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把握(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翁源第一高级中学  陈鹏

黑格尔说:“美是形象的显现。” 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孔子说:“立象以尽意。”古诗词如果无形象,直接很难来抒情。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要感动人,要吸引人,就要靠形象。形象大于思想。由此可见,鉴赏古诗词的形象十分重要——古诗词形象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物象(意象)。要准确深刻地体悟诗人的思想情感,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形象。在具体的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古诗词形象的把握还存在很多偏差,本文将就如何引导高中生准确地把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全做抛砖引玉之说。

古诗词当中的人物形象,有的是古诗词的抒情主人公,有的是作者刻意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是直士、隐士,是将军、战士,是游子、怨妇,是失意的文人,流离失所的哀民——或清高孤傲、闲适超逸,或意气风发,矢志报国,或孤寂失落、爱恨情长,或壮怀激烈、豪情万丈,或愤世嫉俗、无限感伤——心怀天下,多情善愁的诗人为我们塑造了数不清的栩栩如生、神貌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在诗的国度里自由的呐喊和诉说,向我们倾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喜怒哀乐。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诗人们是怎么塑造出来的呢?一般来说,诗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三种:一、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行为来表现;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通过营造树林深处风吹草动的“紧张”气氛使将军弯弓射“敌”,来表现将军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和超群射术。二、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如张籍的《秋思》中:“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描绘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生动的塑造了一个对家乡亲人怀着无限深切思念游子形象。三、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只是一个神态、笑容、动作、心理变化等,甚至是一个细节。作者通过简练地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古诗词虽然浩如烟海,但塑造人物的方法并不纷繁复杂。我们把握古诗词的人物形象无非就是要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之中的言语、神态、行为、心理上的特征,或者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来类比人。问题的解决似乎很简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却并不是十拿九稳,准确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古诗词一般不过聊聊几十言,人物形象也并不复杂,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之所以差强人意,原因主要是缺少相关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古诗和学生之间隔着三座大山:“时代”、“经历”和“方法”。正是这三座大山阻碍了学生准确地把握古诗词的人物形象。首先,古诗词是抒写古人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他的那个社会所产生的情感观点,虽然人情有共通性,但古人思想情感之根由,寄托假借之事物,却是历史的,特定的,这确实是学生还须学习了解的。如白居易的《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夸赴中军宴,走马去如云。樽垒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桔,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宦官与百姓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并列在一起,以讽刺朝廷中的黑暗。把握这首诗中宦官的形象,如果不了解中唐时期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局势,恐怕很难明白宦官专权的危害有多大;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生活状况,也很难明白宦官的生活有多么奢侈。这样自然对宦官是朝廷的蛀虫也就体会不深了。其次,高中生大都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青春初绽,可是生活圈子狭窄,社会经历不多,缺少丰富的人生体验。而古诗词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多是诗人们饱经沧桑,看尽人生悲欢离合后泣血而成。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夏虫不可语冰也。”没有一定得生活体验,学生有如何能对千年前的古人惺惺相惜呢。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写闺中少妇因见陌头杨柳春色,突生寂寞凄苦之感,后悔让夫婿离家远征。这样关乎爱情的诗篇大多数的高中生是看不明白的,毕竟爱情对他们来说都还是一个美丽遥远的梦。其它如咏怀乡情、慨叹历史盛衰、抒写壮志难酬之悲苦的古诗词,学生理解起来也是雾里看花,不大分明。再者,把握人物形象虽有切实的方法依循,但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不足,往往很难精确全面地把握特定人物形象的特定外貌神态、行为举止、言谈话语。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古人评之:“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这首诗人物形象融入青山绿水之中,要把握人物形象,先要分析景物特点:庭院干洁,花木齐整,山清水秀,然后调动生活经验,分析出景物与人物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诗中人物喜山爱水,自在闲适的形象特点来。这种特征并不明显的人物形象学生往往难以把握。

鉴赏古诗词的人物形象是高考考点之一。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全面地把握古诗词当中的人物形象。是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笔者以为: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明确是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形象的意义。明确是人物形象特点,就是要把握人物的社会身份、性格品质;明确形象的意义,就是要把握人物形象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的人物形象。

一、加强相关知识的补充和巩固。这些知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古代的客观环境(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古代的政治体制、古代的自然状况等)、古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历史观、人才观、风俗习惯等)以及常见人物特征(身份、性格、思想情感方面的具体表现)。由于多数的经典诗词往往汇集在唐宋,所以,在相关知识的把握上,要以唐宋时期为主,兼顾其它。有了这些知识,人物形象就具体可感了。二、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有些诗词可以借助诗句词句之中直接点明情感的关键词语来把握人物形象,但大多数诗词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如果学生缺少丰富的情感体验,读诗就味同嚼蜡。如何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介绍两种方法:(一)情境营造法。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调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以充分营造人物抒情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看到陡峭险峻的高山、波澜壮阔的江海、姹紫嫣红春色;听到杜鹃的悲啼和猿猴的哀鸣;闻到芬芳扑鼻的气息……正所谓情由景生,学生脑海中的意境越丰富越细腻,对诗词中人物的内心思想情感的把握也就越到位。(二)联想法。高中生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而这些相对简单浅显的体验却可以成为他们了解古诗词人物形象的一条捷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曾经体验过的一些情感交织层叠、强化、深化后代入到人物形象的内心之中去。比如,古代诗人在遭受到贬谪后的心理,往往有对前途命运的渺茫感,对世事艰难、壮志难酬的挫败感,对小人或官场的愤恨、恐惧、无奈,对与亲友分别的愁苦等这些复杂的情感。在理解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你孤身一人在异域迷路,亲人也无法联系,你心中会是什么滋味?”“想象你费劲千辛万苦帮助朋友而他却伤害了你,你心中会是什么滋味?”“想象你立下雄心壮志要考出好成绩,可一番努力地结果却是成绩直线下降,你心中是什么滋味”……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加工处理,间接地理解诗词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三、保证充足的训练。建议使用专题形式的训练办法。或以诗词的类别为标准,分析不同类型诗词常见的人物形象;或以人物的思想情感为标准,分析有不同思想情感常见的身份或性格;或以人物的社会身份为标准,分析特定身份人物的丰富情感;或以特定的意境为标准,分析特定意境里特定人物的特殊思想情感。这样训练的好处是能保证学生更快更好得把握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从“熟”中生出“巧”。

准确的把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需要教师对学生细致耐心的指导和充分的练习,只要坚持不懈,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书目:

(1)《关于诗歌鉴赏的几点思考》  谢有玺  沂南第一中学

(2)《诗歌的语言、形象赏析》  黄富忠   铜鼓中学

(3)《分类鉴赏诗歌形象方法探究》 孙德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第24卷 第02期

 

陈鹏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