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育之花在语文的园圃中开放 (人教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马克思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中指出“人的身心及其它方面尽可能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依靠心理专家和专门工作者,更要重视依靠广大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目前正轰轰烈烈进行着的课程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尤其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决定了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做到与心理教育的融通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作了一些探索后,认为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心育因素,拓展语文的人文内涵;以心育理论为指导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融洽的心育氛围;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融通的有效方法。

一、挖掘教材的心育因素,在拓展人文内涵的同时丰富并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取向。

    在心理学上,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取向被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面临大量的关于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的特定情境,面对这些情境个体能否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这依赖于个体是否具有知觉与体验到他人的某种情绪的能力,从而分享到对方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取向。而语文教材恰恰是让学生进行道德情感体验的很好的素材,也是进行审美的优秀范本。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道德情感,让丰富的道德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进而升华其道德价值取向。如《屈原列传》中无论是屈原那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感,还是“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理性的沉痛,都无不让人为之动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感情深沉志趣高远的文句,让学生理解尽管奸佞当道,报国无门,屈原只能“自投汨罗以死”,留下万古悲风,但他火热的报国之心仍在历史的时空里激越跳动,他正道直行的光辉品格,为理想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给后代中国人树立了特立高标的道德价值取向,成为国人的道德源泉。接着还可通过心理学上的迁移效应来启发学生感悟其他的作家作品:无论是“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还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洁身自好、宁折不弯的道德光辉;无论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还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碧血丹心,什么是浩然正气。还有“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里,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的心育营养,经常引领学生徜徉其中,久而久之,定然能如春风化雨,影响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滋润他们的道德心田,他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也会渐臻于至善至美之境。

二、以心育理论为指导在语文教学中创设积极和谐的心育氛围。

心理学上的很多理论和效应能为我们语文教学的组织提供很好的手段,从而创设更为积极和谐的心育氛围。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我在上诗歌教学的第一课时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掘那常人容易忽略的深刻内涵,我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公园里有这样一个亭子,它的四面都是水,岸边种植了很多的杨柳,亭上的题字是“水中亭”三个字,知道这三个字有什么含义吗?一开始,学生大多只会说因为那亭子在水中,后来经过我的启发让他们就此景联系古诗词展开联想,终于在学生观点的相互碰撞和激发中,有学生想起了《蒹葭》中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的诗句,原来亭名蕴涵着来此可找到心中伊人,更能实现自己的美好追求和理想之意,意境优美,韵味十足,含蓄而隽永。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良好的审美体验,更提高了学习诗歌的“志趣”。

    心理学上有个亨利效应,是说美国一个黑人铁路工人亨利(J. Henry),当听说要采用蒸汽钻机代替人力时,自己就增强劳动强度,暗暗地与蒸汽钻机竞赛,结果他奇迹般地超过了机器作业,这个事例说明一个人一旦拥有信心,便拥有了决心、意志、勤奋、耐心以及不屈不挠的斗志,其潜力就会得到充分挖掘,潜质得到彻底发挥,就最有可能取得成功。我把亨利效应贯彻到教学中,不断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和学生作着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在学生上台发言时,自己经常坐在学生的位子上倾听,让他们感到平等和亲切。设置问题时把“小步子,多反复”的成功教学理念贯穿其中,这样,在讲解诗歌炼字这一内容时,我就举了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例,让学生谈谈为什么之前用的“到”、“过”、“满”都没有“绿”来得好,同时吸取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的经验,特意指定几个平时学习比较差的同学来回答,并以期待和肯定的口吻说,我就相信你们,结果却出乎意料的好。从这件事中,我明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要比为他们补课100次还有价值。这样,让即使是学习不太成功的同学也能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强化他的自信心,坚定他的成材信念。创设了积极和谐的心育氛围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世事洞明皆学问”,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是光靠书上那些知识就能达到优秀的,难怪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说生活即学问,在生活中来学才能真正把语文学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聪明才智能得到更好的激发。此种实践活动可以分课内和课外,如讲解小说还不如让学生来分角色表演,教诗歌可以让学生来配乐朗诵,更可以让学生进行再创作,课外还可以进行调查、远足、考察、采访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心灵的愉悦中获得知识,得到教育。

    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记住你即使不是活动的组织者,也应是活动的策划者和评价者。学生都会从教师的言行中得到活动好坏的评价。那么怎样评价更有效呢?先看一个故事吧:有一个人打保龄球,打倒7个瓶子,剩下3个。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有两类评议员。一类板着面孔说:“怎么搞的?还有3个没打倒!”另一类则微笑着,用期待的目光和肯定的语气说:“好!打倒7个!”这时候,被评价者心理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映:前一种是心理不大痛快,“你怎么就没看见我已经打倒7个!”而后一种则是感到兴奋和鼓舞,“还有3个没打倒,下次一定干掉它!”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保龄球效应”,它告诉我们:对一个人行为的评价,用鼓舞和期望比批评、指责更能激发积极的思想效应。在孩子的人生中会有许许多多的“3”与“7”,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用什么样的眼光来欣赏。于是,在诗歌的研究性学习中,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说黄山谷、苏东坡、秦少游、佛印四人到一寺庙游玩,见壁上杜甫“林花著雨胭脂□”,诗句末字剥落,四人忙着添补,苏填“润”,黄补“老”,秦说“嫩”,佛言“落”,争执不下,最后找来《杜工部集》,原来那字竟是“湿”,众击掌叫绝。我让学生写了一篇赏析性的文章,让他们品味为什么杜甫的“湿”字好,好在哪里?并让学生再找能超越“湿”的字。第二天,学生上讲台展示的时候都见仁见智,呈现了自己诗歌赏析的最高水平,而我要求他们品读、联想、感悟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我在讲解“湿”字的好处是能将形象、哀情、色质和神态尽融于一体,创造任人思想驰骋的胜境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每位同学以鼓励和赞扬,并点出他们赏析文章中的亮点,看到了他们的“7”。我的鼓励像久旱的土地遇上甘霖,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课后他们还在辩论、争鸣,觉得自己选的字是最好的呢!没有赏识,就没有成功与希望。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体验学生的处境,谅解学生的幼稚,呵护学生的童心,肯定他们的判断,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自信,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显然,不可能指望通过简单的一两节课、一两次活动就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但只要持之以恒,在语文教学中不放过每一次与心理教育融通的机会,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能得到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就能逐步走向和谐和全面,那时,心育之花在语文的园圃中就会开放得更加缤纷绚丽。

   

 

追忆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