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诚信沟通完善教师人格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多年以来的自学、自省使我感悟倍增,写出这些文字作为学习成果,许有些夸大其辞,听完许多专家及班主任的报告,由衷敬佩,感慨颇多。同时学到了很多东西,回顾自己走过的教学历程,其间与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其中的辛劳、困惑、执着、欣喜,静心思忆,只有充实和感动,看似平平常常的东西,也许别人不会去看重的,可我仍然是“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因为这是我与学生一起成长的道路,其中的酸甜苦辣哪怕是稚嫩的,可这也浸透着我的心血。是心灵的沟通和育人的引导。对学生如何进行心灵的沟通和育人的引导呢?我将携上我的信念前行:

1、重视个体存在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各有所长,性格各异,而且都具有自己的潜能性。虽然他们同处一室之中,学习同一种教材,使用同一种语言,面对同一批教师,虽然他们的生活空间看似很狭小,虽然他们看来很幼稚,很不成熟,很无知,但是每个人都是特殊的,每个人的精神所能达到的广延性,都是无法预测的,每个人的学习结果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真可谓是“百花齐放”。这就是人的可塑性的依据。因而教育不可能也无法统一他们的精神世界。但这并不是说老师放任自流,而是更应注意引导的方法、手段。

    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这些认识和理解或深或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存在,首先得承认这些最基本的前提。教育不是用老师的想法去取代学生的想法,不是搞复制、粘贴,而是一种引导和转向,体现自我个性,张扬自我。

假如我和学生讨论人生观的问题,我总从积极的人生态度出发,强调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开拓自己的人生前程,让他们在心目中确立自己的理想和航标。没有现在,忽略现在,又怎么会有将来?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其中必然涉及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多个方面的内容。我想学生需要的不是一个结论性的答案,而是一个引导,在这个引导下经历成长过程慢慢地去领会和把握自己。很多事还应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特定年龄的理解和思考,他们需要成长的机会。

2、信任心灵桥梁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古人云:“尊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抵触情绪,那么再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学生都不可能接受。中学生正处在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年龄阶段,他们敏感而自尊,既渴望独立,又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在朦朦胧胧中他们需要一个独立的世界去面对自我,面对同学、朋友、老师乃至社会。这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年龄段,有的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年龄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常轨,他们更需要老师帮助。

    我觉得让自己去信任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这绝不是一个简单过程,更不是一种单一的想法。我班上有一个学生经常迟到,而且显得很消极,整天提不起精神,成绩也不很理想。我曾下了结论:这个学生很懒散。但是,接着我便开始找他谈话,可他还时不时迟到,而且我的谈话也使他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后来,我静下心来,决定去他家家访一趟,当我到他家时,看到年迈瘫痪的父亲时,我开始有点理解他,当我知道他家境不好时,心中有一些内疚,为自己想法和判断。但从那以后,他很少迟到,而且他的成绩不断上升,现在已进到年级三十名左右。这件事一直教导着我,当训导学生时,退一步想想:我真正理解学生吗?了解了事实的原因了吗?信任能使他(她)和我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后进生是一些更需要关心的孩子,他们中的一部分更是矛盾的个体。表面上他们自由、散慢、我行我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着一些不良的习气,实质上他们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有其自身的优点,他们的表现正体现他们的强烈的自尊。每个人都渴望信任,更何况他们还是孩子,而且我觉得愈是表现差的,与老师有着强烈对立情绪的孩子愈是那种有着自尊,渴望老师信任的孩子。班上有个学生,个子比老师还高,却有着很强的逆反心理,一开学家长便让我要重点管教他,严格要求他。开始我也用最常用的办法去要求他,有了什么错事,立刻指出,加以批评,真是“软硬皆施”,可是收效甚微,他依然是我行我素,经常迟到,作业不完成,老师批评一声不吭或是软抵抗,有时竟然为此而旷课。我仔细分析他的心理开始思考我对他的教育,我决定换另一种方式。他迟到的时候,我问他的原因,他说是自行车坏了,我告诉他自行车坏了,你还能尽可能赶到学校,很好,路上骑车不能太急,注意交通安全,自己以后在时间安排上要更提前一点。他说身体不舒服,起晚了,我说你身体不舒服,还能赶来上课,很好,需不需要去医院或者回家休息。每一次这样的谈话很短,但他的反应却很不安。我没有追究什么真正的原因,我觉得最首要的是我应该信任他,一个人被信任了,有被重视的意识,对他来讲,便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样大约坚持一个多月,很多任课老师都反映他变化很大,我又把他调到第一排,帮他补习以前落下的知识。他的体育特别好,每一次体育活动,总让他帮我,我也觉得他进步非常大,而且逆反的情绪慢慢地退去了,虽然他现在的成绩还一般,但我相信他定会很快地赶上来。

后进生,他们不仅需要同情、理解,更需要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特别是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认同。由此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3.沟通中谋发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句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人,都希望轻轻松松、洒洒脱脱地生活,但是每个人又必须承担起责任,当今,学生们多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重似掌上明珠,家庭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他们懒散的习惯。他们还不能真正地去意识到将来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不久前,我给他们分析了进几年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学生热热闹闹进行了议论,开始进入思考,不少同学还当场立下自己的目标。生活是不易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对懒惰者来讲,永远将被拒于成功之外。顺势我解释“懒”的说法,进一步引导他们的思考。“懒”是心被束缚住了,不思进取,必将有负于大好年华,现在的懒散,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会付出惨痛代价的。我还给他们提供了许多成功人士走向成功的例子,特别是一些成功的残疾人,从沟通中使他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珍爱生活的机会,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到了他们心灵所受的启迪。

4、对话中重引导

   克林伯格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人的存在应当向真、向善、向美,学生的心灵教育更是如此。《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人,物质上可以匮乏,但精神上不可以贫穷。我们应该为学生建造起一种富丽堂皇的精神世界,建造起一种高雅的精神殿堂。然而,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更高层次的心灵转向的艺术。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让学生发现人性美,这对我来说充满了挑战。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他们身上我重新找到一颗童心、一种青春的激情、职业的神圣,享受到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希望学生喜欢语文课,进而走进文化的殿堂;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实践中真正领悟到“教然后知不足”的内涵,以人为本、诚信沟通 ,逐步完善教师人格。

 

追忆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