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就有益吗?——纠治学生的阅读暗病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中国教育报 2001-08-10 张海德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当我们沿着“如何读”这个问题求索时,却不经意地忽视了一个最不应该忽视的问题,这就是纠治学生的阅读暗病。这个暗病大致上有“假阅读”、“阅读麻木”和“阅读过剩”三种。 “假阅读”就是阅读和思想分离。眼睛看书,字字了然,而脑中想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书中的信息完全没有或者很少进入大脑。如同电线断路一样,眼睛和大脑之间的神经通道处于抑制状态。这样,有时当我们欣喜地看到莘莘学子正襟危坐,凝神苦读时,说不定他们中有的人早就神游到了另一个世界,整个儿在“想入非非”。 “阅读麻木”是一种纯粹受惯性支配而茫然无序、又从不反躬自省的阅读行为。其具体表现有三:一是闲极无聊时,为了满足悄然而生的阅读欲,见书就看,那怕是缺角的报纸也行,但看完之后,随手一丢,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二是积年累月,要读就读,要看就看,但从不有意识地整理阅读所得,脑海里所积累的知识呈自然无序状态;表面上好似兼收并蓄,学识广博,如细细整合加工,则发现零散无系统,所得甚少。三是视文学性读物为麻醉剂,在一种机械性冲动驱使下,从不深究书中的涵义,“书云亦云”,六神无主。 “阅读过剩”指的是一味读书、盲目信书而引起的迂腐迟钝症状。患有这种阅读暗病的学生往往片面理解开卷有益,一有时间便“秉烛苦读”,恨不能囊括天下知识为己有;再则就是迷恋消遣读物,拿起书怡然自得,心醉神迷;放下书怅然若失,牵肠挂肚。另外就是对名家名著顶礼膜拜,唯名家是求,唯经典是求,眼中清清楚楚,心下匆匆忙忙;只知从书本上索取精神养料,而从不奉献自己思想的结晶。 以上三种阅读的暗病几乎每个中学生(甚至所有的读书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一点,所不同的是有的是综合症,有的是单一症。患单一症且较轻微的,只是使短时间的学习付之东流,而患有综合症且严重的阅读暗病的,则使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孜孜不倦”化为乌有。还有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学生,包括不少的教师对阅读的暗病还不知不觉,依然醉心于“巧练”,热衷于“精讲”。但痼疾犹在,精心构思的阅读教学往往变为无效劳动,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纠治阅读的暗病呢? 根据上述三种症状,我们的诊断是:“假阅读”的病因是读者为功名所诱,被作业所累,阅读时心绪不宁,精神困顿。于是,不知不觉,外界信息乘隙而入,有时读着读着,“我能考上大学吗?”“我还有数学作业未做完哩”等念头悄然而至,并使自己的思绪游离书本,想到一边去了。“阅读麻木”的病因是阅读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读前无所思,读后无所忆”。这里的“思”就是阅读目标,主攻方向等,“忆”就是必要的回顾。“阅读过剩”的病因是只读不用,只进不出,甘愿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从而带来思维的奴性化。纠治方法是分清情况,对症施治。处方如下: ——治“阅读麻木”,要引导学生具备阅读战略意识。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时间上,青少年时读杂一些,多一些,中老年时则由博返约,读专一点、精一点。二是从读物上,把重要的书放到精神状态最佳时读,而将次要的,或者娱乐性强一点的书籍,留待精神倦怠时浏览。 ——治“阅读过剩”要促使学生积极使用。要让学生明白,书本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会变得五彩缤纷,灿烂辉煌。而积极使用的主要途径有二:一是读思结合。书是死的,但对认真思考的人来说却是活的。二是读说写结合。对重要的篇章,是否真正读懂,领会了实质,最好的检验办法就是口能言、笔能写。且通过口述和写作,才能使学生更专心地读书治学。 外伤易治,暗病难除。而阅读的暗病直接妨碍着我们的阅读教学,因此,我们必须也只有争取中学语文教学界的所有有识之士参加会诊,争取全体中学生的积极配合,那么,阅读的暗病就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