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物同构论指导阅读(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湖南 陆波 原理 心物同构是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用来解释审美经验形成的一个重要原理,又名心物同形论、异质同构论。 其要旨是认为外在物象的物理力场与主体心理力场之间有一种异质同构的内在联系。这种同构体现在外在事物的力的样式、方向、强度同主体心理力场力的样式、方向、强度之间有一种契合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契合,人们不仅可以从客观物象中体验到相应的情感,而且还喜欢借用外物来表现内在的感情和心声。 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现象:人们面对高山会产生严肃的沉思;欣赏柳枝会生发幽婉的柔情;徜徉梅园会滋生高尚的气节;信步森林会强化不屈的意志-------这些现象,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讲,主要在于主客体之间的心物同构。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触景生情——见到什么样的景,生发什么样的情;或者,想抒发什么样的情,就写什么样的景。一句话,为情设景,因景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和景,同一物;相似处,好构筑! 所以,我们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是用鲜花比拼美人,香草类推贤臣;蜜蜂代表辛勤劳动的人民,白杨象征保卫祖国的哨兵;小麻雀表示对弱者的同情,暴风雨昭示对革命的欢迎;小桥流水,状安居的温馨;古道西风,写羁旅的飘零;明月清泉,堪比其心;风霜雨雪,玉汝于成-------- 窗口暗寓开放,小草折射顽强;两脚书橱,食而不化;九重真龙,绝妙华章;明月夜,思乡情意切;杨柳岸,离别滋味长! 示例 心物同构理论,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很早就有所涉及。感物而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融等等说法,都不自觉地吻合了心物同构原理。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心物同构的佳例也俯拾皆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经霜枫树的叶是红的,就像醉人的脸一样红,已经是人与物的同构,而且枫叶的红是离人带血的泪染就的,这就更把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与离人的悲愁情绪交织起来,产生出一种心物同构的特殊美感,用词精准,情景交融,着意渲染,色彩绚丽,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指导 诗人云:意在言外。 画家说:留白天地宽。 作家想:表达一种情感,不要直接说穿,而要借物以传。 既然人们可以通过外物领悟到与外物同构的某种人类情感,而所谓的大家又嗜好将人类的某种情感借助于能与之同构的外物加以表现,那么,用心物同构论来指导我们的现代文阅读也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了。完全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文学作品,不管它是什么体裁,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运用心物同构的原理创作出来的,哪怕是最简单的人物传记作品也不例外。 用心物同构论来指导阅读,就是要我们透过文学作品物理力场的样式(抓捕的意象)、方向(抒发的情感)、强度(运用的手法)去感悟创作主体心理力场力的样式(为何抓捕)、方向(怎样抒发)、强度(如何强悍),从而让物与心达到最完美的沟通,最终求得接近作者本意的较完善的理解。 首先,要全面准确地感知外物特征。也就是要感知作品所描绘的形象的形状、色彩、动态、声响以及作品本身所具的音乐美。形状有点线面体,色彩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动态有缓急快慢大小,声音则有高低起伏之分、抑扬顿挫之美。对这些特征的感知,少不了各种心理机制的共同作用,但主要是靠读者想像的领悟,这是语言艺术的间接性决定的。 全面准确地感知外物特征,是运用心物同构论指导阅读的前提,因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外物领悟内心,如果连外物特征都没有感知透彻,要想准确地感悟内心是不可能的。 其次,要运用心物同构论把握“心”的内涵。在心物同构的文学作品里,心所抒发思想感情的方式往往异彩纷呈。有的非常明显地“展其义,骋其情”;有的却像浓荫下的一脉暗溪,悄然地流泻。对于前者,不难理解,直接从文段中找出来就是;对于后者,我们则要有意识地运用心物同构原理,透过作品所描绘的外在物象,加以深入地探究。 那么,怎么探究呢? 心物同构论告诉我们,内心与外物有一种契合关系,我们只要感知透彻了外物,就可以借此感悟内心。因为我们全面准确地感知了外物特征,也就把握了外物力场的样式、方向、强度,就可以对这种力场进行归类,看它与哪种情感的心理力场可以契合,那么它就表现了哪种情感——属悲则悲,属喜则喜。例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猛烈的“暴风雨”这个物象在样式、方向、强度上显示出来的是兴奋、热情、渴望,因此,我们便可以由此推及抒情主人公内在的心理力场也该如此,表现为无比的兴奋、极度的热情、满心的渴望。 