续播放采访实况:以前,初中学生上课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仔细聆听,然而现在在成都20中,一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创新课,却全部由初二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看看同学们自如的控制课堂进度,熟练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及争先恐后以自己所了解的创新思维题启发同学们思路的热闹劲,真让人想不到,这是一堂全部由班上同学自己设计、自己教、自己学的课堂教学。据了解20中自开展“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课题研究以来,积极在班上开展 “我来设计一堂课”等活动,以科研促教学,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极为高涨,对创新有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学生知识,更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通过学校教学过程能够学会学习、充分学习、个体发展,为将来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 如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文言文学法,并把它编成口诀: “读全文,明大意,单音译做双音,人名地名不译,补出省略部分,语序适当调整。 ”

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联想、想象、比较、归纳、举一反三,教会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预习复习,自制单元学习小结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讲究学习策略,开展反思性学习,做考后小结等。

学生学会学习后,学习更加的积极主动。初一下学期新课刚要结束,初2002级7班王邡同学就主动拿出自己拟的该学期全期语文复习提纲,请老师提供给同学们复习用。丘小云老师觉得此提纲内容不错,对它稍加修改后发给全班学生,于是,课堂上师生为王邡同学“掌声响起来”。

在初2003级(4)班,刘晓英老师让学生在假期中学习新教材,开学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出单元检测题,学生交换试题闭卷考试,相互评改,之后评选每单元优秀试卷。这样促使学生自觉学习、能力提高、主体意识增强。 

(3) 教法改革,思维创新:

教师主导,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优选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质疑释疑、问题讨论、单元教学、配音表演等教法,在传授知识同时进行思维训练,培养能力,多渠道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讲座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及特点。通过做测试、分析、比较使学生进行感知:先画一个圆,从圆心向圆外画一条直线,然后请学生根据这图形发挥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越多越好。接着分析习惯思路与创新思维的异同:习惯思路:苹果、梨、糖葫芦等。创新思维:圆形带柄的苹果、梨、糖葫芦等瓜果蔬菜,圆形带柄的球拍高压锅盖等物品,圆形的运动着的物体如自行车轮、上升的球类、落地的飞碟,还有吐出的烟圈,投石入水形成的涟漪,眼睛露出凶光,接受器收发信号,民主与集中,团结与奋斗,个人与集体,封闭的生活方式与婚姻危机,思想保守与开放,强制管理与人才流动,投入与产出,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事业等。

课堂教学中贯穿创新思维训练,精选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激疑、假设、变异、重组、析误、引申等。精心设计训练步骤。精讲与精练相结合。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问时紧扣教学目标设置问题,问题深浅度适宜,排列有序,问题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怀疑精神、好奇心、自信心,培养问题意识。精心设置创造性的课堂练习,多做插写、续写、改写、扩写,多做联想、想象、比较、归纳、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练习。例如:“小麻雀会不会死”的讨论,为孔乙己写挽联的比赛,作文《2005年的新闰土、杨二嫂》,“画出你心中的桃花源”绘画展,《2000年山的那一边》,为广告词会诊等。

(4) 创设情境,教学民主: 

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实现平等、和谐、自由,使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展示自主,有心理安全感和自由度,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兰音同学这样说:“进入创新实验班以后,我的观点和看法与以前很不一样,听课变得很有意思,不像以前总盼着放假。现在是放假了盼着上学。上课就像与老师谈心,一点也不紧张。”

 教师注重课堂导入,设置创造氛围,激发好奇心、创造欲望。课堂提倡“掌声响起来”,同学们对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能提出有创意的见解的同学,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心、独立钻研习惯、自学探索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可以怀疑教师、怀疑课本、挑战权威,鼓励学生提问,允许学生说“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怀疑精神。 

