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选修课中古代传记教学的一点思考(教学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内容提要:把握人物形象是古代传记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是老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一知半解,不甚了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仍然很浅薄。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没有严格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缺少行之有效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本文主要就如何加深学生对古代传记人物形象的把握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古代传记 知人论世法 背景假设法 人物比较法 认识规律 作者单位:翁源第一高级中学 陈鹏 传记重在展现传主的人生轨迹,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古代传记文学传承了《史记》“实录”的创作精神,虽然在细节上有时也会有合理的虚构,但主要是通过记述传主的人生事迹来表现人物。这使古代传记不仅有戏剧性、故事性,而且塑造的人物个性栩栩如生。学习古代传记,了解传主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形象,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从而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提高励志、冶情、勤学、修身的自觉性;才能通过理性的反思,从有关人物和事件中吸取教训,引为人生鉴戒。 如何把握古代传记中的人物形象,具体方法已多有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是抓住典型事件和个性化的人物描写来给人物“画像”。按理说来,既然“有法可依”,教学过程自然会顺风顺水,教学效果当然也会卓有成效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却发现虽然教师按“章”办事,分析头头是道,结论无可辩驳,可学生却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仍然很浅薄。问题该如何解决?笔者结合高中选修课《传记选读》中的《马均传》谈一点自己对如何上好古代传记中人物鉴赏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粗浅认识。论述之中或有不足之处,权作抛砖引玉之说。 《马均传》记述的是三国时期的机械制造家马均的生平事迹。马均是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在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堪称一代机械大师,天下莫不服其工巧。然而执政者“用人不当其才”,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腐败没落,马钧的许多发明创造没有得到重视,也没能制造和推广。他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志,虽然他曾作过给事中官,但他的工作仍然受到阻挠和蔑视,技巧一直未得到顺利发展的机会。若不是南朝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摘引了一些他的故事,我们还不会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学习这篇传记,我们要重点把握的是马均卓越的成就和他优秀的个人品质。我们可以通过文本给我们提供的马均的发明以及人们的评价清楚地了解这两个方面。但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到这里便总结收尾,可就为时太早了。简单的揭示出人物的成就和优秀品质只是让学生“知其然”,尚有诸多的问题须要探究,许多的认识须要深化,还需要“知其所以然”。古代传记的教学自然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揭示基本的事实上,要引导学生向更广阔的天地驰骋,要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马均这一人物形象,我们只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从真正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从内心深处敬佩他,效仿他,自觉地“见贤而思齐”。 那么,我们如何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呢?以《马均传》为例,我们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 古代传记的教学也应该坚决地贯彻这个原则,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知人论世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了解传主所处的时代背景来了解传主的成就品格。时代背景,既是指传主生活的大的时代,也是指传主生活的小的环境。知人论世法是了解传主品格的一种很有效的也是很普通的一种方法。之所以再这里再次重申,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时代背景的介绍,往往是老师一手包办。教师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学生稀里糊涂,不甚了了。这种本来很有用的方法却在运用的时候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应该有的功效。如果我们在运用知人论世法时能够认真一点,细致一点,那么对传主的认识是不会肤浅而单薄的。比如对马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相关信息(文字、图片、影片等):三国时期的社会等级制度、三国时期的军事器械和战争模式、三国时期的工农业生产条件、三国时期的科研条件等等,再全班范围内进行广泛的交流,使学生对时代背景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这个时候,我们再讲马均的发明对当时和后世的深刻影响和他执着、勤奋、肯钻研的品格也就清清楚楚了。这项工作虽然细致繁琐,但在操作时,可以分小组分任务进行,工作量并不大,而且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品格,不妨一试。 二、背景假设法。传主的人生轨迹和品格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环境不同,人物的人生际遇和品格也就不相同。通过设计不同的环境,推测人物不同的际遇命运,以深刻地了解环境和人物命运、性格的关系。如讲授《马均传》时,我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假如马均能够穿越时空,他的命运会怎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言:有的说,马均穿越时空到了现代,凭借他的务实、勤奋、肯钻研,肯定很快可以接受现代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很多很多惊天动地的东西出来;有的说,马均穿越时空回到战国时代,肯定会封侯拜将,成就事业,那个时代太需要他那样的人才了;有的说,马均穿越时空回到石器时代,估计会被奉若神明,他的哪些发明创造绝对可以让人类提前进入奴隶社会……这堂课,老师学生似乎都是在胡言乱语,浪费时间,但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这荒谬的背后不正是学生的认识在深化,想象力在锻炼吗? 三、人物比较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设置参照对象,将传主与其他的人物进行类比和对比来衬托和强调传主的品格。马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机械制造家,有许多的发明创造,但他的技艺到底有多高,发明创造成就到底有多大,没有可以参照的对象,是难以深刻理解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历史上的两个名人:鲁班(公输盘)和诸葛亮的相关资料,把他们作为参照对象与马均比较,让学生列出图表来展示他们各自的成就贡献。有了比较,有了衬托,马均的成就贡献和他个人的聪明才干体现的也就更加明显了。这个方法,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最后汇总成一张总表公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加深了对这些人物的认识,教学效果更好。 人物 发明创造 成就比较 鲁班 农业机具:砻、磨、碾子、铲 木工工具:墨斗、刨子、钻子、曲尺、锯 兵器:云梯、钩拒 种类繁多 贡献巨大 影响深远 诸葛亮 连发弩、木牛流马、孔明灯 主要用于军事 复杂有效 马均 改进连发弩、轮转式连续抛石车 翻车、水转百戏、复原指南车、改良织绫机 种类繁多 更有效率 影响深远 多未实现 我们的认识,总是遵循着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对于古代传记中的人物形象,我们不能仅仅把目光聚焦在人物具有怎样的品格这个理性的结论上,而应该在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学生对人物有了足够的感性认识之后,人物的品格是什么也就呼之欲出了。不切实的遵循教学的规律,一味的“求快”,是无法上好选修课的。对马均这一古代人物形象的把握生动具体地说明了这一点。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自主地建构知识,形成学科模型。这样,我们的选修课才会成为真正的“选修课”!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5 (2)《传记选读》(粤教版选修9)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7 陈鹏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