第三,要运用心物同构论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作品以塑造艺术形象为主旨。要对文学作品作整体把握,必须对作品的艺术形象作整体性直观。而艺术形象又是心物同构的形象,是心声与天籁、内情与外物的契合。但是,这种契合不是僵死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你赞小草坚强,我说小草可怜;你赞梅花孤傲,我说梅花下贱,所有的花朵都在休息,就只有梅花还在那么寒冷的环境里搔首弄姿------因为心物同构的契合是心与物的双向选择、交感互动的结果。创作主体的创意既源于外物的样式,又高于这个样式。因此,同一外物在不同的创作主体那里表现为不同的情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们所说的整体把握,意思就是要统观全局,不能束缚于陈规旧习,要充分地感悟作者的无穷创意。 明月,在幸福的情人眼中是一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丽图画;在思念游子的闺中少妇眼中则成了“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在旷达闲适的诗人笔下又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却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因此我们只要读懂这种淡淡的哀愁,明白这种淡淡哀愁的情感是借助哪些外物运用何种手法表达出来的就可以了,如果硬要探究朱自清为什么有这种哀愁,这种哀愁到底指什么,那就只剩下一个熟语可以解释:吃饱了撑的。 秋菊,以它所特有的力的样式,在墨客骚人笔下,多成为志士仁人的比照,高洁情操的象征,或悲秋伤怀的寄托;但在当代诗人崔中秋的《菊女》中却变形为一个纯真的少女。飘洒的是“火红的丝绦”,翻飞如“绚丽的彩蝶”,留下的是“金色的阳光”、“灿烂的吻”,不能忘记的是“粉红色的影子”,自然界中静的物象化为富有生命意识的艺术形象,这些都是创作主体不同的心理力场在同一物象上找到了不同契合点的产物,它既是作者对人生体验的物态化表现,也是客观外物力的作用模式与人内在的心理模式吻合的结果。阅读理解时,点滴不容忽视。 第四,要运用好心物同构的理论读懂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出鞘的剑,是妩媚的眼,是文脉所系核心放出来的那道闪电。标题取得好,覆盖就明显了,含义就丰富了,再用心物同构论一套,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有时候就算不读文本你也能知道了。如“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这个标题, “北大”“梦”是物,“美丽”“羞涩”是心,因为“美丽”,当然喜悦、喜欢、惊喜、狂喜;因为“羞涩”,肯定难受、难过、难堪、难熬。这标题出彩全在“羞涩”二字,如果只写“北大是我美丽的梦”,不仅俗不可耐,而且泛滥成灾;加上“羞涩”二字,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更提升了文章内涵,表明作者不盲目,不流俗,有经历,有悟性,从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美,圆润的成熟美,睿智的青春美。再如一看“荷塘月色”这个标题,第一感觉绝对是对美景的描写,然后由物及心揣摩其情:一个大男人不居高堂游荷塘,往好里说那叫趣味高雅品行高洁,实话实说那就是嘎嘎不遇于世所以郁郁神游于物;一个大男人,不贪美色赏月色,那种无钱无权无奈无能无法(没法可想)无添(没人可依)无出息老婆不喜丈母娘不爱的真实话,就不用我费舌了吧?“大地重现”,大地怎么重现?噢,文章写的是经典书籍,意思就是说“经典”如“大地”,如它宽厚富实,如它博大精神,如它厚德载物,如它永恒滋润,如它永垂不朽,如它超越时空!自然就是表达敬重之情,吐露反悔之意。至于“流泪的腾王阁”,稍加同构,就知道,肯定写王勃,绝对很惆怅,表达怜惜意,想都不用想。 [阅读示范] 大地重现 那些书很像冬天——凝望北方遒劲、疏朗的高枝的时候,一条大河在深远地流,仿佛流在创世前清光寂寥的夜色里…… 也很像故土的榕树——在清晨的雾里,密匝匝的浓叶下垂落缕缕潮湿的气根,鸟群岛叫声在巨云似的树冠里四面八方地响起,绿荫却深得看不见这些精灵们舒展、活跃的身影。一棵树就有一丛森林的感觉和气息,数不尽的厚质的绿叶,像成千上万的语言,散发着悟不到头的盎然,读不完的深蕴…… 回想起来,总有一见如故的真挚,好像前生有缘,我们的的确确和祖先、后人一脉相承着生与死、爱与恨、凄惶与清醒的灵魂似的。无论漂泊(飘泊)到哪里,在榕树的盘根错节上听过雨诉冥思过星空的孩子都永远难以忘怀,永远在生命里一次又一次地呼吸着它的博大精深。于是,也就把它和那些经典的书页一起归于无以名述的真实了。 经典的著作大多都发旧了,翻开来,就像撑船上溯到了远古。纸光是金色的,是那种也许还未打磨(mó)或打磨过了又随着光阴的流逝越来越朴实、贵重的金色。那些书油墨都很香醇也很特别。它的灰旧、沉默的色泽和铅色,太与内容浑然一体太至情至美的和谐了——就像强健的筋络和气魄、素质原应紧密相连一样,也像大河与鹅卵石的滩渚,榕树延伸几十米的根群与如殿如堂的密叶,前后、里外皆对称存在一般。它们大多不“刺激”,连装帧也不够“新潮”,却手感很好,心碑、视碑很好——它压根儿就不想招摇过市,只想久久地感动着你抚爱着你,不动声色地以大地的本质时时滋润出征的安泰。 一行行时短时长的句子,一页页时远时近的思绪,那么厚实、自信、激动人心。它们常常使你走在源头,又走向天空,走回语言的诞生。“人之精英为语言”,在人类的始祖那里,语言是生命创造的;在每一个词诞生之前,一定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妙和艰辛。