教学讲民主,经常向学生及家长征求对教育、教学的意见及建议。

有一次,“口才思维创新课”正进行最佳节目评选,有一位学生说:“这节课中每个节目都很有特色,最好不评这个第一、那个第二。”他的意见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老师采纳了他的建议终止了评选,改为全班同学用掌声向这次参加“口才思维创新课”表演节目的所有学生表示感谢和祝贺。

(5)互评自评,教学相长:

教学评估由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教师经常向学生征求教学意见及建议并且根据学生的意见及建议改进工作。教师之间加强听课、评课、实验、研究活动。课题组试制 “创新意识培养评课表“。项目包括:是否贯彻主体性、开放性、民主性、实践性、个别性的原则,是否创设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积极活跃的环境氛围;思维语言是否具有流畅性、新颖性、灵活性;教法学法是否具有目的性、适用性、成效性等课堂效果;创新建议。互评自评,促进教师创新意识、业务能力、科研水平。

2。综合实践课教学创新

增设各种类型的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的的综合实践课。

(1)。自选学习内容,活动形式多样 

开设知识经济、信息科学等讲座。 开展思维训练及学科竞赛辅导。开设创新作文、阅读选修课、语文口才课、心理指导课、学法指导课。培养特长生:活动导演、总策划、节目主持人,小作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参加以上活动。

(2)。开放时间空间,注重知识应用: 

实践性、开放性,这是实践创新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该实验突破学校的围墙,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开放,让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环保、人口资源、就业市场等社会调查。成立研究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文学研究社,模拟办实体,如广告公司。

结合学习应用性说明文,模拟办广告公司。 广告公司由公关部、人事部、创意部、门诊部、大赛组委会等部门组成。 孩子们自己筹备“广告公司”,进展顺利,广告公司人事部、公关部、广告创意部全部实行“经理招聘”,人事部首先自己积累、学习了一些基本知识,开设了广告讲座,对各部门主任、经理进行“上岗培训”。 创意部忙于征集广告词,首先瞄准的是成都的社会公益广告,孩子们为府南河的环保竞相提出宣传语。 广告大赛组委会正号召同学们对社会上已经有的广告进行捕捉,征集好的广告进行评选。广告门诊部对同学们认为不好的广告进行整理、修改。

成立班级文学社,积极开展活动:征集文学社名,与鲁迅“对话”,为名作写续篇,开展读书交流,为同伴修改文章, 欣赏同学佳作,承办学校图书馆宣传橱窗,文学社的“领导”们还准备与其他文学社开展联谊活动。

此外,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学生蒯乐发现成都市的公交车站存在一站多名的状况,就写出调查报告,称有的公交站点名称竟有5个,对成都发展旅游十分不利。她的调查报告被几家报纸转载,引起了成都公交公司的高度重视,该公司已经表示对此进行改进。

(3)。竞争协作结合,培养服务精神:

增设岗位,为学生发挥创意提供空间、舞台。竞选上岗,在服务中培养创意、激发创意、强化创意。创新实验班有40多个职位,但每一个职位都是竞选上岗,不合格随时可能被淘汰。

今年11月20日上了一堂特别的活动课。这堂课的主题是“口才、思维、创新”,因为竞选广告公司公关部、人事部、创意部、广告大赛组委会等负责人的职位,而使得班级里的“职位”陡然增加。同学对于竞选上述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了浓厚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施政纲领”。王珍珍与彭佳竞选同一职位:公关部经理。 竞选台前,彭佳说:“王珍珍的普通话说得好,如果我没有参加竞选,一定投王珍珍一票。”王珍珍却说:“感谢你对我的肯定,你也应该展示自己的优势,取得成功。”对此,丘小云老师颇为感慨:“这是友好竞选,孩子们赞扬竞争对手,而不是靠贬低对方获得成功,是心理素质较好的体现。” 当记者采访他们时,彭佳说的是:“一些明星总说自己的对手不好,结果反倒自己不受欢迎,有些人赞扬自己的对手,结果是因为谦虚赢得更多人的尊敬。” 

