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回归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文字本身就具有无穷的魅力,我们往往能从阅读文本本身中感受美,体会作者的或悠闲,或寂寞,或欢快,或气愤的心境。中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在文本中游目骋怀,及视听之娱,让学生发挥想象,看作者所看,听作者所听,感受作者所感受,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阅读文本,欣赏文本。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我们的课堂回归文本,回到我们朴素的语文课堂上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素养,根据《新华词典》的解释是:“平时的锻炼和教养。”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繁荣积累和提高。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来看,语文的人文性的地位就尤为重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文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到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未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联觉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文章中。 首先,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例如,我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要求学生分析大堰河性格的缺点时,认为从“含着笑”入手更能明确的反映大堰河的没有抗争精神是比较好的,但是学生却持有不同观点,以致我所设计的问题不能顺利解决,所有我想要的结果只能我自说自化,而最后的学习效果也是非常不好的。对于这首诗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集体讨论,可能一组不用讨论全篇,而是只分析一部分,先让他们自由的说,如果结论不够好,做适当的引导,再由学生深入分析,只要我们引导的方向正确,学生就可以分析出令人满意的内容。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第二,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作文训练《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我所选取的例子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选取那些在灾难中产生的感人故事,而是选择普通学生和父母间的小故事去感动他们,让他们想想自己和父母间是不是也发生过这样的事,也有误解和感动,他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挖掘出来,呈现给大家。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设置一种艺术空白造成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要引导学生发挥想想,填补“空白”,学会在“意犹未尽”处延伸,甚至再创造。 第三,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教学手段花样翻新,现在的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一直困扰着我们,如果上课不用“科技手段”好象有点老土,而且我发现,但凡公开课,没有不用多媒体的,所以我也便“入乡随俗”,成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者,但越来越发现,其实有些多媒体往往限制了课堂的变化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因此,我更喜欢朴素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既不是计算机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当一篇课文美得无所适从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使用多媒体了,就应该让学生通过文字本身去想想,去欣赏。学生这时所体会的可能要比我们费尽心机找的图片和音乐更美妙。 学生学习语文,在于对文本的理解,一切的考试,一切的阅读,一切的学习都不能凌驾于文本之上,一切的手段都要为阅读文本而存在,如果手段有利于文本的理解,手段可用,如果限制了对文本内涵的挖掘,则可以毫不留情的把他消灭,语文教学万不可流于形式,忠于文本,让学生走进文本,这才是一个语文教师的任务。 杜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