为着它们的流传,为着宇宙万物的“再生”,时空选择了人来思索,又用语言来创造来发展,以至精神的星空灿烂不竭,万物的大地变幻无穷。如果天地真是这样使人至高无上的,那么语言的本质就该是生命的、创造的。生命和创造永恒,永恒怎会过时呢? 经典的含义就在这里。 它们也许的确“旧”了,不合时宜,但生欲的灵魂,人的气息,情思的存在,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常常比活人还要活人。它们形象又抽象的一切,总是不尽地时隐时现,超越彼时彼此地,进入你的心底、血脉。于是人们不再怆然,不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由此而坚定了爱、美、神性以及曲折路途中的不屈信念。难道莎士比亚人欲的城堡不是常常复活么?难道《野草》忧郁、冷峻的目光不是依旧流连在前仆后继的国土么?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世上出现了那么多背叛语言的书,出现了那么多不再崇敬最值得崇敬的经典的行径。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没读过那些书,还是不会读、不能读或不想读呢? 也许是我走火入魔了。那些经典已经过时,人们不再需要它或只有扔掉它才能活得更好更充实;也许在我掩卷遥瞩的喟叹里,它给我的气氛、真谛、灵性和警醒仅仅是一种错觉;当我认为它与诸多流行歌曲、畅销书和无人生的言行相比,前者犹如大树、山川、世界,而后者近于贫草、沙砾、窝棚或无须有的废纸、锈迹的时候,这种思索亦不过是可笑的暮气——如果是我错了就好了。即使暂时不重返我的榕树故土,在架子鼓和电吉他的震响里,只要我的手不颤抖,我愿意吹箫就该吹箫。 17.文中说“经典的含义就在这里”。经典的本质含义是什么?(3分) 答:生命的、创造的、永恒的。 18.文中2、3、4段都写到故土的榕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 答:①以故土榕树的浓密深厚盎然作比,形象地说明经典的博大精深。 ②用“榕树延伸几十米的根群与如殿如堂的密叶”作比,形象地说明经典外形与内容的浑然一体至情至美的和谐。 19.根据文章内容,简述你对题目“大地重现”的理解。(5分) 答:①表达了对经典的呼唤。 我们要敬重经典,重视经典,让经典润泽人类的精神生命。 经典犹如大地般滋润着人类。 以“大地重现”为题,强调了经典的重大意义。 经典像大地一样,是永恒的,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 经典像大地一样,是博大精深的。 经典至高无上。 经典超越时空。[答两三点即可] 20.下列对文章的评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 D 。(4分) A.第1段中“大河在深远地流”喻指经典的亘古恒久而又滋养人类的特质,而“清光寂寥的夜色”则隐含着经典遭遇冷落的处境。 B.经典的“心碑、视碑很好”,是因为它不追逐流俗,而以它的生命与创造特质久久地感动着抚爱着人们,给人以心灵的润泽。 C.文中举莎士比亚和《野草》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人们仍需要经典的滋养,它能坚定人们的爱、美、神性以及在曲折路途中的不屈信念。 D.文章末句说“即使暂时不重返我的榕树故土,在架子鼓和电吉他的震响里,只要我的手不颤抖,我愿意吹箫就该吹箫。”它表明了作者不同流俗的坚定思想,强化了经典的重要意义。 E.文章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气韵流动,气势磅礴,内蕴丰富,令人警醒。 [答案AD。A注意修饰语“创世前”,那个时候经典还没影呢!指创世前那种清朗疏阔的气象;D注意前提“即使暂时不重返我的榕树故土”,这就表明“吹箫”跟经典无关,只是表达作者对世俗和流行的鄙夷罢了] 铁马丁当 ——雪潇 斗拱飞檐而又檐牙高啄,是中国古建筑最优美的一个构思。在那展翅欲飞的檐牙上高高啄挂的,丁当响着的,我们一般人看上去,一定觉得是铜玲,最多说是风铃,可是行家却说,那不是铜玲,也不是风铃,那是“铁马”。 铁马?乍一听,我们可能不解,然而再看,再想,或者多少年后再想,你会觉得它真应该也能叫作铁马。 风吹来,风从夏天出来,当然已是秋风了;风从山下吹来,到得此高高山上,自然也是凉如秋风了。在这样一年四季的秋风中丁当丁当地响着,迎着时间的风前进,无论什么样的玲,也会成为一匹马,一匹铁样坚强的马! 铁马,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一个名字。 铁马丁当,响在我们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亭台楼阁上,响在深山古寺,响在我们世上最清静是地方,但是却表达着我们对于迎风前行的生命的理解和想象。 你看了那檐头丁当的风铃,你再看那高高昂起的檐,不就是一匹马仰着的脖子吗?一匹马既已横空出世,仰天而立,傲视风云,于是山间的树们则立时纷披如马之鬃,于是檐下的廊柱立时有力如马之腿,于是一个山间的古寺里贮满了奔驰的欲望如同一匹马身上贮满了奔跑的热与力,于是一个山间的古寺要奔跑起来,于是一座威武的大山要奔跑起来,于是我们的一颗心也要奔跑起来! 铁马丁当,告诉我们一切原来都是在奔跑着,不舍昼夜,向着云天。 于是天上的云,就是已经奔跑到了天上的,正在悠悠行空的,一群欢乐的马,或者一匹孤独的马! 于是我们坐在一个山间古寺的石头上,就如同坐在一匹奔跑的马背上,于是一个也许最平凡的人也就成了岁月最骄傲的骑手,一边低语着一边向着时间的风云驰去,无边的过去顷刻之间成了身后的飞絮,人世的悲欢苦乐也在这顷刻之间于马蹄下散去,是尘的归了尘,是土的归了土。 铁马丁当,复又丁当。 铁马是风的老话呢,还是山的古语?这一天,我们坐在古寺的飞檐下说话:唐诗宋词,家事国事,酸的辣的,深的浅的。