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主动参与提高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河北省大城县职教中心  张巨群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把教师理解为传授的一方,把学生理解为接受的一方,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作为传授一方的教师向作为接受一方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单向灌输。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独立阅读的机会和时间,教师用自己的阅读经验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用自己的思维过程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其结果使学生丧失了自己阅读,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机会和探索过程,丧失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养成了被动接受,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各项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彻底抛弃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去尝识新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为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尝试了一种四步八环节教学模式,即读书、发现,摘取、整理,探索、消化,应用、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说、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仅就这几个步骤的操作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读书、发现

这是内化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读书、发现是阅读过程的起始阶段,没有读书,发现也就无从谈起;有了发现,才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有收获。而这里的发现是让学生通过读书自己去发现,教师不能有丝毫的包办和代替。他只能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读书就有一个读什么的问题。这里的读书不仅仅是指课内文章的阅读,更包括课外的延伸阅读。要让学生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内习得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这个过程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选择的读一些各类体裁的文章,特别是一些经典的文章。只有充分读书才会有所发现。

 发现什么?要求有三:一要发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一字一词、一招一式、一种说法、一个道理、人物事迹、科技新知、道德情操、章法技巧等等,只要学生认为有价值的就都是发现的对象;二要发现疑难之处,无知不解处见疑,似知似解处有疑,已知已解处生疑,以疑促思,以疑促学;三要发现读物本身的缺陷和错误,鼓励学生不要迷信课本,要敢于向印成铅字的文章挑战。对于这三类发现,不求整齐划一,但求真有所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养成发现习惯,提高发现能力,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摘取、整理

这是内化的起点,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开始。摘取,首先是记住,只要我们认为用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实行拿来主义,不求当下深刻理解,但求首先攫为己有。记住的以后可以在应用上理解,记不住的就永远失去了应用理解的机会。摘取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只要能纳入自己的知能结构,能在读写实践中起作用,就算达到了摘取的目的。而整理,则是输理自己思维的过程,把摘取的东西进行分门别类,达到有条理的记载。有了摘取,才会有收获;有了整理,才能输理好自己的思维,指导自己的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应始终强调“学生自己认为”,“学生自己去做”,强调“不求一律”。这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不同层次的起点,让学生真正主动的参与学习的过程。而这也正是具体实际的学情,正是因材施教的依据,正是实施教学的出发点、起跑线。                                                                                                                                                                                                              

  三、探究、消化

这是内化的关键步骤,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深化。摘取、整理的东西往往是感性的、粗浅的,甚至是错误的。要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粗到精,由浅入深,纠错正误,就必须有一个探究、消化的过程。而旧的教学方式一味的讲解灌输,以老师的探究代替了学生的探究,以老师的理解消化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消化。这实际上是取消了学生自己的探究消化。新的教学模式一改旧辙,把探究消化的权利交给学生,采取交流探讨的方式,组织指导学生尽可能的自我完成理解消化过程,保证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具体做法是:1、小组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尽量达成共识;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或抢答,或顺序发言,依具体需要而定;3、全班讨论辩难,自由发言。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思维互相启发,方法智慧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只起着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的课堂再也不是老师唱独角戏,再也不是老师成本大套的一味灌输,而是以学生的摘取、整理为起点,以学生的交流探讨为基本方式,保证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气氛活跃,效果扎实,资源共享,各得其所。

  四、应用、提高

这是个外化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升华。

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将上一次阅读的内化过程,用于下一篇、下一单元,以至课外阅读。每一次阅读都力求发现的质量高一些,理解的程度深一些,生疑解疑的本领大一些,内化的成果多一些,使丰富人文背景、熟练语言技巧的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状态,从而形成阅读教学的良性循环,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阅读能力,逐步达到“不需要教”而无师自通的境界。

当然,这几个教学环节并不是僵死程式,也不是固定的步骤,而是体现阅读规律的必由之路中的必经阶段。一节课无论安排几个环节,也无论是示范、点拨,还是讲解、引导,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学生应往哪里走,怎么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也就不可能有学生思维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在观念上要“放”,敢于放开,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想、去争;在方法上要“活”,不可定于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到“无法之法”,而无法之法才是最高法门,真正让学生实现积极主动的参与,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张巨群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