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证据(课文鉴赏)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语篇结构分析】

全文第一部分(第1—3段):曾经生活过的故乡事物是自己生命历程的证明。

第二部分(第4—6段):写曾经的生活没有了见证。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故乡的改变及引发的思考。

第四部分(第9段):“家园废失”结束全文,使全文笼罩在浓浓的伤感之中。

【语篇脉络梳理】

那时候,我不懂得热爱故乡→反衬故乡的可爱

榆树

夕阳

牲畜

生活中熟悉的东西 盖房 一草一木令人难忘

公鸡

黑狗

家园失去,才觉得它的价值,照应开头,表达对故乡的难忘之情

语篇品读

一、重点语段品读

全文第一部分(第1—3段):曾经生活过的故乡事物是自己生命历程的证明。

第1段:带着一种逝去才知珍惜的伤感反思“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以及想当然地认为新事物会代替它们的错误想法。

[品味]第二句的三个动作用“ 随便”修饰,表示出不懂珍惜时的随意性,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懊悔。

[体会]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第2段:写自己现在已明白“曾经拥有的事物”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希望这些“证据”能够留下。

[品味]“这些”指第一、第二节所写的原来家园的事物。因为“ 这些”都是证明我当年故乡的生活,在它们身上留下了“ 我”生命的印记。“ 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这是本篇的关键词。

[体会]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与“ 曾经拥有的事物”对话,表达了深深的眷恋、懊悔与伤感。

第3段:总结第一部分,重申懊悔之意。

[品味]一再强调“不知道”:许多事理总是要经过人生历练和心灵思考才会明白,等到明白时,时间的流水已经带走了许多的东西,所以人生常有遗憾。文章开篇实际是站在今天对昨天的假设。“需要证明”: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

[体会] 到此段,作者连续使用了一个“还不懂得”和三个“不知道”。

第二部分(第4—6段)写曾经的生活没有了见证。

第4段:回忆曾经的生活。

[品味]前两句承接上段,开启下文。连续用了七个反问来深刻表现“ 我”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即消失过去无法证明,细腻充分地表现了对故乡生活的深深依恋。连用六个“真的”,写出失去证据后的无奈。“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熟悉,月光对事物的渗浸,也可以说是作者情感对事物的浸透。

[体会]这里的描写非常的细致动人。

第5段:感伤曾经的生活现在无人关心。

[品味]风“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是写“ 经历”给人留下的深深的印象,非常细腻。

[体会]这一切,无法得到证实。

第6段:总结第二部分,写曾经的生活不可见证。

[品味]文章的意思又进一层。“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复杂的表述,包含了人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 内心的生存”找不到依凭,那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所谓“精神的流浪”是现代人常有的精神疾患。本文的“ 证据”、“ 村庄”、“ 家园”实际上都包含多层的意思,既是日常生活的,又是精神的。几个“ 没有”的含义是说这些都可以证明,不能失掉“证据”。

[体会]这一段是对4、5两段的总结。过去的贴近自然的生活因不可再现而“ 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连自己都“产生怀疑”;而人们已不再关注自然对生命乃至人生的影响,故而作者感叹“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故乡的改变及引发的思考。

第7段:写故乡的改变。

[品味] “我的”成了“ 别人的”,暗含了对变化的无奈。隐含了故园不再的感伤。“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人为的痕迹(证明自己的生命、生存的证据)总会被时间吞噬。“漫长等待的是什么”,这个句子不好理解,但推断一下,应该是“ 证据”的消失,等待的是一个个证据的消失,复归于自然本来的面目。

[体会]详写人们打土墙的情态,隐含着作者对人们留下“ 证据”的“ 自豪”所持的态度。

第8段:写作者由故乡面貌的变化引发的对生命价值的疑惑。

[品味] 生命的消失“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他们的生命意义何在?“ 我”的时光与曾经鲜活的成长历程,在生活环境变化之后,有无价值?意义何在?这是任何人很难回答的问题。

[体会] 这是作者最深刻、最有哲学意义的思考。

第四部分(第9段):“家园废失”结束全文,使全文笼罩在浓浓的伤感之中。

[品味]“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含义是:家园没有了,失去了,我要到哪里去寻我的家园呢?我又怎么能找到我的家园呢?我对家乡的寻找不都成了徒劳?以寻找家乡未果的失落,反衬对家乡的难忘,根本上还是写难忘的是乡愁。无法排遣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依然是乡愁。

[体会] 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但它们会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只有这样,“家园”才不会废失,否则,就如结尾所言,人只能在“虚无”中了。

二、疑难问题探析

1、开头两段的表达方式和作者意图

就开头来看,第一句用“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而第二段第一句用“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这语句上的反复,突出了自己对故乡的漠视、忽视。再写下去具体写故乡的草木房屋,自己熟悉的一切。这实际上是欲扬先抑,表达了我现在是多么地留恋我的故乡,留恋我故乡生养我的老屋。这先抑后扬实际上是表达对故乡那刻骨铭心的爱。

2、第4段开头的一段议论和反问的作用

这几句议论从结构上看是属于过渡,从表情达意上看是属于为后文记叙描写定下一个忧伤的调子,从内容上看是和后文的疑问保持一致。后文的连续发问,写自己在村巷里仓皇奔跑,写自己院门的榆树,照耀着自己院子的月亮,实际上表现的仍然是对故乡的留恋。反问也罢,疑问也好,本质上还是肯定自己有过这么一段生活,表达的依然是那难以舍弃的乡情乡愁。“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是说我对我的家太了解了,太熟悉了,闭着眼就能说出它的一切。

3、“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又写了“公鸡”和“老狗”,有什么寓意?

“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公鸡”“ 老死窝中的黑狗”实际上是写家。表达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意思,在故乡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作者在问,“ 家里的大公鸡和那条黑狗还在吗?”根本上还是写那难忘的乡愁。在这里,作者把乡愁变成了大公鸡和黑狗,更具体形象了而已。

语篇鉴赏

一、语篇整体赏析

刘亮程是一位题材与风格都很独特的散文作家,他的大量作品通过对西北农村的细腻抒写,体现了一种难得的对乡村、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对乡村日常生活意义的发掘,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之间冲突的反思。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明显的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这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作品从一个人的迁徙开始。当人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一样东西的珍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是否珍贵,人们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它的。所以,文章说:“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因为“ 它没有用处了”。其实,故乡,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里的话说“ 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之所以有人不明白,是因为他“ 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人为什么喜欢怀旧?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过去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必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怀疑:“ 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而从客观的情形来看,当家园废失,“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二、写作特点赏析

1、奇异独特的分类表现形式

这篇散文在表现乡愁上独辟蹊径,其艺术的独创在于以一个迁移者的身份讲述(回忆)故乡的可爱,对故乡那一草一木的难忘。这种构思在抒写乡愁的文章当中还是不多见的。

2、感人真实的细节

没有细节,就没有真实;没有细节就没有真实感人的力量。这篇散文之所以感人,与作者真实详细的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请看第2自然段“ 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细节多具体,多到位,多感人,如果没有这些细节,这篇作品还有这么感人的力量吗?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