一会儿铁马丁丁当当,一会儿铁马沉默无言。游人寥寥,尘世的东西像是正在被风吹走;树影婆娑,世界好像正在用他的手势和我们交谈。我们看一眼古松的影子,我们听一耳铁马的丁当,我们在那一天突然好像成了一个心可以领,神可以会的智者。我们多么平凡,可是掀开平凡的石头,下面藏着的,竟也是一株精神的美且坚强的小草。 铁马丁当,把深山千年的心事借铁锈和铜绿而道出,又借一片片落叶写在地上,复借一阵阵清风带向远方。我们坐在古寺的廊柱旁,目睹这一场世界上神秘的活动,却一无所言,一无所知,像是两块经年的石头,只任风吹雨打,从不怨雨怪风。但是我们心里其实也明白,如果我们只是两个偶尔的过客,则我们只知道一天两天的事;可是如果我们竟是两块经年的石头,则我们就能知道千年万载的事。然而我们不说,所以好像我们不知道;他们说了,于是他们好像就什么都知道。 其实啊,只要我们是人,我们所知道的,永远也不会比一株小草多,永远也不会比一块石头多,但是我们肆意地做着我们的一切,而且自以为是好像天经地义,从来没有把小草和石头放在眼里,正如铁马跑在自己的秋风里,也从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一样。 阳光从铁马的脖子上流了下来,流成我们背上的热。廊柱这时现出了它的古老红色,于是“汗血马”,这三个字突然就从什么地方硬铮铮地跳了出来。突然我们就听到了一匹马千里路上的喘息,呼哧呼哧,嗒嗒嗒嗒。我们于是也跳起来,绕着一个山间的古寺走着、摸着。到处是历史的刻刻画画啊,到处是人间的坑坑洼洼,我们闭上眼睛,让手指直接抚摸在一匹马的骨头的血肉上:那一张一弛的力,那一起一伏的脉,那一深一浅的神,那一远一近的韵,就在我们的手指间滚动。那是汉瓦那是唐 砖,那是秦时的月光宋时的垅沟,那是一万年前的泪痕啊一百年前的刀伤! 它们都在一匹马的身上。 这样的一匹马就不能再是美丽爱情中王子飘逸的白马了,这样的一匹马只能是秋风苦雨中的一匹汗血马:多少败将谪臣从这样的马上折戟沉沙,多少王侯能人从这样的马上下野落草,多少怨女旷妇从这样的马上香消玉殒!这是汉李广的马,这也是汉昭君的马,这是西去新疆的林则徐的马,这是西来秦州的杜甫的马,这也是南下荒蛮之地的苏东坡的马…… 这是一匹生活与岁月的流着汗也流着血的马,一匹无形的马,谁都是它的骑手,谁也看不见它。它风驰电掣,我们却以为它一动不动;它历尽沧桑,我们还觉得它一生平安。骑着毛驴找驴,曾经是我们对人的嘲笑,骑着马儿找马,谁会这样嘲笑我们呢? 铁马丁当,奔跑在时间的风中,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挥汗浴血,奔跑在人生的路上。 ——(选自《散文》1999年第3 期) 1.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作为装饰的金属片有着一个令人不解的名字——铁马。然而作者说:“它真应该也只能叫作铁马。”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A。因为它一年四季在秋风中丁当丁当地响着,迎着时间的风前进。 B.无论什么样的铃,在这样的风中奔跑,也会成为一匹马,一匹铁样坚强的马! [温馨提示:现代文阅读第一题一般都是找的,在原文中仔细寻找就是!] 也可概括答成: 因为它响在岁月的风中,经受着历史的考验。 它无畏地前进,矫健如马,坚强似铁。 2.“铁马丁当”,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概括说明。 答:A。表达着我们对于迎风前行的生命的理解和想象。 B。告诉我们一切原来都是在奔跑着,不昼夜,向着云天。 [小心提示:答题一定要紧扣文本,切忌随意发挥不知所云!] 3.本文六、七、八、九四段,作者从铁马所在的古建筑出发,把高昂的屋檐想象成仰起的马脖,进而想到树似马鬃,柱似马腿,而古寺、大山、行云以及一切宇宙天地间存在的事物,都仿佛是贮满热与力、奔跑不息的马。请联系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 答:A。这一连串的想象,意象丰满,有助于揭示作者赋予“马”的丰富象征意义,增强历史沧桑感。 B.同时使文章内容更丰富,“铁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它不仅是旁观者和见证人,也是历史的经历者,而且是“勇敢的迎风前行的生命”。 C.行文充满了诗意,更具艺术感染力。 [友好提示:答题时最好看看后面的分值!6分的题,你想破脑袋也要想出3点来!]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C 本文从中国古建筑的“铁马”说起,展开丰富的联想,表达了对历史、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受,语言优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我们在那一天突然好像成了一个心可以领,神可以会的智者。”是说我们看了古松的影子,听了铁马的丁当,就会变成心领神会的智者。[只是受到一些智慧的启迪而已!注意“好像”一词] 作者把“铁马”想象成一匹一路负重、一路喘息的汗血马,借助这个意象展示了历史前行的沧桑苦痛。 “那一张一弛的力,那一起一伏的脉,那一深一浅的神,那一远一近的韵,就在我们的手指间滚动。”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让手指直接抚摸在一匹马的骨头的血肉上”的深切感受。[不是对比。是排比] 文章最后一段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挥汗浴血,奔跑在人生的路上”。