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张继勇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自主学习篇——自主,新课标理念的精髓  

基础积累

【识字记音】

①葸(    )  ②悌(    )  ③笃(    )  ④贰(  )

答案  ①xǐ  ②tì.③dǔ  ④èr

【解释实词】

①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②君子笃于亲:           

③则民兴于仁:           

答案  ①勤勉  ②对……笃厚,厚待  ③兴起,建立

【通假举要】

①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②好知不好学:            

③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答案  ①“女”通“汝”,你  ②“知”通“智”,聪明  ③“亡”通“无”,没有  ④“弟”通“悌”,友爱兄弟

【一词多义】 

(一)实词



其蔽也贼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其太子丹阴会荆轲为贼         

是天下之大贼也            

答案  害人害己/强盗/刺客/祸患,祸害

(二)



①民斯为下矣!                                       

②孰为汝多知乎!                                     

③弟子孰为好学?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⑤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臣请为王言乐                                  

⑦如姬为公子泣                                      

⑧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⑨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答案  ①作为,属于  ②认为  ③是  ④介词,表被动  ⑤介词,表目的,为了  ⑥介词,替  ⑦介词,对,向   ⑧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当,等到  ⑨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诘

【词类活用】   

①贤贤易色:         

②不贰过:           

③其蔽也贼:         

答案  ①前“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重、崇尚;后“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有德的人  ②数词活用为动词,重复出现  ③名词活用为动词,害人害己                

【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为己

古义:                        

今义:                        

②弟子人则孝,出则弟    

古义:                          

今义:                         

③ 其蔽也贼   

古义:                          

今义:                         

答案  ①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②古义:年轻人。   今义:学生。 ③古义:害人害己。 今义:小偷。                             

【文言句式】

(1)生而知之者,上也。                       

(2)君子笃于亲。                             

(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答案  (1)判断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定语后置句

 

合作探究篇——合作,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  

重点剖析

 

【中心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孔子的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重要语句】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赏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喜欢仁德却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愚蠢。举例来说,一个不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的人,你却以仁爱之心对待他,这不是愚蠢吗?——具有仁德的人并非一味拿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这句话言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言明了孔子所说的学习是一种道德修养。

2.敏于事而慎于言。    

赏析:君子之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克己的能力、内省的能力。克己则把自己对物质的追求转化提升为精神的向善向美和精神的独立。克己则可以使外欲有节,外欲有节则可以敏于事而慎于言;内省则可以使内心清澄,内心清澄则可以就有道而正焉。

【艺术特色】

1.运用比较、铺陈、排比之法,说理充分,观点明确。选文第1则中孔子将人分为四等加以比较,从而阐明了学习的必要性。选文第3则中孔子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鲜明地说明了好学的重要性。选文第4则中孔子将六言六蔽铺陈排比,从而充分地证明了好学的重要性。   

2.选取典型例证,增加说理的说服力。孔子以自身和颜回为例,有力地证明了好学的重要性,阐释了好学的真正内涵和表现。

 

点拨•迁移

课文内容 ※点拨※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天才,但是肯定自己好学,这是孔子作为学人的特点之一。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对于自己的好学相当的自信,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是孔子对学者基于现实的认识而作出的一种趋势性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 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孔子的学习观恰恰就是从动机上去端正你的学习态度:今之学者为人!这就是学习的目的,既为己又为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一般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之人,一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这一章是教人为学的。为学要以躬行为本,躬行要以孝悌为先。说行有余力,不是说做这几件事有余力而后学文,而是说要以这几者为本,以其余力来学文。

发散迁移 ※思考※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史记•孔子世家》)1.简要说明这段话说明了孔子的哪些特点?

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2.请认真体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3.“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中的“君子”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2.不要以为知识多、记性好,就一定是大学问家,还要看他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也可以是基本方法。

3.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

训练落实篇——听来终觉浅,绝知要躬行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慎而无礼则葸 (sī)

B.不迁怒,不贰过(èr)

C.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rǔ)    

D.弟子人则孝,出则弟(tì)

答案  A   

解析  “葸”读xǐ。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今也则亡    

D.出则弟

答案  B

解析  A项“女”通“汝”,你;C项“亡”通“无”,没有;D项“弟”通“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之人。

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生而知之者

B.困而学之

C.困而不学

D.鲤退而学《诗》   

答案C

解析  C项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余下各项均为顺承关系的连词,译为“就”。

4.名句默写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           。

(2)弟子入则孝,             。谨而信,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           ,无以言。

(4)           ,无以立。

答案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可谓好学也已  (2)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  (3)不学《诗》(4)不学《礼》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答案: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

(2)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                                                                      

答案:一味喜欢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天高地厚。

(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译文:                                                                      

