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浪漫主义到教育理想主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李镇西

  深蓝的夜空闪着星星,星空下是静静奔涌的大渡河,河畔是一堆熊熊篝火,篝火旁围坐着一群带着红领巾的初中生。他们映着火光的眸子正凝视着女班长,班长正在用清纯的声音朗诵王蒙小说《青春万岁》的序诗: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这是1982年6月1日的晚上,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第一次和学生们过队日。现在想来,那堆篝火恰是我从教之初“教育浪漫主义”的象征。

    那年春天,四川师大中文系毕业的我,是怀揣着王蒙的《青春万岁》到四川乐山一中报到的。那时的社会风气离我所一往情深的“50年代”当然有差距,但我有的是对未来的撞憬和信心,我有足够的热情把我的学生都培养成“郑波”和“杨嫱云”。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几年我的教育实践始终燃烧着浪漫主义的激情:我和我的学生们给自己班取名叫“未来班”,我们自己设计班徽,制作班旗,谱写班歌(由学生们作词,请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我把江竹筠、毛岸英、雷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肖像贴在教室墙壁上,黑板上方是一排醒目的大字:“先烈时刻注视着我们!”歌咏比赛,别的班唱的是流行歌曲,而我们班唱的总是《让我们荡起双奖》《绿色的祖国》《共产儿童团歌》《同志们勇敢地前进》……

语文——主要是文学作品成了我有力而有效的教育“工具”。除了前面提到的《青春万岁》,还有《爱的教育》《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烈火金刚》《青春之歌》《卓娅和她的弟弟舒拉》……语文课上、班会课上以及郊外山坡草地上,我和我学生的心灵一次次沉浸在来自文学的人性美之中。星期天,我常带着学生到野外去面对大自然进行“文学写生”:在峨眉山,在乐山大佛对面的绿岛上,在朴素的农舍前或静静的小河边,我引导学生用笔将自己的心灵所捕捉到的大自然之美用诗或散文描摹出来,让他们在感受自然的同时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无法想像,离开了学生的生活与心灵,所谓“语文”还有什么生命力?实际上从那时起,我已经开始了“大语文教育”的实践。除了“未来班”教育教学综合实验,我还在乐山市教科所唐建新老师的指导下,搞了一轮“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题实验。同时,在1985年,我写成第一篇语文教改论文《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正是从那时起,除了特指语文课堂教学,我一般都用“语文教育”而不用“语文教学”的概念。显然,这不仅仅是词语的取舍,而是教育观念的选择。

以“未来班”为代表作的教育浪漫主义给我带来了喜悦——我的班级的确营造出了50年代那种温馨透明的集体氛围,朋友们都说我班的学生特别“纯”。但是,1987年底乐山市一位叫宁小燕的女中学生自杀的事件,把我从教育浪漫主义的沉醉中唤醒。这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因不能正视社会丑恶而成为“真善美殉道者”。面对她“纯洁的心灵”,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不,首先是我的“玫瑰色教育”。

我无意彻底否定我青年时代的教育浪漫主义,至今我的教育还时时涌动着青春的浪漫激情;但是面对已经迥异于50年代的社会现实,面对新时期的时代主题,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停留在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而不及时更新内容,甚至只继承而不创新,那就必然会被社会和时代抛在后面。纯粹的浪漫主义教育当然很温馨,但带着梦幻走向社会的学生们很难不感到迷茫,至少是尴尬。

整整半年,我通过剖析宁小燕的精神世界而剖析中国的基础教育,更剖析我自己的心灵,挥泪写就《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这篇发表于1988年7月8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并引起强烈反响的报告文学,标志着我的事业开始进入“教育现实主义”阶段。

从浪漫的天空猛然跌到坚硬的大地,从田园牧歌的童话一下回到风云变幻的现实,我的反思是痛苦的,但我的解剖是真诚的。1988年到1990年,是我对教育弊端批判得最多的一个时期。面对商品经济大潮对教育的冲击和新技术革命对教育的挑战,我写下了一系列批判性的教育文章——其中,发表十1989年5月22日《中国青年报》上的《沉重的思考》最具代表性。