[文章的主旨是“借对‘铁马’的思考,抒发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丁当的‘铁马’,使我们感到历史的蹄声,也使我们奔跑在人生的路上受到鼓舞和催促]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优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然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薄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托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有直观。 ——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 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1.文中“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这一句,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印证?试作简要分析。 答:A。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却在赣江边上建起了一座滕王阁。 B.被长安淡忘得一干二净的王勃在滕王阁上表演这“独角戏”。 2.作者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请结合第七段相关内容加以具体分析。 答: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如果站错了地方,就会遭遇挫折。 王勃一心从文,在文学上的成就会更大,却去从政,险丢小命。 3.文章开头部分说:“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想到了王勃的哪些方面? 答:A。王勃清瘦忧郁的形象。 B。王勃的梦魂与世永存。 王勃沉浮反复的人生。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D 在第五段中作者以滕王的不得意来反衬王勃的潇洒。[错。都不得意!] 作者说滕王阁不是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它以玲珑典雅,登高览胜的建制容纳了王勃的梦魂。 尽管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但是作者对王勃的意外死亡还是感到十分的惋惜。 本文自始至终把滕王阁和王勃结合在一起,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通俗浅显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王勃的怀念。[错。本文语言优美!] 作者登临滕王阁,并因此联想到王勃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诗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5.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处景物与人物,仿写两个句子。 示例一: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 仿写:漫步在秀美的西湖边上,淡妆浓抹处总是西施曼妙动人的形象。 示例二: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 仿写:想替波光潋滟的西湖画一幅图,图中心是含情脉脉的西施。 西风胡杨 ——潘岳 胡杨生于西域。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金黄之美,属于秋天。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留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我去了塔里木,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决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包容了天与地,包容了人与自然。胡杨林中,有梭梭草、甘草、骆驼草,它们和谐共生。容与和,正是儒学的真髓。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竟能深达二十米去寻找沙下的泥土,并深深根植于大地。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每个细胞,每个枝干,每个叶瓣,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中国连绵不息的文化,虽经无数风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枯杨,它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它们让战友落泪,它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个悲天悯人的冬天童话,一种凛凛然,士为知己而死的气节。 胡杨并不孤独。在胡杨林前面生着一丛丛、一团团,茸茸的、淡淡的、柔柔的红柳。她们是胡杨的红颜知己。她们面对着肆虐的狂沙,背倚着心爱的胡杨,一样地坚韧不退,一样地忍饥挨渴。这又使我想起远在天涯海角,与胡杨同一属种的兄弟,它们是红树林。与胡杨一样,它们生下来就注定要保卫海岸,注定要为身后的繁华人世而牺牲,注定要抛弃一切虚名俗利,注定长得俊美,生得高贵,活得清白,死得忠诚。 