答案: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答案: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那里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2—6题。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擒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霸谓备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备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叹息,谓霸曰:“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乃皆以翕、晖为郡守。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何遣子弟人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①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东州扰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又与于禁讨昌豨,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謥詷②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张辽之讨陈兰,霸别遣至皖,讨吴将韩当,使权不得救兰。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当复遣兵邀霸于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辽遂破之。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近,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明日果有令。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扬威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

注:①榇(chèn):棺材   ②謥詷,人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霸为帅,屯于开阳            屯:驻扎

B.霸敬异周,身诣令舍          诣: 来到

C.周得其罪,便收考竟        考:拷打

D.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    逆:阻止

答案:D

解析:逆,迎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祖之讨吕布也               俯察品类之盛

B.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臣以供养无主

C.清定海岱,功莫大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霸与战于逢龙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答案:B

解析:因为,连词。A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项,于之,兼词;句末语气词   D项,在,介词;被,介词。

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臧霸“勇壮”的一项是

(    )

①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

②因与父俱亡命东海

③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

④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

⑤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

⑥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答案:C

解析:②写其亡命东海,③对吕布的帮助,⑤讨伐黄巾军。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讨伐吕布时,臧霸等曾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又把他藏匿起来,太祖点名搜索,在臧霸那里找到了吕布。

B.在兖州叛乱中,徐、毛二人背叛太祖,后亡命出逃投靠臧霸。太祖命刘备见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对刘备说的一席话,使太祖改变了主意。

C.臧霸非常尊敬下邳令武周,曾到其舍作客。后来臧霸从事謥詷不遵守法度,武周就拘押拷打謥詷。霸却没有怪罪武周,反而更加亲善。

D.张辽讨陈兰,臧霸被调到皖地,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得前救陈兰。韩当阻止臧霸于夹石,被臧霸击败。孙权遣数万人分兵救陈兰,闻知霸军在舒城,立即撤军。

答案:A

解析:臧霸自身藏匿,太祖搜得臧霸。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 

译文:                                                                       

                                                                             

(2)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

译文:                                         

                                                

(3)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

译文:                                         

                                               

答案:(1)(臧戒)依据国法,不肯听任太守私自杀人,太守因而大怒,命令拘捕臧戒并送到太守府去。(2)我受主公(太祖)存命保全之恩,不敢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称王称霸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希望将军替我(向主公)解释

(3)曹公很清楚战事顺利与否,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

参考译文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 人。父亲臧戒,曾任华县狱掾,其间因依据国法,不肯听任泰山太守凭私欲杀人,太守因而大怒,命令拘捕臧戒并送到太守府去,当时监送者约有百余人。臧霸当时十八岁,引领从客几十人在费县西山道中半途截劫,夺救父亲,监送者都不敢动,臧霸便与父亲一起奔命于东海,而臧霸亦从此以勇猛健壮闻名于世。黄巾起义时,臧霸跟从陶谦击破贼众,授予骑都尉官职。于是臧霸在徐州招收士兵,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驻扎在开阳一带。太祖曹操讨伐吕布时,臧霸等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隐身匿藏,曹操搜索,寻得臧霸,一见之下非常喜欢他,便使臧霸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观之兄孙康等,往见曹操。曹操以臧霸为琅邪相,任用吴敦作利城太守、尹礼任东莞太守、孙观任北海太守、孙观的哥哥孙康任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交给臧霸。曹操在兖州时,任命徐翕、毛晖二人为将。兖州乱起,徐、毛二人都背叛。兖州之乱平定后,徐、毛亡命出逃投靠臧霸。曹操告诉刘备,让他告诉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便对刘备说:“我能依靠自力有所建树的原因,是因为我不会做这种事。我受主公(太祖曹操)存命保全之恩,不敢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称王称霸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希望将军为我(向主公)解说。”刘备便把臧霸所言告诉曹操,曹操叹息,对臧霸道:“这是古人仁德之事,你却能够加以奉行,这也正是我的心愿啊。”于是让徐翕、毛晖二人都做了郡守。当时曹操正与袁绍相对抗,而臧霸屡次带领精兵进入青州,所以曹操能专心应付袁绍,不用顾念东方之事。曹操在南皮打败了袁谭,臧霸等前往祝贺。臧霸便求派子弟及诸将之父兄家属前往邺城,曹操说:“诸位忠心报国,但何必要如此来表现呢。昔日萧何派遣子弟前往侍奉高祖,汉高祖没有拒绝,耿纯焚烧自己的房子、马车、棺木追随,而光武帝没有辜负他的好意,现在我将用什么来改变前人的做法呢!”当时东州纷乱,臧霸等执正匡义,征伐暴虐,使黄海、渤海、泰山地区清平安定,他的功没有谁比他大的了,于是都被封为列侯。臧霸被授予都亭侯,又同时担任威虏将军。臧霸又与于禁讨伐昌豨,与夏侯渊征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劳,升迁为徐州刺史。沛国人武周担任下邳令,臧霸尊敬武周,认为他与众不同,常到其舍做客。后来臧霸的从事謥詷不遵守法令,武周获得他的罪状,就拘押拷问謥詷使其死于狱中,臧霸更因此与武周友善。臧霸跟从太祖讨伐孙权,先登入敌阵,再入巢湖,攻破居巢。张辽讨陈兰时,臧霸被调到皖,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能前往救助陈兰。韩当派兵迎战臧霸,臧霸与韩当在逢龙作战,韩当又派兵在夹石拦阻臧霸,臧霸与韩当作战且打败了韩当,带军队回到舒城驻扎。孙权派几万人乘船驻扎在舒口,分兵前往营救陈兰,听说臧霸军队驻扎在舒城时,立即撤军。臧霸引军连夜追赶,到天明时,行军一百多里,拦阻敌人前后夹击。敌人窘急不堪,不能上船,跳水而逃者很多。于是吴军不能救陈兰,张辽便打败了陈兰。臧霸跟从太祖到濡须口征讨孙权,与张辽同为前锋,行军途中遇上大雨,前锋大军先到,江水竟然增涨,敌船逐渐靠近,将士都惶恐不安。张辽想撤离,臧霸阻止张辽说 :“曹公很清楚战事顺利与否,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第二天,曹操果然发出撤军令。张辽到了太祖处,把臧霸之言告诉太祖。曹操认为臧霸做得好,授予扬威将军、假节的称号。后孙权请求投降,太祖还师。便留臧霸与夏侯惇等驻扎在居巢。