14岁的何爽提出竞选《新苗新》报的二版编辑,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精心策划版面,经过全体同学投票,终于以“微弱多数”当选。第一期出来后,遭到一些同学的批评,说采用的稿件太“庸俗”,何爽就暗下决心,将第二期编好。果然,他编辑的第二期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对此,何爽有着清醒的认识:“想干我这个职位的同学很多,如果干不好,就可能被同学投票表决而下台,所以,我珍惜、重视每一次机会。” 

一名学生竞选一个职位没选上,记者以为他一定会感到沮丧。没想到,这个学生告诉记者:“我没有竞争过人家,说明他的确比我强,比我强的人为班级和大家服务,我非常高兴。”“不过,我会努力提高自己。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参加竞选!”实验中,教师有意识地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课,教会孩子怎样面对挫折,怎样正视竞争中的压力。 

3。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班级氛围:

语文之所以在必修、选修课取得成果,离不开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班级氛围。语文创新改革培养了创新思维及能力,也为班级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增设岗位,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管理提倡独创性。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管理机制和环境。实验中,班主任劳承刚提出“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管理”。管理班费的成立了财务公司,班报《新苗新》也设立了社长、总编、副总编等职。教室环境不好,班上就成立了“班级环境领导小组”,组长提出粉刷教室的想法,得到积极响应,他还从自己家里搬来了盆花,美化环境。 

开好系列班会,组织好班级活动,为学生发挥创意提供空间、舞台。于是,学生有因设计班会主题而成为导演、总策划的;有因为承包讲台、窗帘而成为董事长的;加上班级里原有的班长、组长、课代表,班级里有“职位”的同学数量已经颇为可观。每个岗位干部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并由全班同学进行监督,期末根据计划总结进行考评,评出“最优小主人”。

此外,班级里还成立了多个以“研究学习课题组”为单位的科研部门,向班主任提出的立项报告有数十份,获准立项的有8个,西部开发、青少年犯罪等均成为科研内容。目前“科研组织”着手调查府南河环境,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孩子们自己取水样,到检验所检验,并书写了调查报告。

五。实验的对象、课题组分工、实验步骤

1.研究对象:由初一新生组成的初2002级7班59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初一、初二、高中各选2-4个辐射班。

2.课题组组织及分工

顾问:阳仁杰、向伟。

负责人:丘小云。

主研:丘小云、刘晓英。

主要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学习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工作计划;汇总、分析资料;指导组员开展工作;组织、协调。

成员:

欧阳晶、丘小云、罗秀玲、蓝小铀、邬正元、陈雪莲。(主要负责综合课创新实验)

刘晓英、张国琴、李怡林、刘春华、王越。(主要负责必修课创新实验)

周启玉。(主要负责作文课创新实验)

劳承刚、邹雪涛。(主要负责班级氛围及心理指导创新实验)

3.实验的主要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 启动阶段(初一上期)1999年8月----2000年1月

组建课题组,分析研究实验对象,宣传、发动、组织实验,收集、学习有关资料。

形成方案,组织开设选修课及活动课。 开展小学到初中衔接教育, 指导学习和行为规范,开展创新教育宣传。

第二阶段: 试运行阶段(初一下期)2000年3月----2000年7月

按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课程结构开始教学,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培养。通过观察、座谈、量表测量、听课、观摩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总结, 调整修改方案,形成初步经验。

第三阶段: 深入开展阶段(初二上期---初三上期)2000年9月----2002年2月

通过试运行阶段的探索和实践, 在分析总结调整修改方案基础上,在教材、内容、方法、检测评估等方面形成完整规范的课程教学体系。 开展社会实践,系统规范的开展教育。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初三下学期) 2002年3月-----2002年6月

通过观察座谈、量表测量、听课、观摩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各学科各项目负责人对各自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形成论文;汇总写出总体实验论文;进行成果展示,技能演示;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参加中考,接受国家检验;请专家组鉴定; 形成经验;结题。