胡杨不能倒,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两千年前,西域为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等三十六国的西域文明。拓荒与战争,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今天,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我怕他们忘记曾经呵护他们爷爷的胡杨,我担心他们的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恶梦。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也许这泪水能化成细雨救活胡杨。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猎猎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选《人民日报》2004年10月7日) 1.文章第一段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气氛?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悲壮、苍凉的气氛。 为写胡杨坚韧、悲壮的特点作铺垫。 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答题揭密:环境描写一般有两个作用:渲染气氛和作铺垫。第一自然段本身就有“苍凉”“荒凉”等词语。全文有“悲壮”等词语。“烈马”“狼烟”“烽台”有战争味,富有历史沧桑感] 2.作者写胡杨的同时,也写了红柳、红树林,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A。说明胡杨并不孤独。 B.衬托胡杨有着跟红柳、红树林一样的高贵、清白、忠诚的品质。 [答题揭密:这个问题来源于倒数第三段,请注意倒数第三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3.如何理解“胡杨不能倒,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这句话的意思? 答:A。胡杨孕育了中华文明。 胡杨精神是顽强、坚韧、忠诚、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深深根植于大地的胡杨的根,如同我们民族的心,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中国文化连绵不息。 [答题揭密:一定要站在全文的高度来答题!]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E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写胡杨是“秋天最美的树”,但在文中,并未对胡杨的外形进行具体的描绘,目的在于着重表现胡杨的内在之美,精神之美。 作者用“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三个句子,层层递进,说明塔里木是胡杨的故乡,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错。是并列,不是递进。相同的例子有“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作者呼吁塔里木河与额济纳旗河上游的人们拦水造坝围垦开发,目的是呼吁他们多栽种胡杨,保护胡杨,以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错。作者是担心,不是呼吁!] 这篇文章语言风格平淡朴实,不仅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更能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错。本文语言风格优美愤激,酣畅淋漓] 作者运用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赋予胡杨以人的灵性,既表现了作者对胡杨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也使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流泉石上”的模样,我虽然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世人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汉武帝亲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面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坦诚、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选自《青年博览》2000年第10期) 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经历了三个阶段:少年未懂;青年自以为懂;成年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后才终于理解了。 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 答:赞美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气度和胸襟,批判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的小人行径。 