 

写作审美提升篇——世事皆学问,人情即文章  

角度一

话题:宽容

角度分析:“宽容”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的意思。“宽以待人”“宽大为怀”,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当今立足于社会、求得更好的发展的要求。要做到“宽容”,必须有开阔的胸襟与全局的眼光,必须破除等级观念。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应掌握适度的原则,在许可的范围内恰当地行使“宽容”之心。写议论文,可着重指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气度,是一种爱,是一种处世、为人的技巧,是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良好的润滑剂。

【写作示例】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推行“仁”和“礼”。兼爱他人,是其思想的主旋律。在我们与别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是否懂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内涵了呢? 

古今成功之士,大凡都有宽阔的胸襟。一代名臣左宗棠,自小擅长棋艺,一次出征前看到街边有一老人,以“天下第一棋手”自称,便上前挑战,结果老人连输几盘,于是叫老人把招牌给砸了。当左宗棠出征胜利归来,老人招牌还在,不禁大怒又上前挑战,结果被老人打得落花流水,宗棠疑惑,问老人原因。老人说,我知你是大将军,将要出征,我不想有损你征战的信心。宗棠大悟,谢了老人,感慨万分。老人有如此胸襟,自己却因一点小事大放狂言,自愧不如。从此不再高傲自大,而是以宽阔的胸怀对待周边的人和事,赢得了人们的赞许。 

兼爱他人,要有广阔的胸襟,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常怀宽容之心,一切都有可能变得美好。

角度二

话题:爱

角度分析:文题要求懂得“爱”的真正含义。可以说,“爱”是谅解、理解、信任、宽容、忍让、尊重、关爱、奉献,甚至流血、牺牲的代名词,所以所写题材必须思想健康。所写内容,可以正面写亲情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朋友之爱,人性之爱,去颂扬爱;也可以反弹琵琶,写溺爱、愁怨、仇恨、杀戮,去呼唤爱。所写范围可以是古今中外。所写对象,可以写爱自己、爱别人、爱家、爱民族、爱国家、爱人类,也可以写不同人物不同的爱(真、善、美,假、恶、丑……)。所写文体,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一件事(或物)来体现爱;可以写成议论文,通过正反论证来阐述爱;可以写成散文,通过不同侧面来表现爱。总之,此话题写作题材广泛,只要立意正确、鲜明、突出,遵循确定的文体特点来写,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作示例】

让世界充满爱

某杂志社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格是什么?”结果,“助人为乐”排在第一位。然而,不少同学在回答“别人碰上麻烦时你怎么办”的时候,却是“悄悄走开”。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想说:既然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让我们从我做起,献出真情,伸出双手,让世界充满爱。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它在给人以帮助的同时,使帮人者感到快乐和欣慰。只有毫不吝惜地帮助别人的人,才能享受到这种幸福。助人为乐也能使人树立起高尚的形象,使人受到大家的尊重。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正是这个道理。

如今,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不少人丧失了良知,也有不少人鼓吹“世风日下”的论调,说:“雷锋叔叔三月来,四月走。”这种思潮对于正在形成世界观、刚开始走人生第一步的青年人有着不良的影响。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想想看:我们的社会真的“变”了吗? 

我想起雷锋“对人民群众要像春天般温暖”;想起了池越忠舍身搭救落水儿童;想起了张华跳入沼气坑挽救老人的生命。我还想起了徐虎、赵雪芳、李素丽……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打动着每个人的心。面对这或平凡温馨或动人心魄的一幕又一幕,我们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世界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张继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