第五阶段: 外延阶段2002年9月----

推广经验,跟踪实验对象初中毕业后发展情况,在高中阶段开展创新教育。

六.实验进展情况及成果

1.进展情况。按照课题组确定的实验思想、教育原则与实验阶段安排,本实验在实验运行阶段即显示了良好的趋向。

学校支持:1999年8月,丘小云老师参加省教委组织的培训,在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指示之后,针对教育创新问题,向校领导做出报告,提出了组建创新实验班的想法,得到了林建东校长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学校领导选择主要研究对象,选择10名青年教师参与,由丘小云负责,组建了“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课题组。校长林建东、副校长王楚强、教科室主任江万平任顾问。其后学校又组建了语文创新实验课题组。聘请省教科所阳仁杰、向伟为顾问。学校派特级教师黄克明、范文龙为该课题出谋划策,邀请胡复教授等专家来校听课,指导实验。派课题组教师登门向省创造协会罗成昌会长、省教科所汪永琪主任、向伟主任,市教科所王必成主任、省中语会秘书长阳仁杰,川师教育管理学院刘海燕副院长,省教育学院刘裕权副教授、钟和成副教授等专家请教。课题组成员分别送到上海华东师大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到乐山、上海、长沙、北京等地考察。

教师积极改革:课题组成员周启玉、丘小云、劳承刚、邹雪涛等多次承担全国、市、区、校公开课,积极撰写论文, 丘小云、刘小英、欧阳晶等老师论文多次获全国、市、区、校论文奖。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研究,加强班科联系,统一认识,转变观念,确立共同培养目标,共同建设创新班。 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竞选时落选,她闷闷不乐。科任教师邹雪涛发现后,和她谈心,指出此次参选职位不适合她。然后和她一道找她的长处,建议她发挥写作长处,多向班报《新苗星》投稿。后来她竞选文学社员成功,从此,她开朗活泼多了。班主任、科任教师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热情参与:12月1日,创新实验班的孩子们接受了又一次书面调查,主要内容是“漫谈创新意识实验”。此举既是作文,也是家庭作业,丘小云老师要求孩子们自拟题目,细说对创新实验的看法。12月4日,作业交回来了。出乎意料,创新实验班的每一个孩子都表达了对此实验的热情和赞赏。孩子们自己打分,支持率达到100%。 曾因写公交站名调查报告而引起社会重视的蒯乐同学说:“创新实验班提倡创新,敢于向权威和老师提问,质疑他们。”“在这个班上,没有对错之分,因为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学生黎明说:“我十分推崇我们班的创新教育,并为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里感到庆幸和自豪。在口才课里,我习惯举手,并参与各项活动,原来的同学见到我都说我比以前活泼了。开放性教学对我们十分有益,研究性学习使我对学习更有兴趣了。” 许多学生文中写道:身为实验班学生很荣幸,希望实验能长期开展下去,改革力度更大。

家长全力配合:家长们都在作文后面,写上了他们对于孩子参加实验的看法,支持率达到95%。学生江婧的家长冯远萍认为:“创新实验班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我们是非常支持的。有时间多参与班级管理,对于孩子也是一种锻炼。”学生蒯乐的家长说:“创新实验班的做法也是一种创造,我们发现孩子已经得到了提高,这也是老师们用创新思维培养的结果。”这位家长表示,“创新实验班目前的做法是很好的,值得赞赏和肯定,我们支持。”也有5%的家长担心因此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出要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建议。

2.实验成果:

(1)促进了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

该班学生在课堂上,社会实践活动中,面对记者摄像机,大都能表现出自信大方,口齿伶俐, 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独创性;初步具有创新使命感、危机感、自信心、价值观,能打破对创造性的认识误区:神秘感、自卑感、迷信权威、害怕失败、思维定势、从众心理等,具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学生语文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去发现和认识语文学科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努力做到创新学习;主体意识强,学习自觉、主动、积极,学习效果好,在每学期的期末统考中优生率高达80%,最高时达90%;出现了网络习作、节目主持、摄影摄像、科研爱好者等特长生苗子。

