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难点探析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晋鄙嚄唶宿将。(《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后汉书•刘宽传》)

例中判断很难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加上判断词“是”。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3.用“是”表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但是,注意下一个句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

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

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因为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理解的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5、用“被”表被动。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

戍卒叫,函谷举。(《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难点探析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2004年高考上海卷)

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又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例中“见”都相当于副词,有指代意义,指动作偏指一方。如“见恕”意为“饶恕我”。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2)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如:

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意念被动要求我们能理解文段,这样才能推敲。

 

☆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

以上两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意!”。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未之有也。(《孟子》)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无乃尔是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为)……”的格式。如:

惟弈秋之为听。(《弈秋》)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

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难点探析

比较下列句子: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前一个是肯定句,“汝”作为代词不前置,但后一句是否定句,“我”要前置。

例②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王”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

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

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邠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邠人”。余例类推。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难点探析

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

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

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

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村中少年好事者 (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

区别的办法是:

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文采不表于后世。(《报任安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

具告以事。(《鸿门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

(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

2.省略谓语。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除臣(为)洗马。(《陈情表》)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段太尉逸事状》)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

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

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读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

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出师表》)

 

难点探析

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我们往往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

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

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剖析。

☆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

1、“以为”、“以……为”

“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

(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

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如:

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

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2004年高考江苏卷)

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7、“无(毋)乃……乎(与、欤)”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如:

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如: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

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

“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万灵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