但我首先是一个教育实践者,所以我的所谓“思考”始终伴随着实践中的探索。1991年春天,我从乐山一中调到成都玉林中学,由“教育批判”转入了“教育建设”。

针对学生的心灵需要,我将青春期心理辅导纳入教育内容,系统地开展了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我出版的第一本教育专著《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便是我这一教育探索的结晶。我继续进行班级集体主义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并对集体主义教育中压抑个性。依赖教师、追求虚荣等“假集体主义倾向”进行了剖析和批判。1990年全年的《河南教育》特意为我开辟了“集体主义教育漫话”专栏,发表了我一系列的相关论文。在班级管理上,我尝试着民主化管理,这一探索被《中国青年报》《天津教育》披露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给学生读课外书,仍然是我语文教育的“传统保留节目”,但所读的书,已不仅仅是《红岩》等“过去完成时”的书籍了,而更多的是《新星》《中国姑娘》《魂系中华》《祖国高于一切》《当代青年》《16岁,在金字塔尖》《共产党人》《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等“正在进行时”的作品。在课堂教学方面,我更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自学的能力,力图让他们在我身边不但养成对文学的爱好,而且还具备离开我之后自己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方法与习惯。我总是希望通过语文教育,给予学生更多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有用的知识与能力。

我在语文教育上最重要的变化,是我开始引导学生以语文为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关注社会,参与改革。我鼓励学生走进市长办公室,以主人的身份与市长共商家乡改革发展大计;我带领学生走向街头搞错别字调查,回到学校写成调查报告投寄有关部门;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到工厂、到农村搞社会调查,然后写成各种专题小论文……我在总结我过去“大语文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响亮地提出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口号,并积极实践我追求的“生活语文”。1996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的获奖论文《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是我这一时期语文教育思考与实践的一份总结。

让教育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是那一时期我最主要的教育探索。我把这归纳为我的“教育现实主义”。

1997年7月,我调入了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千年名校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使我得以更大胆地继续我的教育探索。

为了总结梳理我过去的教育实践,我重读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从他们的著作中,我找到了与我十几年教育探索相通的东西:爱和民主。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由教育家精辟的论述想到自己的教育实践,我逐渐悟出素质教育的真谛: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上写着一个大写的“人”宇!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十几年教育实践中潜在而朦胧的思想萌芽一下破土而出,我写下一系列文章提出了我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由此,我的事业驶进了“教育理想主义”的航程。

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教育理想主义:为现代化中国培养21世纪的公民!

——因为它是面对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的教育,所以它是关注现实的;因为它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所以它又是超越现实的。

——如果说,教育浪漫主义是面对“过去”的教育,教育现实主义是面对“现在”的教育;那么,教育理想主义则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教育理想主义的核心是民主教育!

我继续实施班级管理民主化,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班级管理的层面,而是深入学生的心灵,提出了“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着眼于对学生进行民主启蒙教育;我继续从事语文教育改革的探索,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操作技术层面,而是把“语文教育”在继续指向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指向学生的心灵,进而提出“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人格教育”的观点。

1997年10月和1998年5月,我先后参加了四川省的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和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语文赛课活动。在这两次课上,我勇敢地把一般公开课中固有的框框套套冲得七零八落,而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王国,完全让学生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而我则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他们的思想交流与碰撞。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有些乱,甚至有些“离题”,但学生思想的火炬始终在燃烧,课堂上始终行云流水般地回荡着学生思想的旋律。这两次公开课都引起了专家和老师们的争议,但赢得了学生们的欢迎,我因此而自足并自豪:我的课永远应该是面对学生心灵的!

1998年,我的第二本著作《爱心与教育》出版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第二年我又出版了《爱心与教育》的续篇《走进心灵》,我将教育的爱心赋予教育民主的内涵——

“都说创造能力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我也认为这也是素质教育真正面向未来的标志,培养创造者的前提是教育必须充满民主。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走进心灵》引言)

接下来,我一发而不可收,且教且读且思且写,陆续出版发表了《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等著作和《语文:请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还学生以思考的权利》《阅读:呼唤“人”的回归》等论文。

个性,创造性,民主素质,人文精神……是我面向未来思考得最多的教育命题。

2000年秋天,我暂时告别了成都石室中学,来到美丽的苏州大学攻读教育哲学博士。在明亮的图书馆里,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卢梭,聆听裴斯泰洛齐;在高大的银杏树下,我披着金色的落叶与马克思对话,与杜威对话……大师们思想的潮水越过遥远的时空一泻千里滚滚而来,激荡着我的心灵。我常常禁不住激情澎湃,仿佛又回到了1982年6月1日那个星光与篝火交相辉映的晚上,于是,不再年轻的心潮又重新鼓起了青春的风帆。

从“教育浪漫主义”到“教育现实主义”再到“教育理想主义”,我的脚步曾面对荆棘但从未中断过探索,我的思想的翅膀曾遭遇风暴但从未停止过飞翔——因为,18年前那一堆燃烧着我教育情感与信念的火焰,始终在我的前方闪烁。

此刻,这永不熄灭的火光正照耀着我豪迈地跨进21世纪的门槛……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学    610041)

 

 

From:《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