(2)探索和运用了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心理学与语文学科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建立了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了平等、和谐、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了“班上事人人管,人人都管班上事”教学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服务合作精神,增强了责任心、上进心,竞争意识。

(4)改革了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明确了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点,课程设置改革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在于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赋予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积累了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明确加强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使生活为教学的活水源头,使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认识深化,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3。各界反响: 

报纸:

今年上半年<<华西都市报>>以<<创新实验班放飞能力>>为题作全面的报道。

今年上半年<<蜀报>>对该班班报<<新苗星>>作全面的报道。

2000年11月<<羊城晚报>>也报道了该课题。

2000年11月21日<<蜀报>>对该实验作报道,基本肯定。

2000年11月21日<<天府早报>>开展讨论,有赞成有反对。

2000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第五版教科文版<<全班59人,有”官”40多个>>以较大篇幅报道该课题。

2000年11月30日<<文汇报>>报道该课题。

2000年12月6日<< 中国青年报 >>登载了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我为“当官”的孩子说几句话>>表示完全支持。

2000年12月11日<< 中国青年报 >>以<<成都二十中创新实验班直面争议>>登载各方面人士对该课题的肯定。

2000年12月11日<< 中国青年报 >>登载李镇西<<我希望人人有”官”当>>坚决支持。

电视:

2000年11月<<妇女儿童频道>>对该班班报<<新苗星>>作简明的报道.    

2000年11月20日成都有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对该班采访,11月24日及25日在新闻时段连续播放。

  12月7日,成都20中校长林建东、该实验倡导者丘小云、创新实验班班主任劳承刚,走进“实话实说”的录制现场。2000年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以<<班干部管班干部>>为题开展讨论,以“反思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寻找出路”为话题,推出该实验,对该实验体现的民主、创新、公平及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作用充分肯定,称之为“成都模式”。

2000年12月19日四川卫视对该班进行专题报道.被采访的学生教师家长专家100%支持.

记者:

11月22日上海<<文汇报>>记者周其俊电话采访,并对此事表明态度,概括如下:坚决支持你们的实验,研究性学习很有意义。我们一定正面报道,以引起各方面对你们实验的支持,甚至是北京方面的关注,支持。我们反对炒作.我赞成鼓励学生上进竞争。有新情况及成果及时告知我们。

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亲自到学校采访。他认为:创新班的改革有新意,这是有时代特色的理想教育,实实在在。当官的提法也没什么不可以,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士兵。中国需要管理人才。 创新班新闻后面有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他的留言:“创新教育大有可为,创新教育的实践需要勇气坚持的精神。希望创新实验班早日得出系统富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策划肖静波电话采访创新实验班情况。他觉得该课题很有新意,典型.。20中搞的改革全面深刻. <<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说我们(20中)学校作了件大好事。邀请校长及课题负责人到北京录制节目。

2000年12月1日四川卫视台记者阳泓,在该班拍摄了两天后,深有感触的说:创新实验班作法肯定是对的,值得报道。作为家长,希望孩子能在民主和谐的班级中成长,能遇到像你们那样的有创新精神的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老师。你们好好搞下去,学生毕业时,我们还要跟踪报道。

网络:

2000年12月“搜狐网” 、“中青在线” 、“东方网” 、“校园网” 、“上海教育热线”等报道该课实验班或开展讨论。“新浪网”在其主页上开展调查,7万多网民参加讨论。

 教育专家及领导:

四川省教育厅汪风雄副厅长对该实验大力支持, 专门撰文充分肯定. 汪风雄副厅长在文中写道:“由成都市20中丘小云老师主持的初2002级7班的‘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验,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勇敢地提出了语文创新实验的命题。”“以丘小云老师为首的课题组进行的语文创新实验首先把语文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跳出了狭隘的语言文字(或国文、国语)的圈子,努力创高、营造、模拟一个社会舞台的氛围,让学生去尝试用语言文字(即口语和书面语言)去交流、沟通和竞争,并在沟通、交流和竞争中学习应用、掌握和提高语言文字水平,进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思路,用科研术语讲即是实验路线正确,实验方法简捷可行。”“实验班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我希望有更多的班,更多的学校能迈入积极推行创新教育的行列,在学校教育中将‘创意、创造、创业’渗透到每一个学科之中、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创新性人才。”

成都市教委主任杨伟鼓励、支持20中走进<<实话实说>>,宣传成都教育改革.

北师大教育系专家刘永山对此肯定,认为该实验具有倡导性,符合中国实际。

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我为“当官”的孩子说几句话>>,文中写道:成都20中的做法确实与我提倡的理念非常吻合。我要为孩子们讲几句话。因此,我要为成都20中的孩子们当“官”鼓与呼!

南京某大学的教授吴康宁: 我觉得这两种方式(机院附中和成都的)都很好,尤其成都这个实验我特别欣赏,为什么呢?光想到让大家轮流有机会去当班干部还是远远不够,孩子当班干部让他锻炼什么能力这非常重要。

北师大的陈会昌先生:我们现在中国的家长绝大多数成才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学知识长本事有能力到社会上不被淘汰,所以他希望孩子从小学会各种各样的能力,特长,专长,成都的这个就是符合这种教育思想。

 成都二十中的校长、特级教师林建东:我们学校初二(七)班搞了创新意识培养的实验,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一个事情的做,包括他的学习,他的生活,为今后踏入社会打基础,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集体的发展,自己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我们在全校推广创新教育,建立新的学生观及教学观,实现民主开放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新的教学及班级管理模式,培养更多有创新意识的中学生。

省教育学院刘裕权副教授:实验注重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主体性教育原则,培养了学生现代人参与意识,为同学服务意识。

川师管理学院游永恒副院长: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关键在学生要有成就感,给每一个学生找到他表现自我的天地,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实验得到教育部全国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四川省教科所李副所长、汪永琪主任、向伟主任,市教科所王必成主任支持肯定,还得到省中语会秘书长阳仁杰,川师教育管理学院刘海燕副院长、游永恒副院长,省教育学院钟和成教授等专家们支持肯定。 同时得到省、市、区教委有关领导支持肯定

专家们认为该实验与全教会倡导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吻合;符合现代教学原理中主体性学习等原则;体现了教育开放性;培养了学生上进心、责任感及实践能力,值得肯定。

七。继续探索完善的问题

1。处理好必修课、选修课、社会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注意必修课、选修课差异,必修课以知识逻辑纵向组合的学科课程为主,注重以核心知识为主的基础学力的培养,选修课以问题建模横向组合的单元及个性化教学为主,注重拓展和综合运用知识,发展个性。 选修课以短、微型课为主。

必修课和选修课、社会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在开展时,要处理好基础和发展,接受和研究性学习,传统性的学科传授与综合性活动训练,统一要求与学生差异,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关系。

2。积极创设培养创造意识所需的外部氛围:

学校在培养目标、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测试、评价学生、学校管理等方面应进行大的变革;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新,积极投身创造教育实践;家长要有意识的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同时要向社会宣传创新,取得社会认同、支持。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培养出一代代创造型人才。

3。更广泛开展及总结

扩大课题组,在全校更大范围内更广泛地开展实验。通过观察座谈,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成果展示,技能演示;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参加中考,接受国家检验;请专家组鉴定; 形成经验;结题。推广经验,跟踪实验对象初中毕业后发展情况,在高中阶段开展教育创新教育。

2000/2/27



 作者邮箱: PUPUTONGTONGPF@SOHU.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