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紧贴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兴趣越来越淡,知识浅,阅读狭窄,作文词不达意,不能表露真情实感等弊病进行分析,指出病因,并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文章对“生活化”教学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了几个“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生活化  回归自然  回归生活  实践  优势智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曾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于是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试行。现在9年的时间已过去了,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语文这一学科地域的、人文的、生活的、实践的差异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需进一步展开,进一步探讨。语文学科因强调人文性、实践性、生活性、民族性,故生活无处不在,语言无处不有。所以作为语文教育也就无时不可,无处不能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大量的事实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学生经过多年语文学习,但学生却知识较浅,阅读狭窄;写文章词不达意,或没有真情实感,只是别人作文的一个翻版,甚至是一提起作文便头痛;学习刻苦却收效甚微,对语文课的兴趣越来越淡,产生厌学情绪。这一切的一切,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语文课堂上有思维,但无智慧,无创新;有行动,但少热情或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引入课堂,即便引入了,也是经过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学生不能产生热情、冲动、遐想,没有丝毫感触。学生只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而已,如让他进行创造就很难了。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状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它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感受,让教师看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实际是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创新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脱离生活是万万不能完成的。所以教学应当是尊重“童心”,发掘“童趣”,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而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界限,让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去广泛的在生活中运用、检验,从而获得全新的“知”,深层次的“知”,让学生具备并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讲“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即语文教学走“生活化”之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何为生活化?“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总有新鲜,为大人所忽视或不及的想法,但这种想法的出现,往往是在生活实践中出现的。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认为,教育即生活。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说,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意义。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从两位教育家的言论应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接纳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还要对学生的经验进行提炼甚至改造,把零散的、粗糙的生活经验改造为与语文学习相融通的经验,从而使学生能形象、生动地去理解语文中抽象的事物或事理,并且把这种经验作为一座桥梁,从已知的这头搭向未知的那头。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就会感到亲近、亲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会日益加浓。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呢?

下面先来看一堂物理课。

初中学生学习“功”这一章时,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难点,一物理老师设计了一堂比赛形式的课:比比谁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每个同学抱五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上四楼,测出自己做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测量、记录、计算、设计表格填数据。然后集体讨论评选出四个“全班三最”:上楼最快的、做功最多的、功率最大的和机械效率最高的。四项冠军分别由不同的四位同学获取。这一结果把学生思维集中到了同一焦点上:为何做功最多的功率不是最大?机械效率也不是最高?为何上楼最快的做功却不是最多?这正是实验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确凿数据进行回忆、对比、联想、分析,终于明白了道理,明白公式上所说的:“做功最多不一定功率最大,功率大不一定机械效率高。”

这堂物理课把理论知识变成亲眼所见,把混淆不清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把死板的物理课变得生动有趣。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它贴近生活,因为走了“生活化之路”,因为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试想,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也让它这样贴近生活,学生想不提兴趣都不可能。然而,语文课有其独特性,具体操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只要方法得当,也不是不可能。

一、让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自然、生活乃一切真理之源,要让学生能力之渠长清,必须源头活水不断补充。比如,教师每两周(时间可由自己设定)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风,让学生领略自然之美、生物之悠然。或者带领学生走入街头巷尾,村村寨寨,感受人们的生活,了解生活中的语文。以上活动,可如实记录,也可写下所见所感,这样长期以往,学生必然储存了不少生活资源,写作时便不会出现无从下笔、缺乏材料、没有思想这些弊病了。另外,“回归生活”时的积累还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使自己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从书、报、杂志、网络、影视中获取知识,以填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中的不足。这种方式虽然也有零散、残缺、针对不强的缺点,但学生却可通过这种方式拓展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补足自然、生活中所不能见,无法接触的领域,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将课堂知识与生活知识、实践活动相结合。以上两点如果说是量的积累,那么,这点便是质的飞跃。这一飞跃便要求语文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积累与课本知识巧妙结合。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导”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有位教师在教《说“屏”》这一篇说明文时,在学生充分读和回忆影视剧中所见“屏”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了在现代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屏”,让学生细致观察,并用精炼的语言对所展示的“屏”的特点进行描述,并且用上一至二种说明方法,之后再让学生谈谈为何用上此种说明方法,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屏”,而且进一步的掌握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最后再让学生把自己所描述的“屏”与课文进行对比,于是学生便很轻松的、兴趣盎然的学习了《说“屏”》这篇课文。此位教师所采取的方法是否与生活化教学相勃呢?其实她所走的正是“生活化教学”。生活化之路如何走、如何寻找与生活相通的教学切入点,是我们教师非常值得探讨、尝试的。

四、课堂尝试变单一为多元。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擅长歌唱、有的擅长表演、有的擅长形象描述,有的擅长逻辑分析,这就是优势智力领域的差异。教学实践中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这才是尊重个性的表现,关注个性化发展的体现。采用“生活化”教学,允许学生用自己擅长、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文章中作者的情感。“音乐天才”选择音乐,“语言天才”选择讲故事,“绘画天才”选择绘画,“表演天才”选择演课本剧。语文课还可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导游、主持人、广告设计师、推销员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这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得以调动,得以实践,实践中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这正应证了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另外,还使小小的课堂连上了大大的世界,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使知识型人才转变为知识兼能力型人才。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并不是只有以上几种方法,关键是教师如何找准课文与生活的联系点,从而选择切入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让死板的语文课变得充满趣味,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锻炼和展示。《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我们应具备借助生活、社会、网络对课程进行重新组合的能力。

总之,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大课堂,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生活”与“课堂”这两个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解放思想,改变教学理念,做到“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

观》P18“课程领域的18个核心问题”。P126“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

18条建议”。

3、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P85“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

4、中国教育报《陶行知的价值是“真实”的价值》2006年6月29日出版

 

杨松柏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