划线句“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培养情操。 划线句“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最贫穷。 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C。 本文通过对王维诗的理解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文中“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指的是王维诗的魅力和他的品格。 作者主张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二者并重。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拟化和由此引发的议论,深化了文章内容和主题。 鼓神 ——王杰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乃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做归乡的打算(因为债务缠身我不得不像杨白劳一样躲债)。 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锣鼓声从大街小巷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掖着 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锣鼓做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锣鼓敲得震天价响,一下子就被那整齐高亢的鼓点声带进了一片热烈粗犷的喧嚣之中。 敲打锣鼓的汉子脱去棉袄,穿着对襟衣服,捞脚挽袖,红着脸膛,挥舞着双臂在一面一米大的大鼓的指挥下把小鼓腰鼓和铜钹铜锣敲得地动山摇,惊神泣鬼,急时如狂风暴雨,缓时似惊鹿踏雪,重捶如万马奔腾,虚敲似岚岗生月,有龙点头,有凤摆尾,有四季花儿开,还有红火十二月…… 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并不时向围观的姑娘媳妇们飞媚眼打秋风,引来一连串的欢笑声和骂俏声。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哀,孤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开。 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 “别,别……” 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钹铜锣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 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伙面前。他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连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巨痛的快感。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进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枪击钢板,乱时乌云横压,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像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活,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气!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间。而他,这个人群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 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 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选自《北京文学》2002年第五期) 从原文中摘录出揭示本文主旨的句子。 答: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 敲鼓时的张伯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是一位代表着人类在顶天立地时高昂、豪迈的英杰形象。 作者为什么要写敲鼓前张伯瘦弱、邋遢、畏缩的外貌? 答:欲扬先抑。先写张伯的卑微、可怜是为了后扬他的高昂、豪迈蓄势。 ④“我”为什么要“离开县城”“走向一个小山村”? 答:因不敢归乡,城里锣鼓喧嚣声使他心烦意乱。 ⑤为什么“我准备悄悄地离开”? 答:这气氛使他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凄楚、孤孑。 ⑥为什么“我等着往下看”? 答:他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出什么花样来。 ⑦为什么“我惊愕了”“我想回家过年了”? 答:被张伯的高昂、豪迈所感染,懂得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的道理。 作者邮箱: lubo660518@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